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去年7月。思网络信息有限公司(下简称思)宣布启动“万家药店接诊网点”项目。因击中零售药店转型痛点、契合零售药店发展诉求,项目后续进展顺利,目前签约企业数量已经接近5000家。

  • 标签: 零售药店 去伪存真 路径 网络信息
  • 简介:目的探究他卡朋添加治疗对帕金森病(PD)的临床疗效。方法72例帕金森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6例。参照组患者给予复方左旋多巴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添加他卡朋进行治疗。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采用非运动症状筛查量表(NM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以及帕金森病评价量表(UPDRS)第Ⅱ和Ⅲ部分评分对两组患者进行疗效评定,并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开、关期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的开期时间明显长于参照组,关期时间短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相关指标评分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研究组患者NMSS评分、ADL评分、UPDRS-Ⅱ、UPDRS-Ⅲ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研究组患者的NMSS评分、ADL评分低于参照组,UPDRS-Ⅱ、UPDRS-Ⅲ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不良反应率为11.1%(4/36),略低于参照组的19.4%(7/3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卡朋添加治疗可以改善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及非运动症状,临床使用安全。

  • 标签: 帕金森病 复方左旋多巴 恩他卡朋 疗效 安全性
  • 简介:目的研究葵花护肝片联合厄沙坦片治疗高血压及预防药物性肝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108例高血压患者(排除因其他病因所导致的肝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口服厄沙坦片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厄沙坦片的同时服用葵花护肝片进行治疗。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血压情况及肝脏受损率。结果对照组血压下降情况:收缩压(32.78±12.96)mmHg;舒张压(14.17±11.11)mmHg,观察组血压下降情况:收缩压(30.22±13.14)mmHg(1mmHg=0.133kPa);舒张压(13.14±9.27)mmHg,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4.4%,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9例转氨酶升高患者,占16.7%,其中3例出现口渴、恶心、呕吐。观察组未出现转氨酶升高患者,并且未出现其他不良反应。两组肝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服用厄沙坦治疗高血压过程中,联合葵花护肝片治疗可有效预防药物性肝损伤,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葵花护肝片 厄贝沙坦片 高血压 药物性肝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医院2014年9月—2016年7月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15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法莫替丁联合托必利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托必利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呕吐恶心、反酸、胸口烧灼感)积分及临床疗效,观察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呕吐恶心、反酸、胸部烧灼感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呕吐恶心、反酸、胸部烧灼感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采用奥美拉唑联合托必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高。

  • 标签: 反流性食管炎 奥美拉唑 伊托必利 法莫替丁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小剂量舒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心功能的影响及可能的机理。方法:选取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的住院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治疗组(n=30)。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利尿、强心、扩血管等),治疗组予常规治疗结合小剂量舒伐他汀5mg/d治疗。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分别测量2组血浆NT-proBNP、炎症因子(IL-6、IL-10、hs-CRP)、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舒张期最大流速比值(E/A),并根据NYHA心功能分级判断疗效。结果:小剂量舒伐他汀治疗后,NT-proBNP及炎症因子(IL-6、IL-10、hs-CRP)水平显著下降(P〈0.05);LVEDD显著降低(P〈0.05),而LVEF和E/A显著升高(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舒伐他汀能显著提高慢性心力衰竭合并房颤患者心功能,其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NT-proBNP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心力衰竭 房颤 心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美托洛尔联合厄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老年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重症心力衰竭患者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用药方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美托洛尔联合厄沙坦氢氯噻嗪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B型脑利钠肽(BNP)]变化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LVEF、BN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LVEF高于对照组,BN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美托洛尔联合厄沙坦氢氯噻嗪治疗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且安全性好。

  • 标签: 心力衰竭 老年 美托洛尔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那普利与缬沙坦单用或联用对老年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疗效。方法入选60例老年DN患者,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那普利组、缬沙坦组及联合组,其中那普利组(20例)予那普利10mg/d,缬沙坦组(20例)予缬沙坦80mg/d,联合组(20例)予那普利10mg/d联合缬沙坦80mg/d。比较3组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血脂、常用肾功能指标、尿白蛋白排出量(UAE)、尿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3组血脂水平均无明显变化,MAP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3组血肌酐(Scr)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那普利组和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那普利组和缬沙坦组血尿酸(UA)无明显变化,联合组UA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低于那普利组和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血尿素氮(BUN)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治疗后,3组UAE、TGF-β均明显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联合组明显低于那普利组和缬沙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异。结论那普利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DN的疗效明显优于两药单用,对血压、肾功能的改善作用更显著。

  • 标签: 贝那普利 缬沙坦 糖尿病肾病
  • 简介:目的探讨舒伐他汀钙使用剂量对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患者预后影响的差异。方法170例老年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的患者,根据舒伐他汀钙的应用剂量不同分为20mg组(舒伐他汀钙用量为20mg,57例)、10mg组(舒伐他汀钙用量为10mg,60例)、5mg组(舒伐他汀钙用量为5mg,53例),比较三组患者血脂水平变化、预后效果和药物不良反应。结果20mg组用药后总胆固醇(TC)(4.03±0.96)mmol/L、甘油三酯(TG)(1.22±0.51)mmol/L、低密度脂蛋白(LDL)(2.11±0.48)mmol/L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HDL)(1.01±0.22)mmol/L高于其他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mg组血脂改善效果与5m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94.74%)显著高于其他组(83.33%、79.25%)(P<0.05);10mg组总有效率与5mg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伐他汀钙用量不同其治疗效果也有一定差异,其中20mg舒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并发高脂血症的效果更佳。

  • 标签: 冠心病 瑞舒伐他汀钙 高脂血症
  • 简介:目的评价曲康唑治疗高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北京友谊医院信息系统,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1月1日急诊科收治的年龄≥80岁(高龄组)或40~60岁(中年组)AE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接受曲康唑治疗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给药方案为第1、2天曲康唑200mg、1次/12h静脉滴注,之后200mg、1次/d静脉滴注,至留观结束或改为口服曲康唑胶囊巩固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真菌清除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纳入分析的患者共132例,高龄组60例,中年组72例.高龄组静脉应用曲康唑时间平均为(19±5)d,中年组为(16±3)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均同时接受美罗培南或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药物抗感染、二羟丙茶碱等药物平喘和盐酸氨溴索等药物祛痰等对症治疗.痰培养结果示高龄组60例患者中念珠菌感染35例(58.3%),曲霉菌感染25例(41.7%);中年组72例患者中念珠菌感染48例(66.7%),曲霉菌感染24例(33.3%).曲康唑静脉用药结束时,2组患者体温、WBC、中性粒细胞占比均低于用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咳嗽、喘息、肺部啰音者占比均较用药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但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学检查结果均较治疗前明显好转,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高龄组临床有效率和真菌清除率分别为78.3%(47/60)和75.0%(45/60),中年组均为80.6%(58/7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中年组和高龄组各有1例患者分别在静脉滴注曲康唑第5、10天出现消化道反应,对症治疗2、7d后不良反应发生消失.结论曲康唑注射液治疗高龄AECOPD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疗效肯定,且较安全.

  • 标签: 伊曲康唑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肺疾病 真菌性
  • 简介:目的比较替格洛与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医院收治的12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研究组加用替格洛,对照组加用氯吡格雷。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有效率为92.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MACE发生率为2.00%,对照组为2.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低于对照组的10.67%,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替格洛治疗ACS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效果优于氯吡格雷,可降低ACS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且不增加出血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替格瑞洛 氯吡格雷 急性冠脉综合征 临床疗效 安全性评价
  • 简介:目的:比较替卡韦初始单药与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用对HBeAg阳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抗病毒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CHB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和B两组,每组35例;A组患者给予替卡韦治疗,B组患者给予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联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2周、24周、36周及48周时,谷丙转氨酶(ALT)复常率、乙肝病毒基因(HBV-DNA)阴转率、HBeAg转阴率和耐药率,以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12周、24周及48周时的ALT复常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6周时A组患者ALT复常率明显高于B组(P〈0.05);治疗12周和48周时,两组患者的HBV-DNA转阴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和36周时,A组患者的HBV-DNA转阴率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12周、24周、36周及48周时的HBeAg转阴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均未见耐药和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替卡韦初始单药与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初始联用治疗对HBeAg阳性CHB患者的临床疗效较佳,替卡韦初始单药治疗早期患者可出现ALT复常和HBV-DNA转阴。

  • 标签: 慢性乙肝 恩替卡韦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 简介:目的研究注射用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于湖北监利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90例,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A、B、C组,A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B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C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注射用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血管再通率;疗效相关指标,包括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氧化应激相关酶,包括超氧物歧化酶(SOD)和谷胱甘肽过氧物酶(GSH-Px);不良反应,包括出血、再梗死、心绞痛、心律失常等。结果C组患者首次治疗后2、6、12h血管再通率较A、B组显著提高(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患者治疗后疗效相关指标均得到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C组各项指标改善均优于A、B组,差异显著(P〈0.05)。B、C组患者治疗后,SOD及GSH-Px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B、C组间无明显差异。C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明显少于A、B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注射用替普酶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能有效改善心功能,提高血管再通率,抑制氧化应激反应,减少不良反应发生,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注射用瑞替普酶 还原型谷胱甘肽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管再通 氧化应激 安全性
  • 简介:目的:比较舒伐他汀与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coronarysyndrome,以下简称ACS)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脂蛋白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ACS患者90例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舒伐他汀钙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脂蛋白.a测得值的变化情况,以及治疗后总有效率的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NF-α、IL-6、LDL-C、HDL—C和脂蛋白-α测得值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TNF—α、IL-6、LDL—C、脂虽白-α测得值均低于治疗前(P〈0.05),HDL—C测得值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6、LDL—C、脂蛋白-α测得值低于对照组(P〈0.05),HDL—C测得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为75.56%(P〈0.05)。结论:舒伐他汀用于治疗ACS患者的疗效优于阿托伐他汀,能有效改善了患者的TNF-α、IL-6、LDL-C、HDL-C和脂蛋白-α水平。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急性冠脉综合征 脂蛋白 炎性因子
  • 简介:目的探讨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白介素-35(IL-35)、核因子-κB(NF-κ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00例冠心病患者,根据使用药物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49例)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观察组(51例)口服舒伐他汀钙片,通过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IL-35、NF-κB水平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评价不同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前,两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TG、TC、LDL-C水平均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G、T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两组HDL-C水平均升高,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前,两组血清IL-35、NF-κB水平相比,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35水平均升高,血清NF-κB水平均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IL-35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NF-κ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舒伐他汀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均具有较好的调脂作用,舒伐他汀对LDL-C的降低效果更明显,此外,舒伐他汀能更好地控制体内炎症反应,不良反应少,是临床治疗冠心病的理想药物。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阿托伐他汀 冠心病 炎症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