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尿液PH值对红细胞检验结果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150例健康人尿作为标本,与健康人血标本混合,用干化学分析仪及显微镜对红细胞数量进行统计,观察不同时间、不同PH值下红细胞的数量变化情况。结果PH值=5和PH值=5.5时,随着时间的增加,红细胞数量明显减小,在此PH值状态下,红细胞的溶解比较严重;60min与10min比较,红细胞数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min与10min比较,红细胞数量有显著性差异(P<0.01),120min后与10min比较,红细胞数量有极显著差异。结论尿PH较低时,容易发生红细胞溶解现象,且随着时间的增加对红细胞检验结果影响增大,容易造成血红蛋白尿和血尿混淆,不利于临床诊断,应排除干扰因素,以获取更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

  • 标签: 血尿 红细胞 尿液pH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原发性痛经患者运用维生素E治疗的临床药效及安全性。方法将我院2015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80例原发性痛经女性随机归入两组试验,Ⅰ组38例接受尼美舒利分散片口服,Ⅱ组42例接受维生素E治疗,对比评估两组的用药效果及服药安全情况。结果Ⅰ、Ⅱ组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总药效依次为81.6%和92.9%,Ⅱ组相对Ⅰ组高,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前,两组接受BS-11法评测,结果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Ⅱ组评测分数显著低于Ⅰ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两组在观察期间均未产生明显的不良症状。结论对原发性痛经患者实施维生素E片治疗,药效显著、疼痛缓解效果好,且基本不会产生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原发性痛经 维生素E 临床药效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实验将对不孕不育症患者进行血清AMH、LH、FSH、E2检测结果分析,为该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支持。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6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5例不孕不育患者为观察组,并选取25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针对患者血清AMH、LH、FSH、E2水平进行临床诊断的判别。结果观察组患者AMH含量为(5.44±1.32)ng/mL,对照组则为(2.59±1.28)ng/mL,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在排卵期的LH、FSH、E2水平分别为(4.52±1.87)mIU/mL、(7.41±6.36)mIU/mL、(74.58±30.22)pg/mL,对照组则对应为(11.32±1.96)mIU/mL、(32.54±20.22)mIU/mL、(175.62±44.83)pg/mL,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不孕不育患者进行血清AMH、LH、FSH、E2检测,其中,AMH升高,LH、FSH、E2水平则较低,对临床诊断具有现实意义,值得进一步研究应用。

  • 标签: 不孕不育症 血清抗缪勒管激素 促黄体生成素 促卵泡成熟激素 雌二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前列腺素E1在慢性肾功能衰竭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106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患者前列腺素E1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肾功能相关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水平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cr(261.54±82.59)µmol/L、BUN(13.17±3.82)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79.25%)(P<0.05)。结论前列腺素E1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Scr、BUN水平,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前列腺素E1 慢性肾功能衰竭 肾功能
  • 简介:传统观念认为,心肌缺血是一个“有或无”的过程。但近年研究证明,由于心肌缺血发生的速度、程度和持续时间不同及缺血心肌后有无再灌注或侧支循环血流供应,心肌梗死区域或严重缺血后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区域可能仍有存活心肌。存活心肌的概念为,急性心肌梗死或心肌严重缺血后,完全闭塞或严重狭窄的相关动脉疏通后。相关区域无收缩功能或收缩功能异常的节段可逐渐恢复正常,这些可恢复收缩功能的心肌被称为存活心肌。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心肌缺血 心肌存活性
  • 简介:血红蛋白E(hemoglobinE,HbE)复合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β-地中海贫血)是HbE与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复合形成的双重杂合子,患者的临床及血液学表现与重型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相似.可出现严重的溶血性贫血。

  • 标签: 血红蛋白E 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德福韦酯(ADV)对乙型肝炎e抗原(11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11B)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100例11BeAg阳性(C11B患者,根据抽签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给子阿德福韦酯胶囊10mg口服,每天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给予25mg双环醇片口服,每天3次。治疗时间均为48周。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HA,FⅢNF,IV-0,LN等肝纤维化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各项肝纤维化指标结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乙型肝炎e抗原(11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11B)患者,双环醇片联合阿德福韦酯治疗较单用阿德福韦酯,更有助于患者各项观察指标的改善,因而推广和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阿德福韦酯 慢性乙型肝炎 双环醇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康复阶梯的应用效果。方法在医院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诊治的脑卒中患者中选取78例作研究对象,并按康复护理方案不同分组对照组(n=39)应用常规康复护理方案,研究组(n=39)则按照康复阶梯展开康复干预。结果护理前,2组患者的CSS评分、FMA评分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的CSS评分较低,FMA评分较高(P<0.05)。结论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康复阶梯的应用效果确切,可借鉴。

  • 标签: 脑卒中 常规康复护理 康复阶梯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思维导在对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6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22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110例和对照组11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高血压护理指导,观察组患者在常规高血压护理健康指导的基础上运用思维导对患者进行指导培训,以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程度、血压控制情况以及精神状况(如焦虑STAI评分)作为观察指标,探讨思维导在对高血压患者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的认知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TA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把思维导应用到高血压的护理过程中有利于提高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知率,帮助患者有效的控制血压并降低患者的焦虑情绪,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 标签: 思维导图 高血压 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eIF4E)转录表达与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的关系。方法选取人宫颈癌Hela细胞,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空白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阴性对照组Hela细胞不进行处理,空白对照组Hela细胞转染空白质粒,观察组Hela细胞转染shRNA干扰质粒,采用RT-PCR和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eIF4EmRNA和蛋白表达,采用MTT法检测Hela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结果观察组Hela细胞培养48h后eIF4EmRNA和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351±0.028)和(0.234±0.038),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对照组(p<0.05);观察组Hela细胞培养24h、48h后吸光度值(OD)分别为(0.901±0.067)和(1.201±0.080),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观察组Hela细胞培养48h后G0/G1期细胞比例为(68.01±2.55)%,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而S期细胞比例为(31.43±2.73)%,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p<0.05)。结论下调eIF4E表达,能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值得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宫颈癌 真核细胞翻译起始因子4E Hela细胞 细胞增殖
  • 简介:摘要目的初步阐明第三横突综合征红外热成像特征,为第三横突综合征早期诊疗提供可视化依据。方法选取长沙市按摩医院治未病中心2016年09-2017年09月体检中心的180例受检者,随机分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组、腰椎间盘突出症组及健康志愿者组共3组,每组60例,采集各组研究对象腰部、小腿部红外热成像图像,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结果第三横突综合征腰部热呈深红色,中心位置出现高温白点,热区向两侧外延,小腿部呈蓝色低温分布;定量研究结果显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部平均温度高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组(P=0.004),高于健康志愿者组(P=0.013);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组小腿平均温度低于腰椎间盘突出症组(P<0.001)低于健康志愿者组(P=0.012)。结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人群在腰部面部、小腿部有其特定的红外热,为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早期诊疗提供可视化依据。

  • 标签: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 腰椎间盘突出症 红外热成像 图像特征
  • 简介:摘要经过内外多项研究和实验证明思维导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促进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在儿科本科的教学实践中,思维导可以适应儿科学整合性发展,促进儿科循证医学的进步。本文结合儿科本科教育的当前现状,阐述儿科学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探索思维导在儿科本科教学改革中的应用方法。

  • 标签: 思维导图 儿科 本科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心动在老年人冠心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疑似冠心病患者73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接受静息超声心电图和UCG检查,然后对照诊断结果来分析静息超声心电图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结果超声心动的阳性预测值较高,但是特异性、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都较低,随着病变支数的增加,诊断的敏感性也会有所提高。结论作为一种无创检查方式,超声心动具有一定的价值,但是他它的特异性、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都较低,在应用时需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量。

  • 标签: 超声心电图 老年人冠心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心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其在右心功能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72例心房纤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及分组对照研究(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比两组患者的诊断结论。结果与应用心电图诊断的对照组相比,应用超声心动诊断的观察组的阳性检出率(94.44%>80.56)相对更高(P<0.05)。根据超声心动的评估结果,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心房纤颤患者右心功能得到显著的改善。结论在心房纤颤患者的临床诊断中,超声心动是一种良好的选择,能够准确评估患者的右心功能,为疾病的临床诊疗和预后判断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心房纤颤患者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圆锥动脉干畸形胎儿超声心动检查的漏误诊原因。方法对本科室40例圆锥动脉干畸形胎儿(2013年5月到2018年6月间确诊)进行研究,产前均实施了超声心动检查,将产前检查与产后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产前检查的结果。结果产前检查时3例胎儿出现漏诊,包括肺动脉闭锁1例,大动脉转位1例,法洛四联症1例,漏诊率为7.50%。出现误诊4例,其中1例右室双出口误诊为法洛四联症,1例右室双出口误诊为大动脉转位,1例大动脉转位误诊为右室双出口,1例法洛四联症误诊为共同动脉干,误诊率为10.00%。结论圆锥动脉干畸形胎儿超声心动检查存在误诊和漏诊状况,未来需采取多切面检查,并依据各类型病理特征进行鉴别诊断,提升诊断结果。

  • 标签: 圆锥动脉干畸形胎儿 超声心动图 漏误诊 原因
  • 简介:目的:采用超声心动技术,尤其是组织多普勒显像(TDI)技术,评价不同阶段慢性肾脏疾病(CKD)患者的左心室(LV)收缩及舒张功能。方法:根据Cockroft-Gault公式所计算的校正肌酐清除率(CCr),将54例CKD患者分为2组。第1组为CKD早、中期组(CCr〉29mL/min),第2组为CKD晚期组(CCr≤29mL/min);另选择27名健康对照者作为第3组。所有研究对象均接受常规UCG和TDI检查,观察TDI评估LV功能的价值。结果:与第3组相比,第1组和第2组的二尖瓣环舒张早期峰值速度(Em)显著降低(P均〈0.01),第3、1、2组分别为(8.2±1.3)cm/s、(5.5±1.8)cm/s和(5.3±1.7)cm/s;第1组、第2组舒张早期与晚期峰值速度之比(Em/Am)均显著降低(P均〈0.01),分别为(1.3±0.3)、(0.8±0.3)和(0.8±0.4)。第1组、第2组左心房均显著增大(P均〈0.01),第3、1、2组左心房内径依次为(34.2±3.3)mm、(39.3±4.2)mm和(39.0±7.0)mm;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显著增高(P均〈0.01),依次为(65.9±11.4)g/m^2、(97.6±26.9)g/m^2和(116.0±42.2)g/m^2。结论:早、中期CKD患者在LV收缩功能未显著降低时已存在舒张功能异常,超声心动检查尤其是TDI技术有助于早期检出这些心脏改变。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组织多普勒显像 慢性肾脏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临床疗效评价。方法196例HBV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88例。对照组采用西医临床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医治疗,对比两组的乙型肝炎e抗原(HBeAg)转阴情况、乙肝病毒的脱氧核糖核酸(HBV-DNA)转阴情况、满意度以及治疗前后白介素-2(IL-2)和γ-干扰素(IFN-γ)。结果联合组HBeAg转阴23例,转阴率为26.14%;对照组转阴8例,转阴率为9.09%;两组HBeAg转阴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810,P=0.003<0.05)。联合组HBV-DNA转阴33例,转阴率为37.50%;对照组HBV-DNA转阴14例,转阴率为15.91%;两组HBV-DNA转阴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479,P=0.001<0.05)。治疗前,两组IL-2、IFN-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2、IFN-γ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满意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274,P=0.022<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HBV感染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乙型肝炎病毒 感染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Aurora-A、MCM7和HPV16E7的表达及病理学情况。方法此次研究对的对象是选择2015年2月~2017年4月我院病理科收集的手术切除宫颈新鲜标本90例,依据宫颈病变分级标准进行分组正常组(2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组(20例)、CINⅡ组(15例)、CINⅢ组(15例)、宫颈鳞癌组(20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Aurora-A、MCM7和HPV16E7蛋白表达情况;观察并比较Aurora-A、MCM7和HPV16E7蛋白在宫颈不同病变、临床分期、病理情况的宫颈组织中的表达;观察Aurora-A、MCM7和HPV16E7蛋白与宫颈鳞癌病理分期的相关性。结果鳞癌组Aurora-A、MCM7和HPV16E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正常组、CINⅠ组、CINⅡ组、CINⅢ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Ⅱa~Ⅱb期宫颈鳞癌组织中Aurora-A、MCM7和HPV16E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Ⅰa~Ⅰb期宫颈鳞癌组织,低分化宫颈鳞癌组织中Aurora-A、MCM7和HPV16E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高于高分化、中分化宫颈鳞癌组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Aurora-A、MCM7和HPV16E7蛋白阳性表达率均与宫颈鳞癌病理分期呈正相关(r=0.305、0.306、0.304,均P<0.05)。结论Aurora-A、MCM7和HPV16E7蛋白在宫颈癌、癌前病变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各蛋白联合检测可以为宫颈癌诊断及预后评价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 标签: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 Aurora-A MCM7 HPV16 E7 表达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雷公藤多甙联合维生素E治疗大量蛋白尿性急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雷公藤多甙与维生素E治疗大量蛋白尿性急性肾小球肾炎33例,并与常规对照组33例对比。比较两组治疗1周后血压、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变化情况及两组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水肿、高血压、血尿、蛋白尿恢复正常的时间和住院时间,治疗1周后对24h尿蛋白定量、SBP、DBP、BUN、Scr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雷公藤多甙与维生素E治疗大量蛋白尿性急性肾小球肾炎能较快的改善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雷公藤多甙 维生素E 大量蛋白尿 急性肾小球肾炎
  • 简介:目的:采用超声心动图二维、M型和脉冲多普勒技术,评价高血压患者左心房(LA)构型及功能的改变。方法:选择高血压患者61例,另设33名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皆同期行超声心动检查(二维,M型和脉冲检查均正常),且无高血压病史。将61例高血压病患者根据M型超声心动常规标准分为LA不大组(n=30)和LA增大组(n=31),再采用二维超声和多普勒测量3组的LA构型指标[左心房舒张期内径(LADd)、左心房内径指数(LADi)、左心房容积(LAV)、左心房舒张期容积指数(LADVi)]及功能指标[左心房射血量(LASV)、左心房射血分数(LAEF)、左心房排空指数(LAEi)、左心房射血力(LAF)、左心房灌注分数(LAFF)]。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A不大组的多项LA构型指标均有改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包括LADd、LADi升高,LAFF增高[(40.79±5.37)%比(37.68±4.56)%]。而LA增大组的各项LA构型及功能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和LA不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常规M型超声心动诊断为LA不大的早期高血压患者,已发生LA构型及舒张功能异常;常规超声诊断LA增大患者,其LA异常进一步加重。二维超声和多普勒检查有助于检出高血压患者的早期LA损害,并评估其损害的严重程度。

  • 标签: 超声心动图 高血压 左心房构型 左心房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