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是临床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约占出血性疾病总数的30%。一般认为,该病是由自身抗体致敏的血小板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过度破坏所致。而近年还提出了自身抗体介导的巨核细胞数量和质量异常吸细胞毒T细胞直接溶解血小板的新理论。此外,ITP的诊断及治疗等方面近来也已取得重要进展,欧美相继制定了ITP的诊断和治疗指南。本文主要探讨成人ITP的规范化诊断。

  • 标签: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诊断 规范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感染角膜炎患者的临床规范诊断和治疗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根据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对91例感染角膜炎患者进行了研究分析,对患者提供规范化的诊断质量,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结果此次研究有10例患者是真菌角膜炎,占总数的10.99%,有30例细菌角膜炎,占总数的32.97%,有病毒性角膜炎患者41例,占45.05%。经过治疗,有显效80例,占87.91%,有效7例,占7.69%,无效4例,占4.4%,有效率是95.6%。结论对感染角膜炎患者进行诊断分析,临床中进行规范诊断和针对治疗,可以提升治疗效果,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比较高,可以让患者尽快的恢复健康。

  • 标签: 感染性角膜炎 规范化诊断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究实施保护约束规范化流程在精神科室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6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的25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照组,对250例患者进行常规的约束护理管理。将2016年7月至12月在我院精神科进行住院的25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组。对250例患者实施保护约束规范化流程管理。观察记录两组患者的约束时间、频次及护理管理效果。结果对患者进行的保护约束所包括的原因不包括自杀及外逃,主要以暴力的攻击为主。观察组患者在经过有效的保护约束规范化管理后,保护约束总时间明显出现下降。具体表现为对照组患者的约束时间为4891小时,观察组患者中约束时间为1682小时。且实施约束保护的频率降低。实施保护约束规范化管理的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情况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产生的临床护理管理效果满意。结论对医院精神科患者实施保护约束规范化流程管理,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保护约束时间及频次。在减少不良事件的出现情况外,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实施规范性约束的规范性,对于临床管理与护理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 标签: 精神科 保护性约束 规范化流程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消化内科规范性治疗慢性萎缩胃炎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10月~2017年3月接收的慢性萎缩胃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规范组与对照组,每组51例,规范组给予消化内科规范治疗,对照组给予传统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规范组患者症状总积分、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泌素17(G17)水平与对照组相近,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规范组治疗总有效率、PGⅠ、G17均高于对照组,症状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消化内科规范性治疗慢性萎缩胃炎患者后,可提升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慢性萎缩性胃炎 消化内科 规范性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儿科是医院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相关因素的影响下,目前很多医院都出现了儿科住院医师数量不足的情况,且很多医学院校在儿科住院医师的培训中存在一些问题,导致其无法胜任儿科实际工作。对于儿科住院医师的教育体系而言,规范化培训使其毕业后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医学专业终身教育的主要环节,是儿科住院医师从医学专业学生成长为合格医师的必要途径。早在2013年,我国卫生部门就针对儿科住院医师的规范化培训提出了相关的指导意见,规范化培训也成为了儿科住院医师的主要培训方式。而在其规范化培训中,职业规划内容必不可少,本文将对此进行相关简述。

  • 标签: 儿科住院医师 职业规划 规范化培训 重要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标本采集方案对微生物检验准确的干预作用。方法根据我院的2415例标本来进行研究,将其作为观察组,应用我院规范化标本采集流程,使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使用标准化检验技术,规范流程操作,选取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的2544份标本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的呼吸道标本阳性率是30.2%,对照组是33.8%,观察组患者呼吸道标本阳性率低于对照组标本,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标本、大便标本和肺呼吸道标本阳性率是13.8%、11.1%、25.1%,对照组是7.6%、7.0%、9.1%,观察组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阳性率是19.7%,对照组是16.6%(P<0.05)。结论规范标本采集方案有助于提高结果的准确,可以给临床治疗提供有效的参考。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阳性率 标本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现代化信息技术在规范输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与临床价值。方法取我院14个输血护理单元作为本组研究的观察样本,于2015年7月在所有护理单元中推广应用全新的临床输血信息系统(CBTIS),并将CBTIS子系统植入护士工作站中,联合使用护理移动工作站,采用PDA对患者进行身份识别,实现血液管理的全过程、全方位信息化管理,并收集2015年7月至2015年12月期间研究科室的申请输血次数、安全输血合格率、血标本采集合格率、输血前评估率、护理记录合格率以及血袋返回率,并将所有数据与2014年同期7月至2014年12月期间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015年7至12月,我院14个护理单元累计输血申请患者1702例,其中安全输血合格率、血标本采集合格率、输血前评估率、护理记录合格率以及血袋返回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在临床14个输血护理单元中推广应用CBTIS子系统联合使用PDA,可以明显优化输血护理流程,准确识别患者身份,提高各项输血安全指标。

  • 标签: 临床输血信息系统(CBTIS) 输血护理 信息技术 PDA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规范化抗凝治疗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非瓣膜心房颤动高危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方法选取我院及合作医院依从较好的心房颤动患者共2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n=100)和对照组(n=100)。治疗组采用华法林规范化抗凝治疗。对照组则予口服阿司匹林(100mg,1次/天)和硫酸氢氯吡格雷(75mg,1次/天)。所有的患者均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在死亡事件、栓塞事件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男性57名,女性43名,平均年龄61±12.1岁,吸烟史有27名,高血压患者31名,冠心病患者14名。对照组男性60名,女性40名,平均年龄63±15.3岁,吸烟史29名,高血压病史33名,冠心病病史13名。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共有2名患者发生死亡,3名患者发生栓塞事件,11名患者发生出血性事件。对照组有1名患者发生死亡,11名患者发生栓塞事件,8名患者发生出血性事件。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栓塞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P<0.03)。而在死亡事件和栓塞事件中,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双重抗血小板治疗相比,规范化抗凝治疗有助于降低非瓣膜心房颤动高危患者的栓塞事件。

  • 标签: 抗凝 双重抗血小板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规范护理流程干预在预防腰椎疾病患者的围手术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分析。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的骨科进行择期手术的腰椎疾病患者,进行围手术血栓预防护理干预,并观察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在患者入院第2d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VTE发生情况,未出现DTE患者,入院当天进行检查发现2例患者出现肌间静脉血栓。结论针对腰椎疾病手术的患者进行规范流程干预,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VTE预防意识,有效地降低了血栓的发生率。

  • 标签: 规范护理 腰椎疾病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在深静脉置管相关感染患者中采用规范化护理流程法进行干预后的效果及安全。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进行深静脉导管治疗出现感染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规范化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患者的感染相关指标及护理满意度、感染发生时间。结果观察组CRBSI、导管堵塞、非计划拔管及外周血培养阳性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经检验表明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感染发生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规范化护理流程运用于深静脉导管治疗发生的相关感染患者中能有效的改善感染症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缩短了感染时间,临床运用安全较高。

  • 标签: 深静脉置管 感染 规范化护理流程 安全性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医疗事业发展迅速,无论是医疗产业规模还是现代医疗技术,均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和提高,尤其各类治疗药品的研发和使用,为现代医疗提供了有效的物质支持和保障。另一方面,随着现代医药科学不断发展,医院药品库房保存的药品种类愈发繁杂、药品数量愈发庞大,对于药品库房管理规范性和标准,也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传统的药品库房管理模式,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局限性和不适应,亟需医院做出相应的管理调整,以满足现代医院的实际发展需求。笔者即从医院药品库房管理现状入手,就其规范化管理模式的建立,发表几点看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 标签: 医院 药品库房 规范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重症科内重症昏迷应用规范方案治疗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回顾分析14年12月到17年12月收治的98例急重症科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这98例患者平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有49例患者。对照组的治疗方案是常规治疗,观察组的治疗方案是规范治疗,对两组急重症科重症昏迷患者应用方案后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就治愈率而言,观察组患者治愈率77.5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38.78%。就并发症发生率而言,20.4%是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是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P<0.05)。结论对急重症科重症昏迷患者应用规范方案治疗有显著效果,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 标签: 重症昏迷 规范方案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疾病编码的规范应用对DRGs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的3000例出院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1500例,对A组患者给予常规管理,对B组患者给予疾病编码统一规范管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疾病诊断中误差事件的发生率、疾病管理优良率以及工作人员对管理过程的满意度。结果B组误差事件发生率为5.93%,明显低于A组误差事件发生率的25.20%;A组疾病管理优良率为74.33%,低于B组疾病管理优良率的92.00%;A组工作人员满意度为76.47%,低于B组工作人员满意度的94.73%,P<0.0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医院进行疾病诊断分组的过程中,通过实施疾病编码统一规范管理模式,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疾病编码 规范应用 DRGs 影响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研究临床路径在规范化输血中的应用效果,为医护人员输血工作的规范化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本院输血流程中采用临床路径800例输血病例为研究组,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2月实施临床路径前的600例病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输血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输血同意书、输血病程记录、输血护理记录、输血医嘱、血液输注及配发血报告单等各项指标合格率均显著由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血液输注不合格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输血中采用临床路径,可保证医院输血流程的规范化,有效的降低输血差错率,保证医院输血的安全及有效

  • 标签: 临床路径 规范化输血 应用
  • 简介:由于医学科技的迅猛发展,医学教育模式也由“学校教育一次性教育”模式转变为“学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医学教育”的终身教育模式。对于住院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大部分医院没有得到有效重视。实施住院检验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检验医学人才,提高临床医疗工作水平的重要措施之一,也是完善毕业后医学教育制度的组成部分。

  • 标签: 住院检验医师 规范化 培训模式 医学教育 临床医学
  • 简介:摘要采供血工作档案是记录采供血机构的主体档案,是采供血业务工作活动的真实记录,随着输血事业的发展,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档案已成为采供血工作的重要环节,尤其有着重要的价值与作用。

  • 标签: 采供血档案 作用 管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对外来器械实施集中规范管理后的效果。方法我院消毒供应中心自2013年7月起开始对外来器械实施集中规范管理措施,现择取实施前后各300包外来器械分别组成A、B两组,其中A组为实施前,B组为实施后,比较两组器械的管理效果。结果B组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及消毒合格率较A组器械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的器械清洗及消毒损失率比较,B组明显低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通过实施外来器械规范管理措施,使外来器械的管理专业化及规范化,有效的控制了外来器械的质量,这对提高手术安全及预防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外来器械 规范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80例心电监护的住院病人进行对比治疗,探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的规范使用与管理方法。方法随机选择从2016年12月到2017年12月我院收录治疗的80例住院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人,实验组采用多功能心电监护仪对病人实行24h常规心电监护,观察并记录管理和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对照组对患者进行常规监护方法,之后针对两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针对实施心电监护的40例病例进行分析,制定并引入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皮肤损伤发生率,实验组心电图、呼吸、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的故障率,操作考核合格率、配件更换率、设备故障率及维修率均比对照组有所改善。结论临床规范使用及管理心电监护仪可以发挥设备的最大效能,减少人为因素对监护效果的影响,确保病人使用安全。

  • 标签: 多功能心电监护仪 规范使用 管理
  • 简介:为了规范医学检验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的实施、管理,培养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提高学生毕业论文水平。作者通过加强毕业论文的前期训练,举行毕业论文讲座,认真筛选学生的实习基地和指导教师,规范毕业论文选題、撰写和答辩方式等措施进行,使学生能较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这有利于提高学生毕业论文质量和教学相长。

  • 标签: 毕业论文 医学检验 本科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实施效果,给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8月-2017年8月在医院接受治疗的90例脑梗塞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4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规范化护理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经干预护理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ADL评分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实施规范化护理,提高护理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脑梗塞 规范化护理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