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接受药物洗脱支架患者12个月后继续使用双重血小板治疗潜在的获益和风险并未明确。Park及同事对这一问题展开了研究,他们在两个试验中,随机分配了2701例接受药物洗脱支架且至少12个月无主要心脏或脑血管事件以及严重出血的患者应用氯吡格雷加阿司匹林或单独阿司匹林治疗。

  • 标签: 药物洗脱支架 治疗持续时间 抗血小板治疗 置入后 阿司匹林 脑血管事件
  • 简介:摘要轻型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 TIA)患者早期复发或恶化的风险很高。血小板治疗已被公认可以降低缺血性血管事件风险,各指南均推荐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血小板治疗。双重血小板治疗(dual antiplatelet therapy, DAPT)是指应用2种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阻断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DAPT有多种组合,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仍存在不确定性。文章对DAPT在轻型卒中和TIA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了综述。

  • 标签: 卒中 脑缺血 脑缺血发作,短暂性 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抗血小板聚集药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双嘧达莫 替格瑞洛 二级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服血小板药物的分类和应用现状以及市场份额进行分析,进而了解中国口服血小板药物市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方法通过二手数据库分析方法和描述性统计分析,对样本数据采用量化分析,对中国的口服血小板药物市场进行深入的研究。结果在国内市场中,阿司匹林是唯一拥有众多国内外众多指南推荐使用的血药,仍作为临床一线用药。结论未来新型口服血小板药物的开发,在于寻找出有效性高、安全性大,性价比高,且患者依从性高的口服血小板药物。

  • 标签: 口服型抗血小板药物 分类 应用现状 市场特点 发展趋势
  • 简介:摘要在血小板治疗中,血小板功能检测,能够为治疗的开展提供依据,提高治疗效果。本文立足血小板功能检测方法的研究,探讨了西门子PFA-200的应用效果,并在此基础之上,从历史研究经验、临床研究结果两个方面,论述血小板功能检测在血小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血小板功能检测 抗血小板治疗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双重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起病24h内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均为颈内动脉系统),随机分为2组,2组均给予相同高血压、瑞舒伐他汀调血脂稳定斑块、降颅压、脑细胞活化及阿司匹林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氯吡格雷,前3天300mg/d-1,以后每日75mg,2组疗程均为21d。比较2组疗效,血清CRP水平、血液中纤维蛋白原的变化规律、血小板计数、凝血功能变化及其与临床的关系。结果治疗组显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CRP水平降低、纤维蛋白原降低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血小板计数及凝血功能均正常。结论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重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较阿司匹林单一应用可有效阻止卒中进展,改善预后,不良反应未见增加。并且两者联合应用可显著降低血清CRP水平,降低纤维蛋白原,抑制急性脑梗死过程中的炎症反应,减轻脑缺血性损伤。

  • 标签: 急性脑梗死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双重抗血小板治疗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分析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重血小板治疗对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影响。 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 2013年 6月~ 2015年 6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患者 133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 65例)和对照组( 68例)。试验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进行双重血小板治疗,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血小板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相关观察指标、不良反应、脑微出血和脑出血性转化情况。 结果 试验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 81.54%,对照组为 64.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两组治疗后 CD62P、 MARAA、 MARADP、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纤维蛋白原均低于治疗前( P < 0.05)。试验组治疗后 MARAA、血浆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均低于对照组( P < 0.05)。两组脑微出血数目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 0.05),均无出血性转化发生。 结论 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双重血小板治疗急性脑梗死合并脑微出血的效果好,无明显不良反应,安全性高,不增加脑微出血的发生率和脑出血转化的危险。  

  • 标签:    [ ]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抗血小板 急性脑梗死 脑微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丁苯酞联合双重血小板药物治疗老年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研究对象60例为进展性脑梗死老年患者,入院后以电脑随机法分为A(n=30)、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接受丁苯酞+双重血小板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通过随机单盲法选取我院2020年5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44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为传统组与试验组,各22例。传统组采用双重血小板药物,试验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丁苯酞,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流变指标。结果:经过比较两组的实验结果,试验组的血浆粘度、Fbg、HCT水平显著低于传统组,组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老年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采用丁苯酞+双重血小板药物的临床疗效显著,能够切实改善患者血流变指标,缓解其病情,对促进患者尽早恢复、提高生存质量的意义重大。

  • 标签: 老年进展性脑梗死 丁苯酞 双重抗血小板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血小板治疗的药学评价方法:入选100例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导入,各50例,观察组在药学服务指导的基础上给予阿司匹林血小板治疗、对照组未进行药学指导,比较两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血小板抑制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冠心病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在药学服务指导下实施阿司匹林血小板治疗,效果十分显著,且能够使用药合理性得以提高,值得研究和推广。

  • 标签: 阿司匹林 抗血小板治疗 药学评价
  • 简介:血小板聚集药又称血小板功能抑制剂,60年代已在临床应用,当时将该类药归属于凝疗法范畴。随着对血栓性疾病发生机理的认识,血小板治疗在临床中的地位愈来愈重要,新的血小板功能抑制剂不断涌现,血小板聚集药物已成为单独的一类药物,在血栓性疾病中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对我院目前所使用的血小板聚集药的安全应用做一简要概述。

  • 标签: 抗血小板聚集药 用药安全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药物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阿司匹林行血小板治疗的药学服务。方法采取回顾性分析法,分析阿司匹林临床血小板治疗的药学服务特征与要点,从而更好地使用阿司匹林。结果经过临床实践可知,当前阿司匹林血小板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但仍存在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不良反应。结论进行血小板治疗过程中运用阿司匹林药物,能够有效提升整体疗效,但其安全性有待提升,药师在使用该药物时,必须加大对用药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保障用药的安全性。

  • 标签: 抗血小板 阿司匹林 药学服务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血小板治疗的药学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病患者64例(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随机分为100mg阿司匹林治疗的对照组(32例)与150mg阿司匹林治疗的观察组(32例),观察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低,治疗有效率高,P<0.05。结论:150mg阿司匹林血小板治疗能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阿司匹林 抗血小板 药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阿司匹林血小板治疗的药学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冠心病患者64例(2020年8月至2021年9月),随机分为100mg阿司匹林治疗的对照组(32例)与150mg阿司匹林治疗的观察组(32例),观察患者血小板聚集率、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小板聚集率低,治疗有效率高,P<0.05。结论:150mg阿司匹林血小板治疗能降低血小板聚集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 标签: 阿司匹林 抗血小板 药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血小板相关参数的变化对冠心病患者血小板治疗前后的影响。方法选取冠心病行PCI术后患者共46例。分析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内血小板参数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情况。结果30例患者与治疗前相比,PDW、MPV、P-LCR明显升高(P<0.05);46例患者在PCI术后血小板聚集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PLT聚集率为监测PCI术后血小板治疗的重要指标,而PDW、MPV、P-LCR可作为辅助指标,两者协同监测,有利于指导临床用药。

  • 标签: 冠心病 抗血小板治疗 血小板相关参数 血小板聚集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脾切除术后通过阿司匹林及双嘧达莫的干预对患者血小板数量有无显著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至2012年收治的外伤性脾破裂行全脾切除术78例患者临床资料,随即分成两组,对照组术后不给于口服阿司匹林,治疗组给与口服阿司匹林100毫克及双嘧达莫40毫克日1次,采用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血小板数量的变化曲线。结果术后5天血小板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血小板由高峰恢复至安全值(血小板值≤500×109/L)时间治疗组平均12.25天,对照组平均22.37天,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阿司匹林联合双嘧达莫在脾切除术后治疗过程中能有效缩短血小板数量恢复正常时间,并减少血栓性并发症发生。

  • 标签: 脾破裂 脾切除 阿司匹林 双嘧达莫 血小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血小板治疗中,采用血小板聚集功能试验进行监测的作用。方法:纳入2020年9月~2022年9月期间的100例进行血小板治疗的冠心病患者,纳入同期30名健康体检者进入对照组,采用血小板聚集功能试验测定所有研究对象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观察冠心病患者在血小板治疗前后与健康体检者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结果:治疗前,冠心病患者的AA、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治疗后,氯吡格雷组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低于正常对照组,阿司匹林组AA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低于正常对照组,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组ACA、ADP途径诱导的血小板最大聚集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均只能抑制单一途径诱导的血小板聚集,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对多个途径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均具有抑制作用。在冠心病血小板治疗中,血小板聚集功能试验可帮助医师判断血小板治疗效果,可为确定最佳剂量及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 标签: 冠心病 抗血小板 血小板聚集功能试验 阿司匹林 氯吡格雷 血小板最大聚集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规范化凝治疗与双重血小板治疗非瓣膜性心房颤动高危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及合作医院依从性较好的心房颤动患者共20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n=100)和对照组(n=100)。治疗组采用华法林规范化凝治疗。对照组则予口服阿司匹林(100mg,1次/天)和硫酸氢氯吡格雷(75mg,1次/天)。所有的患者均随访18个月。比较两组在死亡事件、栓塞事件和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男性57名,女性43名,平均年龄61±12.1岁,吸烟史有27名,高血压患者31名,冠心病患者14名。对照组男性60名,女性40名,平均年龄63±15.3岁,吸烟史29名,高血压病史33名,冠心病病史13名。两组一般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共有2名患者发生死亡,3名患者发生栓塞事件,11名患者发生出血性事件。对照组有1名患者发生死亡,11名患者发生栓塞事件,8名患者发生出血性事件。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栓塞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6,P<0.03)。而在死亡事件和栓塞事件中,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与双重血小板治疗相比,规范化凝治疗有助于降低非瓣膜性心房颤动高危患者的栓塞事件。

  • 标签: 抗凝 双重抗血小板 非瓣膜性心房颤动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