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板式抗结核药损害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抗结核药损害病例。结果板式抗结核药更易引起损害。

  • 标签: 抗结核药 肝损害 临床观察 板式
  • 简介: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u)是指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所导致的急性、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临床上以呼吸窘迫、顽固性低氧血症和非心源性肺水肿为特征。其严重阶段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可进一步发展成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organdysfunctionsyndromeMODS)或多器官功能衰竭(MOF)。Au的概念包括了ARDS从轻到重的全部连续性的病理生理过程,重症ALI被定义为ARDS,即轻度ALI为ARDS的前奏。ALI作为危重病研究的热点,尽管目前从诊断到治疗方式有了很大进展,但死亡率仍居高不下。许多研究仍有待于临床进一步拓展与追踪。

  • 标签: 急性肺损伤 治疗方式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进行性缺氧性呼吸衰竭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非心源性肺水肿
  • 简介:阿米巴病是由致病性溶组织阿米巴原虫引起,而阿米巴脓肿是阿米巴病最常见的并发症,通常由肠腔溶组织阿米巴滋养体通过门静脉到达肝脏,引起肝细胞溶解坏死而成为脓肿,因而称为阿米巴脓肿。本文报告巨大阿米巴脓肿1例并复习有关文献。

  • 标签: 阿米巴肝脓肿 胸腔积液 误诊 阿米巴滋养体 阿米巴病 阿米巴原虫
  • 简介:目的对我所于2005年1月~2006年12月收治的肺结核病人中,因抗结核药物所致损害165例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并总结治疗抗结核药致损害的最佳疗效。方法对于ALT在80~150单位之间且无临床症状者继续使用原治疗药物,并加用护降酶治疗,密切监测肝功能;对于临床症状明显或ALT升高在150单位以上的患者应立即停用对肝脏损害大的药物,并辅以保降酶治疗,待ALT转为正常时,再逐渐加用抗痨药物,每周复查肝功能。结果本组165例全部恢复正常。结论虽然抗结核药物可引起严重损害,但只要积极预防、早期发现并适当处理是可以使肝功能恢复正常,并继续进行抗结核治疗的。临床上预防和早期发现药物性损害并及时进行相应处理,对完成抗结核全程化疗至关重要。

  • 标签: 肺结核 抗结核药物 肝损害 临床分析
  • 简介:输液微粒是指在输液过程中进入人体的非代谢性颗粒杂质,其直径一般只有1—25μm,也可为50-300μm或更大的颗粒。肉眼只能见到50μm以上的微粒。临床护理工作中静脉输液是护理技术操作的重中之重,静脉输液技术在临床应用以来,输液方法已发展为多途径、快速度、长留置的趋势,对输注液体的安全性更为重视,不仅要近期无热原反应,也追求远期无反应无微粒、无污染。

  • 标签: 静脉输液技术 微粒污染 预防 护理技术操作 临床护理工作 热原反应
  • 简介:患者,男性,22岁,农民,未婚。2009年2月16日因咳嗽、发热半月。胸片示右肺第四前肋以下可见外高内低抛物线影。初步诊断:结核性胸膜炎入院。患者人院前曾在综合医院按结核性胸膜炎,给予异烟肼片0.3/日,利福平0.45/日口服10天。查血沉40mm/h,肝功能:谷丙转胺酶123U/L,谷草转氨酶69U/L,PPD试验阳性。

  • 标签: 抗结核药物 肝昏迷 结核性胸膜炎 谷草转氨酶 死亡 板式
  • 简介:周围浅静脉充盈不良是导致静脉穿刺失败的重要因素.采用拍打手背血管,在工作繁忙,需静脉穿刺人员多的情况下不适宜采用.我们通过对周围浅静脉充盈不良人员应用甩腕法穿刺,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静脉穿刺失败 浅静脉 拍打 手背 血管 人员
  • 简介:目的探讨西利宾胺预防抗结核药引起损害的疗效。方法在我所接受抗结核治疗的患者486人,分为观察组,238例,对照组248例,两组均给予2RHZE/4RH方案抗结核治疗,观察组同时加服西利宾胺治疗,对照组加服肌苷治疗。结果观察组发生损害21例(21/238)占8.8%,对照组发生损害64例(64/248)占25.8%两组比较P〈0.05。结论西利宾胺能较好预防治疗抗结核药引起的损害,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 标签: 西利宾胺 抗结核药 肝损害 预防
  • 简介:小儿浅静脉穿刺是临床上抢救和治疗患儿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提高小儿浅静脉穿刺技术,可减轻患儿的痛苦,为需要抢救的患儿赢得了抢救时间,本人通过多年的临床工作,对小儿浅静脉穿刺成功方法进行探讨,能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报道如下。

  • 标签: 浅静脉穿刺 小儿 护理技术操作 静脉穿刺技术 抢救时间 临床工作
  • 简介:目的分析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结核药物性损害的临床疗效.方法115例抗结核药物性损害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n=55)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n=60)在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甘草酸苷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肝功能指标(ALT、AST和TBIL)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3.3%)明显高于对照组(69.1%)(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LT、AST和TBIL)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抗结核药物性损害安全有效.

  • 标签: 抗结核药物性肝损害 复方甘草酸苷 药物治疗 疗效分析 还原型谷胱甘肽 肝功能指标
  • 简介:目的探讨康惠尔透明贴治疗静脉炎的效果。方法将56例因留置针所致静脉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直接用康惠尔增强型透明贴,对照组用50%硫酸镁湿敷患者。结果治疗组:治愈率55.3%,显效23.3%,有效23.3%。对照组:治愈率23.1%,显效率38.5%,有效率34.6%,无效率3.8%。结论康惠尔增强型透明贴是治疗静脉炎的有效方法,起效快捷,操作简便,安全可靠。

  • 标签: 康惠尔增强型透明贴 治疗组 静脉炎 硫酸镁湿敷 对照组 安全可靠
  • 简介:高度浮肿是肾病综合征常见的症状。因肾小球球管失衡,导致水钠潴留,低蛋白血症,大量蛋白尿,并全身水肿,而四肢水肿更为明显,此外,因患者抵抗力差,多合并感染。肾病患者病情多次复发,反复入院,给静脉穿刺带来极大困难,为了配合治疗,提高穿刺成功率,减轻病人痛苦,我科从2006年就此类病人大力推广使用静脉留置针^[1],

  • 标签: 静脉留置针穿刺 水肿患者 肾性 肾病综合征 低蛋白血症 大量蛋白尿
  • 简介:ICU是抢救危重病人的场所,建立有效的静脉输液通路对于抢救创伤性休克、大量失血、大面积烧伤等需快速补液病人,能赢得抢救时机。我ICU科自2006年3月应用中心静脉导管进行锁骨下静脉穿刺212例,对危重病人快速输血、输液抢救及中心静脉压监测中,效果明显。现介绍如下:

  • 标签: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 抢救时机 危重病人 ICU科 中心静脉压监测 静脉输液通路
  • 简介: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SVCOS)是指各种原因的导致上腔静脉系统血液回流障碍的一系列临床症候群。肺癌是SVCOS的最常见病因,病情来势凶,护理难度大,患者心理负担重。我科自1994年7月至今共收治12例肺癌所致上腔静脉阻塞综合症,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 标签: 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 护理体会 综合症 肺癌 综合治疗 血液回流障碍
  • 简介:目的探讨小剂量氨茶碱静脉滴注治疗气管插管下哮喘急性发作的有效性。方法选择31例气管插管状态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使用0.25mg氨茶碱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缓慢静脉滴注。分析本方法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治疗后PaO2高于治疗前(P〈0.05),PaCO2低于治疗前(P〈0.05),PH和BE值均高于治疗前(P〈0.05),血氧饱和度高于治疗前(P〈0.05),呼吸频率和心率慢于治疗前(P〈0.05),平均动脉压低于治疗前(P〈0.05),共出现恶心呕吐者3例,心率增快者2例,躁动1例。结论小剂量氨茶碱治疗气管插管状态下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其临床效果可靠,且极少发生严重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氨茶碱 气管插管 哮喘 急性发作
  • 简介:病例资料患者,刘XX,女,72岁,因双膝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20余年于2015年6月11日入院,既往重度骨质疏松,双下肢表浅静脉曲张。入院查体示:患者跛行步态,双膝间隙压痛明显,胸片未见明显肺部异常,肺纹理未见明显增粗或异常增高致密影。初步诊断为双侧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于6月15日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双侧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术中出血50mL,输血400mL。

  • 标签: 关节置换术 唑来膦酸 静脉输注 患者 下肢表浅静脉曲张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 简介:目的:分析急性肺梗塞(APE)治疗中联合介入治疗及低剂量长时间经静脉溶栓治疗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00例APE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接受介入治疗联合常规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接受介入治疗联合低剂量长时间经静脉溶栓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安全性。结果两组间生存率及溶栓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前PaO2及D-二聚体水平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在接受治疗10h后两组PaO2明显升高,D-二聚体水平明显下降,而两组间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出血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联合介入治疗及低剂量长时间经静脉溶栓治疗,可在不降低治疗效果的同时,降低患者的副作用发生率。

  • 标签: 介入治疗 急性肺梗塞 低剂量 静脉溶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