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翻译至少包括三个过程:阐释过程、表达过程和接受过程。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是表达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讲,阐释过程和接受过程都是为了表达过程服务的。当然,这里的接受过程指的是翻译者在完成了跨语表达之后,为了进一步润色而回过头来审视,以便进一步修正,让译文更为完美。作为翻译过程第一步的阐释过程,其目的是为了准确、到位地为表达过程提供意义,为表达过程服务。阐释得准确与否直接关系到后面的表达。因此,翻译中的阐释和一般意义上的阐释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一般意义的阐释主要是为了理解、衍生阐释对象的意义,而翻译的阐释行为则是为了更好地实施跨语表达。尽管翻译阐释和一般意义的阐释存在着目的上的不同,但它们毕竟都属于阐释行为,所以不妨借用一般性阐释学中对阐释过程的描述来探讨翻译的阐释过程。不过,在这里,这种探讨方式是回溯式的,只能借助翻译的结果来还原出译者在获得翻译结果之前的阐释行为,因为直接考察实施翻译行为的翻译者的内心阐释活动不易做到。

  • 标签: 阐释学 翻译者 翻译行为 训诂 接受过程 翻译过程
  • 简介:1.概说1.1近百年来,关于汉语语法的许多现象论争从未中断。例如,关于汉语词类的划分,就被认为是一大难题。汉语词语在句子中运用比较灵活,句子的生成与印欧语言有着许多差别。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在实际运用中,词性功能经常会发生交叉变化。因此,就有了汉语“词无定类”的说法。

  • 标签: 汉语语法 普遍意义 功能 阐释 句位 汉语词类
  • 简介:会讲,也称讲会,是宋代大儒家朱熹首创的一种以语文教育为基础的整个书院教学活动重要的方法之一,会讲提倡平等审视、探究质疑的形式和内容,追求学以致用、审美愉悦的过程和目标,采用阅读鉴赏、自评互评等评价取向,体现了自主探究、关注过程、质疑思辨的全新理念,和现代阅读学的终极理念极为契合,对今天语文阅读教学仍有着极大的指引和借鉴意义。

  • 标签: 书院会讲 古代教育 朱熹 阅读教学
  • 简介:强调可以突出地表达说话者的意旨、情感、态度,可以使语言更加富有感染力,使听者或读者能更快捷、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交流的信息。汉语和韩语中都存在“语音强调”、“词语强调”与“句法强调”三种主要强调方式,但二者有同有异:其一,汉语中有而韩语中没有。汉语可以采用语气副词、范围副词进行强调,还可以使用一些固定格式进行强调,而韩语中没有这些强调方式;其二,韩语中有而汉语中没有。韩语可以通过在体词之后接助词进行强调,这是韩语中一种重要的强调方式,但汉语中没有这种强调方式;其三,汉韩语均有但二者不同。汉韩两种语言都存在语音强调、词语强调与句法强调,但是,二者在两种语言的强调方式中的地位、词语的选择以及具体使用上均存在着差异。

  • 标签: 汉韩对比 强调 强调方式
  • 简介:早上屋里黑漆漆的,凭窗望去,满眼玉树琼枝,白雪给每一段枝丫都穿上了银装,草坪上落了一英寸厚的雪,也变成白茫茫一片。意识到遭遇停电,即便可用气炉烧水,咖啡也没法磨,我于是选择了这种情形下男人一贯的做法:回床上睡觉。

  • 标签: 生活方式 交流 过度
  • 简介:介词叠加的方式与类别主要有六种:并列式与归并式、附加式与嵌套式、融合式与累积式。这些类别之间,在一定程度上是互相交叉、依次发展的。介词叠加可以满足强调语用、协调结构和区别语义的多样化需求,而叠加的后果,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并列叠加的词汇化趋势、结构错配的附缀化性质。

  • 标签: 介词 叠加 方式 类别 作用 后果
  • 简介:本研究考察听觉输入、视觉输入、视听输入方式对听觉词汇和视觉词汇提取的影响。实验中,124名受试分别通过听、读、边听边读方式学习10个低频词。然后从拼写、词义、造句三个方面测试他们对这些词的提取质量。结果表明,同种输入模式下听觉词汇和视觉词汇的提取质量均无显著差异。听觉词汇在听觉输入和视觉输入模式下的提取质量相当,均低于视听输入模式,但差异不显著。视觉词汇的提取质量在听觉输入模式下最低,在视听输入模式下最高,且差异显著。三种模式相比,视听输入时词汇综合提取质量最高。本文最后提出了改进听力教学的建议。

  • 标签: 输入方式 听觉词汇 视觉词汇 词义提取 听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