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评价经下颌切迹入路的细针穿吸细胞学检查(FNAC)在面侧深部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细针穿吸方法,对40例面侧深部患者进行细胞学检查。男24例,女16例;年龄3~75岁,平均年龄43.28岁。将细胞学检查结果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或随访资料进行比较,计算FNAC诊断准确率及在区别肿瘤与非肿瘤、恶性肿瘤与良性病变上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结果:FNAC诊断准确率为80.00%;诊断肿瘤与非肿瘤的敏感度为80.77%,特异度为100.00%,5例患者为假阴性,假阴性率为19.23%,假阳性率为0;诊断恶性肿瘤与良性病变的敏感度为80.00%,特异度为88.00%。3例患者为假阴性,假阴性率为20.00%,3例患者为假阳性,假阳性率为12.00%。结论:FNAC是一种安全性好,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的诊断方法,在不易做切除及切取活检的面侧深部的定性诊断中有较高的准确率,能准确区别肿瘤与非肿瘤、恶性肿瘤与良性病变,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细针穿吸 下颌切迹入路 翼腭窝 颞下窝 诊断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42岁,于2008-12-25来我院就诊。主诉:上腭不适、溃疡1个月。病史:患者1个月前开始感觉全身不适,低热(37.2℃),约2周后上腭部不适,出现一灰白色

  • 标签: 口腔黏膜 嗜酸性粒细胞 肉芽肿
  • 简介:目的探讨头颈部嗜酸性淋巴肉芽(ELG)的临床特点,以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3-2012年14例头颈部ELG的临床资料,分别从研究对象的发病年龄、性别、发病部位、实验室检查、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所有病例均经病理检查确诊。治疗后随访时间为1~13个月,其中1例经肿块切除术,术后5个月复发;1例经药物治疗,治疗后4个月复发。其余12例患者预后良好,随访期间未出现病情进展或复发。结论ELG常表现为一种无痛的软组织病变,好发于男性,多见于中青年人,好发部位为腮腺区、颈部等。主要依靠病理确诊,最佳治疗方案是手术切除结合适当剂量的放疗。

  • 标签: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 头颈部 诊断 治疗
  • 简介:就作者已知.这是第一个病例报告表明牙源性癌向骨骼肌分化(横纹肌肉瘤)。本文将描述这种侵袭性牙源性肿瘤的组织学和临床特征。在英文文献中,仅报告有2例牙源性肿瘤伴肌分化:分别是良性牙源性肿瘤(成釉细胞瘤)分化成横纹肌肉瘤和牙源性肉瘤伴平滑肌分化。普通开业医师应该了解,牙源性病变可能为恶性,即使这种情况极为少见,并且所有取自口腔的组织标本都应送病理活检。

  • 标签: 肿瘤 牙源性癌 牙源性肿瘤 横纹肌肉瘤
  • 简介:目的:探讨头颈部横纹肌肉瘤(rhabdomyosarcoma,RMS)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头颈部RMS的临床资料、病理形态和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结果。结果:11例患者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年龄2~51岁,中位年龄25岁。主要表现为头颈部痛性或无痛性肿块,组织学分型:胚胎型8例,腺泡型3例。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瘤细胞均表达结蛋白、波形蛋白;肌调节蛋白(MyoD1)、生肌蛋白(myogenin)的阳性率分别为45%、55%;2例表达突触素,所有病例均不表达广谱角蛋白、白细胞共同抗原及S-100。术后随访6个月~5年,其中2例死亡,4例复发,2例转移。结论:头颈部横纹肌肉瘤罕见,临床症状不典型,病理诊断需结合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

  • 标签: 横纹肌肉瘤 头颈部 病理学
  • 简介:本文对一例长期颊面牙龈退缩的上颌前磨牙经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覆盖根面后,通过组织学检查其牙龈组织发生附着的类型进行了报告。组织学结果表明,牙龈退缩经上皮下结缔组织转瓣后可发生不同类型的组织附着,包括牙周组织再生。在该病例中值得注意的是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一年后,退缩根面的绝大部分为结缔组织所覆盖,且在牙齿正畸移动及向远中移行时保持不变。

  • 标签: 上皮下结缔组织移植 牙周组织 活检 牙周萎缩
  • 简介:目的探讨几种常用带蒂组织瓣行口腔软组织缺损即刻修复的可行性,比较各瓣的优缺点,并为带蒂组织瓣的选择提出建议。方法对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1985—2006年期间346例口腔恶性肿瘤切除后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单一带蒂组织瓣行即刻修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疗效评估包括修复部位、修复方法、组织瓣大小、手术时间、鼻饲管和气管切开术使用率、皮瓣相关并发症、皮瓣供区美学评价、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结果组织瓣总成功率为94.2%,其中108例带蒂组织瓣术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并发症(31.2%)。并发症发生率与术前放疗关系密切(P<0.05)。鼻饲管及气管切开术的使用率与修复部位有关。在供区美学评价中,颈阔肌皮瓣(87%)和胸锁乳突肌皮瓣(81%)具有较高的满意度。结论胸大肌皮瓣适于修复组织缺损大的口咽以及舌、口底缺损;对于早期口腔癌切除后中小型软组织缺损且术前未行放疗的患者,颈部带蒂组织瓣是一种较好的选择;而对美观要求不高,身体状况欠佳的大面积颊黏膜缺损可采用额瓣修复。

  • 标签: 带蒂组织瓣 软组织缺损 修复 口腔恶性肿瘤
  • 简介:组织工程日新月异的进展为组织的修复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学者们将收获的细胞通过温度敏感型培养皿在体外进行孵育、增殖并构建细胞片层,保持细胞表面蛋白、胞外基质及细胞间连接的完整,将该膜片以单层、双层或多层形式植入体内可以获得缺损组织的完全再生。该方法优于传统组织工程方法,有着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本文就传统组织工程方法的局限性和细胞片层组织工程的构建方法及相关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 标签: 细胞片层 组织工程 再生
  • 简介:组织损伤是常见的拔牙术中并发症。一旦发生,不仅会造成患者术后疼痛、肿胀,还会影响后期修复。本文就骨组织损伤的原因、临床表现、处理原则及预防方法进行探讨,从而为临床工作者在拔牙术中降低该并发症的发生率提供帮助。

  • 标签: 牙拔除术 并发症 骨组织损伤
  • 简介:本研究的目的是对负荷超过1年的Ankylos种植体周围组织反应和骨一钛界面进行组织学和组织形态学分析。从Chieti-Pescara大学口腔医学院的种植中心检索Ankylos种植体负荷超过1年回收的人群档案。一共检索到4颗种植体:其中1颗是负荷3年后回收(Friadentplus种植体表面).2颖为35年后回收(Friadentplus种植体表面),还有1颗是10年后回收(DeepProfile种植体表面)。所有种植体都曾载荷,其中2颗为即刻负荷。种植体1颗因折裂而回收,1颗因上部结构折裂而回收,其余2颗因伴有或不伴有炎症的骨吸收而回收。负荷3年和35年后回收的种植体周围为含极少细小骨髓腔的致密骨;而负荷10年后回收的种植体周围为松质骨。3种有效螺纹状的骨一种植体接触百分比分别是:负荷10年后回收的为35%;负荷3年后回收的为99%.负荷35年后回收的为100%。在骨一种植体界面上未见不良反应,从微观结构层面上看,种植体周围骨一种植体接触率高。数据显示这些种植体在长期的功能状态下持续不问断进行骨改建有维持骨结合的潜能。

  • 标签: 骨组织反应 牙种植体 体负荷 组织形态 组织学 周围
  • 简介:本研究通过对拔牙窝覆盖可吸收胶原膜12周后的组织愈合情况进行测量分析,判断该材料的成骨性能。共计10名需拔除上颔第一前磨牙的患者纳入本研究。微创拔除患牙后单用胶原膜覆盖拔牙窝。12周后二次手术.观测临床指标.种植体植入前取骨用于组织学和显微CT检查。研究结果表明:水平方向的平均骨再生有77mm(颊腭向)和4.6mm(近远中向)。垂直方向的平均骨再生有109mm。减影技术测量表明牙槽嵴顶高度平均降低2.1mm(07~43mm)。显微CT和组织学测量分析结果表明,拔牙窝在术后12周有矿化良好的组织形成.平均新生骨比例为45.87%±12.35%。研究未发现胶原膜有矿化现象。本研究结果证实:拔牙后进行引导骨再生术,术后12周有足够的新骨形成.牙槽嵴尺寸未发生明显改变。屏障膜无矿化现象。

  • 标签: 引导骨组织再生 临床观测 CT检查 拔牙窝 组织学 术后
  • 简介:原因与目的:种植体与修复基台的连接处存在着微隙.构成细菌的污染区域,这一特点使得软组织一种植体界面的重要性更加被重视。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动物实验进行对ANKYLOS无间隙种植系统与周围软组织之间界面的研究。

  • 标签: 周围软组织 种植体界面 动物实验 组织学分析 实验研究 摘要
  • 简介:正畸牙移动总是伴随着组织改建,即张力侧的骨沉积及压力侧的骨吸收。但如果没有正常的牙周附着.则不可能获得健康的牙周组织重建。将正畸牙向骨下袋方向移动.非但不能获得牙周再附着,还会加重邻牙骨缺损程度,因此建议在开始牙齿移动前,先通过牙周引导性组织再生术治疗骨下袋。根据引导性组织改建的原理,放置生物膜可以诱导压力侧的牙根表面形成新的再生组织。这种组织具有形成新生结缔组织附着并在正畸后诱导骨修复的潜力。如今,在骨下病损的治疗中使用釉基质蛋白可以获得与生物膜同样的效果。因此根据引导性组织改建的原则在正畸治疗开始前应用釉基质蛋白(Emdogain)是可行的。

  • 标签: 引导性组织再生 引导性组织改建 正畸学
  • 简介:中国正式加入国际牙科联盟组织金秋十月,国际牙科联合会张开双臂,接纳了一个新会员--中华医学会口腔科学会。这是一件具有历史意义的大事,尤其对中国口腔医生而言意义更为深远。《日腔正畸学杂志》记者采访了中国唯一的参会代表--中华医学会口腔科学会常务理事、日...

  • 标签: 联盟组织 口腔科学 中华医学会 口腔正畸学杂志 傅民 口腔医生
  • 简介:氟化的防龋作用较为明显,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各种氟化剂型多有其缺点,严重影响了氟化的临床应用。氟化涂膜作为一种局部应用氟化缓释剂型,由于其独特的剂型特点,在防龋、治疗牙本质过敏症和预防正畸过程中牙釉质白斑的发生等多个方面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优点,因此在许多国家氟化涂膜已取代了氟化凝胶的应用。本文就氟化涂膜的临床应用情况及功能特点作一简要综述。

  • 标签: 氟化物涂膜 龋齿 牙本质过敏症 牙釉质白斑
  • 简介:目前,文献对激光用于牙根面治疗的合理性不予支持,相反却有一些研究显示,激光作用于根面造成潜在的不利影响。本项研究的目的是评价CO2激光照射根面后对软组织附着的影响。实验选两只狗,采用四个象限设计,一个象限为未治疗对照组,其它三个象限分别为:(1)刮治和根面平整;(2)激光处理;(3)激光处理后再辅助刮治及根面平整。分组前,每个象限各有三颗牙齿用翻瓣术和骨切除术而暴露牙根面。各组根面经不同方法处理后,龈瓣复位,自然愈合28天。术前及术后第28天均进行临床附着水平检查和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只经激光处理的样本附着丧失大于对照组和其它治疗组,而且组织学观察表明,在激光处理后带有残余炭化层的牙根表面没有软组织附着的证据。

  • 标签: CO2激光处理 牙根面 软组织附着 组织学评价 实验研究 激光疗法
  • 简介:现已公认知识如果骨内种植内周围有足够的角化粘膜,则在软组织与种植体处可形成更理想的功能性界面。本文目的是描述用外科手术的方法,即断层腭组织瓣,在暴露种植体时形成或增加种植体周围的角化组织。本方法尤其适用于上颌种植体颊侧无或有很少的角化组织。本研究包括8位病人34颗上颌种植体,在种植体暴露前无或只有很少的颊侧角化龋。愈合后,所有愈合基台的颊侧均有2-5mm宽的角化龈(平均3.7mm)。术后不适感很小。在种植体暴露时,应用断层皮瓣减少了手术所需的步骤及部位,并能形成足够的颊侧角化龈。

  • 标签: 断层腭组织瓣 上颌种植体 恢复角化组织 外科方法 疗效
  • 简介:本实验采用横断面研究.在健康牙周组织中评估牙槽嵴顶以上的牙龈组织(SGT}高度的变异性。评估不同位点、牙齿类型和牙周生物型的SGT高度的差异。所有测量都用游标卡尺进行.精确至01mm。总共对366颗牙齿上的1932个位点进行统计分析。总SGT的中位数为350mm,范围1.80~620mm。厚-平坦型比薄-扇贝型的SGT中位数更大。在设计牙冠延长术时,牙周生物型可能对决定SGT高度有重要作用。

  • 标签: 牙周组织 牙龈组织 牙槽嵴顶 生物型 评估 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