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1
20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期的护理。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行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患者80例,对其围期行整体护理干预。结果:本组80例患者均治愈出院,平均手术时间为40min,平均住院天数为5.6d,术后6个月随访,无胆道损伤和结石残留。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与传统胆囊切除比较,目前术前准备相对简单,中创伤小、切口美观、对内脏的干扰少,缩短了手术时间、加速了康复进程、患者痛苦小等特点,对患进在围期行综合的包括心理、饮食、并发症等护理干预是促进疾病康复的关键。

  • 标签: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围术期 护理
  • 简介:阴式子宫切除较经腹子宫切除对患者痛苦小,盆腔脏器刺激小,术后恢复快,无腹部切口疤痕,兼有美容效果。但因手术视野小,操作不方便,故其适应证受到一定限制Ⅲ。LigaSure是一种新型的血管闭合系统,临床可用于闭合7mm以内的血管,韧带和组织束。我院自2004年9月~2005年10月使用LigaSure行阴式子宫切除75例,使阴式手术更简单,快速,安全,降低了手术难度,现总结经验如下。

  • 标签: LIGASURE 阴式子宫切除术 血管闭合系统 经腹子宫切除术 盆腔脏器 术后恢复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64例需行胆囊切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4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对照组30例,行传统开腹胆囊切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观察组及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8.8%(3/34)、23.3%(7/30),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手术切口大小亦小于后者,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等优点,并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病风险。

  • 标签: 腹腔镜 胆囊切除术 开腹 疗效
  • 简介:目的比较、探讨三种子宫切除的临床价值。方法按式不同将351例患者分成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子宫切除(laparoscopic—assistedvaginalhysterectomy,LAVH)组、经阴道全子宫切除(totalvaginalhysterectomy,TVH)组和腹式子宫切除(totalabdominalhysterectomy,TAH)组,比较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和术后情况。结果三种式术后均无并发症发生。LAVH组手术时间长于TAH组和TVH组(P〈0.05),TVH组和TAH组无明显差异(P〉0.05);LAVH组和TAH组比TVH组出血多,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发病率、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镇痛剂使用率、住院时间等,TAH组与TVH组及LAVH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种式各有利弊,医生在手术前应综合评估病情,根据不同个体选择不同方案以达到最佳效果。

  • 标签: 子宫切除术 对比分析
  • 简介:经腹子宫全切、半腹膜外子宫全切和筋膜内子宫全切各具优点,保留其优点将3种式融合为半腹膜外筋膜内子宫全切的疗效值得探讨。本院妇科在子宫切除手术时分离膀胱腹膜,处理子宫附件和解剖筋膜鞘等重要环节上作了进一步改良具有腹腔干扰少,手术副损伤少,胃肠功能恢复快及保持盆底功能等优点,报道如下。

  • 标签: 半腹膜外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式 妇科学 子宫切除术 临床
  • 简介: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切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6年1月至2009年1月对非脱垂予宫经阴道子宫切除(transvaginalhysterectomy,TVH)118例作为观察组,与同期指征相近的经腹子宫切除(totalabdominalhysterectomy,TAH)100例作为对照组,观察手术时间、出血量及术后情况。结果,TVH组手术成功率为100%,TVH组与TAH组比较,手术时间、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肛门排气时间及术后平均住院日均少于TAH组,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5)。结论非脱垂子宫行阴式切除创伤小.手术安全可靠。

  • 标签: 非脱垂子宫 经阴道切除术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全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的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对2004年8月至2007年10月间共96例男性乳房发育患者和女性乳腺癌患者行全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手术。腔镜手术前对乳房皮下和乳房后间隙充分溶脂和吸脂,通过充气建立操作空间,腔镜下只需切断乳房皮下和腺体间相连的纤维条索及乳房边缘腺体和周围筋膜附着处即可顺利完成腺体切除。并对乳腺癌患者行后续前哨淋巴结活检、腋窝淋巴结清扫及假体植入乳房重建手术,术后行常规辅助治疗。全部患者随访3个月至3年,观察手术安全性及美容效果。结果96例共156侧乳房均顺利完成全腔镜皮下腺体切除;单纯腔镜皮下腺体切除的时间为35~125min,平均71min;中出血量30~170ml,平均94ml。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6%(4/156),其中单侧乳头部分坏死3例,局部皮下积液1例。术后美容效果良好,患者满意率97.9%(94/96)。随访3个月至3年均未出现疾病复发或转移。结论全腔镜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手术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美容效果好。

  • 标签: 乳房皮下腺体切除术 男性乳房发育 乳腺癌 腔镜
  • 简介:本文通过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5月至2010年7月应用106例阴式子宫切除(TVH)与同时期13例行腹式子宫切除(TAH)手术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证实TVH安全便利,并通过个人操作体会,探讨TVH的优点、应用推广价值及其并发症防治。

  • 标签: 腹式子宫切除 阴式子宫切除 并发症防治
  • 简介:茶叶中的鞣酸对人体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可降低血胆固醇,防止脂肪在血管壁中沉积,还有增强血管的柔韧性和弹性,防止血管硬化的作用。

  • 标签: 脂肪肝 喝茶 饭后 人体健康 血胆固醇 血管硬化
  • 简介:20世纪90年代,在手术室对不可触及乳腺肿瘤进行超声引导定位的工作已经开展。中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提高不可触及乳腺肿瘤切除的手术质量、提高手术标本切缘阴性率、减少副损伤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否准确定位和定性~直是不可触及乳腺肿瘤手术的难点。中超声为乳腺外科医师提供了简单有效的中定位和导向技术,具有简便、无创、无并发症和价廉等优点,避免了传统手术肿瘤表面皮肤定位不准确、以肿块为中心区段切除手术创伤大等缺点。现将本院开展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不可触及乳腺肿瘤切除的临床经验报道如下。

  • 标签: 乳腺肿瘤 超声检查 多普勒 彩色
  • 简介:目的 研究腹腔镜子宫切除(LH)和开腹子宫切除(AH)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2001年7月~2003年7月在因子宫肌瘤行LH患者78例,对照组开腹手术的患者42例。术前24h、术后24h及72h分别抽取肘静脉血,采用ELISA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IL-6、TNF-α,用散射比浊法测定血清CRP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测定CD3+(T细胞总数)、CD4+(T辅助/诱导细胞)、CD8+(T抑制/杀伤细胞)、CD16+(NK细胞)数量。结果 手术前两组患者血清IL-6、TNF-α和CRP的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24h、72h两组患者的血清IL-6、TNF-α和CRP水平与术前相比均明显升高(P<001),LH组血清L-6、TNF-α和CRP水平的升高明显低于AH组(P<001)。LH组患者的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NK细胞在手术前后无明显改变(P>005)。AH组患者在术后24hCD3+、CD4+、CD8+均明显下降(P<001),在72h有所回升,但仍低于术前水平。AH组NK细胞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创伤小,对全身免疫功能影响小。

  • 标签: 腹腔镜 开腹子宫切除术 免疫功能 影响 对比研究
  • 简介:报告1例妊娠合并急性脂肪产后出血的护理。主要内容包括: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出血护理、感染预防、用药护理、饮食护理、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患者康复出院。

  • 标签: 急性脂肪肝 产后出血 护理
  • 简介:目的:通过超声影像检查,对患有门胆管癌的患者进行观察和确诊,来验证超声影像学对门胆管癌的诊断率。方法:以1997年5月到2011年5月到我院进行救治的50例门胆管疾病患者为观察分析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同样超声影像学的诊断分析。结果:50例患者经过超声影像学诊断病情准确,能够进行确诊,对进一步治疗提供了准确的检查依据。结论:在现今社会,超声影像学是治疗门胆管癌的最为有效的手段,诊断率非常高。

  • 标签: 肝门胆管癌 超声影像学 肿瘤 胆道系统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Mammotome真空辅助旋切系统对乳腺多发性肿块(一侧乳房肿块〉13个)进行微创切除的治疗价值。方法2005年10月至2007年3月,本科对39例多发性乳腺肿块患者的168个肿块在超声引导下进行Mammotome切除,并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其在乳腺多发性肿块切除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全部肿块均采用Mammotome旋切,术后病理学诊断均为良性,术后无切口瘢痕,乳房外形正常,皮肤触觉无变化。术后并发症包括血肿形成、皮下淤斑及乳头溢血各1例。术后3个月和6个月接受超声复查,均未发现病灶残留。结论超声引导下Mammotome旋切可完整切除乳腺多发性病灶,具有微创、美容、术后对触觉无影响、操作简单、安全等优点,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微创手术方法。

  • 标签: Mammotome真空辅助旋切系统(麦默通) 多发性乳腺肿块 微创手术 超声
  • 简介:子宫切除为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公认有效的治疗方法。常规的手术方式有全子宫切除和次全子宫切除两种,目前临床工作中全子宫切除占大多数,次全子宫切除的比例很少,因为认为同时切除宫颈可预防残端癌的发生,但近来有关资料证实宫颈残端癌的发生率及其在宫颈癌中所占的比例是很低的。且19世纪80年代早期有研究显示次全子宫切除对患者术后膀胱功能、性功能的恢复更有利。近期又有大量临床资料表明两种式对盆腔器官功能影响并无显著性差异。

  • 标签: 次全子宫切除术 生活质量 盆底功能 宫颈残端癌 子宫良性病变 治疗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象限或大区段切除中应用侧胸壁脂肪筋膜瓣即刻乳房成形的疗效及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5年11月安徽省肿瘤医院乳腺外科收治的96例行乳腺象限或大区段切除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临床资料,其中43例中即刻应用侧胸壁脂肪筋膜瓣修复乳房外形(乳房成形组),37例未行侧胸壁脂肪筋膜瓣乳房成形(非乳房成形组),16例行皮下腺体切除即刻假体植入重建乳房(假体重建组)。比较3组患者的手术相关特征、并发症及美容效果。偏态分布的数据用M(P2.5-P75)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多个独立样本的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组间多重比较采用Nemenyi检验。结果乳房成形组患者手术时间比假体重建组短[70.0(60.0~80.0)min比96.0(90.5—101.5)min,x^2=-4.338,P〈0.017]。并且,乳房成形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与非乳房成形组相似[11.0(10.0—14.0)d比11.0(9.5~12.0)d,x^2=1.080,P〉0.017]。乳房成形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明显比假体重建组短[8.0(7.0~10.0)d比10.0(8.3—11.0)d,x^2=2.644,P〈0.017],其引流管留置时间也无明显增加(x^2=3.176,P=0.204)。术后随访3—24个月(中位随访13个月),乳房成形组、非乳房成形组、假体重建组各感染5、3、0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40,P=0.486)。乳腺成形组患者术后总体满意度评分为9.2(9.0~9.5)分,优于非乳房成形组的8.5(7.3~8.7)分(x^2=7.388,P〈0.017)。结论对于需要行乳腺象限或大区段切除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中应用侧胸壁脂肪筋膜瓣修复乳房外形具有技术可行、美容效果好的优点,宜于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乳房 乳腺肿瘤 乳房成形术 脂肪类 筋膜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cholestasisofpregnancy,ICP)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6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九龙医院接受治疗的161例ICP患者为研究组,根据患者的血清总胆汁酸水平将其分为轻度组(116例)与重度组(45例),观察两组患者母婴结局的差异。结果重度组总胆汁酸(totalbileacid,TBA)谷丙转氨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以及谷草转氨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显著高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终止妊娠时间和阴道分娩比例显著低于轻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与重度组的产后出血比列、新生儿体重及Apgar评分无明显差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妊娠期ICP是导致不良母婴结局的一项重要原因,应加强对产妇的产前检查以及围生期的胎儿监护护理。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母婴结局
  • 简介:目的分析胆汁酸、酶、α-羟丁酸脱氢酶(α-HBDH)水平对妊娠期内胆汁淤积症(ICP)患者围产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抽取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2012年1月至2017年6月住院分娩的ICP患者80例(观察组)及正常孕妇80例(对照组),检测两组孕妇血清总胆汁酸(TBA)、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丙氨酸转氨酶(ALT)及α-HBDH水平。依据TBA、酶指标将ICP分级,比较各组围产结局,并分析上述生化指标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孕妇血清TBA、AST、ALT、α-HBDH水平均显著比对照组高(P〈0.05);中度组、重度组早产、羊水污染、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均比对照组显著高(P〈0.05);重度组早产、羊水污染、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率均比轻度组显著高(P〈0.05);α-HBDH预测早产敏感度81.26%,TBA预测羊水污染敏感度89.05%;TBA、AST、ALT、α-HBDH预测低出生体重儿敏感度分别为80.18%、80.04%、80.01%、80.00%。结论TBA、酶指标及α-HBDH对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等妊娠结局预测敏感度均较高。

  • 标签: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 胆汁酸 肝酶 d一羟丁酸脱氢酶 围产结局
  • 简介:目的探讨伴有乳腺良胜疾病的乳房下垂及乳房肥大症患者应用乳房缩小成形手术的疗效。方法对248例487侧乳房采用带真皮瓣法施行乳房缩小成形,主要是切除足量的乳腺组织及其病变区,同时将乳头乳晕移至胸部适宜位置上,建立正常外观的乳房。结果248例乳房缩小成形切除的乳房组织量在1352—1840g之间。除开展初始有21例乳头小部分坏死脱落,9例积血致皮肤小面积感染而延迟愈合外,其余均愈合良好、感觉恢复、乳房外形满意。美容效果总优良率达96.4%(239/248)。结论带真皮瓣乳房缩小成形操作简便,术后乳房外形满意,远期效果可靠,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乳房下垂 乳房肥大 带蒂真皮瓣法 缩小成形术
  • 简介:保留乳头乳晕乳房切除一重建是近年来乳腺癌外科治疗的新方向和热点问题。相比于传统改良根治,保留乳头乳晕乳房切除一重建保留乳腺癌患者形体上完整,弥补了患者乳房缺失的心理缺失。然而保留乳头乳晕乳房切除-重建在乳腺癌外科治疗上的安全性一直广受争议,手术适应证也未完全明确,手术切口选择、切缘处理及重建方式选择失当导致的乳头坏死等问题也亟须进一步探讨。笔者将从以上几个角度探讨一下保留乳头乳晕乳房切除,重建研究的最新进展。

  • 标签: 乳腺肿瘤 乳房切除术 区段 乳房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