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25 个结果
  • 简介:不断发酵的毒胶囊、假鳕鱼,阴云还未散去,兰州拉面会致癌,红烧肉含有非法添加剂,运动服中的染料有害健康的消息又开始在互联网上蔓延。消费者感到一种无奈的“审丑疲劳”。“我们还能吃什么?用什么产品才是安全的?”成了很多人的心声。

  • 标签: 恐慌 添加剂 红烧肉 互联网 运动服 消费者
  • 简介:有个笑话说,一位农妇不小心打破了一个鸡蛋,她想:一个鸡蛋经孵化后就可变成一只小鸡,小鸡长大后成了母鸡,母鸡又可以下很多蛋,蛋又可孵化很多母鸡。最后农妇大叫一声:“天啊!我失去了一个养鸡场。”可以想象农妇会怎样痛苦下去。

  • 标签: 痛苦 生活 情绪 心理学
  • 简介:目的:研究无鼻症状的鼻源性慢性咽炎的诊断要点和鼻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53例无鼻症状的慢性咽炎患者进行CT、鼻检查明确诊断,实行相应的手术方式,解除鼻-鼻窦病变。结果:53例患者随访1年,治愈为28例,治愈率为52.8%,好转13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88.7%。6例无效。结论:对确诊为鼻源性慢性咽炎的患者,采用恰当的手术方式,将病因真正地解除,使患者咽部症状得到控制。

  • 标签: 鼻源性 慢性咽炎 鼻窦炎 鼻内镜
  • 简介:患者,女,35岁。因"不规则阴道出血2月余"于2014年6月3日入院。患者既往月经规律。2月前于咳嗽、大便等腹压增加时出现不规则阴道出血,量少许,色鲜红,未诊治。后上述症状加重,外院妇科检查发现阴道左前壁一不规则包块。阴道下活检病理回报:阴道壁纤维肉芽组织见散在异型细胞,组织学特点提示恶性肿瘤可能,建议进一步确诊,遂入本院。

  • 标签: 不规则阴道出血 阴道镜下活检 鳞状上皮内病变 异型细胞 既往月经规律 恶性黑色素瘤
  • 简介:世界第16届妇产科协会年会于2000年9月3~8日在美国华盛顿召开,有关妇科文章共142篇,分别以论文宣读、播放录像和墙报等形式发表,同时还展出了大量最新手术器械和影像设备,体现了近几年来妇科的基础研究不断深入,临床应用日益广泛.

  • 标签: 临床应用 会议纪要妇科 内镜临床
  • 简介:目的对比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腔乳淋巴链切除术与乳腺癌扩大或改良扩大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探讨更适合于乳腺癌乳淋巴结转移高风险患者的术式。方法取2004年6月至2010年11月在本科住院确诊为乳腺癌且乳淋巴结转移高风险的患者共97例,其中50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腔乳淋巴链切除术(腔组),47例实施乳腺癌扩大或改良扩大根治术(开放组)。记录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除的乳淋巴结数目、术后引流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后VAS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定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Mann—WhitneyU检验,定性资料比较采用x。检验。结果人组9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器官损伤及术后出血等严重并发症。腔组术后72hVAS疼痛评分比开放组低(Z=2.26,P=0.02)。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清除乳淋巴结数目、术后引流时间、术后恢复时间、术后24h疼痛评分及并发症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15个月,中位随访12个月,入组患者均无复发、远处转移或死亡。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经腔下行内乳淋巴链切除术安全可行、创伤小,疗效不劣于开放手术。

  • 标签: 乳腺肿瘤 腔镜下内乳淋巴链切除术 乳腺癌扩大根治术 临床疗效
  • 简介:为促进妇科内窥镜手术操作技术的普及与提高,由卫生部四级妇科手术培训基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培训中心每年定期举办2期培训班,分别为每年4月和9月的最后一周。培训班考试合格者颁发"卫生部四级妇科手术培训基地"结业证书并可授予北京市继续教育学分。专题讲座内容涉及腹腔设备与器械基本性能与使用技巧、腹腔附件手术,腹腔输卵管手术,腹腔手术并发症的预防与处理,妇科恶性肿瘤腹腔手术技巧,宫腔镜手术。实践内容包括在现代化的全真模拟手术室完成模拟箱操作、

  • 标签: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妇科内镜手术 腹腔镜手 培训中心 培训班 妇产科
  • 简介:MDA—MB-435是美国得克萨斯大学MDAnderson癌症中心Cailleau等建立的一个细胞系,来自患转移性乳腺导管腺癌的31岁高加索女性的胸腔渗出液,一直被视为乳腺癌细胞而广泛使用。

  • 标签: MDA-MB-435细胞系 黑色素瘤 乳腺肿瘤
  • 简介:一、病情摘要患者女性,51岁,主因"阴道不规则流血4个月余"于2002年2月8日收入院.患者平素月经规律,4/30d,经量不多,无痛经.末次月经2001年8月,继之出现阴道少量出血,淋漓不尽,持续4个月.无阴道排液、无性交后出血,大小便正常.1周前就诊于我院,妇科检查发现左阴道壁肿物,阴道下活检病理示:"低分化癌",为进一步治疗收入院.

  • 标签: 右髂 外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hinprepcytologytest,TCT)、阴道下活检和宫颈环形电切术(loopelectrosurgicalexcisionprocedure,LEEP)在诊治宫颈上皮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的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5月在钟祥市人民医院妇产科治疗的CIN患者274例,比较TCT、阴道下活检和LEEP活检的结果。结果TCT检查与阴道下活检诊断符合率为65.33%(179/274),诊断Kappa值为0.412(P〈0.05);TCT检查与LEEP活检诊断符合率为75.55%(207/274),诊断Kappa值为0.558(P〈0.05);阴道下活检与LEEP活检诊断符合率为55.84%(153/274),诊断Kappa值为0.271(P〈0.05)。结论TCT检查是目前辅助诊断CIN的有效方法,阴道下活检无法完全替代LEEP活检,LEEP是一种有效的诊断及治疗CIN的方法。

  • 标签: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 阴道镜下活检 LEEP 宫颈上皮内瘤变
  • 简介:通过了解宫颈上皮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sia,CIN)的高危因素和转归,确定早期诊断治疗方案,提高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率。对CIN各种高危因素进行分析,对高危人群的临床表现及局部症状、实验室检查、宫颈细胞学检查的诊断标准以及各种手术的方法、切除病变范围,CIN治疗方法转归进行详细介绍。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对存在高危因素的妇女进行早期干预及治疗是提高妇女生存质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 标签: 宫颈上内瘤变 临床表现 治疗方法
  • 简介:外阴上皮瘤变(vulvarintraepithelialneoplasia,VIN)是一种由不典型增生的鳞状细胞构成的外阴癌前病变。近20年来,VIN的发病率从1.1/lO万上升至7/10万,尤其是在35-40岁的女性中发病率不断增加,呈年轻化的趋势[1]。VIN有一定的恶变潜能,据统计,VIN进展为鳞状细胞癌(squamouscellcarcinoma,SCC)的几率约为15%~25%[2]。由于VIN和SCC的发病率较低,国内尚无常规的筛查策略。本文就ⅥN的诊断、治疗、发病机制及预后进展等方面综述如下。

  • 标签: 外阴上皮内瘤变 CARCINOMA 鳞状细胞癌 外阴癌前病变 不典型增生 发病率
  • 简介:动脉瘤手术后的病人采取合适的护理方式能保证术后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几率。本文主要从体位护理、呼吸道的观察与护理、脑室引流管的观察与护理、伤口护理、心理护理等几个方面介绍颅动脉瘤病人术后护理的经验。

  • 标签: 颅内动脉瘤 术后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生型子宫瘢痕妊娠(CSP)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人民解放军北京军区总医院2008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确诊为生型CSP患者41例,治疗方式分为三组:药物(甲氨喋呤MTX+米非司酮)+宫腔镜清宫术组13例;介入组1:子宫动脉MTX灌注栓塞+宫腔镜清宫术组18例;介入组2:子宫动脉MTX灌注栓塞+腹腔监测下清宫术组10例。比较各组首次治疗的治愈率、出血量、住院时间、血hCG转阴时间、住院费用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21例(51.2%)有停经后阴道不规则出血;18例(43.9%)患者超声提示胚胎停育,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2.7%;介入组首次治疗治愈率明显高于药物组(53.8%)(P〈0.05);并且介入组出血量明显少于药物组(P〈0.05)以及住院时间明显短于药物组(P〈0.05);介入组1与介入组2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血量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住院费用介入组1明显少于介入组2(P〈0.05);血hCG转阴时间各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均无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子宫动脉MTX灌注栓塞后宫腔镜+清宫术是治疗生型CSP的一种有效、安全、快速,能够防止严重出血的治疗方式。

  • 标签: 内生型 瘢痕妊娠 子宫动脉栓塞 宫腔镜 清宫术
  • 作者: 袁晓波
  • 学科: 医药卫生 > 妇产科学
  • 创建时间:2022-12-11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21期
  • 机构: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贵州毕节551700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腹腔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方法:取我院2020年1月—2020年4月收治的子宫肌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表法将这60例子宫肌瘤患者依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患者,观察组采用腹腔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最后将两组子宫肌瘤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临床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都要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两组之间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下子宫肌瘤剔除术能够有效帮助患者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患者带来益处,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治疗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宫外孕的手术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12例宫外孕患者,分别应用腹腔手术(56例)和传统开腹手术(56例)治疗,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发热例数、术后镇痛、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恢复工作时间、手术并发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术中出血量、术后抗生素使用天数、术后是否需镇痛处理和平均住院日的指标上,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手术治疗宫外孕安全,具有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恢复快、住院时间短、术后疼痛发生率少等优点。

  • 标签: 宫外孕 腹腔镜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腔在乳腺外科的临床应用及存在的问题.方法对45例乳腺癌患者行腋窝脂肪抽吸后,采用腔施行腋窝淋巴结清扫,并对3例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和3例男性乳房发育症患者行腔下乳腺肿物切除术或皮下乳房切除术.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历时50~180min.除1例术后有切口内出血外,其余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结论腔在乳腺外科的应用具有传统手术无法达到的微创优势和美容效果,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对传统手术方法的挑战.

  • 标签: 乳腺疾病 腔镜
  • 简介:1853年法国医生Desomeaux应用早期的内窥镜观察了"子宫内口",首次报道了"宫腔检查".1869年,爱尔兰的Pantaleoni为一位绝经后异常子宫出血的患者进行了宫腔镜检查,发现了子宫内膜息肉.并提出了宫腔镜(Hysteroscopy)或子宫(Metroscopy或Uteroscopy)的概念.近20余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宫腔镜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 标签: 宫腔镜 宫腔内病变 诊断 治疗 子宫内膜癌 宫腔电切术
  • 简介:目的:研究宫颈锥切术对宫颈上皮瘤样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对2009年11月至2010年10月在我院行阴道下多点活检及宫颈锥切术等的4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运用自身对照法,对阴道下多点活检和宫颈锥切术的检查效果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阴道下多点活检与宫颈锥切术病理检查不符合者27例(61.4%),完全符合者17例(38.6%);在因早期浸润而行宫颈锥切术27例中,阴道下多点活检其病理检查结果完全符合的仅11例(39.3%),在宫颈锥切术后,对发现的早期浸润癌行广泛子宫切除术2例(4.5%);因CNⅡ级或Ⅲ及有微小浸润而行全子宫切术9例(20.5%);对行宫颈锥切术的33例患者进行术后随访,所有患者均保留了生育功能,且在18个月的随访中,未发现有患者宫颈细胞学检查结果异常。结论:宫颈锥切术在宫颈上皮瘤样病变的诊断及治疗中具有重要的价值,阴道下的多点活检术不能将其取代。是临床值得推荐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尤其对于具CINⅢ级且想保留生育功能患者。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 宫颈锥切术 诊断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高频电波刀环形电切术(LEEP)在宫颈上皮瘤变(CIN)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2007年6月我院924例宫颈阴道下多点活检和LEEP治疗CIN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阴道下多点活检和LEEP术后的病理结果。结果LEEP与阴道下多点活检的病理结果符合率为85.50%,其中14.50%(134/924)LEEP术后病理较阴道下多点活检程度重,43.83%(405/924)病理程度较阴道活检轻。LEEP术后,发现早期浸润癌4例(o.43%);CINⅢ级累腺19例(2.06%)。随诊6~32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LEEP在治疗CIN中具有诊断和治疗的价值。

  • 标签: 宫颈上皮内瘤变 高频电波刀环形电切术 阴道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