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14-脱羟-11,12-二脱氢穿心内酯对1型糖尿病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的保护作用.方法选取50只SD大鼠分为正常组和实验组,正常组10只大鼠,实验组40只大鼠均一次性腹腔注射1%链脲佐菌素(STZ)55mg/kg,制造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后选取造模成功的3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药物低剂量组、药物高剂量组,每组10只.药物低、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4-脱羟-11,12-二脱氢穿心内酯100mg·kg-1·d-1、200mg·kg-1·d-1,正常组和模型组分别腹腔注射等体积的0.9%氯化钠注射液,连续给药14d.给药结束后24h,除正常组外,各组大鼠均皮下注射异丙肾上腺素(ISO)5mg/kg,记录注射异丙肾上腺素后大鼠的Ⅱ导心电图,根据ST段(J点)的偏移判断心肌缺血的程度.断尾取血,测空腹血糖;腹主动脉取血,检测生化指标,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组织的形态变化,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心肌核因子(NF)-κBp65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量.结果14-脱羟-11,12-二脱氢穿心内酯100mg·kg-1·d-1、200mg·kg-1·d-1组均能降低1型糖尿病大鼠急性心肌缺血时的空腹血糖,可降低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1)(P〈0.05),200mg·kg-1·d-1组能显著改善糖尿病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电图ST段的偏移程度(P〈0.01),100mg·kg-1·d-1组对ST段的偏移改善不明显(P〉0.05).100mg·kg-1·d-1组、200mg·kg-1·d-1组均能改善大鼠的心肌组织病理改变,显著减少TNF-α的表达(P〈0.05)和NF-κBp65的表达(P〈0.05).结论14-脱羟-11,12-二脱氢穿心内酯能降低糖尿病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组织中NF-κBp65、TNF-α的表达,改善心肌组织的损伤.

  • 标签: 糖尿病 心肌缺血 肿瘤坏死因子Α 14-脱羟-11 12-二脱氢穿心莲内酯
  • 简介:1例59岁男性患者因食管癌骨转移给予唑来膦酸4mg静脉滴注、1次/月。用药11次后患者出现牙龈脓肿,停用唑来膦酸,行口内脓肿切开引流术、脓肿冲洗及抗感染治疗后好转。其后改用帕米膦酸二钠80mg静脉滴注、1次/月,共用药8次。末次给药后1个月患者于拔牙后出现局部创口溢脓、疼痛,间断发热,可见暴露骨面和瘘管形成。停用帕米膦酸二钠,行右上颌骨感染病灶清除术及骨隆突修整术,并给予全身和局部抗感染治疗,4个月后创面愈合。考虑为膦酸盐类药物相关上颌骨坏死。

  • 标签: 二膦酸盐类 骨坏死 上颌骨
  • 简介:目的观察急性重症哮喘患者应用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效果。方法84例急性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气指标检测值、哮喘症状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PaO2(84.9±10.2)mmHg(1mmHg=0.133kPa)、SaO2(98.1±1.0)%均高于对照组(77.8±9.2)mmHg、(93.7±2.6)%,PaCO2(44.3±4.6)mmHg低于对照组(48.9±4.2)mmHg,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哮喘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哮喘评分(2.98±0.40)分低于对照组(3.61±0.5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重症哮喘患者应用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时,可明显改善的血气指标情况,减轻哮喘症状,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 急性重症哮喘 疗效
  • 简介:目的针对二甲胍治疗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探讨。方法20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和实验组(口服二甲胍治疗),每组100例,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观察。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9.0%明显高于对照组9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使用胰岛素的剂量明显高于实验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3.0%低于对照组1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胍治疗糖尿病具有效果好、不良反应少的优势,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二甲双胍 糖尿病 临床疗效
  • 简介:1例81岁女性患者因肺部感染给予头孢西丁2g静脉滴注.输注结束后1.5h,患者因咳嗽自行服用复方甘草口服溶液10ml,约10min后出现胸闷、呼吸困难、面部潮红、多汗,四肢乏力和皮疹,考虑发生硫仑反应.给予地塞米松10mg静脉滴注、持续低流量吸氧,约30min后患者症状好转,2h后患者不适症状消失.

  • 标签: 双硫仑 头孢西丁 复方甘草口服溶液
  • 简介:2003年年初,乐高公司陷入困境,销售额同比下降了30%。2004年,销售额又下降了10%。这家丹麦玩具商怎么突然落到这步田地?乐高的问题大概要追溯到1981年。当时。世界上第一款掌上游戏《大金刚》上市。

  • 标签: 运动鞋 风险 销售额
  • 简介:目前,国内部分院校的实验课程设计与药物研发的实际应用缺乏有机融合,药学拔尖人才的培养目标与药物研发的实际需求尚有一定距离。探索药物研发链与专业课程链相融合、将专业课程设计与药物研发实际相结合的创新教学模式应用在药物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实践及所面临的问题,为科研与教学交融平台的创设与实践提供可参考手段与方法。

  • 标签: 药物化学实验 “双链”融合 教学改革
  • 简介: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常见于瓣膜病、冠心病、高血压病等,也可见于无器质性心脏病者,即孤立性房颤。房颤除可引起心悸等症状外,还可以因心房缺失泵血功能而使心输出量降低,导致心房内的血流淤滞,促使血栓形成。我国房颤的成人患病率约为0.77%,

  • 标签: 心房颤动 射频消融 双源CT 肺静脉 左心房 评估
  • 简介:目的观察利拉鲁肽联合二甲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5例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停用原有降糖方案中除二甲胍以外所有降糖药物并加用利拉鲁肽治疗,疗程为3个月。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及治疗3个月后患者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清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患者FBG、2hPG和HbA1c较治疗前均降低,且BMI、SBP、DBP、TC及TG较治疗前也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对于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利拉鲁肽治疗可有效降低血糖,具有减轻体质量,降低血压血脂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2型糖尿病 利拉鲁肽 二甲双胍
  • 简介:目的探讨经鼻水平正压通气(nBiPAP)应用于极低体质量早产儿呼吸暂停(AOP)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86例极低体质量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和nBiPAP组,每组43例。观察患儿经治疗后的呼吸缓解情况及并发症,包括颅内出血、气胸、鼻压伤,同时比较各组的气管插管率、用氧时间、住院时间。结果nBiPAP组呼吸暂停缓解率为53.49%,高于nCPAP组的30.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78,P=0.029)。总用氧时间、住院时间及气管插管率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BiPAP组的颅内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及气胸发生率略低于nCPAP组,而鼻压伤发生率略高于nCPA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BiPAP在治疗极低体质量AOP时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且安全性相当,治疗上可优先考虑。

  • 标签: 早产 极低体质量 呼吸暂停 正压通气 双水平正压通气
  • 简介: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歧三联活菌胶囊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NF-κB和TNF-α的影响,以研究两者联合治疗的作用机理。方法:将160例轻中度UC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80例患者餐前口服1g美沙拉嗪肠溶片,3次/d;观察组患者同时联合餐前口服0.63g歧三联活菌胶囊,2次/d。观察8周后,评估总体疗效。记录2组患者治疗前后结肠镜及黏膜组织学评分,酶联免疫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肠黏膜核转录因子-κB(NF-κB)水平。结果:8周后,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25%和85.0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χ2=12.845,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组结肠镜评分、黏膜组织学评分、TNF-α水平、NF-κB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歧三联活菌治疗UC的临床疗效确切,主要通过下调TNF-α和NF-κB表达来发挥肠黏膜保护作用。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美沙拉嗪 双歧三联活菌胶囊 NF-ΚB TNF-Α
  • 简介:目的:比较环醇与甘草酸二铵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对血钾离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4年1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住院肺结核患者123例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58例)与对照组(6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标准抗结核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患者给予环醇片口服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口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肝功能指标与血钾离子(K+)浓度值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月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各指标如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YBm)与K’浓度测得值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治疗1月、2月和3月后,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各指标如ALT、AST、TBIL异常率经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月后,两组患者的K浓度异常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环醇与甘草酸二铵对抗结核药物所致肝损伤的防治作用及其对血K+浓度的影响二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双环醇 甘草酸二铵肠溶胶囊 抗结核 肝损伤 血钾
  • 简介:目的:评价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与美洛西林联用对小儿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及其炎症因子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5年3月-2017年2月间收治的小儿感染性腹泻患者46例,将其随机分为单一组与联用组(每组23例);单一组患儿给予美洛西林治疗,联用组患儿在单一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用药后的大便次数与性状复常时间、大便止泻时间及其他症状痊愈时间,以及治疗总有效率与治疗前后炎症因子各指标值。结果:联用组患儿用药后大便次数与性状复常时间、及其他症状痊愈时间均明显优于单一组(P〈0.05),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一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的炎症介质指标值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用组患几的炎症介质指标值明显低于单一组(P〈0.05)。结论: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与关洛西林联用对小儿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美洛西林的疗效,加速了大便次数与性状的复常时间,以及大便复常时间及其他症状痊愈时间,改善了炎症因子各指标值。

  • 标签: 美洛西林 双歧杆菌乳杆菌三联活菌片 小儿感染性腹泻 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