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8 个结果
  • 简介:炎炎夏日,消费者都愿意躲在空调房里,各大商场、店铺客流量明显减少,夏季也因此被药店视为淡季,但在有些药店经营者眼里,药品是刚需,只要用心,淡季也可以不淡。本期终端透视围绕“药店夏季如何吸引客流”展开。

  • 标签: 夏季 空调房 消费者 大商场 客流量 药店
  • 简介:目的探究为老年住院患者实施鼻饲标准流程化管理预防误事件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8例需要进行鼻饲的老年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鼻饲操作流程,观察组则实施鼻饲标准流程管理,对两组患者鼻饲后发生的误事件、其他并发症事件发生率,以及对鼻饲管理满意度进行记录和比较。结果观察组误发生率(5.44%),其他并发症发生率(6.90%),对鼻饲管理满意度(96.55%),对照组误发生率(11.66%),其他并发症发生率(27.59%),对鼻饲管理满意度(68.97%),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老年住院患者实施预防误鼻饲标准流程管理的效果优于常规鼻饲管理,可于临床中针对标准管理流程进行推广。

  • 标签: 老年住院患者 鼻饲 预防误吸标准流程 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热清与阿奇霉素联用对患者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11月间收治的呼吸衰竭患者104例资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2)与对照组(n=52);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氨溴索与阿奇霉素联用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热清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差异,以及治疗后脱机时间的差异和临床症状(肺部啰音、咳痰、咳嗽、体温)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治疗后的各症状的复常时间早于对照组(且脱机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热清与阿奇霉素联用治疗呼吸衰竭患者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提高了细菌清除率。

  • 标签: 痰热清 阿奇霉素 呼吸衰竭
  • 简介:目的探讨七氟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对全子宫切除术后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福建省肿瘤医院妇科2016年12月—2017年9月收治的全子宫切除术患者8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丙泊酚麻醉,试验组患者采用七氟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0min(T0)、麻醉诱导后10min(T1)、手术开始(T2)、手术结束时(T3)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及认知功能(空间表现效率、计算能力、再记忆能力、图片识别能力)情况,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T0时,两组患者HR、PetCO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T3时,试验组患者HR、PeTCO2低于对照组(P〈0.05);T0、T1时,两组患者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时,试验组患者MAP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计算能力下降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空间表现效率、再记忆能力、图片识别能力下降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七氟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良好,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及认知功能影响小,且安全性高。

  • 标签: 全子宫切除术 认知功能 七氟烷 吸入麻醉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奥司他韦联合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7年10月治疗的小儿病毒性肺炎120例,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热清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奥司他韦治疗。观察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症状体征缓解时间、炎性因子和肺功能改善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热退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呼吸频率和血清白介素-2受体水平低于治疗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每公斤潮气量、达峰时间比值、达峰容积比值和血清白介素-2水平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司他韦联合热清注射液治疗小儿病毒性肺炎效果显著,能有效缓解临床症状体征,增强呼吸及肺功能。

  • 标签: 奥司他韦 痰热清注射液 肺炎 病毒性
  • 简介:目的:评价左氧氟沙星与常规抗结核药物联用对耐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空洞闭合的改善和菌清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7年2月间接受治疗的耐药肺结核患者80例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3DZETh/9DTh治疗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3DZETh/9DThV治疗方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6、12月后的空洞闭合菌的转阴率、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以及治疗后空洞闭合的改善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菌转阴率、空洞闭合改善率与对照组比较,其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但是两组患者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组间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左氧氟沙星配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耐药肺结核患者,有效清除了菌,改善了临床症状,加快了空洞的闭合。

  • 标签: 耐药肺结核 临床疗效 左氧氟沙星
  • 简介:目的探讨定喘汤合清气化痰丸加减治疗热蕴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2017年1月于利川市谋道镇中心卫生院收治的热蕴肺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8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与中西医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抗感染、祛痰等治疗,中西医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定喘汤合清气化痰丸加减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咳嗽咳痰消失时间、气短气喘消失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X线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治疗前后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及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FVC],并观察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中西医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FEV1/FVC、FV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组患者动脉血氧分压、FEV1/FVC、FVC高于对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低于对照组(P〈0.05)。中西医组患者咳嗽咳痰消失时间、气短气喘消失时间、白细胞计数恢复正常时间、X线检查结果恢复正常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定喘汤合清气化痰丸加减治疗热蕴肺型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和肺功能,缩短症状消失时间,促使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且安全性高。

  • 标签: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痰热蕴肺型 定喘汤 清气化痰丸 治疗结果
  • 简介: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进步,医院重症监护在整个医疗体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重症监护部门的管理成为整个医院的管理范畴。在重症监护病房中,使用机械通气在治疗患者疾病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而气管插管的非计划性拔是机械通气中最严重也是最常见的并发症,给患者带来严重伤害,如何管理气管插管成为重症监护管理中的重中之重。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是指尚未达到气管插管拔指征而将人工气道的导管拔除包括非人为因素的气管导管拔除。非计划性拔给患者带来严重不良后果,同时增加院内感染机率,护理安全是衡量整个医院护理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ICU代表了一个医院整体医疗服务水平,更应加强安全管理,保证患者安全。2016年1月到2016年12月神经重症病房气管插管376例,发生非计划性拔28例,分析原因并讨论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如下关键词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原因分析护理对策

  • 标签:
  • 简介:小儿胃肠道疾病常常需要留置胃,尤其外科腹部手术患儿术前术后需要留置胃,用以胃肠减压、药物和食物的注入。胃管得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首要前提是胃插入深度合适。有研究表明,胃前端的合适位置应在胃体部。对于小儿,尤其是婴儿,如果仍然沿用成人的胃插入长度的测量方法,即鼻尖—耳垂—剑突,并不适合,且胃前端往往并不能到达胃体部。

  • 标签: 胃管留置 体质量 胃管插入 留置胃管 胃体部 新生儿
  • 简介:目的比较Mtwo镍钛锉、ProTaperUniversal再治疗系统与手用不锈钢H锉在根再治疗过程中对根管内充填物的清除效率。方法选取2017年1—7月因晚期牙周炎拔除的上颌切牙60颗进行常规根预备、冷侧压法充填。按治疗方法分为A、B、C组,每组20颗。A组应用手用不锈钢H锉,B组应用Mtwo镍钛锉,C组应用ProTaperUniversal再治疗系统清理根管内充填材料,记录操作所用时间,比较推出根尖孔的碎屑量及管壁清洁度。结果3组均有充填物残留。B、C组在碎屑推出量、管壁清洁度和操作时间方面均优于A组(P<0.05)。结论3种器械均不能完全清除根管内充填物,但镍钛器械可以明显提高临床工作效率。

  • 标签: 牙周炎 根管疗法 镍钛锉 根管充填
  • 简介:目的对隐裂牙牙髓病行牙冠修复联合根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隐裂牙牙髓病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2015年3月至2016年1月,将其依据信封随机分组为对照组、研究组,2组隐裂牙牙髓病患者各为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方案,研究组行牙冠修复联合根治疗,并将2组患者经相应治疗方案干预的临床疗效、疼痛情况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隐裂牙牙髓病患者经牙冠修复联合根治疗的总好转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率为16.67%,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满意度为96.67%,亦较对照组具有显著优势,P<0.05。结论对隐裂牙牙髓病行牙冠修复联合根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隐裂牙牙髓病 牙冠修复 根管治疗 疼痛情况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静脉留置针是一种常用的注射手段,它常用于身体受到巨大损伤、心血管疾病以及神经内科患者的住院治疗过程中。静脉留置针能够减少注射扎针的次数,减轻对于以上患者的损害。但是时有发生的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还是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痛苦,我们通过研究分析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并予以解决。

  • 标签: 神经内科患者 静脉留置针 非计划拔管 原因 对策
  • 简介:目的研究在行一次性根治疗急性牙髓炎患者中采取全程护理的临床价值与效果。方法64例急性牙髓炎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各32例。两组患者均采用一次性根治疗,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予以全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疼痛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88%,高于参照组患者的78.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1429,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出现1例重度疼痛,8例中度疼痛,23例轻度疼痛;参照组患者治疗后出现7例重度疼痛,18例中度疼痛,7例轻度疼痛;实验组患者疼痛情况优于参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U=3.7212,P〈0.05)。结论将全程护理干预应用在行一次性根治疗急性牙髓炎患者中疗效显著,可以提升护理依从性,值得借鉴。

  • 标签: 一次性根管 急性牙髓炎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制备一种肽修饰羧基化多壁碳纳米(peptidemodifiedcarboxylatedmultiwalledcarbonnanotubes,MHR)基因载体,考察其对HEK293细胞的转染效率及细胞毒性。方法:将羧化的多壁碳纳米(MWCNTs)与精氨酸(arginine,R)和组氨酸(histidine,H)组成的短肽(HR)按照一定的质量比反应,通过酰胺键连接得到MHR。采用1H-NMR、红外光谱以及热重分析对其结构进行鉴定。取纯化后的MHR,用激光粒度测定仪测定粒径和zeta电位,凝胶电泳法测定载体MHR对pEGFP质粒的包裹能力。用MHR/pEGFP纳米复合物与HEK293细胞共同培养,考察细胞摄取情况及相关基因转染情况,并测定MHR和MWCNTs-COOH对DU145和RAW264.7细胞的细胞毒性。结果:通过结构鉴定确定MHR合成成功。在氮磷比(N/P)=20时,HEK293细胞对MHR/pEGFP的摄取及转染效率高于其他N/P值时,其中N/P=20时,RAW264.7细胞对MHR/pGL3复合物的摄取率约为单体pGL3的2.4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胞毒性实验表明,MHR作用于DU145和RAW264.7细胞24和48h后,当MHR浓度达640μg/ml时,DU145和RAW264.7细胞的活性仍然〉80%;而MWCNTs-COOH浓度达320μg/ml时,DU145和RAW264.7细胞活性明显降低;当浓度达640μg/ml时,细胞活性低于20%。结论:MHR有望成为一种高效、低毒的基因载体。

  • 标签: 肽修饰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 基因载体 转染 细胞毒性
  • 简介:目的主要针对患有肿瘤的患者在进行PICC置延续护理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后续的电话回访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在我院(2017.4-2018.4)期间,接受肿瘤治疗的患者中随机选取74例,对比组(37例)采用常规的PICC置延续护理,观察组(37例)采用常规的PICC置延续护理并对患者进行后续的电话回访,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发病率等情况均要优于对比组(p0.05)。1.2方法对比组,对该组患者进行常规的PICC置延续护理,包括心理护理、药物护理、运动护理、导管护理等。观察组,对该组患者采用常规的PICC置延续护理并进行后续的电话回访护理,其中具体措施为(1)成立专业的电话回访小组本小组的成员由2名经验比较丰富的PICC专科护士组成,首先先对该组成员进行相关的护理培训和考核,然后使2名护士详细了解肿瘤患者的病情和相关记录,统计患者的联系方式,对PICC导管在护理过程中的相关注意事项和并发症的相关判断方法进行学习,最后与患者进行沟通。(2)在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的过程中,主要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进行了解,叮嘱患者相关的注意事项和禁止事项,对患者进行相关自我护理常识的教育,对患者导管的状态进行询问,例如导管的刻度线、是否有液现象等,同时每月定时定期对患者进行回访,时刻关注患者的病情2。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通过护理以后的护理效率和并发症概率。显效患者在护理过程中,不存在异常症状,无并发症,能够自由生活;有效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几乎不存在异常症状,基本无并发症,能够自由生活;无效上述无改善。并发症现象导管感染、导管阻塞、静脉血栓等。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处理,,用百分数(%)表示计数数据,卡方测定,t测定,P<0.05证明具有统计意义。2结果1.2.1对比两组患者有效率观察组护理效果为显效的患者为51.35%(19/37),有效的患者为43.24%(16/37),无效的患者为5.41%(2/37),总有效率为94.59%(35/37);对比组护理效果为显效的患者为35.14%(13/37),有效的患者为37.84%(14/37),无效的患者为27.23%(10/37),总有效率为72.97%(27/37)。(x2=11.463,P=0.016)1.2.2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概率观察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为导管感染,1例患者为导管阻塞,其并发症概率为5.41%(2/37);对比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为导管感染,3例患者为导管阻塞,4例患者为静脉血栓,其并发症概率为27.23%(10/37)。(x2=10.432,P=0.027)3讨论PICC置就是一种通过外周植入的方法对患者进行相应的治疗,其中采用PICC置治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是患者的疾病得到良好的控制。在本次研究中,对患者进行PICC置延续护理能够使患者在后续的护理过程中得到良好的呵护,尤其是患有肿瘤的患者在接受相关的延续护理中,通过接受相关护士的电话回访,能够使医院能好的掌握患者的情况,使患者能够在自行护理的过程中掌握相关的护理常识,对导管的护理和使用有一定的了解,同时通过电话回访能够有效处理一些简单的导管异常现象,降低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并发症发生的概率3。综上所述,针对患有肿瘤的患者在进行PICC置延续护理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后续的电话回访以后,能够有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追踪治疗,使主治医生详细掌握患者的恢复情况,同时提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患者的感染情况,从而从多方面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因此,该后续护理方法值得推广和应用。参考文献1陈铁双.电话回访在肿瘤患者PICC置延续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8,6(05)595-596.2唐文.肿瘤PICC置出院患者护理中延续服务的施行价值探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2)18116+18118.3束寒玲,戴文君,张小华,洪静芳.电话回访在肿瘤患者PICC置延续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护理管理,2016,16(04)535-539.

  • 标签:
  • 简介:目的研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对乳腺癌PICC置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8月-2018年7月本院接受治疗行PICC置的8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纳入对象。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44例,观察组42例。参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行集束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PICC置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参照组置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观察组,数据之间差异比较明显(p<0.05)。结论对乳腺癌PICC置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减少不良反应。关键词集束化护理;乳腺癌;PICC置乳腺癌是常见的女性疾病,临床上治疗乳腺癌疾病多以手术治疗为主,而术后则需要对患者行辅助化疗。经外周静脉置入PICC导管便于为患者化疗提供便捷、安全的输液途径,能有效减少静脉穿刺产生的痛苦,但PICC置后未进行有针对的护理干预,易引起并发症,对患者身体造成严重影响1。因此,本次将对乳腺癌PICC置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并研究分析其护理后并发症影响,情况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2016年8月-2018年7月本院接受治疗行PICC置的86例乳腺癌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纳入对象。采取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参照组44例,观察组42例。参照组年龄区间为32~70岁,平均年龄则为(46.89±5.41)岁;观察组年龄区间为33~69岁,平均年龄则为(46.53±5.21)岁。对比两组年龄、性别均无明显差异(p>0.05)。1.2方法参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则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①成立护理小组由经验丰富的护士及护士长成立护理小组,对小组成员进行专业护理知识培训,以提高护理效果,并提前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和病情,为其制定相应的护理方案。②无菌操作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接触前后必须洗手或擦手,严格以无菌操作为标准,在置时可采取无菌屏障措施。③合理有效固定针对患者情况,选取有效合理的固定方式,既确保美观又能保证导管牢固。导管部位主要采用无菌贴膜覆盖,当患者穿刺点部位有组织液或血液渗出时,要用纱布覆盖,而敷料松动、潮湿或污渍易见时要及时更换敷料。患者穿刺第二日更换1次,后期1周更换1次。在更换患者敷料时需自下而上零角度的方式揭去原有贴膜,同时避免拉出导管,定期对皮肤行消毒处理,输液前后记录并观察导管刻度,并予以判断导管是否移位。④预防导管堵严格执行脉冲和正压封。患者输液前行脉冲应使用生理盐水,待输液完毕后再次使用生理盐水冲并封。若输液前遇到冲阻力、回抽无回血等情况,要确认导管是否畅通,禁止强行冲洗导管。若输液停止或长时间输注血浆、脂肪乳等液体时要间隔6小时采取生理盐水冲洗。此外,要严格观察患者输液过程,避免打折、输注通路受压造成导管内血凝固从而产生堵现象。⑤预防静脉血栓及静脉炎患者置后可从事一般日常工作、家务劳动,避免使用置侧手臂提超过5公斤重物,不做引体向上、托举哑铃等锻炼,指导患者置侧肢体功能锻炼,每日握拳、松拳,增加血液循环;平卧时避免长时间压迫置侧肢体,给予抬高位,利于静脉、淋巴回流;教会患者测臂围、查滴数,如有异常及时通知护理人员。⑥健康教育宣讲定期对患者进行乳腺癌知识讲解,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交流沟通、并向患者告知置的重要性及自行拔后易造成的危险性,针对患者负面情绪要及时给予心理干预,帮助患者提高治疗信心。1.3观察指标比较两组PICC置后并发症率,并发症主要包括穿刺点感染、堵、静脉血栓、静脉炎等。1.4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21.0分析,计数资料行卡方检验,检验标准p<0.05,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并发症对比参照组44例患者中,2例(4.55%)堵,4例(9.09%)穿刺点感染,2例(4.55%)静脉血栓,3例(6.82%)静脉炎,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11例);观察组42例患者中,无静脉炎并发症,1例(2.38%)穿刺点感染,1例(2.38%)堵,2例(4.76%)静脉血栓并发症发生率9.52%(4例)。组间数据比较结果为(x2=8.390,P=0.004)。3讨论乳腺癌是由于脂肪、纤维组织、皮肤及乳腺腺体组成,是一种恶性肿瘤疾病,在临床上常表现为乳腺肿块、乳晕异常及肢窝淋巴结肿等症状,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临床在手术治疗乳腺癌疾病后,对患者进行置便于术后化疗。因常规深静脉置术操作复杂,且不利于护理与观察,逐渐被临床淘汰。而PICC置因安全性高、操作方便,被临床广泛用于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辅助治疗,再加上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减轻外周血管损伤,降低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确保化疗顺利进行,有利于疾病恢复2。集束化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坚持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优质医疗服务,以有效改善预后和提高护理质量,受到临床广泛应用及高度重视3。乳腺癌患者PICC置后,行常规护理易因护理操作不严谨等因素导致感染,从而加重病情。为了有效减少并发症,促进乳腺癌患者疾病恢复,提升生活质量,给予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首先对病情及实际情况进行分析了解,成立护理小组,在更换敷料、置处理时严格以无菌操作要求进行,从根源上杜绝感染现象,减少患者感染风险。同时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预防导管堵塞导致感染现象,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减少不良反应。此外,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教育宣讲及疾病知识讲解,让患者清楚认识疾病,消除对疾病的恐惧心理,同时预防疾病复发,积极与患者家属交流,建立信任的护患关系,提高治疗积极性。针对伤口异常疼痛患者给予一定镇静剂治疗,减少患者疼痛感,而对于具有拔意向患者给予约束带约束,一定程度上避免患者私自拔,可有效减少拔后不良反应。本次研究显示,给予乳腺癌PICC置患者集束化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促进疾病恢复。数据表明,对乳腺癌PICC置患者行有针对性的集束化护理干预相比于常规护理效果更明显,更有利于患者疾病痊愈。综上所述,对乳腺癌PICC置患者给予集束化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减少不良反应。参考文献1秦娟,丁宇.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PICC导管维护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2)260-261.2王云玲.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及护理心得探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5)259-260.3乔晓雪.集束化护理预防对乳腺癌患者输液港并发症的效果J.癌症进展,2016,14(5)483-485.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电话回访在肿瘤患者PICC置延续护理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进行PICC置并且首次带出院的肠道肿瘤患者共计60例,根据患者的治疗时间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延续护理,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增加电话回访工作,对比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病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要好于常规组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1.2.1常规组常规组患者实行常规的延续性护理,在患者出院前给予患者必要的临床指导工作。1.2.2研究组研究组患者则在常规组患者延续性护理的基础上增加使用电话回访进行辅助护理,详细内容如下。(1)成立专门的电话回访小组为保证电话回访工作的顺利进行,根据患者的情况为患者制定较为合理的电话回访方案,同时对进行电话回访的人员进行必要的工作培训,主要培训内容如下①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记录;②与患者的沟通方式;③PICC导管延续性护理中的相关注意事项;④并发症的表现和判断方法。(2)电话回访内容①对患者进行PICC导管日常护理相关内容的普及和指导,告知患者在延续性护理中应当注意的事项,告知患者禁止进行的活动等;②在电话回访中指导患者对自身导管情况进行必要的检查,包括导管的刻度情况、导管中是否存在血痕以及导管是否存在折痕等,保证患者能够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③叮嘱患者每月定时向回访护士报告自身的情况,导管情况等;④患者出现异常情况时,回访护士要及时进行判断,并根据患者的情况指导患者进行相应的处理,降低异常情况发生的几率;如果患者的表现为临床并发症发生的前兆,则要要求患者迅速安排时间,来医院进行就诊,以免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1.3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在PICC置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进行记录,将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分析。1.4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22.0对患者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P

  • 标签:
  • 简介:胃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位居第2位,死亡率为第3位[1]。目前临床上治疗仍以手术切除为主,无论是全胃切除或近端及远端次全切除,对患者的消化吸收功能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2]。因此术后肠内联合肠外营养支持疗法对患者快速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减轻经济负担至关重要[3]。本文旨在探讨不同胃癌手术方式术后营养和临床结局的分析,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临床结局 术后营养 患者 胃癌 术式 消化吸收功能
  • 简介:目的研究超声辅助改良塞丁格技术用于颈胸部同步放化疗后PICC置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1月在本院接受颈胸部同步放化疗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包含50例患者。实验组采用超声辅助改良塞丁格技术进行PICC置,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PICC置方式。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比两组患者一次性完成PICC置概率,和并发症概率。结果实验组完成概率为100.00%,高于观察组完成概率(82.00%);实验组并发症概率为6.00%,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概率26.00%(P﹤0.05)。结论超声辅助改良塞丁格技术用于颈胸部同步放化疗后PICC置能够有效提高一次性置成功概率,并能减少患者治疗期间并发症概率,增强患者治疗安全性。

  • 标签: 超声辅助改良塞丁格技术 颈胸部 放疗 PICC置管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