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7 个结果
  • 简介:胎儿水肿是指胎儿软组织水肿及体腔积液,超声表现为2处及2处以上的胎儿体腔异常积液,包括胸腔积液、腹腔积液、心包积液及皮肤水肿(皮肤厚度>5mm)[1],临床其他常用的辅助超声指标还有胎盘增厚(孕中期胎盘厚度>4cm[2'3])和羊水过多。胎儿水肿分为免疫水肿和免疫水肿(nonimmunehydropsfetalis,NIHF)2种,其中NI-HF占90%以上,发生率为(1-3)(1700-3000)[4-6]。由于早中孕期的很多水肿胎儿在得到诊断前已胎死宫内,因此实际发生率可能更高[7]。

  • 标签: 非免疫性水肿 胎儿水肿 临床指南 体腔积液 组织水肿 超声表现
  • 简介:<正>文章发表在2013年6月的《Gynecoloncol》杂志上。作者通过5个案例报道临床上利用全基因组测序对常见胎儿整倍进行侵入产前检查(NIPT)的次要发现。这5个案例分别为:案例1,NIPT发现染色体18p的巨大的复制,这一结果被羊水细胞CGH芯片分析结果所支持,最终核型分析证实为18p四体镶嵌;案例2,NIPT怀疑母源的18q近端缺失,被CGH芯片检测母亲白细胞DNA证实;案例3,NIPT筛查结果显示21和18三

  • 标签: 产前检查 非侵入性 基因组测序 非整倍性 胎儿 核型分析
  • 简介:<正>本文发表在2012年12月的《PrenatalDiagnosis》上。免疫胎儿水肿(NIHF)指除因ABO及RH溶血以外的其他原因引起的胎儿水肿,病因复杂。NIHF可经孕期超声诊断,表现为胎儿多浆膜腔积液,皮肤水肿或胎盘肿大。溶酶体缺陷可引起NIHF,如I型粘多糖病(缺乏Aβ-艾杜糖醛酸酶)、VII型粘多糖病(缺乏β-葡萄糖醛酸酶)、II型粘脂

  • 标签: 胎儿水肿 溶酶体 免疫性 粘多糖病 多浆膜腔积液 葡萄糖醛酸酶
  • 简介:目的探讨乳管内窥镜及介入治疗法诊治积乳症、闭塞乳管炎及导管扩张症。方法选取本院2003年3月至2008年3月乳管镜诊断为乳腺疾病患者7426例,年龄25~74岁,平均36.8岁,全部为女性。根据镜下表现分组:积乳症组(2466例)、闭塞乳管炎组(2026例)及导管扩张症组(2934例),3组均给予介入治疗,3~4周为1个疗程。随访3~36个月。结果7426例患者中,总治愈率为62.59%(4648/7426),总有效率为93.33%(6931/7426)。积乳症组有效率达96.15%,治愈率达72.91%;闭塞乳管炎组有效率达90.57%,治愈率达53.95%;导管扩张症组有效率达92.88%,治愈率达59.88%。并发症:乳管皲裂25例,细菌感染13例,血肿3例,未发现医源性感染。结论乳管内窥镜对积乳症、闭塞乳管炎及导管扩张症具有特异性诊断作用。乳管内窥镜介入治疗直接有效。

  • 标签: 乳管镜 乳腺疾病 介入治疗
  • 简介:这几天,河北省石家庄市的某小学学生小玲怎么都不愿出门,因为同学都说她是小偷。事情的起因是,几天前,小铃和同学一起在网上做了一个心理测试,要他们在咖啡、奶茶、可乐等6种饮料中选出一种,小玲因为平时喜欢喝可乐就选了可乐,没想到测试结果说选可乐的人有成为小偷的倾向,弄得她抬不起头.

  • 标签: 心理测试 网上 孩子 小学学生 石家庄市 可乐
  • 简介: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类对早期癌症的诊断能力越来越强,所能发现的体内肿瘤越来越小。这种医学上的进步对早期癌症患者来说理应是件好事,然而最近美国一些医学专家对这种科学进步所带来的临床效益提出了质疑。

  • 标签: 早期癌症患者 医学科学 诊断能力 临床效益 科学进步 医学专家
  • 简介:适当的做爱频率,可以强身健体、延年益寿,过量则会损害健康。那么你知道自己的性爱频率是否合适吗?其实,合适与否是有一个明确的判断标准的,你自己在家就可以进行自我判断。长期以来,人们就认为性生活对人们是有好处的,性交能够提高大多数人的幸福感,已有一些试验的医学证据表明,性生活和谐的人往往健康长寿,有力的证据还表明,性生活满足的妇女不易患心脏病。有不少不育症患者在性生活频率的把握上往往不知所措,因为有的医生让茂名多过几次性生活,而有的医生却加以限制,究竟怎么做才更有效呢?

  • 标签: 性生活频率 纵欲 测试 医学证据 强身健体 损害健康
  • 简介:<正>方法:在2002~2009年期间,计算每个孕期月份的经本院诊断的胎儿整倍体(包括21三体、18三体和13三体)平均每月发生率。发现胎儿整倍体平均每月发生率与周围环境污染物的平均浓度变化有相关(Spearman相关系数)。周围环境污染物包

  • 标签: 非整倍体 胎儿 环境污染物 周围环境 发生率 三体
  • 简介:染色体18P部分三体综合征是世界上罕见的一种染色体畸变,1967年由Jacobsen和Mikkelsen[1]首次报道,由于此综合征比较罕见,使得临床表型难以定义。本文通过对1例18P三体综合征患者进行出生后2年随访,探讨该病基因型与表型的关系。

  • 标签: 三体综合征 18号染色体 平衡易位 短臂 临床表型 染色体畸变
  • 简介:整倍体疾病是类因染色体数量异常引起的综合征,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产前诊断后终止妊娠是预防此类疾病患儿出生的可行措施。染色体核型分析是诊断该类疾病的金标准,但细胞培养耗时较长。近年,PCR技术整倍体疾病快速诊断应用中发展迅速,具有试剂成本相对较低、检测批量大和快速的优势。本文分别从定性、半定量、定量不同层次来探讨PCR及相关技术常见整倍体疾病的产前诊断中的应用。

  • 标签: PCR 非整倍体 产前诊断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Mammotome)真空微创旋切术在扪及乳腺病灶中的诊治价值。方法对58例96处扪及乳腺病灶进行高频超声引导下Mammotome(8G)微创旋切术。结果96处扪及乳腺病灶均被成功切除。其中乳腺纤维腺瘤76处,乳腺腺病16处,1处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2处为导管原位癌,1处为乳腺浸润导管癌。9处可疑病灶均明确诊断。每个病灶平均旋切切除12次。每例患者平均手术时间15min。3例并发皮下淤血。结论超声引导下Mammotome(8G)微创旋切术是非扪及乳腺病灶首选的诊治方法,病灶切除彻底,创伤小,对可疑病灶能及时明确诊断,对良性疾病兼具治疗作用。

  • 标签: 超声引导麦默通Mammotome真空微创旋切系统 非扪及性乳腺病灶 微创手术
  • 简介:<正>产前诊断技术分临床和实验室技术两个方面,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临床方面主要是指各种侵入产前诊断技术,即在尽可能保证孕妇和胎儿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各种途径,获取胎儿的组织,对这些组织进行分析,可以对胎儿进行细胞遗传学分析、DNA分析和酶学分析,从而对染色体病、单基因病和先天性代谢病进行产前诊断。比较常见的侵入产前诊断技术包括早孕期经腹B超引导下绒毛活检技术、羊膜腔穿

  • 标签: 诊断技术 侵入性 产前诊断 胎儿镜检查 细胞遗传学分析 染色体病
  • 简介:最近我因排尿不通畅就诊,经检查是前列腺增生症,采取药物治疗。所用药物中,有一种叫那雄胺,从药理上看好像与男性体内的雄激素相关,听说吝可能会影响正常的性功能。我有些顾虑,要用这个药吗?

  • 标签: 非那雄胺 前列腺增生症 药物治疗 用药物 雄激素
  • 简介:乳腺癌最易发生骨转移(75%),患者生存时间短,仅为2年。骨转移最常见的症状是骨并发症和骨痛,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乳腺癌骨转移中存在着“邪恶循环”:肿瘤细胞释放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等促进破骨细胞活性,从而造成骨质破坏;而骨质吸收破坏后可释放出生长因子,又进一步促进肿瘤细胞的生长。因此,只有同时抑制肿瘤细胞生长以及破骨细胞活性才能有效抑制骨转移发生。紫杉醇类是目前治疗乳腺癌转移最常用的药物,但存在耐药性高、有效率低(0%~30%)等诸多不足。

  • 标签: 抑制肿瘤细胞生长 乳腺癌骨转移 骨质破坏 骨质吸收 甲状旁腺激素相关蛋白 破骨细胞活性
  • 简介:目的探讨高通量测序平台的无创基因检测技术应用于产前诊断的可行。方法选择2012年4月到2013年5月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诊断中心就诊,孕龄12~32周的3711例单胎妊娠高危孕妇,记录临床指征、年龄、孕周等数据。采用高通量测序平台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对其外周血游离胎儿DNA进行分析。检测结果为高危的孕妇行羊膜腔穿刺或脐血穿刺术进行胎儿染色体核型分析。结果3711例孕妇中游离胎儿DNA高通量基因测序技术检测出74例染色体高风险胎儿,羊水/脐血核型分析证实其中59例为染色体异常,分别为41例21-三体和8例18-三体,4例13-三体,5例染色异常,1例其他常染色异常,1例21-三体和7例其他染色体异常证实为假阳性。结论利用高通量测序平台的无创产前基因检测技术可快速、准确地检测出胎儿13、18、21染色体整倍体异常,其敏感性、特异性与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具有较高的一致。但是对于其他染色体异常准确还有待技术完善来进一步提高,对于染色体微缺失、微重复的检测也日益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这也是我们以后研究的方向之一。

  • 标签: 游离DNA 染色体非整倍体 无创 产前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