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急诊外科创伤患者的死亡原因。方法:以2020年01月-2022年12月急诊外科接收500例创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创伤患者病历信息并进行临床分析。结果:500例急诊外科创伤患者中,男339例、女161例,其中49例死亡,占9.80%(49/500),30-39岁患者居多,高于<30岁、40-49岁、≥50岁患者(P<0.05);因交通事故伤死亡的患者多于锐器伤、高坠、其他伤(P<0.05);因体表受伤而死亡患者高于胸腹部创伤、头颈部创伤、四肢创伤(P<0.05),349例患者创伤严重程度(ISS)评分≥16分。年龄、ISS评分为急诊外科创伤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P<0.05)。结论:做好预防性宣教活动,对降低高危人群创伤风险有积极意义。

  • 标签: 急诊外科 创伤 死亡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18F-FLT和18F-FDGPET/CT对胸段食管癌淋巴结分期诊断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拟接受手术治疗的胸段食管癌患者25例,在接受手术治疗前,首先展开双显像剂PET/CT检查,淋巴分期诊断,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对18F-FLT和18F-FDGPET/CT对胸段食管癌淋巴结分期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25例患者中均接受食管癌切除、淋巴结清除术治疗,病理结果显示,发生淋巴结转移者共计18例,对比发现,18F-FDGPET/CT诊断胸段食管癌淋巴结分期的准确性、敏感性与18F-FLT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种检查方法诊断特异性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比可知,18F-FLT与18F-FDGPET/CT对食管癌区域淋巴结的诊断准确性、敏感性无差异,但特异性较高,值得关注。

  • 标签: 胸段食管癌 淋巴结分期 体层摄影术 发射型计算机 诊断
  • 简介:B—D测试(BOwio—Dicktest)专门用于预真空(包括脉冲)压力蒸汽灭菌器空气排除效果的监测,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用真空泵抽除柜室内空气不能达到绝对真空,一般抽至绝对压力为2.0pka~2.Tpka时,柜内仍备有约2%的空气当蒸汽进入柜室,这留下的2%空气就有可能被挤入消毒包内形成气团,空气的存在形成蒸汽空气混合体,产生分压,减低蒸汽压力和温度,阻隔蒸汽接触物品不利于热的穿透,减少气体中的水分,不利于微生物的杀灭因此,空气的存在问题影响蒸汽对物品的穿透和杀菌效果,从而导致灭菌的失败。

  • 标签: 监测效果 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 空气排除效果 D试验 DICK 室内空气
  • 简介:目的:了解婴幼儿智能发育状况,探讨影响智能发育落后的因素,以早期干预和指导。方法对500例在我院儿保门诊体检的3--30月婴幼儿进行DST发育筛查,对其发育商(DQ)进行统计,并对可疑与异常婴幼儿进行单项能区评价,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500例婴幼儿检出可疑42例(8.4%),异常4例(0.8%);分析可疑与异常婴幼儿单项能区,检出运动落后34例(73.9%),社会适应落后26例(56.5%),智力落后12例(26.1%)。抚养方式对婴幼儿运动及社会适应有影响,分娩方式可能影响婴幼儿早期运动发育。结论DST筛查能早期发现智能发育偏离儿童,有利于指导家长合理抚养和进行早期教育。

  • 标签: 婴幼儿 智能发育 筛查
  • 简介:作者自1985年至1990年6月,对500例病人用卷棉于填塞鼻腔、咽喉喷雾加气管支气管滴入分段麻醉法,行纤维喉支气管镜检查,取得较好效果。检查前6小时禁饮食,检查前半小时皮下注射阿托品0.5mg,苯巴比妥纳0.28,咽部喷1%的卡因1~2次,观察5~10分钟,无过敏反应,即用卷棉子蘸1%的卡因+1%麻黄素溶液填塞较宽敞一侧鼻腔直至

  • 标签: 支气管镜检查 麻醉体会 填塞鼻腔 气管支 卷棉子 的卡因
  • 简介:目的探讨外伤性指端缺损的修复。方法对我院2005年12月至2008年11月500例613指外伤性指端缺损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修复,并就其修复后的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00例指端应用手部各种皮瓣、游离组织移植及术后药物治疗,优良率95.8%。结论外伤性指端缺损修复方法多种,应选择最佳的治疗方法。术后的药物治疗及功能训练有助于提高疗效。

  • 标签: 指损伤 修复术 治疗结果
  • 简介:截止到1996年5月,在一年多的时间内,与阜外医院心外科合作完成心外科手术500余例。术后无一例感染,手术切口均达Ⅰ期愈合。1一般资料男262例,女238例,年龄最大者69岁,最小10个月。计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者76例,先天性房、室间隔缺损304例,先天性法乐氏四联症及心房粘液瘤62例,风湿性心脏病单、双辩置换术58例。2方法为使手术切口达Ⅰ期愈合,我们狠抓了:①手术间及机器准备间的空气净化,有效的紫外线消毒。

  • 标签: 切口感染 先天性动脉导管未闭 法乐氏四联症 风湿性心脏病 手术切口 手术间
  • 简介:从重齿毛当归中进一步分得9个香豆素类化合物,它们是columbianedian(1),osthol(2),bergapten(3),isoimperaterin(4),meranzinhydrate(5),nodakenetin(6),marmesinin(7),columbianin(8)和angelidiol(9).其中,5~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得,9为一新的天然产物。

  • 标签: 重齿毛当归 香豆素
  • 简介:目的通过对500名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的颈椎生理曲度的调查,详实了解现今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的情况,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随机抽调大中专在校学生500名,使用500毫安数字X线机对颈椎进行动态透视,当颈椎达到标准侧位时点片。结果颈椎生理曲度正常83人,占16.6%;颈椎生理曲度异常417人,占83.4%;其中颈椎生理曲度变直189人,占37.8%;颈椎生理曲度反曲228人,占45.6%。结论颈椎正常的生理曲度是保证颈椎正常生理活动的基础条件,该曲度如果发生异常势必造成一系列病理变化,颈椎曲度异常病变是颈椎病的基础病因。青少年颈椎病发病率急剧上升同青少年曲度异常有直接关系,青少年颈椎曲度异常发病率如此之高,已是社会问题,应该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 标签: 青少年颈椎生理曲度调查 颈椎曲度 颈椎生理曲度异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时相18F-FDG-PET/CT在肺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筛选2015年1月至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疑似肺腺癌但CT、磁共振等检查不能提供明确诊断依据的患者40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表现为血清CEA指标不同程度升高,行全身双时相18F-FDG-PET/CT检查,并与患者手术活检病理学诊断结果以及随访6个月结果进行比较,研究双时相18F-FDG-PET/CT检查在肺腺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40例疑似肺腺癌患者中发现核素异常浓聚35例,手术病理证实33例为肺腺癌,5例疑似患者无核素浓聚,随访调查结果显示1例患者为高分化肺腺癌,因而双时相18F-FDG-PET/CT检查对肺腺癌的诊断灵敏度为97.16%(33/34),特异性为71.43%(5/7),准确性为92.50%(37/40),阳性预测值为94.29%(33/35),阴性预测值为80.00%(4/5)。结论双时相18F-FDG-PET/CT在肺腺癌的临床诊断中具有较高的敏感性与特异性,在早期肺腺癌诊断以及预后评估中均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4F药学服务模式在医院门诊药房中的应用效果评价。方法 我院门诊药房于2022年6月实施4F药学服务模式,以2022年1-5月为实施前,2022年6-10月为实施后,实施前后均选取200名患者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患者投诉率及满意度。结果 实施后,投诉率显著低于实施前(P

  • 标签: 门诊药房 4F药学服务 投诉率 满意度
  • 简介:  我院于2000年12月购进一台深圳康立出产的AFT-500D血清离子分析仪.本仪器是一种小型电解质分析仪,具有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标本用量少、测定速度快、结果准确、性能稳定等优点,非常适合急诊使用,但是我们在7年多的使用过程中经常遇到一些故障,并摸索出排除这些故障和机器保养的方法.现将该仪器使用中常见故障及保养处理总结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18F-FDGPET/CT与MRI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进行比较分析,为今后的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信息。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拟诊乳腺癌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在术前均接受了18F-FDGPET/CT与MRI检查,并以病理结果为依据,对两种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病理结果显示,本组34例患者中,确诊为恶性肿瘤者28例,良性肿瘤者6例,对比发现,18F-FDGPET/CT对乳腺癌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性均较MRI检查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8F-FDGPET/CT检查可对淋巴结转移进行预测。结论临床诊断乳腺癌的过程中,18F-FDGPET/CT检查与MRI检查在准确性方面无明显差异,但是,18F-FDGPET/CT检查可预测淋巴结转移,分期准确,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参考依据,这一点MRI有所不知,临床应对其给予足够的重视。

  • 标签: 乳腺癌 核磁共振成像 计算机断层显像 诊断 淋巴结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至12月翼状胬肉手术病例500例(556眼)在手术显微镜下切除胬肉组织,自术眼上方或下方取带角膜缘干细胞的移植片移植到病变切除区缝合。观察术后移植片生长、角膜愈合、翼状胬肉复发情况。结果术后观察半年至2年,复发率3.42%(19/556)。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显著控制了术后复发率,是一种易行、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 移植术
  • 简介:目的:构建含目的基因葛佬素(gloverin)的重组子并通过体外快速翻译系统RTS500(rapidtranslationsystem)对其进行表达.方法:采用PCR方法扩增葛佬素cDNA,将其与表达载体pIVEX2.3连接;采用PCR及双酶切方法鉴定连接产物.将含目的基因片段的阳性重组质粒通过体外表达翻译系统RTS500,使其蛋白能在大肠杆菌(E.coli)裂解产物中进行表达.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对表达产物进行鉴定.结果:pIVEX2.3-G重组表达质粒通过体外表达翻译系统RTS500可表达出分子量约为14.4的蛋白;蛋白免疫印迹证实该蛋白为带有多聚组氨酸标签的融合蛋白.结论:抗菌肽葛佬素可在体外大肠杆菌裂解产物中进行表达.

  • 标签: 葛佬素 抗菌肽 快速翻译系统 体外表达 PC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18F-FDG PET/CT显像联合血清肿瘤标志物检测在孤立性肺结节良恶性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间收治的48例孤立性肺结节病例,所有患者均行18F-FDG PET/CT检查和肺癌肿瘤标志物检查(CEA、NSE、CYFRA21-1)。所有检查都在病理活检前一周内完成,以病理活检为金标准。分别统计18F-FDG PET/CT(经典指标SUVmax)、单项肿瘤标志物、18F-FDG PET/CT联合肿瘤标志物对良恶性结节诊断的诊断效力。结果:恶性结节组CEA、NSE、CYFRA21-1均高于良性结节组,但只有CEA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UVmax在恶性结节组中表达明显高于良性结节组,具有统计学意义。将SUVmax与CEA联合,获得最大诊断效力,ROC曲线下面积为0.84。结论:在孤立性肺结节的诊断中,CEA和18F-FDG PET/CT联合可以获得较高的诊断效力。

  • 标签: 孤立性肺结节 肺癌 脱氧葡萄糖 正电子发射断层摄影术 血清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