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02 个结果
  • 简介:通过人工控水方法模拟干旱条件,对10个烤烟品种进行干旱处理,烟苗旺长期取样测定了生物量,相对含水量,渗透势,脯氨酸含量,MDA含量,电解质外渗等与抗旱性有关生理生化指标.通过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分析,评价不同烤烟品种抗旱性.结果显示相同干旱胁迫下,各烤烟品种对于旱敏感程度和忍耐力存在着明显差异.综合评定大黄金5210抗旱性较好,中烟100抗旱性较弱.

  • 标签: 烤烟 抗旱性 品种
  • 简介:参试260份烟草品种对青枯病抗性先做自然病圃初筛鉴定,从中选取表现R-LR和部份优质感病品种共n3份分菌系接种测定.结果表明,对青枯病Ⅰ、Ⅱ、Ⅲ型菌系反应R-LR抗病品种有G3、反帝3号和G6等3份,这是迄今所发现抗病谱广且能抗强菌系种质资源;抗Ⅰ、Ⅱ型菌反应R-MR,感Ⅲ型菌品种有SPG117、OX2028和岩烟97等12份;抗Ⅰ型菌反应R-MR,感Ⅱ、Ⅲ型菌品种有K326、K346、G80、RGll和Coker176等50份;对Ⅰ型菌反应为MS-HS感病品种有中烟15、云烟87、春雷3号、大叶密目、大黄金和革新3号等195份,包括目前生产上主栽品种NC89、云烟85、翠碧一号和红花大金元等.

  • 标签: 烟草 种质资源 青枯病 菌系 抗性鉴定
  • 简介:对晾制烟叶中分离到33株优势菌株进行16SrDNA鉴定鉴定结果为Pseudomonas、Bacillus、Enterobacter、Rhizobium、Corynebacterium、Pantoea、Acinetobacter、Arthrobacter、Xanthomonas、Paracoccus、Achromobacter、Rhodococcus。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还原能力测定,结果表明:6株不能还原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占总菌株数18.18%;20株能还原硝酸盐而不能还原亚硝酸盐,占总菌株数60.61%;7株既可以还原硝酸盐又可以还原亚硝酸盐(2株Rhizobium、1株Paracoccus、4株Pseudomonas),占总菌株数21.21%,可能是抑制白肋烟叶中TSNA形成菌株。

  • 标签: 细菌 亚硝酸盐 硝酸盐 16S RDNA
  • 简介:为筛选出优质抗病雪茄烟种质资源,在云南德宏开展72份雪茄烟种质田间试验,结果表明,PASwarrHibshman产量高;Havana142上中等烟比例高;多数种质烟叶外观质量好或较好;烟叶K2O为1.82%~5.75%,钾氯比为6.47~44.23,化学成分变异系数:糖碱比〉氮碱比〉两糖差〉总植物碱〉还原糖〉总糖〉钾氯比〉Cl-〉K2O〉总氮;Havana142、LittleHill、Havana211等感官评吸质量档次为较好,其余种质为较好-或中等+;多酚变异系数(29.38%~72.34%)排列为绿原酸〉新绿原酸〉隐绿原酸〉莨菪亭〉芸香苷。将72份资源聚为5类,雪茄内包皮被归在品质较好第1、2类,雪茄外包皮被归在第3、4类,而雪茄茄芯被归在第3、4、5类。筛选出抗PVY种质5份,对TMV免疫10份,抗TMV3份,抗黑胫病种质1份,可供生产和育种选择利用。

  • 标签: 雪茄烟 种质资源 抗性鉴定 外观质量 化学成分 多酚
  • 简介:本研究尝试采用国际上新兴青枯菌演化型分类框架并结合传统生化变种鉴定方法,旨在探究福建省烟草青枯病菌系构成,从而揭示青枯病流行规律,为指导烟草青枯病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2008~2009年,分别于福建省南平、三明以及龙岩地区田间烟草病株上分离获得了45个烟草青枯病菌株。经青枯菌演化型复合PCR检测,45个菌株均能够扩增得到片段大小分别为144bp和280bp两条特异性扩增条带,从而表明全部分离菌株均系青枯菌演化型I型即亚洲分支菌株。继而基于45个分离菌株对3种双糖和3种己醇氧化利用能力检测结果,鉴定出其中43个菌株属于青枯菌生化变种III,1个菌株属于生化变种IV,1个菌株属于非标准型生化变种(能利用山梨醇和甜醇,不能利用3种双糖和甘露醇)。该研究结果部分揭示了造成国外引进烟草品种青枯病抗性水平下降或丧失可能原因。

  • 标签: 烟草 青枯菌 演化型 生化变种 福建
  • 简介:为明确广东省烟草病毒病种类及其主要侵染病原,对广东2个主要烟区(韶关地区和梅州地区)进行了病毒病害调查,并对采自田间62个花叶病样本,通过鉴别寄主、ELISA和RT-PCR法进行了病原种类鉴定。结果表明:在上述2个主要烟区,主要是花叶病危害,很少发现其他病毒种类;病原鉴定方面,在62个花叶病样本中,61.29%为单TMV侵染,20.97%为单CMV侵染,17.74%为TMV和CMV复合侵染。

  • 标签: 烟草花叶病 病原 鉴定
  • 简介:筛选并鉴定了贵州烟区烟草根际促生菌(PGPR)菌株。测定PGPR产激素能力、定殖能力以及对烟草苗期促生作用,以具备多项促生能力为筛选标准,确定目标PGPR,再通过16SrDNA、平板对峙以及PCR技术对目标PGPR进行属鉴定、抗病能力测定。通过筛选获得7株目标PGPR均能产生脱落酸、细胞分裂素、赤霉素和生长素。烟苗盆栽试验表明7株PGPR均具有促生效果,其中LX.7处理烟苗鲜重和根系活力最大;大田移栽30d后,LX-7根际定殖数量可维持10^7cfu/g根,显著高于其它菌株;抑菌试验证实LX.4、LX-5和LX.7具有广谱抗菌作用。综合考量,LX-4、LX.5和LX-7具有显著促生效果,经16SrDNA鉴定分别为枯草芽孢杆菌、地衣芽孢杆菌和解淀粉芽孢杆菌。

  • 标签: 烟草根际促生菌:筛选鉴定 促生能力 16SrDNA 促生基因
  • 简介:为探明繁蜂棚中蚜霉病病原种类及防治技术,采集繁蜂棚中感病蚜虫和空气中真菌,通过显微形态学和转录间隔区(ITS)扩增证实繁蜂棚内寄生蚜虫病原真菌为蚜虫枝孢霉(Cladosporiumaphidis);密封试验箱内消毒试验结果表明:在0.5g/m3和1g/m3剂量下,三氯异氰尿酸总杀菌率可达92.31%和92.31%,对蚜虫枝孢霉杀灭率分别达80.00%和83.33%;二氧化氯总杀菌率可达97.88%和83.35%,对蚜虫枝孢霉杀灭率分别达100%和93.33%;利用含三氯异氰尿酸钠熏蒸剂熏蒸繁蜂棚,对蚜霉病防治效率达69.65%。

  • 标签: 烟蚜茧蜂 大棚 熏蒸 蚜虫枝孢霉 蚜霉病
  • 简介:以不同植烟年限烟草根际土壤为材料,设置6个不同浓度土壤水浸提液处理,分别对莴苣和烟草进行生物测试,同时用2g.mL–1正已烷、乙酸乙酯、氯仿、丙酮和甲醇5种不同极性有机溶剂根际土壤浸提液进行化感潜力评价;采用气相色谱和质谱联用技术(GC-MS)鉴定烟草根际土壤甲醇浸提液所含有机化合物。结果表明:(1)烟草根际土壤水浸提液对莴苣和烟草胚根生长影响表现为低促高抑双重浓度效应,并且随着种植年限增加抑制作用增强。(2)浓度为2g.mL–1烟草根际土壤甲醇浸提液对莴苣和烟草胚根生长抑制作用最强,正已烷、氯仿、乙酸乙酯土壤浸提液基本上无抑制现象。(3)鉴定了不同种植年限烟草根际土壤甲醇浸提液中所含有机化合物,其中种植1年、种植3年烟草根际土壤甲醇浸提液中存在烷烃、醇、酮、酸、酯、酚、萜烯类以及多环芳烃等有机化合物。

  • 标签: 烟草 根际土壤 化感物质 连作障碍
  • 简介:通过固体分离培养基分离培养和牛奶琼脂鉴别培养基鉴别初筛,从烟草(NicotianatabacumL.)初烤烟叶中分离到一株嗜热产蛋白酶菌株,编号为YYFG3,其生长温度范围是30℃-65℃,最适生长温度55℃左右,对pH耐受范围是5-9,最适范围是6-7;在发酵产酶培养基中,56℃、180r/min条件下发酵32h蛋白酶活力达到最大值35.3U/mL,故将YYFG3定性为产蛋白酶高温菌株。通过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该菌株形态特征观察、相关生化特性测定、16SrDNA克隆测序以及对菌株分子遗传进化树构建,确定菌株YYFG3隶属于土芽孢杆菌属Geobacillus,暂将其命名为Geobacillussp.YYFG3。菌株YYFG3可作为产蛋白酶高温微生物诱变育种和全基因组育种良好材料,具有良好开发应用潜力。

  • 标签: 烟草 高温菌 分离 蛋白酶 16S RDNA
  • 简介:香气对烟草品质具有决定性作用。我国烟草品种普遍存在香气量不足问题,对现有种质进行创新很有必要。诱变育种是创制新种质资源有力工具。本研究使用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导中烟100产生突变,从中筛选获得5个香气突变体fgr1-fgr5。与中烟100相比,这5个突变体表现出不同成熟性状和较高腺毛密度。为进一步鉴定突变体香气性状,采用PEN3型电子鼻检测了突变体和中烟100新鲜烟叶和烤后烟叶挥发性香气成分,并对电子鼻响应值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可将突变体分为两种类型:"晾晒烟类型"和"烤烟类型",这两种类型突变体具有不同香气指纹图谱。对香气代谢途径中5个关键酶基因进行荧光定量表达分析,发现两种类型突变体在基因表达水平上具有较大差异,表明它们在香气代谢相关途径中具有不同基因表达调控机制。

  • 标签: 烟草 突变体 香气 电子鼻 荧光定量
  • 简介:为明确一株云烟87八倍体(2n=8x=96)与N.plumbaginifoliaViv.(2n=2x=20)杂交后代部分生物学特性。对该后代进行了形态观测,细胞学遗传学分析,育性分析,并进行黑胫病抗性离体鉴定。结果显示,该杂交后代(无性系)大部分外观形态指数介于云烟87四倍体与N.plumbaginifolia之间;花冠颜色与云烟87相近,花药颜色与N.plumbaginifolia相近。其染色体数目为58条,其中含有来自N.plumbaginifolia10条染色体。花粉离体培养未见萌发;与云烟87四倍体杂交,做母本时坐果率为100%,平均每个蒴果获得102.60±25.12粒可萌发种子,以其为父本及自交时未获得成熟蒴果。该杂交后代(无性系)对黑胫病抗性强于云烟87,与N.plumbaginifolia相近。综上所述,该杂交后代为云烟87与N.plumbaginifolia真杂种(2n=5x=58);其雄性败育,但雌性可育;且具较强黑胫病抗性。

  • 标签: N.tabacum N.plumbaginifolia 杂种 育性 黑胫病抗性
  • 简介:由于植物转基因技术发展,使烟草获得马铃薯Y病毒(PVY)抗性成为可能。然而,一个转入基因存在可能会使除了目标性状以外其它性状也发生改变。因此,对获得转基因株系农艺性状和生物学性状进行评估就显得很有必要。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研究了属于由3种遗传结构修饰4个栽培品种烟草转基因株系。

  • 标签: 转基因烟草 农艺性状 评估 植物转基因技术 品系 马铃薯Y病毒
  • 简介:对51份烟叶样本主流烟气中27种有机酸进行了测定,通过味觉活力值分析技术,鉴定出烟气中关键酸味物质,以此建立烟气酸味指数模型,并与感官评价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甲酸、乙酸、棕榈酸、琥珀酸、乳酸、苹果酸、油酸、亚油酸和亚麻酸是主流烟气中主要9种有机酸,异戊酸、辛酸、苯乙酸、苯甲酸、己酸和戊酸在不同样本中含量变化较大,而琥珀酸、乳酸、草酸、苹果酸和肉豆蔻酸变化较小。(2)甲酸、乙酸、异丁酸、丁酸、异戊酸、戊酸、乳酸和琥珀酸等8种有机酸在51份样本中味觉活力值即TAV均〉0.1,是烤烟主流烟气中关键酸味物质,大小排序是异戊酸〉乙酸〉戊酸〉甲酸〉丁酸〉琥珀酸〉异丁酸〉乳酸,其它19种有机酸贡献率可以忽略不计。(3)以8种关键酸味物质味觉活力值为基础,提出并建立烟气酸味指数模型,在主流烟气酸味强度评价方面与感官评价之间取得了较高趋势一致性,佐证了关键酸味物质研究科学性,为卷烟烟气味觉特征剖析和调控技术提供支持。

  • 标签: 有机酸 味觉阈值 味觉活力值 烟气酸味指数
  • 简介:运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18个木霉菌株进行基因组DNA多态性分析.扩增结果表明,18个引物均反映出18个菌株间遗传多态性,供试18个木霉菌株RAPD分析与其生防效果之间不存在相关性.引物OPA-04与OPA-13对木霉菌全基因组DNA具有特征性分子标记.聚类分析结果表明,种间聚类分析结果与形态鉴定结果趋于一致.以欧氏距离5.0~5.5为适宜阀值范围,RAPD遗传标记木霉菌可以作为该菌分类有效手段之一.

  • 标签: 木霉 RAPD分析 聚类分析
  • 简介:采用硝酸-高氯酸混合酸消解烟样,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HG-AFS)法检测砷(As),并优化了试验条件,方法线性范围是0~60.0μg·L^-1,平均回收率为100.2%。检测了云南省部分主产烟区旺长期烤烟茎、叶和叶脉中As含量,并对10组样品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As在旺长期烤烟不同部位含量差异较大;其含量平均值大小顺序为:下部叶片〉下部叶脉、中部叶片〉上部叶片〉中部叶脉〉上部叶脉〉茎。

  • 标签: 烤烟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
  • 简介:“互联网+烟草”是加快烟草发展方式转变和促进现代烟草发展重要途径。为提高烟草科技信息传播效率,构建高效、畅通信息互联体系,以Android系统为平台,开发了基于智能手机烟叶生产科技服务系统。系统主要实现了烟叶生产技术查询与管理、提问与回答、视频点播学习等功能,建立了烟技员社群互动服务新模式,并创新提出了专家积分排名制,为基层烟技员队伍建设提供了新观点。系统测试结果显示,APP安装成功率96%,信息上传、下载成功率100%,系统实用性和稳定性较好,适合在农村基层推广应用。系统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烟叶生产科技服务移动化和智能化,为烟农提供了获取技术新方法。

  • 标签: 烟草 烟技员 烟叶生产 专家咨询系统 智能手机 ANDROID
  • 简介:最近几年我们进行了一项简单烟气致癌动物模拟实验。将A/J种老鼠置于烟气中生存5个月,然后有4个月自然环境恢复期,再将其杀死。对老鼠肺部可见肿瘤数量以及肺部肿瘤种类进行计数(每片肺叶上肿瘤平均数,包括肺部无肿瘤出现老鼠)。该模拟方式分别在4个不同实验室获得了可复制结果,表明置于烟气中老鼠体内肺部肿瘤多样性始终在明显增加。

  • 标签: 老鼠 烟气 肺癌 体内 模拟实验 自然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