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6 个结果
  • 简介:9351冲剂是由大黄等药物组成,具有减肥降脂之功效,而大黄大黄素等成份。本文采用薄层扫描法测定大黄素及总的含量,并探讨9351冲剂的制备工艺对大黄素及总含量的影响。1实验部分1.1仪器与材料瑞士CAMAGⅡ薄层扫描仪;硅胶G板(青岛海洋化工厂分厂产品,规格:100mm×100mm,厚度0.20~0.25mm);大黄素对

  • 标签: 大黄素 总蒽醌含量 制备工艺 对照液 供试液 定容
  • 简介:目的探讨大黄对人低密度脂蛋白体外氧化修饰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实验,采用CU^2+诱导的密度脂蛋白的氧化修饰,研究大黄对低密度脂蛋白氧化修饰过程中共轭二烯键、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琼脂糖凝胶电泳迁移率变化的影响。结果大黄在试验浓度下可不同程度地抑制低密度脂蛋白体外氧化过程中共轭二烯键的生成,氧化3小时后的硫代巴比妥酸反应物质的增加及琼脂糖凝胶电泳迁移率的变化。随着浓度的增加,其抑制程度增强,有明显的浓度效应关系。

  • 标签: 大黄总蒽醌 低密度脂蛋白 体外实验 氧化修饰 琼脂糖凝胶电泳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大黄的主要有效成分是大多以苷形式存在的类化合物。我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来测定组织和血浆中类化合物(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酸、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的浓度。对家兔和大鼠灌胃给予不同制剂后大黄类化合物的药代动力学参数和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其在家兔和大鼠体内的消除过程满足二室模型,在大鼠体内的过程用大黄酸以及总的量来计算出的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无统计学差异。大黄类化合物主要分布于肾、肝、心和血中,并依次减少,类化合物在体内主要以大黄酸的形式存在并由肾排出体外。可以以大黄酸作为指标成分来进行含大黄成分的复方制剂在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 标签: 大黄 蒽醌类 药代动力学 分布
  • 简介:吲哚胺-2,3-双加氧酶1(IDO1)是一种细胞内含血红素的酶,是色氨酸降解的犬尿氨酸途径的起始和限速酶。IDO1在肿瘤细胞和抗原呈递细胞中过表达,促使恶性肿瘤从免疫监视中逃脱。IDO1的抑制已经成为癌症免疫治疗中最有前途的领域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天然产物及其衍生物显示出良好的IDO1抑制活性,本文主要概述一些新型IDO1抑制剂的研究进展。

  • 标签: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1 吲哚胺-2 3-双加氧酶1抑制剂 醌类
  • 简介:摘 要:2008年至今一直都在质量部工作,化验了70批大黄,中国药典收载大黄也检验出了了土大黄苷,甘肃的是性状难辨,但药用大黄马蹄黄(根茎)也有检出的情况,根据中检院提供的药用大黄的对照药材判定,药用大黄确实含有土大黄苷。

  • 标签: 中国药典 土大黄苷 标准品
  • 简介:最近有数据显示,全国有零售药店23万家,这其中连锁门店所占的比例极小,传统单体药店还是药品零售市场的绝对主力。虽然单体药店数量庞大,但相对较分散,个体规模较小,管理水平低,抗风险能力差。

  • 标签: 药店 药品零售 药品销售 经营机制
  • 简介:目的:建立复方大黄酊中大黄素和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控制复方大黄酊的生产质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SPHERI5RP-18柱,0.1%磷酸溶液-甲醇(30:70)为流动相,检测波长254nm,流速1.00ml·min-1.结果:大黄素和大黄酚得到完全分离.线性范围分别为0.020~0.800μg、0.028~1.120μg.加样回收率分别为101.20%、98.20%,RSD分别为1.28%、1.86%.结论: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和稳定性良好,能有效控制复方大黄酊的质量.

  • 标签: 复方大黄酊 大黄素 大黄酚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5年间减少5万家单体药店,原因是多方面的:一部分单体药店是因为经营不善且长期没有改善的希望,不得不主动选择了关闭停业,当然这种只占一小部分;更多的单体药店老板则是选择了以被并购的方式体面地退出药品零售领域,成为连锁药店的旗下门店。这样退出可以变现,也不枉自己苦心多年、倾注无数心血。

  • 标签: 单体药店 期待 药品零售 连锁药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耐药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采用卡培他滨与多西他赛联合用药方案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 2013年 9月 ~2015年 9月间接诊的耐药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60例进行研究,按照随机、对照、双盲的原则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 30例给予多西他赛单药治疗;研究组 30例给予卡培他滨与多西他赛联合治疗。所有患者均接受 2周以上的化疗,观察及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与毒副反应情况,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明显较高( P< 0.05);骨髓抑制与消化道反应是两组患者用药后主要的不良反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P> 0.05)。结论:对耐药转移性乳腺癌患者采用卡培他滨与多西他赛联合用药方案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较高,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 简介:大黄为蓼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掌叶大黄(北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南大黄)的根状茎。主要分布于陕西、四川、湖北及云南等省。立冬前后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去除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阴干或烘干。成品大黄为不规则厚片或块,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中心有文理,微显朱砂点,质轻、气清香。味苦、性寒。归脾、胃、大肠、肝和心包经。有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之功效。但随着炮制方法的不同,临床效用亦有差异。现就大黄不同的炮制法与效用分析于下。

  • 标签: 中药学 大黄 炮制
  • 简介:目的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大黄牡丹汤中大黄酸、丹皮酚和芍药苷的含量。方法采用KromasilC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乙腈-体积分数为0.1%的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30nm,进样量:10μL。结果大黄酸的线性为1.61~16.1mg·L^-1(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8.0%,RSD为0.7%;丹皮酚的线性为1.64~16.4mg·L^-1(r=0.9997),平均回收率为99.8%,RSD为1.3%;芍药苷的线性为1.54~15.4mg·L^-1(r=0.9996),平均回收率为100.3%,RSD为1.9%。结论该方法能更加全面地控制该方的质量,优化后的提取工艺可为今后剂型的改进奠定基础。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大黄牡丹汤 有效成分
  • 简介:摘要:通过“单个组件→复合材料组件“该技术开发了一系列测定大黄大黄素、大黄95%乙醇提取物和大黄水提取物的标准物质。采用国家一级大黄素标准物质进行定量传递,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协同校准法测定各基质中大黄素组分的标准值;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建立了不确定度评定模型,对各不确定度分量进行了分析,得出了不确定度值。大黄大黄95%乙醇提取物和大黄水提取物中大黄素的含量分别为/。所建立的量值传递技术路线成功地解决了中药复方体系中化学成分的量值溯源问题。

  • 标签: 大黄 大黄95%乙醇提取物 大黄水提取物 大黄素 标准物质 不确定度
  • 简介:大黄为蓼科植物的掌叶大黄RheumPahmatuml、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Maximexreg或药用大黄ROfficinaleBaill的根和根茎,其性味苦、寒,人胃,大肠、肝、脾、心径,其功效为攻里通下、活血祛瘀、清热解毒,既可内服,也可外用。大黄分为生大黄和熟大黄,生大黄广泛用于临床,可治疗乙型病毒型肝炎,上消化道出血,小儿病毒性心肌炎、肝裂、便秘、胃炎、痔疮、急性重症胆管炎、急性痛风性关节炎、中风、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肠梗阻等等,现将其在皮肤科的应用介绍如下。

  • 标签: 大黄 皮肤科 漆性皮炎 雀斑 痤疮 糖尿病性大疱病
  • 简介:目的:评价多西紫杉醇与卡培他滨联用对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6月间收治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64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多西紫杉醇治疗,观察组患者均给予多西紫杉醇与卡培他滨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缓解率(TRR)为50.00%,明显高于对照组为21.88%(P〈0.05);观察组患者用药后消化道毒性为Ⅲ、Ⅳ度,骨髓抑制为Ⅲ、Ⅳ度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多西紫杉醇与卡培他滨联用对耐药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和不良反应较少,优于单用多西紫杉醇。

  • 标签: 多西紫杉醇 卡培他滨 蒽环类 耐药 乳腺癌
  • 简介:环类药物的剂量限制性心脏毒性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本文就一例恶性淋巴瘤患者用药后出现的心脏毒性反立,对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发生机制、危险因素、监测和防治等方面作-综述。

  • 标签: 蒽环类药物 心脏毒性 淋巴瘤
  • 简介: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养血生发胶囊中二苯乙烯苷、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含量的检测方法,从指标成分角度来探讨养血生发胶囊毒性与何首乌的关系,并且为养血生发胶囊的质量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ypersilC18柱(4.6mm×250mm,5μm);测定二苯乙烯苷采用流动相:乙腈-水(1981),检测波长:320nm;测定大黄素、大黄素甲醚采用流动相:甲醇-0.1%磷酸溶液(80:20),检测波长:254nm。结果二苯乙烯苷在0.005~0.5mg/mL,大黄素在0.00168~0.084mg/mL,大黄素甲醚在0.00104~0.052mg/mL,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二苯乙烯苷98.66%,大黄素为95.80%,大黄素甲醚为97.70%;RSD:二苯乙烯苷为1.23%,大黄素为1.63%,大黄素甲醚为1.89%。结论本方法检测快速,定量准确,线性关系、重现性、稳定性较好、回收率较高,可用于养血生发胶囊的含量测定。初步证实养血生发胶囊的毒性可能与何首乌有关,物质可能是养血生发胶囊的毒性成分。

  • 标签: 养血生发胶囊 二苯乙烯苷 大黄素 大黄素甲醚 高效液相色谱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