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院50例服用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后产生不良反应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该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特点。结果诺氟沙星、左氧氟沙星是促使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主要氟喹诺酮类药物;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多种多样,涉及到运动系统、呼吸系统、血液系统、循环系统、肝胆系统、胃肠系统、神经系统、皮肤及其附件等,还有患者同时会合并有多种不良反应出现;氟喹诺酮类药物静脉注射给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口服给药,差异显著,P<0.05。结论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表现多种多样,临床用药时,要对其适应征进行严格掌握,并且选择合适的给药方式,对用药安全性进行有效确保。

  • 标签: 氟喹诺酮 不良反应 临床特点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临床分离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情况以使临床用药更趋于合理。方法收集2007年~2015年我院检验科分离的菌种与相关药敏实验资料,掌握临床分离菌对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情况,在把握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现状的基础上,于2016年7~12月(干预后)对我院各科室医生与西药处方实施药学干预,将干预后诺喹酮药物使用合理性与2016年1~6月(干预前)这一时间段内未实施药学干预的喹诺酮应用合理性作以比较。结果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沙门氏菌在2008年时对诺氟沙星对的耐药率分别为52.4%、46.7%、55.6%、35.2%、7.2%,前述分离菌对诺氟沙星的耐药率在2011年时依次为62.3%、78.4%、76.1%、61.4%、11.3%。干预后喹诺酮在抗感染治疗中与术前预防使用中的应用频率明显低于干预前(P<0.05)。结论减少喹诺酮类药物耐药菌株发生可从了解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现状方面着手,在把握临床分离菌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机制与秉承用药原则的基础上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力争使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使用中更趋于合理性。

  • 标签: 细菌耐药情况 喹诺酮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6年5月1日~2017年4月30日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呼吸道感染患者,将66例患者按照使用的喹诺酮类药物差异分为2组,33例/组。其中,一组患者实施莫西沙星片治疗(对照组),另一组采用左氧氟沙星片治疗(观察组)。将两组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细菌清除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3.94%)、细菌清除率(81.82%)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90.91%、75.76%)数据相近(P>0.05)。结论在治疗呼吸道感染方面喹诺酮类药物具有良好的效果,临床推广应用价值高。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呼吸道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戊二消毒柜消毒效果及对消毒物品的保存效果。方法采用无菌检验细菌培养的方法对消毒柜的消毒效果及消毒物品的保存效果进行检测。结果戊二消毒柜对能完全暴露的器械能起到消毒灭菌作用,且保存五天仞没有细菌生长,但对带管腔的器械却不能完全达到灭菌作用。结论戊二消毒柜作为一种价廉、毒性较小的消毒柜,在没有条件购买昂贵的低温消毒设备的中小型医院还是有很好的实用性,只是不能用于器械隐蔽面多、带管腔的器械的消毒灭菌。

  • 标签: 戊二醛 消毒柜 灭菌效果 消毒效果 物品保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发药交代。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6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这46例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例,对照组的23例患者进行静脉给药,观察组的23例患者进行口服用药,并且对喹诺酮类药物进行发药交代,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以及发药交代前与发药交代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发药交代前不良反应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发药交代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9%明显低于对照组47.83%;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91.30%明显高于对照组73.91%;观察组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6.96%(20/23),对照组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3.91%(17/23),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药师对口服喹诺酮类药物的患者进行发药交代能够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 发药交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药学干预方式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的1890张处方进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处方分析,以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期间的喹诺酮处方945张为对照组(干预前),以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期间的喹诺酮处方945张为观察组(干预后),对两组临床合理用药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超出适应症用药、不合理联合用药、不合理用量用法、耐药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处方的禁忌症用药率的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系统性处方合理性评价下,开展临床药学合理用药可降低处方不合理用药率,提高喹诺酮药物的用药合理性。

  • 标签: 喹诺酮类 抗菌药物 药学干预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将本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经氟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8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别从药物种类、给药途径等方面对不良反应的相关性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与合理用药途径。结果从调查结果来看,左氧氟沙星、静脉滴注、神经系统发生不良反应占比最高,分别为为38.82%,54.12%和43.53%。结论在临床医学中,左氧氟沙星使用和静脉滴注等因素不仅会增加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其所诱发的不良反应还有可能给患者的神经系统、皮肤系统等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针对这种情况,在今后的氟喹诺酮类药物使用过程中做好不良反应监测、合理选择用药途径与种类等对提升氟喹诺酮类药物患者的临床有效率和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是极有帮助的。

  • 标签: 氟喹诺酮类药物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胆红素、丙二联合尿酸检验诊断冠心病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5月来我院进行冠心病治疗的52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50例冠心病检查的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两组受检者均采用血清胆红素、丙二联合尿酸检验,对三者联合检验患者冠心病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通过检测发现观察组患者的血清胆红素明显比对照组低,丙二以及尿酸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水平高,两组间进行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血清胆红素、丙二联合尿酸检验患者冠心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其有助于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值得临床医学应用于推广。

  • 标签: 血清胆红素 丙二醛 尿酸检验 冠心病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聚甲酚磺栓联合LEEP刀治疗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74例,根据双盲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7例/组,前一组采取LEEP刀治疗,后一组实施聚甲酚磺栓联合LEEP刀治疗。将两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94.59%)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LEEP刀与聚甲酚磺栓联合应用在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者的治疗中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宫颈柱状上皮异位 聚甲酚磺醛栓 LEEP刀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联合用药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实施喹诺酮类药物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59例患者进行观察调查分析,分析59例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不良反应类型、不同给药途径下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结果59例由于喹诺酮类药物产生不良反应患者的不良反应类型主要包括全身性损害、皮肤、附件损害、神经系统损害等不同类型,其中实施不同给药途径及联合用药与单纯用药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统计学有意义。结论喹诺酮类药物在临床应用过程中应在确定患者不存在禁忌症的前提下进行合理应用,选择适合的给药途径,注意药物配伍禁忌,降低耐药性事件的发生率,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耐药 联合用药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结核病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4例结核病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2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入喹诺酮类药物,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62%(41/42),高于对照组的76.19%(32/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结核病患者时加入喹诺酮类药物相较于常规药物治疗而言,能提高治疗效果,且患者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较为安全,可推广应用。

  • 标签: 喹诺酮类药物 结核病 常规药物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聚甲酚磺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及阴道不良反应。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2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24例。两组患者均使用保妇康栓进行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聚甲酚磺。连续治疗4周,观察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阴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99.19%)明显高于对照组(88.71%),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3.23%)明显低于对照组(15.32%),差异显著(P<0.05)。结论聚甲酚磺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显著,患者阴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聚甲酚磺醛 保妇康栓 宫颈糜烂 阴道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进行治疗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本月接受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治疗并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120例,分为口服药物组和滴注药物组。比较两者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程度及类型。结果通过比较口服组和滴注组不良反应发现,加替沙星不良反应最多。滴注组不良反应为29例,发生率为48.3%,口服组不良反应为6例,发生率为10%,两者比较,口服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滴注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15例变态反应,8例神经系统异常,7例骨骼毒性,4例皮肤反应,1例胃肠不适。35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分别为15例变态反应,8例神经系统异常,7例骨骼毒性,4例皮肤反应,1例胃肠不适。滴注组重度发生率明显高于口服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药方式及药物类型对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影响,医护人员选取恰当的药物及给药方式,确保有效治疗疾病同时控制不良反应。

  • 标签: 氟喹诺酮类 抗生素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慢性阑尾炎术后感染预防中给予喹诺酮类药物与细化护理相结合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78例慢性阑尾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喹诺酮类药物预防术后感染,实验组采用喹诺酮类药物与细化护理相结合方法预防术后感染。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出现感染的患者有2例,感染率为5.1%。而对照组术后出现感染的患者有6例,感染率为15.3%。另外,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7.7±0.9)分,而对照组仅有(89.2±1.4)分。两组患者术后感染以及护理满意度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慢性阑尾炎术后感染预防中给予喹诺酮类药物与细化护理相结合方法效果显著,不但降低了术后感染的发生率,还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在临床上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慢性阑尾炎 感染 细化护理 喹诺酮类药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对喹诺酮类药物采用药学干预联合系统化处方评估方式的合理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共564张喹诺酮类药物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10月-2017年4月245张喹诺酮类药物处方为干预前,2017年4月-2017年10月319张喹诺酮类药物处方为干预后,比较干预前后喹诺酮类药物处方不合理使用状况。结果干预前共93.47%处方存在问题,干预后共69.28%处方存在问题;经过干预后不合理处方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喹诺酮类药物采用药学干预联合系统化处方评估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喹诺酮类 药学干预 系统化处方评估 临床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