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正>今将我们近年来开展应用ERG检测120例及联合应用VEP检测50例视网膜色素变性(RP)病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共检测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120例,男78例,女42例,年龄最小仅4岁,最大72岁。110例皆有夜盲史,在80例行视野检查者中,呈典型管状视野的30例,50例有不同视野改变,多数呈不规则状缩

  • 标签: 视网膜色素变性 检测 病例报告 管状视野 视野检查 结晶型
  • 简介:目的探索肺炎衣原体(chlamydiapneumoniae,Cpn)与鼻息肉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peripheralbloodmononclearcell,PBMC)中的Cpn特异性抗原(Cpn-Ag),间接微量免疫荧光法检测血浆中Cpn抗体。结果在73例鼻息肉患者和87例正常人血浆中,CpnIgG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5.8%(48/73)和32.2%(28/87),P〈0.001;CpnIgM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0.1%(22/73)和12.6%(11/87),P〈0.01;PBMC中的Cpn-Ag阳性检出率分别为86.3%(63/73)和31.0%(27/87),P〈0.001。结论鼻息肉与肺炎衣原体有一定的相关性。检测PBMC中Cpn—Ag可为更好的治疗鼻息肉提供实验依据。(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6,6:233-234)

  • 标签: 鼻息肉 肺炎衣原体 微量免疫荧光
  • 简介:目的探索肺炎衣原体(Chlamydiapneumoniae,Cpn)与急性咽喉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用直接免疫荧光(directimmunofluorescence,DIF)法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Cpn特异性抗原,间接微量免疫荧光(microimmunofluorescence,MIF)法检测血浆中Cpn抗体.结果在94例急性咽喉感染患者和87例正常人血浆中,CpnIgG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4.3%(51/94)和32.2%(28/87),P<0.05;CpnIgM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9.6%(56/94)和12.6%(11/87),P<0.05;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的Cpn特异性抗原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2.78%(59/94)和31.0%(27/87),P<0.05.结论急性咽喉感染与肺炎衣原体有密切关系.检测外周血单核细胞中Cpn特异性抗原可为诊治急性咽喉感染提供实验依据.

  • 标签: 急性咽喉炎 肺炎衣原体 微量免疫荧光 Cpn特异性抗原
  • 简介:图84,85随着层面降低,内听道内位听神经/面神经混合束出现,神经之间有脑脊液影,T1加权面神经为中低密度阴影,临近脑脊液池处位听神经/面神经为一混合的条索状阴影,临近内听道底部神经分叉,中间有低密度的脑脊液影,前部为面神经,后部为上前庭神经.

  • 标签: 面神经 脑脊液 内听道 听神经 前庭 耳影像学
  • 简介:从本期起,将讨论冠状位颞骨CT的解剖标志,结合解剖标志提示其临床应用价值.由于气化程度不一,颞骨的气房除了在乳突外,常常分布在颞骨岩部,颞鳞部或延伸至颧部.因此颞骨或乳突的病变也会向这些部位迁延.观察冠状位颞骨CT,应该包括颞骨岩部及颧部的结构,这样既可以发现中耳、内耳,内听道病变,也可以观察到颞骨相关的侧颅底病变.

  • 标签: 耳影像学 CT 中耳炎 前上鼓室
  • 简介:<正>我科1985年5月~1992年4月,共收住院治疗鼻出血患者73例次,均获痊愈。临床资料73例中男46例,女27例,男女之比约1.7:1。年龄最大81岁,最小5岁,其余均在15岁以上。全身疾病合并鼻出血41例,占56%,鼻腔疾病致鼻出血仅3例,占4%,原因不明29例,占40%。全身病因中高血压病最多见,41例中有29例,占全身病因的70%。其他依次为上感、冠心病、肺气肿、中

  • 标签: 鼻出血 全身疾病 原因不明 鼻腔疾病 全身病 高血压病
  • 简介:目的探讨CT泪囊造影在泪囊手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3例(26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进行CT泪囊造影,并以X-线平片泪囊造影做对照.结果23例(26眼)中大泪囊11眼,中泪囊13眼,小泪囊2眼.CT泪囊造影片能清晰显示泪囊大小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结论CT泪囊造影对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有指导意义.

  • 标签: 泪囊造影 其临床应用 CT 鼻腔泪囊造口术 临床应用价值 慢性泪囊炎
  • 简介:<正>急性视网膜坏死是眼科致盲率较高的疾病,其发病急,预后差。现就我院收治急性视网膜坏死5例,经用无环鸟苷及地塞米松联合治疗报告如下。临床资料5例急性视网膜坏死患者,男4例,女1例;年龄最小33岁,最大55岁,均为青壮年;单眼发病3例,双眼发病2例,共7眼;双眼发病时间3~30天,

  • 标签: 急性视网膜坏死 治疗观察 视网膜动脉 地塞米松 联合治疗 致盲率
  • 简介:<正>本文统计我院1992~1996年住院的鼻出血患者120例,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20例中,男97例,女23例。年龄3~76岁,平均为39.5岁,其中12岁以下7例,13~29岁31例,30~39岁22例,40~49岁19例,50~59岁24例,60岁以上17例。病程1小时~30年。除去外伤性鼻

  • 标签: 鼻出血 临床资料分析 鼻咽癌放疗 外伤性 出血部位 血管瘤
  • 简介:目的分析原发性眼眶肿瘤的组织来源、手术进路及手术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年开眶手术治疗的眼眶肿瘤101例。结果前十位的眼眶肿瘤分别是:海绵状血管瘤22例(21.78%),静脉性血管瘤10例(9.9%),(表)皮样囊肿泪腺10例(9.9%),泪腺混合瘤8例(7.92%),炎性假瘤7例(6.93%),脑膜瘤6例(5.94%),腺样囊性癌5例(4.95%),淋巴瘤4例(3.96%),肉瘤3例(2.97%),神经鞘瘤2例(1.98%)。手术方法包括前路入眶68例,外侧开眶27例,眶内容6例,术后复发4例。结论开眶手术的术式选择与肿瘤的性质、位置、粘连情况、病变范围密切相关。术前对肿瘤的性质、位置、粘连程度的正确判断和手术操作技巧可减少术后复发等并发症。术后复发病例主要为脑膜瘤及泪腺肿瘤。

  • 标签: 眼眶肿瘤 手术进路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增殖相关基因Ki-67和凋亡相关基因Bax、Bcl-2在喉癌中的表达和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存档石蜡标本喉鳞状细胞癌50例、不典型增生36例、喉正常黏膜10例中Ki-67、Bax、Bcl-2的表达.结果Ki-67在以上三组的表达率分别为52%、50%、10%,Ki-67在喉癌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喉正常黏膜(P<0.05),Ki-67在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率明显高于喉正常粘膜(P<0.05),Bcl-2在以上三组表达率分别为44%、11%、0%.Bcl-2在喉癌组表达明显高于不典型增生和正常黏膜组(P<0.05),Bax在以上三组表达率分别为76%、77%、78%、80%,各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1.随着上皮细胞增殖活性增强,Ki-67表达增加,提示ki-67与喉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对表达增强者,应作进一步检查.2.Bcl-2检测结果,对鉴别喉部良、恶性病变有参考意义.

  • 标签: 增殖 凋亡 喉癌 鳞状细胞癌 KI-67 BAX
  • 简介:<正>本文对1986年1月~1996年3月在我科住院治疗的65例突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报道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986年1月~1996年3月共收住突聋病人65例,女斗1例,男2斗例。年龄6~70岁,平均44.49岁。发病至初诊时间5小时~3个月,平均9.19

  • 标签: 突聋 预后 临床资料 统计分析 眩晕 突发性聋
  • 简介:目的探讨眼球穿通伤的处理方法和原则。方法对58例眼球穿通伤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58例(60眼)眼球穿通伤治疗后,大部分眼球的完整性和视力明显提高。除年龄小,检查不合作的8眼外,术后矫正视力光感~0.1者有27眼(51.9%),0.2~0.5者12眼(23.1%),>0.5的有8眼(15.4%),无光感5眼(9.6%)结论充分了解穿通伤的类型、损伤的部位、程度,及时治疗和正确地处理并发症,可有效地挽救伤眼的解剖和视功能。

  • 标签: 眼球穿通伤 治疗
  • 简介:<正>我科自1997年9月以来,采用珠海和佳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的耳鼻喉科微波综合治疗仪(EBH-Ⅳ)治疗慢性咽炎48例,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48例,男23例,女25例,年龄17~45岁,病程6个月~8年。其中慢性单纯性咽炎有肥厚趋势的10例,慢性颗粒性咽炎37例,咽角化症1例。

  • 标签: 慢性咽炎 慢性颗粒性咽炎 慢性单纯性咽炎 医疗设备 淋巴滤泡 咽角化症
  • 简介:<正>弱视为儿童常见病之一,治疗弱视的方法很多,其疗效与方法的选择关系密切。自Buffon1743年应用遮盖疗法治疗弱视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不仅获得可喜的结果,而且至今仍被广泛应用。近几年治疗弱视的方法越来越多,并且有较大

  • 标签: 弱视患儿 治疗方法 散瞳 单眼弱视 遮盖疗法 儿童常见病
  • 简介:目的分析和探讨鼻眼相关疾病的病因、症状、体征和治疗等临床特点及其诊疗经验。方法对我院1996年10月至2005年5月间收治的141例鼻眼相关疾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慢性泪囊炎16例、鼻源性眶内蜂窝织炎15例、鼻窦囊肿致眶内并发症11例、良性肿瘤18例、恶性肿瘤16例、外伤性鼻眶骨骨折65例。结果141例患者经临床常规检查、影像学、病理学和手术探查等均明确诊断。治疗后,16例慢性泪囊炎溢泪症状均消失;15例鼻源性眶内蜂窝织炎痊愈;11例鼻窦囊肿,术后视力、突眼、复视不同程度改善;18例良性肿瘤,术后突眼、复视、视力下降、溢泪不同程度改善;16例恶性肿瘤治疗后,复视、眼球运动及视力障碍、突眼、溢泪等症状不同程度改善缓解;65例外伤性鼻眶骨骨折获痊愈(9例伴视神经损伤中,4例视力有较明显提高,5例视力改善不明显;2例伴眶内侧壁异物在鼻内窥镜下取出)。结论鼻窦与眼眶关系密切,影像学在诊疗上有重要的价值,鼻内镜下鼻内径路治疗鼻眼相关疾病有明显的优势,鼻眼相关疾病常首诊于眼科,应引起相关学科医生的关注。(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06,6:240—241)

  • 标签: 鼻眼相关疾病 鼻内镜 影像学 鼻眼相关外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