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0 个结果
  • 简介:目前卷烟研发过程,实验室烟丝加料加香小样制样环节仍多采用手工配料配香,存在精度低、均匀性差,及烘烤后烟丝水分精度无法精准控制等问题,突出体现为中小样制样与大线样存在品质差异,这是一个行业共性问题。我们研制了一台可实现实验室卷烟小样制样过程自动配料、配香、加料、加香及烘丝功能高精度自动加料加香烘丝一体微型设备。应用效果显示:1)其调配精度与调配中心大线生产精度基本一致。2)微型设备调配料、香与大线生产调配料、香相似度分别为99.11%、98.26%;微型设备烟丝加料加香均匀度为98.79%;3)经感官评价,微型设备处理烟丝制成卷烟感官质量与大线生产样差异值为0.5分,明显优于人工操作效果。说明该设备能有效模拟大线生产过程,有利于提高研发效率。

  • 标签: 高精度 自动化 烟草加料加香 一体化
  • 简介:肯塔基大学长期以来一直研究并推动中耕作物生产保护耕作法。肯塔基农民是世界上接受保护耕作大规模种植玉米和大豆首批农户之一。保护耕作用于白肋烟生产研究始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早期,但此前烟农兴趣始终不高。烟农不愿放弃传统耕作方式,缺乏合适移植机技术,对于控制杂草担忧以及更多是近来对于未来生产水平不确定性使得采用保护耕作进展减缓。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关于烟草保护耕作研究再度恢复,引发了关于移植机,杂草控制新概念产生,包括作物管理。

  • 标签: 保护耕作 生产过程 耕作法 白肋烟 肯塔基 应用
  • 简介:本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2001年湖北白肋烟样品7种多酚成分进行了定量分析,研究了白肋烟生长、采收、调制期间多酚含量变化规律.结果发现,下部白肋烟多酚含量采收前已达到顶峰,上部白肋烟多酚在生长过程逐渐积累,其含量调制初期达到最高,超过中部和下部烟叶含量.调制开始3周内白肋烟多酚含量急剧下降,减少80%以上,随后下降趋势变缓,不再发生剧烈变化.调制前绿原酸类成分在多酚含量最高,芸香苷等成分次之,莨菪亭等成分最少;当调制结束时,芸香苷含量多酚变为最高.此外,对绿原酸3种异构体白肋烟生长、采收、调制期间含量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

  • 标签: 采收 白肋烟 生长 多酚 酚含量 调制
  • 简介:保持HXD出口叶丝含水率和温度恒定情况,改变RCC循环风温度、RCC出口叶丝含水率、HXD负压、HXD蒸汽施加量、HXD工作风温、物料流量、HXD工艺气体流量7个加工过程工艺参数,采用同时蒸馏萃取结合气相色谱及气质连用技术、内标法定量,测定了HXD出口叶丝21种中性香味成分、10种酸性香味成分、9种碱性香味成分,采用连续流动法测定了烟丝常规化学成分,结果发现:(1)7个加工过程工艺参数变化对烟丝常规化学成分含量、中性香味成分含量、酸性香味成分含量、碱性香味成分含量和香味成分总量影响不同。常规化学成分含量变化较小,各种香味成分含量变化较大。(2)RCC出口烟丝含水率、HXD负压、HXD工艺气体流量以及HXD工作风温对香味成分变化幅度影响较大,为保证卷烟质量稳定,应着重关注这4个过程。(3)总结得出了获得最大香味成分含量最佳工艺参数。

  • 标签: HXD 叶丝 香味成分 工艺参数
  • 简介:对香料烟陈化过程烟叶化学成分和品质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香料烟陈化过程烟叶淀粉、总N含量呈现出小幅度下降趋势,蛋白质含量有所下降,烟碱含量明显下降,还原糖含量表现为陈化前期下降而中后期有上升趋势,不同香型、不同部位香料烟之间化学成分含量变化上存在着明显差异;感官评吸结果表明,香料烟陈化过程总体感官质量及香型特征、香气质量、浓度、杂气、刺激性、余味和燃烧性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通过陈化过程,不同风格香料烟特有的属性特征充分显现.

  • 标签: 香料烟 陈化 化学成分 品质
  • 简介:采用河南农业大学设计制造电热式温湿度自控烤烟箱,研究了烘烤过程烟叶淀粉、淀粉酶和淀粉同工酶变化,及对色素降解影响.结果表明,烟叶变黄阶段,淀粉急剧降解,48h后基本趋于稳定;淀粉酶活性从烘烤开始逐渐升高,并于36h前后达到一高峰,随后降低,叶片水分40%~45%和环境相对湿度70%以上时,淀粉酶活性高,淀粉降解快,淀粉酶活性升高和淀粉相对降解量呈动态正相关(rNC89=0.7517*,r云烟85=0.4479),叶片水分含量降至10%左右时,淀粉酶仍保持较高活性,但降解量很小,含量几乎趋于稳定.淀粉同工酶电泳胶板上明显可见3条酶带A、B、C,初步确定为a-淀粉酶、β-淀粉酶、R-淀粉酶;β-淀粉酶活性最高,且同工酶活性和生理生化酶活性测定结果相一致.烘烤过程淀粉和色素降解规律相同,数量变化呈极显著正相关rNC89=0.9649**,r云烟85=0.9428*.

  • 标签: 烟叶 烘烤 淀粉 淀粉酶 色素
  • 简介:概述了标准对烟叶生产及品牌发展支持作用,并阐明了全国烟叶主产区标准建设目标以及实现目标的方法和步骤。

  • 标签: 烟叶 标准化 建设
  • 简介:随着企业信息建设不断深入,管理信息系统规模及复杂程度日趋大型和复杂.在这种情况,课题选择、系统开发质量、费用控制、系统安全、系统维护能力等问题日益突出,这些问题已严重妨碍企业信息建设进步.积极探索科学项目管理与风险管理,建立风险防范体系是企业信息建设和发展过程如何减少风险重要课题,是避免和减少由于信息建设引起风险危机有效方法.

  • 标签: 企业信息化建设 风险防范体系 风险管理 费用 项目管理 规模
  • 简介:介绍了数字烟草农业支撑技术基础,即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以及遥感(RS)与遥测技术主要内容及其农业领域研究概况,以及数字烟草农业生产技术研究展望,包括虚拟烟草生长模型与数字设计、烟草-土壤系统过程模型与数字设计、数字烟草生产技术平台构建与应用等。

  • 标签: 烟草 数字化 地理信息系统 全球定位系统 遥感与遥测
  • 简介:经过20余年改革,我国大宗农产品,诸如粮食、棉花等,都已经实现了市场、价格和经营放开,基本实现了市场调节.烟叶作为卷烟工业主要原料,一直实行专卖制度,通过体系内控制和调配,实现资源配置.市场改革已经成为共识今天,烟叶经济显然不能独立于农业经济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之外.研究认为,烟叶产业应该明确以"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理顺关系,持续发展"为主体内容发展战略.

  • 标签: 烟叶 市场化 政策
  • 简介:以调制后2种烤烟、2种白肋烟以及1种晒烟为试验样品,5年自然贮藏过程,定期取样测定不同类型烟叶内TSNAs和其前体物生物碱、硝酸盐含量。研究表明,随贮藏时间增加,5种烟叶NNN、NNK、NAB、NAT和TSNAs总量均不断上升,经拟合符合二次曲线增长模型。白肋烟TSNAs含量最高,贮藏过程增加量最多,且以四川白肋烟NNN和TSNAs总量增加幅度最大,其次是晒烟,烤烟TSNAs含量最低,且贮藏过程增加幅度较小。TSNAs前体物生物碱及硝酸盐含量贮藏过程呈下降趋势,以晒烟烟碱含量最高且下降幅度较大,以四川白肋烟降烟碱含量最高且下降幅度最大。硝酸盐含量不同类型烟叶间差异大,白肋烟硝态氮平均含量3076.50μg/g,比烤烟28.05μg/g高109.68倍。烟叶TSNAs含量与生物碱和硝酸盐相关性均较高,其中硝酸盐含量与贮藏后TSNAs含量相关性比贮藏前更大,与TSNAs形成更为密切。

  • 标签: 烟草 贮藏时间 烟草特有亚硝胺 生物碱 硝酸盐
  • 简介:为研究硝态氮含量对调制后烟叶高温贮藏过程TSNA形成影响,设计白肋烟田间施氮肥量试验、室内对烤烟烟叶添加不同浓度硝酸盐试验,并对白肋烟和烤烟叶片和烟梗分别取样,得到硝态氮含量差异较大样品。将样品高温(45℃)条件贮藏15d,以低温(10℃)条件贮藏作为对照,测定所有样品硝态氮和TSNA含量。结果表明:烟叶硝态氮含量与施氮量呈正相关;新调制烟叶硝态氮含量与TSNAs相关性较小,高温贮藏15d后,其相关性显著增加,烟叶硝态氮含量与高温贮藏期间TSNAs增加量呈显著正相关;白肋烟和烤烟均表现出烟叶主脉硝态氮含量远高于叶片,高温贮藏15d后,主脉TSNA增加量显著高于叶片;人工添加硝酸盐试验,随添加硝酸盐量增加,烤烟烟叶硝态氮含量及高温贮藏后TSNA含量显著增加。以上说明硝态氮含量与高温贮藏过程TSNAs形成有密切关系,通过农业措施降低烟叶硝态氮积累是减少贮藏过程TSNA形成有效途径。

  • 标签: 烟草 硝态氮 TSNAS 高温 贮藏
  • 简介:对中国烟草进行国际经营现状以及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分析,提出中国烟草开展国际经营对策建议。

  • 标签: 烟草 国际化经营 对策
  • 简介:Ontario种植品种,打顶高度、成熟度、叶数、节距、茎叶角度和叶片大小等各有不同。某些特性如叶位、茎叶角度和叶片大小明显影响不同品种对机采适应性。过去对品种机采效果尚无研究。

  • 标签: 栽培品种 机械化采收 烤烟 叶片大小 打顶高度 成熟度
  • 简介:以不同植烟年限烟草根际土壤为材料,设置6个不同浓度土壤水浸提液处理,分别对莴苣和烟草进行生物测试,同时用2g.mL–1正已烷、乙酸乙酯、氯仿、丙酮和甲醇5种不同极性有机溶剂根际土壤浸提液进行感潜力评价;采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GC-MS)鉴定烟草根际土壤甲醇浸提液所含有机化合物。结果表明:(1)烟草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莴苣和烟草胚根生长影响表现为低促高抑双重浓度效应,并且随着种植年限增加抑制作用增强。(2)浓度为2g.mL–1烟草根际土壤甲醇浸提液对莴苣和烟草胚根生长抑制作用最强,正已烷、氯仿、乙酸乙酯土壤浸提液基本上无抑制现象。(3)鉴定了不同种植年限烟草根际土壤甲醇浸提液中所含有机化合物,其中种植1年、种植3年烟草根际土壤甲醇浸提液存在烷烃、醇、酮、酸、酯、酚、萜烯类以及多环芳烃等有机化合物。

  • 标签: 烟草 根际土壤 化感物质 连作障碍
  • 简介:使用同时蒸馏萃取装置、以及气相色谱仪(GC)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约3年自然陈化过程云南中部和上部烤烟复烤叶片香味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并进行了感官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烤烟复烤叶片在约3年自然陈化过程,4-环戊烯-1,3-二酮、二氢猕猴桃内酯等香味成分含量持续增加;茄酮、β-苯乙醇等陈化前期含量增加,达到峰值后含量开始缓慢下降;2,4-庚二烯醛含量一直降低.复烤叶片陈化过程吸食品质有所改善,到30个月左右,感官质量最好.另外,进行了复烤叶片陈化过程香味成分变化与感官质量相关性研究,陈化过程两种烟叶香味物质总量、酮类物质总量与感官质量相关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0.

  • 标签: 烤烟 复烤叶片 香味成分 气相色谱法 陈化
  • 简介:【目的】探究腐熟有机肥田间养分释放规律,为精准施用有机肥提供参考。【方法】于2015年采用尼龙网袋田间原位培养方法进行有机肥矿及土壤培肥效果研究。【结果】(1)有机肥还田后,有机碳、有机氮迅速矿掩埋70d内矿有机碳和有机氮分别占整个掩埋期矿86.51%和90.59%;(2)施用有机肥可以使土壤速效磷、速效钾、腐殖酸、胡敏酸、富里酸含量维持相对较高水平;(3)施用有机肥可对土壤速效养分及腐殖酸变化起缓冲作用。(4)有机肥施入土壤后,初期土壤胡富比降低,经过腐殖酸转化后,土壤胡富比开始提升。【结论】本试验条件,于烟株移栽前20d施入充分腐熟有机肥,其碳氮矿化规律能较好满足烤烟对养分需求规律。

  • 标签: 有机肥矿化规律 土壤培肥 腐殖酸
  • 简介:为深入研究特色烟叶形成与气象因子关系,用灰色关联理论结合生产实际选出与烟叶DNA甲基相关平均最高温度、总日照时数、平均相对湿度和总降雨量等4个气象因子,并建立了DNA甲基(因变量)与4个气象因子(自变量)之间修正Logistic模型。单因子效应分析表明,平均最高温度、总日照时数和平均相对湿度与DNA甲基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对烟叶DNA甲基影响程度依次为,平均最高温度〉平均相对湿度〉总日照时数;而总降雨量与DNA甲基关系为负相关。两因子交互效应分析表明,平均最高温度和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最高温度和总日照时数之间对烟叶DNA甲基具有协同作用;总降雨量和平均最高温度、总降雨量和总日照时数、总降雨量和平均相对湿度之间对烟叶DNA甲基有拮抗作用;而平均相对湿度与总日照时数之间对烟叶DNA甲基水平没有明显协同作用或拮抗作用。

  • 标签: 烤烟 DNA甲基化 气象因子 灰色关联分析 修正的logistic模型
  • 简介:针对我国烟田灌溉观念陈旧、灌溉方式和技术落后、资源利用率和劳动生产率低问题进行了烟田灌溉现代模式探索和实践。论述了实现烟田灌溉现代必要性、灌溉现代概念和本质,结合2007年河南平顶山烟田灌溉现代示范点建设.重点介绍了烟田灌溉现代创新模式具体内容,包括灌溉设备现代、灌溉技术现代和观念现代提出发展灌溉现代条件和进一步推进现代建设意见。

  • 标签: 烟草 灌溉 现代化 喷灌 滴灌 微喷
  • 简介:以对感物质具有高敏感性莴苣(Lactucasativa)种子为指示材料,研究了烟草品种K326形成顶、腋芽等残体腐解液感潜力,同时将残体腐解液(各组分)分离后分别进行感潜力生物测定。结果表明:1)烟草残体腐解液对莴苣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且表现出低促高抑双重浓度效应;2)腐解液及其组分对种苗各部分生长抑制强度表现为:胚根〉胚轴〉子叶;3)将烟草残体腐解液分离后进行生物测定表明,其酸溶性组分生长抑制作用强度〉碱溶性组分〉中性组分,烟草残体腐解液酸溶性组分感物质是形成生长抑制作用主体,而中性及碱溶性组分感物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生长具有促进效应。

  • 标签: 烟草 化感作用 腐解物 莴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