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茶叶的品质,除外形形态外,主要表现在茶叶的色、香、味.任何茶叶的色、香、味,都有它们各自的物质基础,色、香、味不同,它们的物质组成及其含量不同.因此可以说,所谓茶叶品质,是茶叶中各种化学物质理化特性的综合反映.

  • 标签: 化学基础 叶色 物质基础 物质组成 茶叶品质 理化特性
  • 简介:把世界不同地区的有代表性的商用红茶的化学成分加以比较。所有茶叶都含有可供比较的灰分,全部传统茶和切茶机茶的茶黄素(TF)和茶玉红精(TR)成分存在着很大差异。阿萨姆、Dimbula、Numara和Uva的传统茶的茶黄素含量很接近,而大吉岭和歧门传统茶的茶黄素含量却很低。大吉岭和肯尼亚切茶机茶的茶香味指数较高。大吉岭、歧门、阿萨姆(传统茶)和肯尼亚切茶机茶的高香味指数和肯尼亚茶的茶黄素高含量略微有助于说明这些茶品质普遍优良。

  • 标签: 茶黄素 茶机 大吉岭 茶品质 化学成分 咖啡碱含量
  • 简介:在进行茶叶科学研究,特别是对加工技术或工艺过程进行探讨时,需要了解在制品的化学变化,并与茶鲜叶对比其化学成分的变化.可是,怎样能真实反映内含成分的含量,实践中发现,固定样品的方法对其影响很大,为此,笔者以同样的鲜叶采用几种热源固样方法进行对比,旨在探讨合适的方法.

  • 标签: 固样方法 茶鲜叶 化学成分 茶叶科学 加工技术 冷冻固样
  • 简介:对普洱茶渥堆过程中各阶段所取茶样的水溶性色素(TF、TR、TB)、水浸出物、茶多酚、碳水化合物、粗纤维、果胶等因子进行了分析测定。结果表明,随着渥堆时间的延长,荼黄素(TF)、茶红素(TR)、茶多酚(TPS)、粗纤维含量减少,水浸出物、茶褐素(TB)、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增加。渥堆发酵对形成普洱茶甘、滑、醇、厚的品质特点有重要作用。

  • 标签: 普洱茶 化学成分变化 品质形成 渥堆发酵
  • 简介:1单丛茶资源的历史和现状凤凰单丛,是凤凰水仙群体中优异单株的总称.广义的单丛茶资源,包涵"群体"和"单丛"两个部分."单丛"是其主要代表.

  • 标签: 凤凰单丛 茶资源 资源评价 保护 话题 群体
  • 简介:通过对目前云南茶业在生产、经营、流通、服务体系等方面现状的分析,阐述了云南茶叶整体效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些对策。

  • 标签: 茶业发展 云南 对策 流通 现状 服务体系
  • 简介:色泽是绿茶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绿茶品质的好坏。掌握绿茶色泽的形成机理有助于我们了解调控措施.并利用它来指导生产,以保证和提高绿茶的品质。绿茶的色泽主要包括干茶色泽、茶汤色泽和叶底色泽三个方面,即通常所谓的“三绿”.是多种色素类物质的综合反映.其色素有脂溶性和水溶性两种。杀青适时钝化多酚氧化酶的活性,阻止茶多酚的酶促氧化.是绿茶品质形成的关键。叶绿素的破坏黄酮类的自动氧化都与绿茶色泽品质密切相关。只有综合考虑从鲜叶原料到绿茶各种加工工艺等的各方面因素.选择适制绿茶的鲜叶.并根据鲜叶情况选择合适的工艺条件.才能获得良好的绿茶色泽。

  • 标签: 绿茶色泽 形成机理 调控措施
  • 简介:分析了淳安县近几年茶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经营规模小、加工方式落后、品牌意识淡薄等问题,并提出了加大基础建设投入、优化产业结构、规范标准化生产、实施品牌战略、开拓茶叶市场、走产业化经营之路等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 标签: 茶业发展 优化产业结构 茶叶产业 茶叶市场 制约因素 经营规模
  • 简介:从审评角度介绍了普洱茶的品质特点,就其独特的外形和内质论述鉴赏普洱茶的简要实用的两种方法.为认识和饮用普洱茶提供一些帮助。

  • 标签: 审评 普洱茶 品质特点 鉴赏
  • 简介:近年来,我国茶产业发展突飞猛进,茶叶出口数量、金额屡创历史新高,2011年再次实现历史性突破。但茶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掣肘因素凸显,科技创新、加强合作,推动行业全面转型升级是茶产业面临的共同课题。一、出口概况2011年,我国茶叶出口32.26万吨,同比上升6.66%,金额9.65亿美元,同比上升23.08%,出口数量和金额双双再创历史新高。近年来,我国茶叶出口面临人民币持续增值、生产成本不断上涨等不利因素,仍呈现量价齐增的良好态势,充分展示了我国茶产业蓬勃发展的积极成果。

  • 标签: 茶叶出口 出口数量 茶产业 科技创新 生产成本 历史
  • 简介:本文通过对凤凰山古茶树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古茶树衰退及至死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为减缓各地古茶树的消失状况,提出了初步保护技术措施。

  • 标签: 凤凰单丛茶 古茶树 保护
  • 简介:本文阐述了我国茶产业的发展现状、产业动态现有发展条件,并从产业发展的基地建设需求、技术需求等方面,解析了我国茶产业今后的发展趋向。

  • 标签: 茶产业 发展现状 产业需求 产业趋向
  • 简介:目的:探明茶窗蛾的生活史及其习性,为防控此虫提供依据.方法:于茶园剪回有茶窗蛾幼虫的筒形叶苞枝梢,插在细口瓶中水培,置于有机玻璃器中饲养观察.结果:茶窗蛾在江西婺源一年发生6代,以蛹在表土落叶中越冬.翌年3月中旬成虫开始羽化产卵,卵第一代散产在茶芽或初展嫩叶尖端,2~6代产在叶正面(含叶边缘).1~6代幼虫于3月下旬至5月上旬、5月中旬至6月上旬、6月下旬至7月中旬、7月下旬至8月中旬、9月上旬至9月中旬、10月上旬至11月上旬发生.幼虫卷筒形叶苞潜藏为害,每虫一生一般害嫩叶4~6片.各虫态历期为:卵5.0~13.7d、幼虫9.1~27.9d、预蛹1.6~3.7d、蛹8.3~13.9d、越冬蛹135.0~155.0d.成虫寿命3.3~10.3d.结论:茶窗蛾以幼虫卷叶苞为害,一年发生6代.

  • 标签: 茶窗蛾 生活史 生活习性 卷叶
  • 简介: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收入大幅增加,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有经济能力外出的旅游者增多。假日时间的增多,使人们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出游的时间增加。当今城市生活空间水泥丛林化,

  • 标签: 旅游开发 茶资源 经济能力 生活空间 生活水 旅游者
  • 简介:遂昌县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生产茶类众多,所制作的“遂昌银猴”、“三井毛峰”、“龙谷丽人”等名优茶在全国和国际茶叶质量评比会上屡屡获奖。2003年,全县有茶园4247公顷,产茶叶2745吨,茶叶产值1.1亿元。茶叶生产已成为该县农业的主导产业。面对入世,遂昌县茶叶发展将面临新的形势与挑战。

  • 标签: 茶叶生产 茶业发展 遂昌县 产值 对策 主导产业
  • 简介:本文综述了硒的重要生理功能,茶叶中硒的基本情况硒对茶树生长和茶叶品质的影响,同时联系实际介绍了富硒茶开发的途径,富硒茶开发的前景意见,为更合理、更科学的开发富硒茶提供了依据.

  • 标签: 生理功能 富硒茶
  • 简介:当前,广东茶叶市场化程度非常高,在市场经济和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近年来,我省茶叶生产在稳步的基础上保持较快发展,面积稳步扩大,产量不断增加,产品结构优化,名优特茶增多,产销两旺,茶叶产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截至2013年底,全省茶叶种植面积66.36万亩,总产量6.98万吨,分别比上年增长5.7%和10.6%.各茶类产量:乌龙茶3.33万吨,绿茶2.84万吨,红茶0.2万吨,黄茶8吨,其他茶类0.6万吨.从今年我省春茶的生产情况来看,整体产量增加,品质稳定,价格“高降低涨”,供求关系趋于平衡,产业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

  • 标签: 茶叶生产 产销情况 市场概况 春茶 广东 产品结构优化
  • 简介:随着人们对植物生理机能的不断了解,许多厂家生产了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为功效的液体肥。如目前在农作物_中应用的叶面宝、爱多收、植保素和多合一等等,在茶叶中的初步试验已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据台湾紫园生化企业有限公司介绍,茶叶香醇素在茶树上喷施能增强光合作用,调节呼吸速率,有利于光合物质的积累,对改善茶汤的滋味,增强茶叶耐泡性有较佳的效果。但该产品在我省茶叶上使用的效果如何,尚不清楚,为此于1987—1988年进行了茶叶香醇素在茶叶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 标签: 茶叶产量 光合物 植保素 呼吸速率 叶面宝 鲜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