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7 个结果
  • 简介:在临床工作中,蛋白尿是肾脏疾病诊断和预后判断及治疗的重要指标。尿蛋白检测需收集24h尿液,多年来,临床工作中一直用有盖的塑料桶来收集尿液,不仅浪费而且使用不方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科自2007年起将使用完的戊二消毒液瓶反复清洗后制作成尿桶,用后浸泡消毒,反复冲洗晾干后备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戊二醛消毒液 蛋白尿 制作 肾脏疾病诊断 临床工作 预后判断
  • 简介:先天性青光眼是因前房角先天发育异常、房水流出障碍引起眼压升高所致,是儿童主要致盲眼病之一。治疗青光眼的关键在于控制病人的眼压,以减少高眼压对视神经的损害。眼压数值测量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方法。我科对婴幼儿采用修兹(Schiotz)(压陷式)眼压计进行测量,其对患儿最基本的要求就是保持身体制动、眼球固视。但由于患儿这个特殊群体年龄小、不理解、不能配合,

  • 标签: 婴幼儿 水合氯醛 合理诱导 镇静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患儿水合氯灌肠中体位改变以及肛管插入深度改进的作用。方法 选择本院收治的80例患儿为研究主体,2020年5月研究开始,并于2021年5月完成。依据随机抽签法将所有患儿划分成(40例)的常规组以及(40例)的实验组,予以常规组传统保留灌肠方式进行水合氯灌肠,予以实验组俯卧位联合延长肛管插入深度方式进行水合氯灌肠。对比每组患儿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平均入睡时间以及镇静效果。结果 实验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深度 肛管 体位 水合氯醛灌肠 俯卧位
  • 简介:目的比较地西泮和水合氯在烧伤小儿PICC置管中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50例接受PICC置管术的烧伤小儿.分为地西泮组21例和水合氯组29例,观察2组药物的镇静起效时间、镇静一次成功率、PICC一次性穿刺成功率、PICC置管总时间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①镇静起效时间:地西泮组(9.50±2.62)min,水合氯组(20.05±4.80)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30,P〈0.01)。②镇静一次成功率:地西泮组95.2%,水合氯组6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47,P〈0.01)③PICC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地西泮组95.2%,水合氯组65.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7,P〈0.05)。④PICC置管总时间:地西泮组(47.98±10.62)min,水合氯组(69.21±16.51)min,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25,P〈0.01)⑤不良反应发生率:水合氯组排便反应发生率24.1%,地西泮组无明显的不良反应,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60,P〈0.05)。结论地西泮镇静较水合氯起效时间快、有效性高,可提高PICC一次性穿刺成功率,缩短PICC置管总时间,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适宜不合作小儿的PICC置管镇静。

  • 标签: 地西泮 水合氯 PICC置管 镇静 烧伤小儿
  • 简介:目的探讨水合氯在患儿人工晶状体测量检查中的护理措施。方法给104例准备行人工晶状体测量的不合作息儿,口服水合氯,并观察其制动情况。结果104例不合作的患儿给予口服水合氯后均入睡,制动有效率100%。结论正确应用水合氯是患儿人工晶状体测量检查顺利完成的保证;做好检查前后的护理对检查的完成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人工晶状体测量 先天性白内障 水合氯醛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次性吸痰管在婴幼儿水合氯保留灌肠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于2021年6月至2022年9月,以我院收治82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41例给予一次性吸痰管综合治疗。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中家长满意度,通过对比可知,治疗后,观察组在满意度上明显高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情况,通过对比可知,治疗后,观察组在排便(2.43)、安静(2.43)、入睡(0.00)等情况上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在我院治疗中,采用一次性吸痰管综合治疗,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一次性吸痰管 婴幼儿 水合氯醛 保留灌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