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中国是茶的故乡,茶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以文人诗句、作画等来体现,同时通过茶礼表现在国内外的地位。通过本文介绍,以期了解茶马古道,聚焦茶的新"丝路",体会茶的精神。

  • 标签: 茶文化 茶礼仪 精神文明
  • 简介:美国科学家最近发现一种天然催熟保鲜剂,它可使水果提前成熟,但又可使水果保持较长的新鲜期。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一个科研小组发现的这种物质叫做溶血磷脂乙醇胺,它广泛地存在于一些动植物体内,其中鸡蛋黄和大豆中含量较高。研究发现,它能阻止一种破坏水果表皮的酶发生作用,因而具有保鲜作用。

  • 标签: 天然物质 保鲜剂 催熟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 美国科学家 溶血磷脂
  • 简介:面食文化的发祥地在黄河流域,包括山西太行山一带和黄河西岸的中原地区,是北方农村文化的摇篮,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起源中心之一。在这一地区的新石器文化遗址中,出土了大量的农业生产工具,其中就有用于粮食加工的石磨盘、石磨棒,而面食制作的先决条件,正是依赖于面粉的加工。由于交通不发达,山西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各类面食的诞生孕育着沃土。众所周知,山西以五谷为主要农作物,面食种类繁多,一般家庭主妇就能用小麦粉、高粱面、豆面、荞面、莜面做成数十种的面食,如刀削面、拉面、圪塔面、推窝窝、灌肠等。而山西的面点更是依托其历史文化背景,在西式面点独领风骚几年之后,在现代生活中逐渐显现出强大的品牌生命力。

  • 标签: 面点 传统文化 农业生产工具 西特 历史文化背景 黄河流域
  • 简介: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甜瓜风味物质的研究进展,以期为甜瓜的栽培、育种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 标签: 甜瓜 风味物质 研究进展
  • 简介:位于日本长崎市的壹番舍公司,已取得自鱿体内的墨囊吸取出鱿墨的技术专利。其做法是在运送鱿前,在鱿墨囊上切开一小道伤口,接着利用由注射器改装的设备,将干净的海水或盐分质量分数在1.3%-3.5%之间的生理食盐水注入墨囊中,增加原本粘稠度很高的鱿墨的流动性,最后再吸出。由于切开的伤口极小,对鱿的伤害不大。取出鱿墨后的鱿,存活率与一般鱿没有太大差别。

  • 标签: 技术专利 日本 开发 质量分数 注射器 食盐水
  • 简介:化技术具有传质效果好、床层温度分布均匀、易于工程放大等显著优点,在流化速冻、流化干燥、流化造粒、流化吸附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概括流化技术在食品工业领域中的应用,并对食品流化技术的最新研究及进展进行阐述。

  • 标签: 流态化 速冻 干燥 喷雾造粒 吸附
  • 简介:从新疆马兰荒漠地区土壤中分离出1株具有拮抗真菌作用的放线菌AF1,经16sDNA鉴定为链霉菌属的Strep-tomycesmacrosporus种。在贝奈特琼脂培养基(Bennett'sagar)中,利用异步十字交叉培养法的实验发现,其分泌的活性物质对黑曲霉、白曲霉、青霉等丝状真菌具有抗性,但对酵母菌和细菌无作用。

  • 标签: 抗真菌活性 分离 鉴定
  • 简介:介绍了山茱萸中总苷类物质的提取、分离现状以及山茱萸在保健酒、果汁、果酱、罐头、口服液等食品中的应用,并对山茱萸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山茱萸 总苷 提取
  • 简介:辐照降解技术作为辐照技术的一个分支,近年来获得了较快的发展。综述了辐照降解技术的机制、影响因素和辐解产物的分析方法,介绍了其在淀粉、纤维素、其他多聚糖等生物质大分子降解上的应用,展望了辐照降解技术在生物质燃料乙醇技术上的广阔应用前景。

  • 标签: 辐照 降解 生物质
  • 简介: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通过4因素3水平正交实验,确定用乙醇溶液从梨渣中提取酚类物质的最佳参数为:乙醇体积分数7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15min,盐酸添加量1000:1(体积比)。榨汁后立即将果渣投入乙醇等提取液中进行提取,否则酚类物质会因酶促褐变而损失。

  • 标签: 梨渣 酚类物质 提取工艺
  • 简介:对微波提取仙人掌中黄酮类物质的工艺条件进行试验研究。利用单因素试验确定影响黄酮提取效果的4个因素,即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和乙醇浓度的较优水平,然后用正交设计试验优化提取工艺条件。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微波功率320w、提取时间2.5min、液料比35:1、乙醇浓度95%,总黄酮提取率为0.837%。

  • 标签: 仙人掌 总黄酮 微波 提取
  • 简介:世界能源安全正面临着挑战。发展清洁可再生的生物质燃料乙醇越来越被重视。菌种资源在燃料乙醇生产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概述了生物质糖化和乙醇发酵菌种资源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 标签: 糖化酶 酵母菌 纤维素
  • 简介:采用浸提法.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光皮木瓜中黄酮类物质的提取工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对光皮木瓜中黄酮提取率影响较大的因素是提取温度,其次是乙醇浓度;确定其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固液比1:40,乙醇浓度80%,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5h。在此工艺条件下提取的黄酮类物质得率为11.230mg/g.为索氏提取法提取得率的2.56倍。

  • 标签: 光皮木瓜 黄酮类物质 浸提法 提取工艺
  • 简介:在常饮的豆奶中加入酸味剂,能改善豆奶的风味。但大豆蛋白遇酸易变性,从而影响产品的稳定性。本实验从稳定剂、乳化剂、酸类型和添加量及调酸方法等角度,对豆奶的稳定性和风味进行了初探

  • 标签: 酸味豆奶 稳定性 风味
  • 简介:利用乙醇抽提不同植物中的inositol类物质,将其抽提物中的水溶相部分依次通过ODS柱和阴离子交换柱后,用HPLC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D-pinitol含量多的植物有槐树叶、红花三叶草、白花三叶草、繁缕、银杏叶、婆婆指甲菜;D-chiro-inositol含量多的植物有蒲公英、白背;ononitol含量多的植物有槐树和婆婆指甲菜;myo-inositol含量多的植物有金银花、柿子叶、蒲公英、桑树叶。

  • 标签: 植物 MYO-INOSITOL D-chiro-inositol D-PINITOL ononitol
  • 简介:添加益生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贮藏于常温及30,40,50,60℃高温培养条件下,以益生菌最佳贮存温度-18℃作对照,分别不同时间测定奶粉中益生菌菌数量。研究表明,益生菌在(-18±2)℃低温保存下、在常温下30,40,50℃存放,其菌数均大于1.0×106CFU/g,均符合国标要求。益生菌奶粉在60℃条件下保存菌数很快由存放开始的2.4×107CFU/g下降为第3天的3.1×105CFU/g,第5天后发生美拉德褐变反应。常温试验结果显示,含有益生菌的婴幼儿奶粉可以在常温条件下良好储存。

  • 标签: 婴幼儿奶粉 益生菌 常温 活菌数 变化
  • 简介:主要从酶促褐变及酶褐变两个方面初步对香蕉酒的褐变现象进行探讨。分析了酒中PPO活力的变化与酶因子含量的变化与褐变度上升的相关性,并比较了温度、光照、SO2添加量对褐变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褐变度的增加与PPO活力和还原糖含量的变化没有显著的相关性,而与总酚、总黄酮、还原糖等酶褐变因子含量的变化间有显著的相关性;光照及温度的升高,加速香蕉酒的褐变,而添加少量的SO2可减缓褐变速度。

  • 标签: 香蕉酒 褐变 储藏 相关性分析
  • 简介:考察了不同冷凝温度对同时蒸馏萃取前处理法测定烟叶中致香物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控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不同冷凝温度对冷凝速度和冷凝后的液体温度都有影响,进而对测定烟叶中致香物质有一定的影响,因此保持相同的冷凝温度,在同时蒸馏萃取前处理技术测定烟叶中致香物质时是很必要的。

  • 标签: 同时蒸馏萃取 致香物质 冷凝温度 烟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