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乳腺癌实施互动式护理对患者术后生活质量与癌性疲乏程度影响。方法:对本科室 80例对乳腺癌患者( 2016年 1月到 2018年 3月间收治)进行观察研究,采取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 n=40)和互动式组( n=40),常规组运用常规护理,互动式组实施互动式护理,分析总结不同护理方案对患者负面情绪、癌性疲乏程度、生活质量、上肢功能的影响。结果:互动式组护理后 SAS、 SDS、癌性疲乏程度明显低于常规组,互动式组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患肢后伸、外展、前屈角度均明显高于常规组( P<0.05)。结论:互动式护理可有效改善乳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癌性疲乏。

  • 标签: 互动式护理 乳腺癌 术后 生活质量 癌性疲乏程度 上肢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接收并治疗的小儿骨折病人2400例为研究对象,常规组采用常规教育模式护理,干预组应用互动健康教育模式护理。对比2组患儿不同护理模式应用效果的差异性。结果干预组护理质量评分为(90.76±4.66)分,满意度为93.5%%,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互动健康教育模式在小儿骨折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推广应用。

  • 标签: 互动健康教育模式 小儿骨折 应用效果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深入研究在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护理中应用互动达标理论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进行治疗的66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进行观察,将99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33例,常规组接受精神科常规性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接受互动达标理论护理。结果实验组在出院时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互动达标理论在双相感情障碍患者临床护理中具有很高的应用意义。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互动达标理论 药物依从性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事业不断发展,对药学专业人才需求量明显增加,也有着更高层次的要求,医院药学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教学方法优化完善是不可轻视的一大关键点。互动式案例教学法优势作用明显,教师要将其巧妙应用到医院药学教学中,实现有效药学教学,在衔接药学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培养高素质药学人才。

  • 标签: 医院药学教学 互动式案例教学法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互动式健康教育干预在小儿脑性瘫痪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脑瘫患儿,将入选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其中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干预,试验组(25例)患儿在常规临床护理的基础上结合互动式健康教育干预观察两种护理方法,并比较两组患儿取得的临床疗效、生活能力和智力变化结果。结果试验组患儿取得的护理总有效率以及患者临床生活能力评分和智力评分均明显优于干预前(p<0.05),且试验阻组取得的结果与对照组患者临床结果相比较存在相对比较明显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互动式健康教育干预运用小儿脑性瘫痪护理工作中,可显著提高患儿的生活能力及智力评分,使促进患儿康复,同时治疗总有效率也较为理想,具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小儿脑瘫 互动式 健康教育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互动式案例教学法在临床药学本科教学中应用的有效性。方法针对三届临床药学专业学生,2012级学生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2013级学生为实验组、2014级学生为验证组,均采用互动式案例教学法,比较并验证教学效果。结果三组的基础理论成绩无明显差异,实验组和验证组案例分析和自主学习能力优于对照组并呈递增状态,学生对互动教学的满意度较高。结论互动式案例式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逻辑思维及综合分析问题能力1。

  • 标签: 互动 医院药学 品管圈 比较 讨论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在临床上,研究对乳腺癌患者患者采取互动式护理的实施方案后,对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和癌性疲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乳腺癌患者患者100例,选取时间为2015年7月到2016年8月,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上互动式护理,记录并对两组数据的生活质量和癌性疲乏。结果观察组在经过互动式护理方案护理后,生活质量明显有所改善,癌性疲乏程度也和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互动式护理对乳腺癌患者而言,不仅让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得以改善,还减轻了她们的癌性疲乏程度,让她们得以更积极地面对生活。

  • 标签: 乳腺癌患者 互动式护理 生活质量 癌性疲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处方分析在中药调剂中的作用效果,为强化临床处方分析提供科学指导。方法抽选2014年8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560例中药使用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80例,对照组未进行处方分析,观察组则由年资丰富的中药师遵循医院处方分析路径对280份中药处方进行分析,观察两组中药处方错误,记录发生的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各项处方错误包括用药重复(3.2%)、书写不规范(4.6%)、配伍禁忌(3.9%)、用量错误(3.6%)、用法错误(2.5%)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且不良事件发生频次明显低于对照组(4.30±2.13vs9.40±2.45)(P<0.05)。结论在中药调剂中应用处方分析能够减少处方错误,提高用药安全性,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对于推动临床合理用药具有积极作用。

  • 标签: 中药调剂 处方分析 作用效果 合理用药
  • 简介:目的:探讨血气分析临床应用存在的缺陷及原因。方法:对血气分析应用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寻找缺陷所在。结果:血气分析在操作各环节均可出现缺陷,结果判断受判断者对临床基础知识的了解及对血气分析的认知度影响。结论:血气分析应从操作及结果分析两方面予以关注,才能有效避免缺陷出现。

  • 标签: 血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静脉配制中心运行初期的差错及出现原因,为提高医院静脉配制中心工作效率和质量提供借鉴和帮助。方法针对我院静脉配制中心于2016年2月~8月期间运行初期阶段的差错事件进行统计,对差错事件类型进行整理,分析差错事件出现的原因,并总结应对措施。2016年9月开始实施差错事件应对措施,对2016年9月~2017年3月阶段内的差错事件进行统计,比较两个阶段内静脉配制中心运行差错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2016年2月~8月,静脉配制中心的差错事件共发生25起,包括3起外部差错事件、22起内部差错事件,差错出现原因主要包括医师、护士、药师这3个方面;2016年9月~2017年3月,静脉配制中心的差错事件共发生7起,较2016年2月~8月同比降低72个百分点,均为内部差错事件,无外部差错事件。结论针对静脉配制中心运行初期差错事件进行分析,实施针对性的应对措施,可有效减少静脉配制中心的差错事件,有利于提高静脉配制中心的工作质量,维持静脉配制中心的正常运行。

  • 标签: 静脉配制中心 运行初期 差错事件
  • 简介:摘要对于我们来讲,眼睛十分重要,人的眼睛是人身体上相对来说最脆弱的器官,在现代社会,由于人们生活习惯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大大提高的眼科疾病的出现概率,例如长时间玩手机、熬夜、甚至一些小事故,都会使脆弱的眼睛出现问题,轻者势力减退,重者甚至失明。眼睛受到伤害不仅是影响患者视力和生活,更有可能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所以,眼部护理显得十分重要。人们对眼科疾病医疗护理的期望也越来越高,但依然存在较大的护理风险。本文将分析一些眼科护理中的风险因素并对其提出一定对策。

  • 标签: 眼科护理 风险因素 对策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对内科急救病例进行分析。方法本次研究将选择我院于2014年09月~2017年08月内科接收的92例高血压危象患者为研究对象,为了便于调查,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观察组采取急救治疗,对两组患者疾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8.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3.9%,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急救治疗运用到高血压危象患者中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水平。

  • 标签: 急救治疗 高血压危象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与分析白癜风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效果,探讨白癜风发病机理。方法对2015年8月-2016年8月就诊于我医院皮肤科门诊的80例白癜风病例资料收集整理,主要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和临床资料,运用SPSS19.0和Excel表格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男性53例(66.25%),女性27例(33.75%);平均发病年龄(25.29±1.04)岁,发病年龄高峰为12~19岁;患者职业中学生最多,寻常型白癜风患者63例(78.75%);58例(72.5%)处于进展期;49例(61.25%)在春夏季节发病;皮损以曝光部位(头面部、颈部及手足部位)发病率较高(52.79%);平均病程(5.15±0.27)年,≤5年的有56例(70.0%)。结论白癜风患者发病年龄小,病因不清,部分患者有家族史或细胞免疫功能异常,疗效有待提高。

  • 标签: 白癜风 临床特征 治疗效果
  • 简介:猝死是心律失常或其他原因导致的心搏骤停.本文报道的16例均于夜间睡眠中突然死亡.现就16例猝死的尸解及猝死有关问题加以分析,探讨如下.

  • 标签: 心脏猝死 诊断 发病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腹股沟疝临床类型、表现及治疗措施。方法抽选我院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130例腹股沟疝患者病例资料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30例腹股沟疝患者经临床检查和分析,查出可复性疝46例,滑动性斜疝33例,嵌顿性疝26例,绞窄性疝25例,通过针对性手术治疗,83%(108/130)的患者达到良好效果。结论密切观察腹股沟疝患者临床表现,并结合临床检查,判断腹股沟疝类型,有助于手术方式的及时选择,可取得较好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股沟疝 分类 临床表现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我院静脉配置中心液体配置差错,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分析我院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中出现的各类差错问题,针对所出现的问题做出防范措施。结果我院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差错包括医嘱审方差错、排药差错、配置差错、复核失误、打包差错、退药差错等。所有差错均可以通过实施防范性措施来避免。结论在我院静脉配置中心工作中制定严格的工作规范制度、加强管理等,可以避免静脉配置中心液体配置差错等一系列问题,从而保证输液安全。

  • 标签: 静脉配置 液体配置差错 分析 防范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尿液分析仪与显微镜镜检法检测尿液白细胞(BWC)两种方法的结果差异。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用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镜检法同时对相同的680例尿液标本。结果尿液分析仪检测白细胞结果为阳性者(±~4+)219例,阳性率为32.2%,再用显微镜镜检检出白细胞超出正常范围(即大于0~5/HP)者为180例,阳性率占26.5%。剩余461例阴性标本用显微镜镜检发现73例阳性,388例阴性。结论尿液分析仪和显微镜镜检法测定尿液白细胞两种检测手段所检测出的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所以尿液分析仪并不能代替显微镜镜检法对尿液白细胞的检测。

  • 标签: 显微镜镜检法 尿液分析仪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阴道试产的风险及对策。方法选择我院产科收治的61例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及同时期收治的61例非瘢痕子宫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分娩结局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有41例阴道试产成功,20例产妇选择再次剖宫产,成功率为67.21%。观察组的宫缩乏力、胎儿窘迫、活跃期停滞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瘢痕子宫再次妊娠孕妇在进行阴道试产前,需正确评估妊娠期子宫瘢痕的愈合情况及是否出现先兆子宫破裂,做好风险对策,减少并发症,提高阴道分娩率。

  • 标签: 瘢痕子宫 妊娠 阴道试产 风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输血过程中误差的原因分析及应对策略。方法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为2015年8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发生的30例输血过程中出现误差的患者资料,对引发输血过程中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结合其具体原因将相关应对策略分析出。结果30例误差资料当中,非技术性误差占明显高于技术性误差占比,P<0.05。结论将临床输血管理力度加强,提升输血科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及业务知识水平,对输血技术严格规范同时严格遵照护理核心制度开展操作,以减少误差的发生。

  • 标签: 输血 误差 输血管理 应对策略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麻醉复苏期间血气分析患者疼痛的影响。方法研究资料均为本院于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接收的行全麻手术治疗患者,共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均麻醉复苏期血气待查,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行综合护理干预,分析一次穿刺成功率、心理状态、疼痛程度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96.92%、护理满意度96.23%显著高于对照组86.67%,81.13%,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心理状态和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麻醉复苏期血气分析中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并缓解疼痛程度,利于获得患者的高度认可,改善护患关系,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护理模式 血气分析 疼痛程度 穿刺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