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静脉留置针引流治疗头皮下积液血肿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头皮下积液血肿病人的临床资料,采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穿刺引流进行治疗。结果20例病人在72h内引流完全,随访1个月,无积液血肿残留,无感染,头皮贴附良好。结论采用密闭式静脉留置针穿刺引流头皮下积液血肿安全、简便、有效,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 标签: 头皮下积液 血肿 穿刺术 静脉留置针
  • 简介:目的探讨用CTMRI引导立体定向对脑深部病变进行活检手术的可行性和准确性.方法用CTMRI引导的脑立体定向手术对605例脑深部病变进行活检以期获得病变的组织学诊断.其中男357例,女248例.年龄:2.5~78岁,平均37.7岁.用CT引导立体定向活检515例,用MRI引导的定向活检90例.结果522例(86.28%)获得脑肿瘤的病理组织,39例(6.44%)为炎性病理组织,其他病理组织23例(2.4%),16例(2.65%)未能提供病理学诊断,阳性诊断率97.35%,并发症发生13例(2.47%),死亡2例,死亡率为0.33%.结论采用CTMRI引导的立体定向脑深部病变活检是一种诊断准确率高,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创伤轻微,死亡率极低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立体定向技术 脑深部病变 活检 CT MRI 病理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护士长工作倦怠与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之间的关系。方法:对福建省各级医院213名护士长进行有关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情况和工作倦怠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护士长工作倦怠中的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两个维度比未遭受者明显严重(P〈0.05);遭受心理暴力次数与情绪衰竭、去人格化程度呈显著正相关;多元逐步回归研究显示情绪衰竭和去人格化的影响因素是年龄和工作场所暴力,个人成就感丧失的影响因素是职称。结论:工作场所暴力事件可以导致护士长工作倦怠的产生,通过减少工作场所暴力事件,有可能减轻护士长的王作倦怠。

  • 标签: 暴力 医院场所 工作倦怠 护士长
  • 简介:目的探讨在自杀前凶杀伤害他人案例的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特点。方法对33例自杀前凶杀伤害他人案例的司法鉴定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自杀前凶杀伤害案例的诊断以精神分裂症、应激相关障碍为最多见,作案原因以精神病性症状影响支配、扩大性自杀和报复性自杀为多见.不同作案原因的鉴定诊断及责任能力有所不同.不同鉴定诊断的作案原因与责任能力也存在区别。结论通过分析下同诊断、不同作案原因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区分各自的责任能力特点.有助于提高司法精神医学鉴定的质量。

  • 标签: 自杀前凶杀案 伤害案 司法鉴定 精神医学鉴定 精神分裂症 应激相关障碍
  • 简介:目的利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subtractionangiography,DSA)技术研究颈内动脉重度狭窄闭塞患者侧支循环状态,评估其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连续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介入神经病学科2014年6月-2015年9月经DSA诊断为颈内动脉重度狭窄(≥70%)闭塞患者137例,根据是否出现与责任血管相关的脑缺血症状和()神经系统定位体征,分为症状性狭窄组98例和无症状性狭窄组39例,收集所有患者DSA检查结果,记录患者侧支循环代偿情况。将患者侧支循环状态按以下情况进行分类:(1)侧支循环开放数量:分为未出现侧支和出现侧支组;根据侧支出现数量多少,分为出现侧支数〈2和出现侧支数≥2两组。(2)各侧支循环开放情况:前交通动脉(anteriorcommunicatingartery,ACoA),后交通动脉(posteriorcommunicatingartery,PCoA),眼动脉(ophthalmicartery,OA),软脑膜吻合支(leptomeningealanastomoses,LMA)。(3)组合侧支开放情况:组合侧支按两种分类,一种根据Willis环开放情况,一种根据是否出现二级侧支循环,分析组合侧支循环状态与两组间的关系。结果共137例患者,年龄范围34-82岁,平均(59.7±10.5)岁,其中男性97例(70.8%),所有患者出现侧支循环者94例(68.6%),出现功能完整Willis环、ACoA、PCoA、OA、LMA的概率分别为14.6%、58.5%、46.8%、43.6%、48.9%。无症状组39例,33例(84.6%)侧支循环开放;症状组98例,61例(62.2%)侧支循环开放,无症状组侧支开放率显著高于症状组[84.6%vs62.2%,P=0.011,优势比(oddsratio,OR)=3.336],无症状组侧支数量≥2的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症状组(64.1%vs38.3%,P=0.007,OR=2.820),无症状组功能完整Willis环者显著高于症状组(36.4%vs13.1%,P=0.009,OR=3.786)。结论在颈内动脉重度狭窄闭塞时,侧支循环与患者的临床表现密切相关,无症状�

  • 标签: 颈内动脉重度狭窄 闭塞 侧支循环 WILLIS环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简介:这份新声明旨在为缺血性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存活者的缺血性卒中预防提供全面和及时的循证推荐,循证推荐包括对危险因素的控制,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干预措施,心源性栓塞的抗栓治疗以及非心源性卒中抗血小板药的应用。另外,还为其他多种特殊情况下复发性卒中的预防提供了推荐、包括动脉夹层分离、卵圆孔未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凝状态、镰状细胞病、脑静脉窦血栓形成、女性卒中(特别是与妊娠和绝经后激素替代治疗相关卒中),脑出血后肮凝药的应用,以及该指南在高危人群中执行和应用的特殊措施。

  • 标签: 美国心脏协会科学声明 缺血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卒中
  • 简介:目的系统评价球囊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宽颈动脉瘤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Library、CBMdisc、VIP、CNKI、万方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截至2013年7月,纳入中、英文比较球囊与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的是临床研究。由两名评价者独立评价纳入研究质量、提取资料并交叉核对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3个研究,752例患者。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动脉瘤的完全栓塞率(OR=1.05,95%CI:0.72~1.51;P〉0.05)、次全栓塞率(OR=1.33,95%CI:0.86~2.06;P〉0.05)及部分栓塞率(OR=0.69,95%CI:0.31-1.5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发症发生率(OR=0.61,95%CI:0.27~1.41;P〉0.05)、术后3个月的预后良好率[OR=0.95,95%CI:0.54-1.67;P〉0.0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球囊与支架辅助弹簧圈两种技术栓塞颅内宽颈动脉瘤在安全性和有效性方面并无明显差异,但这一结论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和长期随访研究进一步证实。

  • 标签: 颅内宽颈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支架 球囊 弹簧圈 META分析
  • 简介:目的分析四川大地震中颈椎骨折伴颈脊髓损伤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原因并总结救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自2008年5月12日至2008年8月6日收治的9例颈椎骨折伴颈脊髓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颈椎骨折伴颈脊髓损伤患者均采取手术治疗,其中6例伤后5d内发生肺部并发症,其中肺炎3例,通气障碍2例,肺水肿和血气胸1例,经积极的呼吸道管理等非手术治疗,肺部并发症都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颈椎骨折伴颈脊髓损伤急性期(〈5d)常发生严重肺部并发症,以高位损伤(C4以上)、合并胸部损伤、高龄、有肺部疾患史与吸烟史者更易发生,早期发现后内科治疗效果好。

  • 标签: 地震 脊髓损伤 颈椎骨折 肺部并发症
  • 简介:目的介绍C形臂CT靶点精确定位卵圆孔半月神经节选择性射频热凝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手术方法、技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组2816例射频治疗病例,术中采用C形臂X线CT定位,靶点位于卯圆孔半月神经节,射频温控热凝术温度设定65~80℃,时间设定为30—60s。近、远期疗效观察并总结分析并发症。结果本组近期随访病例2760例,疼痛完全消失2661例,总有效率96.41%,2年内复发率192例(6.9%),无效39例(1.4%)。结论本手术方法弥补了传统的徒手穿刺的缺陷,提高了定位准确性和疗效。对行开颅微血管减压术(MVD)复发无效的三叉神经痛患者可以做为一项补充治疗。对本病伴有高龄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仍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 标签: C形臂 CT定位 三叉神经痛 射频
  • 简介:目的观察大脑中动脉闭塞(middlecerebralarteryocclusion,MCAO)狭窄的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危险因素及血白细胞(whitebloodcell,WBC)、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sedimentationrate.ESP.)和超敏C反应蛋白(high-sensitivityC-reactiveprotein,hs--ORP)的变化。方法2005年1月-2011年1月期间北京友谊医院神经内科连续入选符合研究标准的262例缺血性卒中患者,其中98例MCAO(闭塞组)、25例大脑中动脉(middlecerebralartery,MCA)狭窄率70%-99%(重度狭窄组)、60例MCA狭窄率50%-69%(中度狭窄组)和81例MCA狭窄率〈50%(轻度狭窄组)。比较四组患者的危险因素及入院24h血WBC、ESB和hs-CRP等指标。结果闭塞组、重度狭窄和中度狭窄组糖尿病患病率明显高于轻度狭窄组(P分别为0.008、0.044和0.018),其他危险因素在四组间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闭塞刎BC、ESP.和hs-CP.P水平均高于轻度狭窄组(盼别为0.005、0.002和0.001);重度狭窄组EsR亦高于轻度狭窄组(P=0.026)。结论MCA闭塞和重度狭窄的缺血性卒中患者血WBC、EsR和hs-CRP水平高于MCA轻度狭窄患者。

  • 标签: 大脑中动脉闭塞 白细胞 红细胞沉降率 超敏C反应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丙戊酸钠治疗脑外伤术后癫疒间复发后,添加奥卡西平拉莫三嗪联合治疗外伤性癫疒间效果。方法以治疗前3个月癫疒间发作频度为对照,对治疗12个月后的疗效、不良反应及安全性进行自身对比观察。结果应用奥卡西平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12个月后,患者发作频率均较用药前明显减少;发作频率减少≥50%的患者分别为89.2%和89.7%,用药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奥卡西平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两组间差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奥卡西平联合丙戊酸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9.3%,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9.1%,差异显著(P〈0.05)。结论奥卡西平拉莫三嗪联合丙戊酸钠治疗外伤性癫疒间复发疗效确切,副作用拉莫三嗪组明显低于奥卡西平组。

  • 标签: 奥卡西平 拉莫三嗪 癫疒间
  • 简介:中医"象思维"的客观表达和量化,不仅是中医药工程本身,更是真正实现和发展中医现代服务的必须环节。本文探讨了以连续动态睡眠生理参数的中医解读为例,进行中医"象思维"的客观表达和量化的可能性及必须性,认为在现代科技给予的丰富可能的前提下,探索宗古而不泥古的中医象思维现代表达,前景光明。

  • 标签: 睡眠测量 中医 象思维
  • 简介:神经介入治疗学是随着近代神经影像学技术以及介入材料工程学的进展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新兴学科.由于脑血管病是神经内外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故神经介入治疗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目前,除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武汉等大城市已相继建立了神经介入治疗中心外,其他中、小城市也在纷纷开展神经介入治疗工作.在国内从事神经介入治疗的医师中,多数为神经外科医师,他们具有丰富的解剖学知识和手术经验,但神经介入治疗与常规神经外科手术相比又存在明显的不同之处.不仅体现在专业技术操作上,而且还存在许多思维方式的差异.随着神经介入治疗病例数的增加,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也逐渐增多.因此,如何预防和减少神经介入治疗过程中的并发症即显得尤为重要.

  • 标签: 神经介入治疗 并发症 医师 常见 神经影像学 展神经
  • 简介:线粒体膜透化现象(MMP)被认为是大多数细胞凋亡过程的早期改变。在此过程中,线粒体内膜及外膜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外膜通透性改变引起CytC、AIF等膜间蛋白的释放,引发凋亡过程;内膜通透性改变导致线粒体跨膜电位(△ψm)降低,基质渗透性膨胀,进而引起外膜破裂,膜间蛋白释放从而引发凋亡。因此,对上述变化的检测,有助于凋亡的早期识别。检测MMP的实验室技术包括荧光显微镜、细胞荧光测定等,本文将对当前常用的几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

  • 标签: 线粒体膜透化 凋亡
  • 简介:缺血性脑损害的病理生理过程分3个时期:急性期、亚急性期及慢性期.在不同的时期,不同的炎症反应及炎症细胞参与缺血性脑损害的时间及作用各异,表现为时间依赖性.识别不同时期炎症反应特点有助于针对不同的靶点采取抗炎治疗,有助于临床更有效地防治和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性脑组织损害.

  • 标签: 脑缺血再灌注 炎症
  • 简介:目的:通过标本条形码管理流程的使用,提高了中央运输的工作效率,减少了差错。方法:通过对采用条形码管理流程收集的住院病人的标本与采用传统管理工作流程收集的住院病人的标本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每次收取标本的时间从2004年传统管理的26分钟减少到条形码管理2007年的13分钟,每天负责标本运输的人员从7人减少到5人,差错发生率从13件减少到4件,标本投诉从19件减少到5件,报告查询从64件减少到2件。结论:中央运输工作中使用标本条形码管理流程,提高了中央运输工作效率及医务人员的满意率。

  • 标签: 中央运输 标本条形码 信息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NOGO—A在PC12细胞生长发育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培养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系PC12细胞,用神经生长因子诱导其分化,并于倒置显微镜下随机取20视野计数观察细胞增值和轴突生长情况。采用免疫荧光染色、逆转录酶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免疫印迹法等方法检测诱导后第1d、第3d、第5d、第7dPC12细胞中NOGO—AmRNA及蛋白的表达及变化,并留取细胞培养液检测多巴胺水平。结果未分化的PC12细胞中未检测到NOGO—AmRNA及蛋白表达。经神经生长因子诱导的PC12细胞,细胞轴突不断生长,NOGO—AmRNA及蛋白的表达逐渐增高(P〈0.05)。PC12细胞在分化过程中多巴胺(DA)分泌水平无明显差别。结论PC12细胞向交感神经元分化的过程中NOGO—A的表达逐渐增强,推测NOGO—A在神经元发育早期可能促进轴突生长。但对多巴胺激素释放的调节不明显。

  • 标签: PC12细胞 NOGO—A 细胞分化 多巴胺 神经内分泌
  • 简介: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neuron-restrictivesilencerfactor,NRSF),是一种重要的锌指蛋白转录负调控因子,它与某些基因中相应的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元件(neuronrestrictivesilencerelement,NRSE),又称RE-1(repressorelement1,RE-1)相结合,从而对许多与神经元发育及功能相关的基因的表达发挥阻遏作用。REST辅助抑制因子(RESTcorepressor,CoREST)是一种神经元表型调控因子,CoREST与REST的C端结构域(含有一个C2H2型锌指结构)结合,形成阻遏复合物,发挥转录抑制作用。本文就REST和CoREST在神经发育过程中的调控作用进行综述。

  • 标签: 神经元限制性沉默因子 REST CoREST 神经元分化
  • 简介:目的:在成人外科护理学教学中探索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情境的设计和实施方法。方法:选取2010级三年制高专护生2个班共105人为实验组,采用基于临床工作过程即“入院评估一术前准备一术后护理一健康教育”4个环节设计的教学情境进行教学。2010级另2个班107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结果:两组护生的考核成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92.4%的护生认为该组教学方法能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83.8%的护生认为能够融“教、学、做”为一体;89.5%的护生认为有利于护生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85.7%的护生认为在仿真的临床情境下进行护理技能的学习,能提高其学习效果。结论:该教学方法能够融“教、学、做”为一体,提高护生的学习效果。

  • 标签: 教学情境 工作过程 成人外科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