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改善通气换气功能,纠正低氧血症,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频喷射通气纠正呼吸衰竭。结果对照组45例。死亡15例(33.3%),治疗组55例,死亡5例(9%)。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性(P〈0.01)。结论高频喷射通气用于抢救新生儿严重呼吸衰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呼吸衰竭 新生儿窒息 新生儿肺炎 高频喷射通气 死亡率
  • 简介:目的分析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SARS)抗病毒治疗的时机,为制定SARS抗病毒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回顾研究,使用SPSS软件分析我院SARS患者的住院病历特点及转归,分析不同时间开始抗病毒治疗对T细胞亚群以及预后的影响,以初步探讨SARS抗病毒治疗的时机.结果本文研究发现,随着抗病毒治疗开始时间的延迟,T细胞亚群的下降程度明显增加,病死率逐渐上升;发病3d内开始抗病毒治疗治愈率可达100%,而在发病第4~7天时才开始抗病毒治疗的病死率已超过文献报道(6.5%)水平.结论发病3d内开始抗病毒治疗效果比较好.

  • 标签: 抗病毒药物 药物治疗 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征 SARS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 简介:2002年11月下旬在广州佛山发现首例急性呼吸综合征,2003年2月28日CaloUrebani在越南一线工作者提出是一种新的非典型型肺炎(AtypicalPneumonia),随后WHO建议称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SARS),分别为6个月与2个月余.这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挑战,广东钟南山教授等率先从实践中找到的SARS激素疗法的疗效[1]为全球绝大部分同道认可,为救治不少重症SARS提供了一种有效方法.故就目前这一课题写一些意见.

  • 标签: 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激素治疗 SARS 流行病学 注意事项
  • 简介:1病案摘要例1.患者女,12岁,因发热、头痛、恶心、呕吐、阵发性惊厥,在某医院诊断为病毒性脑炎予入院诊治。经吸氧、降低颅内压、静脉滴注青霉素、地塞米松等药(用量不详),住院20天,症状和阳性体征消失,脑脊液检测结果正常而出院。出院后自行停药。1周后患者出现阵发性烦躁、哭泣、心慌,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每日发作4~5次,伴低热,食欲不振,肌肉关节酸痛、乏力,

  • 标签: 地塞米松 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严重烧伤的最佳治疗方法,以提高严重烧伤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156例严重烧伤患者分A组(传统治疗组)72例,B组(综合治疗组)84例,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与预后.结果A组:痊愈29例,未愈和放弃治疗的16例,死亡27例.B组:痊愈63例,未愈和放弃治疗的12例,死亡9例.结论综合治疗可提高严重烧伤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严重烧伤 综合治疗 预后 创面处理 抗休克治疗 参麦注射液
  • 简介:严重烧伤可引起多器官的损害,而严重烧伤后脑水肿作为烧伤主要心脏并发症之一,病因复杂,伤情严重,发展越快,后果越严重。尤其小儿,因其特殊的解剖生理特点,严重烧伤后较成人更易发生脑水肿。严重烧伤后脑水肿在临床上往往被其它并发症所掩盖,缺乏特异的症状和体征,了解其发生发展及其机制的研究正同益被人们所重视。脑水肿分为血管源性脑水肿和细胞毒件脑水肿。现研究已证实,严重烧伤后脑水肿兼有瓶管源性和细胞毒性脑水肿两种,前者因血管本身通透性的改变,或伤后补液过多引起细胞内外间隙扩大,细胞外稀释性低钠血症而发生:后者多为烧伤释放毒性物质吸入或烧伤后产生的“毒素”进入血流,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而形成,如一氧化氮(NO)及谷氨酸的产生过多等,同时脑内ATP生成减少,钠泵功能障碍致细胞源性脑水肿。大量的研究资料表明,严重烧伤后脑水肿的发生主要与氧自由基、一氧化氮(NO)的毒作用,钙超载,兴奋性氨基酸(EAA)的毒性损害,血脑屏障(BBB)通透性改变,水通道蛋白等因素有关。

  • 标签: 烧伤 脑水肿 发病机制 氧自由基 一氧化氮
  • 简介:我院烧伤中心自1999年8月引进荷兰产的"Redactron悬浮流体式烧伤治疗床"(以下简称悬浮床),治疗严重烧伤伤员30例,疗效显著,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 标签: 悬浮床 严重烧伤 治疗
  • 简介:患者女,47岁,因鼻咽癌伴左颈部转移,于2000年5月6日为进行化疗在我院作颞浅动脉置管术.术前检查无特殊,患者入手术室时神清合作.术前测R18次·min-1,113/83mmHg,HR85次·min-1,Sp0296%.常规消毒,铺巾,予1%利多卡因10ml局部浸润麻醉,将硬膜外导管置入颞浅动脉,深10cm,经导管将1ml亚甲蓝注入动脉,左侧面部、舌、上下唇即刻染成蓝色.

  • 标签: 亚甲蓝 严重不良反应 氧化还原剂 静脉注射 注药速度
  • 简介:患者男,91岁。因慢性支气管炎合并感染、慢性阻塞性肺气肿、肺心病,于2004年3月17日入院。既往有冠心病史、高血压2级、稳定性心绞痛和持续性房颤、心功能4级。患者入院后的生化检查肝、肾功能基本正常,入院后应用5一单硝酸异山梨酯10mg,2次/d口服、苯那普利5mg,1次/d口服、地高辛0.125mg,1次/d口服、胸腺肽1.6mg,2次/周皮下注射、盐酸氨溴索45mg静脉输注、头孢吡肟2g,2次/d静脉滴注、法莫替丁20mg,1次/d静脉注射,因感染控制不佳,于4月27日16:30给予加替沙星0.4g+0.9%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滴注,

  • 标签: 加替沙星 低血糖 慢性阻塞性肺气肿 单硝酸异山梨酯 慢性支气管炎 稳定性心绞痛
  • 简介:患者男,58岁.因咳嗽伴左侧胸痛5d于2002年5月7日入院.入院查体:T36.5℃,P80次·min-1,R18次·min-1,BP140/80mmHg(长期服降压药控制).初步诊断为左下肺炎,高血压病(Ⅱ期).患者既往无药物过敏史,无家族过敏史.给予青霉素、氧氟沙星抗感染,美托洛尔(倍他乐克)降压治疗.5d后,患者仍诉胸痛.为排除胸部其它病变,于5月13日作胸部CT检查.为了增强造影效果,静注造影剂碘普罗胺(优维显)300注射液80ml.注射后,患者出现皮肤瘙痒、胸闷、心悸、寒颤、抽搐、呼吸急促、口唇紫绀等严重过敏反应.

  • 标签: 碘普罗胺 CT造影剂 药物过敏 病例报告
  • 简介:新西兰Medsafe网站提示医务人员关注胺碘酮(amiodarone,CORDARONEX,ARATAC)的严重不良反应。新西兰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已收到340份有关胺碘酮的不良反应报告。严重的包括眼、肺、肝、心和甲状腺疾患。Medsafe网站建议处方者在开始胺碘酮治疗前,需测试肺、肝、甲状腺功能,ECG,

  • 标签: 严重不良反应 胺碘酮 不良反应报告 药物不良反应 甲状腺疾患 甲状腺功能
  • 简介:患者,男性,47岁。因灭火器开裂,高气压冲击胸腹部致腹痛2小时入院。查体:T36℃,R22次/min,P80次/min,BP100/30mmHg。体检:神志清楚,精神欠佳,四肢厥冷,左侧下胸壁可见大片挫伤痕,腹平坦,未见肠型及蠕动波,上腹及左中上腹部压痛,未触及包块,脾区无压痛,肝区叩击痛阳性,移动性浊音可疑。B超检查:盆腔可见4.8cm厚液性暗

  • 标签: 腹内多脏器严重损伤 救治 诊断 手术疗法
  • 简介:患者女,69岁.因右侧肢体偏瘫3月,加重3d于2003年8月7日入院.该患者高血压10年,无药物过敏史.查体:T36.4℃,P65次/min,律齐,未闻及杂音,神志清楚,吐字不清.

  • 标签: 左侧 红花注射液 患者 过敏反应 钙化 神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