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83 个结果
  • 简介:组织工程(tissueengineering)从1987年正式提出到目前,在短短不到二十年中已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在免疫缺陷的小动物体内构建出各种组织工程化组织,而且成功地修复了免疫功能完全的大型哺乳类动物各种组织缺损,更重要的是部分组织工程化组织已在初步的临床应用中取得了稳定而持久的疗效,在实践中从小动物到大动物到人

  • 标签: 组织工程材料 种子细胞 组织工程学 组织构建 骨髓基质干细胞 胚胎干细胞
  • 简介:目的:研究小鼠吸烟急性中毒后肺组织的形态计量改变.方法:应用图像分析技术和形态计量方法,测量小鼠吸烟急性中毒后肺组织的形态计量改变.结果:吸烟2组(改进型低自由基香烟)小鼠的存活时间是吸烟1组(普通香烟)小鼠的3.7倍.吸烟组与对照组比,小鼠肺泡体积密度、异形指数、等效直径及肺泡间隔厚度明显增大(P<0.05~P<0.01)表面积密度、数密度、形状因子则明显减少(P<0.01);肺小支气管内腔的形状因子明显增大(P<0.01),上皮的周长指数显著减少(P<0.01);小支气管的Reid指数则无明显改变;病理结果显示,吸烟2组病变不如吸烟1组明显.结论:改进型低自由基香烟的毒性明显低于普通香烟.

  • 标签: 急性中毒 形态计量学 吸烟 肺组织
  • 简介:为探讨妊高征胎盘床血管和胎盘绒毛的组织结构特点及其与妊高征发病机制的关系。本文应用图像分析系统对29例重度妊高征(妊高征组)和29例正常妊娠(正常组)的子宫胎盘床血管和胎盘绒毛进行了形态计量检测。结果显示:1.妊高征组胎盘的重量,大小均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2.妊高征组胎盘绒毛具有合体细胞结节,细胞滋养细胞,绒毛基底膜增厚和纤维素样坏死的绒毛数显著高于正常组(P<0.05),而具有血管合体细胞膜的绒毛数显著低于正常组(P<0.05)。3.妊高征组胎盘的游离绒毛直径,周长和面积均比正常组显著减小(P<0.05)。4.妊高征组子宫胎盘床螺旋动脉妊娠生理性改变缺乏,管壁增生肥厚,纤维素样坏死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正常组(均P<0.05)。提示妊高征子宫胎盘床血管病变在妊高征发病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而胎盘绒毛的组织形态变化是胎盘缺血,缺氧的结果。

  • 标签: 妊高征 胎盘 子宫胎盘床 形态计量
  • 简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尤其伴有肠上皮化生(IM)和不典型增生是胃癌前病变,在内镜下可见黏膜有一定的特征性改变.为探讨其镜下形态改变与组织不典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间的关系,作者对2001年2月~2003年8月间诊断为CAG的病例进行镜下所见与病理学对比分析.

  • 标签: 内镜下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肠上皮化生 不典型增生 CAG 组织学变化
  • 简介:为探讨低温保存的大鼠同种带瓣管道移植物的组织演变,应用低温保存同种异体带瓣主动脉和肺动脉异位移植模型,观察移植血管的血管壁细胞浸润数、内膜/中层比值和透射电镜下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移植组血管周围大量淋巴细胞浸润、中层坏死和向心性血管内膜增厚。电镜研究发现增厚的内膜由平滑肌样细胞和弹力纤维结构组成,表面附有一层受体源的内皮细胞,同种异体主动脉壁最后形成瘢痕组织。给予环孢素A后,这些病理改变有所减轻。

  • 标签: 低温保存 同种异体移植 主动脉 实验研究
  • 简介:背景:虽然椎间cage已被广泛应用,但关于人类脊柱cage内所含组织组织资料却很少报道。本文旨在描述从人体取出的、临床失败的椎间cage内容物,以及关于cage内植骨类型对骨质存活的影响。方法:对78枚取自48例患者体内的cage进行分析:其中碳纤维cage8枚,金属螺纹cage70枚。有植骨资料的67枚cage中,56枚为单纯移植自体骨,6枚为局部自体骨加脱矿物质骨基质植骨,4枚为同种异体骨植骨,1枚单纯脱矿物质骨基质植骨。导致取出cage的原因包括融合不良、cage位置不良或术后移位、脊柱损伤(融合节段的压缩骨折)、腰痛、进行性椎关节退变强直、神经根受压和(或)感染。cage置入时间平均为22个月。对每个包埋在cage中心的部分进行不脱钙切片观察,对被存活骨、坏死骨、纤维软骨、透明软骨、纤维组织及移植替代物所占据的邻近区域进行直观评估。碎屑微粒通过半定量的评分系统进行评估。结果:在78枚中有71枚cage内容物显示有组织存活的骨组织,有血管长人证据,说明移植骨已融合。存活骨所占的区域范围平均为44%(范围,0%~80%)。虽然有些cage中有相对较大的皮质植骨块,但仅有微弱的新骨形成迹象。在这些cage中,纤维软骨成分占50%。失败cage的植骨块间存在小的纤维软骨缝隙,提示cage松动。另外,78枚中有31枚cage发现植骨区域内有≥5%的范围被透明软骨占据,这可能是来源于椎体终板或小关节面。结论:本研究并非检验cage及植骨的效果,而是通过研究透明软骨及纤维软骨在这些失败病例中的发生率,来说明植骨及植骨部位的准备对最大限度地提高植入骨融合的重要性: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系列病例(没有,或历史,对照组)]。进一步可信度参见作者介绍。

  • 标签: CAGE 组织学评价 取出 临床 融合器 腰椎间
  • 简介:在64侧成尸下肢标本上对足底软组织进行了观测。第一跖骨头足底软组织厚度:11.6±3.5mm,第二跖骨头:13.6±3.1mm,第三跖骨头:13.3±2.9mm,第四跖骨头:12.0±2.8mm,第五跖骨头:10.7±2.8mm,第五跖骨底:16.7±4.8mm,跟骨结节:16.8±2.9mm。上述各处解剖层次,第五跖骨底第四层为肌腹、肌腱,跟骨结节缺少第四层,其余均为皮肤、浅筋膜、深筋膜、肌腱。本文认为足鹿软组织厚度在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在性别上(除外第三跖骨头)也没有显著差异,并认为修复足鹿软组织的皮瓣要具备足够的厚度,尤其是浅筋膜层。

  • 标签: 足底软组织 厚度 皮瓣
  • 简介:通过研究肠粘连形成过程的组织形态变化,探索肠粘连的可能发病机理。方法SD大鼠35只,5只作为正常对照,30只按Harris方法形成腹膜粘连模型。分别于术后3h至7d处死,动态取粘连形成过程中创面部位盲肠浆膜、壁层腹膜和腹膜粘连部位组织,置10%福尔马林固定,石蜡切片,HE染色,光镜观察以上粘连组织形态改变。结果1-3d粘连的腹壁和盲肠正常结构破坏,纤维蛋白渗出渐形成一条红染的边缘清楚的粘附带。4-5d表面炎性渗出,以及新鲜肉芽组织形成,间皮细胞减少或消失。6-7d间皮细胞与纤维细胞之间融合在一起,不易辨认出肠与腹膜组织的明确界限,于粘连缝隙的表面可见一层不连续的扁平的间皮细胞。结论纤维蛋白渗出增加和间皮细胞在腹膜粘连形成中可能起重要作用。肠粘连预防的重点放在尽量减少纤维蛋白渗出和促进腹膜间皮的生长可能是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方向。通过观察腹膜粘连的病理改变,对外科手术以及其它创伤所引起的腹膜病变的去粘连有非常实际的理论价值及形态依据。

  • 标签: 肠粘连 腹膜 纤维蛋白 间皮细胞 形态学
  • 简介:目的;研究人类不同成熟期卵子冷冻与复苏的实验条件,观察慢冻速融后卵子形态、存活状况。探讨卵子冷冻的方法。方法:收集自愿捐赠获得的辅助生殖周期中的卵母细胞进行慢冻速融,观察成熟卵子(MII)和未成熟卵子(MI+GV)的形态变化以及未成熟卵冻融后体外成熟情况。结果;本实验冻存卵子47例。存活18例,含13例成熟卵子(MII)和5例未成熟卵子(MI+GV)。存活率38.30%。结论:本法冻融卵子有部分卵子获得短期存活,为今后卵子冷冻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实验依据。

  • 标签: 卵母细胞 低温保存 体外
  • 简介:目的研究修复上肢神经缺损新的手术方法.方法应用植入自体雪旺氏细胞的胚胎神经复合型神经桥接体,修复上肢神经缺损46例(52条),术后1年进行神经功能评定.结果本组46例获随访40例,随访时间12~36个月,按Seddon的周围神经损伤术后恢复评定标准进行评定,优良率为69.57%.结论植入自体雪旺氏细胞的胚胎神经复合型神经桥接体移植,是一种修复上肢神经缺损的新方法,具有进一步深入研究和临床应用的前景.

  • 标签: 胚胎神经 雪旺氏细胞 上肢神经 移植
  • 简介:目的:为揭示对-壬基酚(p-NP)是否具有发育毒性及毒作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微团培养观察了不同浓度的对-壬基酚(p-NP)对体外培养的Wistar大鼠胚胎中脑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结果:p-NP对体外培养的Wistar大鼠胚胎中脑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均有抑制作用。表现为染毒组神经细胞集落形成数量减少,细胞毒性试验吸光度值下降,并呈现出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p-NP对中脑细胞的50%增殖抑制浓度(IP50)和50%分化抑制浓度(ID50)为27.35ug/ml和8.93ug/ml,结果:按照Renault等人推荐的体外致畸分类标准,p-NP属于阳性致畸物。

  • 标签: 对-壬基酚 中脑细胞 微团培养 增殖 分化 致畸性
  • 简介:为改进类胚体制备过程中分化不同步等问题,探讨采用小鼠胚胎干细胞建立贴璧制备类胚体的新方法。当小鼠胚胎干细胞R1生长至70%-80%亚融合时,将其消化成单细胞,以1×10^6的细胞数接种到100mm组织培养皿中,用含低浓度白血病抑制因子(1ng/ml)的胚胎干细胞培养液连续贴壁培养3天后,收集贴壁细胞团继续悬浮培养。对悬浮培养的类胚体及其冷冻切片行形态观察。结果发现该类胚体大小均一,分化同步。能展示从简单类胚体到成熟囊性类胚体的典型发育过程。免疫荧光染色观察到悬浮及贴壁分化的类胚体甲胎蛋白(AFP)、血小板内皮细胞粘附分子-1(PECAM—1)及神经丝蛋白68kD(NF-68)三种标志物表达均为阳性。结论:与目前常用的类胚体制备方法相比,本法操作简便,类胚体形成率高、分化阶段同步、结构典型,具有分化为三个胚层来源细胞的能力。

  • 标签: 胚胎干细胞 类胚体 形态 分化 甲胎蛋白
  • 简介:目的观察表皮干细胞与胚胎期汗腺发生过程的关系,为诱导表皮干细胞向汗腺细胞定向分化奠定基础。方法分别取13-31周胎龄人胎儿背部全层皮肤,采用常规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SP法),动态观察汗腺原基细胞,汗腺胚芽细胞及汗腺细胞中β1整合素与细胞角蛋白-19(K19)的表达特征,以细胞角蛋白-8(K8)免疫组化染色阳性为汗腺发生及成熟的鉴定标准。结果组织观察显示,胎龄16周的皮肤,初级表皮嵴基底层细胞呈灶性聚集,形成小丘状,继而形成圆柱状细胞索向深层切入;至胎龄第24周时,细胞索末端部分形成蟠状,表现为成熟汗腺特征,不仅汗腺原基细胞,汗腺胚芽细胞表达β1整合素与K19,成熟的汗腺细胞亦有表达,并持续存在于汗腺发生全过程,K8始于14-16周,在汗腺胚芽细胞内表达并持续存在。结论汗腺于胎龄14-16周开始发生,至第24周基本成熟,胚胎期汗腺发生过程中,表皮干细胞是汗腺发生的源泉。

  • 标签: 胚胎期 表皮干细胞 汗腺 细胞培养 免疫组织化学 烧伤
  • 简介:目的寻求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足部组织游离移植再造拇、手指及关节功能的新方法,进一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对足部跖底与跖背动脉系统进行显微解剖研究。设计并应用逆行游离、吻合跖底动脉的足部组织游离移植术治疗76例拇、手指及手部关节缺损患者,其中第二足趾移植58例,第二足趾复合组织移植4例,近侧趾间关节移植8例,Mu甲瓣移植6例。分析总结其疗效。结果第一跖底动脉解剖恒定,到第二足趾的分支粗于第一跖背动脉。75例患者全部成活,移植部位外观良好,功能明显改进,总成活率为98.7%。另1例行第二足趾游离移植再造拇指术患者因顽固性动脉痉挛而改用锁骨下皮管包埋。结论应用逆行游离跖底动脉为蒂的足部组织游离移植术可以克服其它方法存在的血管解剖变异较大、操作复杂、费时等不足,提高了手术效率和成功率。

  • 标签: 跖底动脉 跖背动脉 足趾移植 手功能重建
  • 简介: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骨显像(ECT)、X线、CT等影像技术在组织工程骨修复山羊大段负重骨骨缺损远近期实验观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中国青山羊15只,制备单侧胫骨2cm的骨膜与骨缺损,缺损内植入组织工程骨[CHAP珊瑚羟基磷灰石+经诱导分化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marrowstromacells,BMSCs)],术后ECT、X线、CT等影像手段检查,评价骨缺损修复情况及各种手段的应用价值.其中在早期术后2、4、8周行ECT检查,4、8、12周行X线检查.远期在术后2、3、6个月行CT检查,术后6、12、18个月行X线.结果术后影像手段检测表明,组织工程骨组可以修复2cm的骨缺损,ECT显示在术后2个月内骨再生和再血管化进展顺利,X线和CT显示术后组织工程骨成骨呈渐进性和偏心性,12个月以后组织工程骨与山羊胫骨牢固愈合,并开始塑形.结论组织工程骨具有良好的修复山羊大段骨缺损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影像技术提供了理想的直观依据.

  • 标签: 骨组织工程 山羊 成骨 影像学
  • 简介:背景:因为假体的股骨柄比股骨有更强的刚度,所以在全髋关节置换患者中更容易产生应力遮挡导致骨溶解。这种关注促进了与正常股骨有相近结构刚度的复合股骨柄植入物的发展。这种假体柄由钴铬合金为轴心,外面包裹聚芳醚酮聚合物和钛网,有利于骨向内生长。此项研究的目的是确定使用这种假体柄的中期临床、放射组织结果。方法:28例患者(男19例,女9例),平均年龄51.3岁。使用Epoch柄进行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平均随访时间6.2年。术前、术后、术后每2年一次分别用Harris髋关节评分以及放射影像进行研究。此外,术后2年用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扫描评估骨再吸收。尸检获得2块股骨,分别于术后13个月和48个月分析其骨内长入和骨表面长入情况。结果:术前平均Harris髋关节评分为56分,末次随访时提高到97分。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扫描证实2年后平均骨密度在Gruen7区减少最多者为27.5%。放射证实无假体移位,只有1髋有骨溶解。所有假体柄均有稳定的骨组织固定。组织评估,术后13个月和48个月尸体股骨标本表明沿整个假体柄平均骨向内长入(标准差)分别为49.63%±13.04%,73.57%±8.48%;平均骨表面长入分别为54.18%±7.68%,80.92%±6.06%。结论:使用Epoch髋关节假体柄后中期随访显示了其良好的临床功能、骨融合的放射证据、骨向内长入和表面长入的组织发现。尽管植入物的近期和中期效果良好,但还是有必要通过长期随访评估植入物的远期功能。可信水平:治疗性研究,Ⅳ级。详细的可信水平分级参见作者须知。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临床功能 假体柄 组织学 复合 全髋关节置换手术
  • 简介:小鼠胚胎干细胞(embryonicstemcell,EScell)体外分化2.5-3.5天形成的拟胚体(embryoidbody,EB)中可产生原始细胞集落形成细胞(blastcolony-formingcell,BL-CFC),后者具有造血和内皮细胞双向分化潜能,是目前体外实验可检测到的最早期的定向造血分化的细胞.本研究建立BL-CFC培养体系,并通过造血祖细胞集落培养、免疫荧光标记以及巢式RT-PCR鉴定单个原始细胞集落来源的贴壁细胞和非贴壁细胞的分化特点.结果表明:部分贴壁细胞吞噬DiI-Ac-LDL,并表达CD31,UEA-I,VE-cadherin等内皮细胞特异性的表面分子;非贴壁细胞具有原始造血(primitivehematopoiesis)和(或)永久造血(definitivehematopoiesis)活性,其中20%的原始细胞集落含有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highproliferativepotentialcolony-formingcell,HPP-CFC),后者能形成次级造血集落.结论:胚胎干细胞来源的BL-CFC可产生高增殖潜能造血祖细胞,但原始细胞集落来源的HPP-CFC是否具有体内造血活性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 标签: 胚胎干细胞 原始集落形成细胞 高增殖潜能集落形成细胞 造血分化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处理输卵管积水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nvitrofertilizationandembryotransfer,IVF-ET)结局的影响.方法2002~2005年在我院行IVF-ET伴输卵管积水的53例分3个研究组:①未处理组17例,仅行IVF-ET,未对积水进行处理;②直接切除组17例,行IVF-ET术前在腹腔镜下处理输卵管积水;③失败后切除组19例,IVF-ET失败后腹腔镜下处理输卵管积水后再行IVF-ET.结果未处理组新鲜移植周期妊娠率15.8%(3/19),解冻周期妊娠率10.5%(2/19),平均周期妊娠率13.2%(5/38),累积活胎率17.6%(3/17);直接切除组分别为36.8%(7/19),23.1%(3/13),30.3%(10/32),41.7%(8/17);失败后切除组分别为16.7%(2/12),58.3%(14/24),44.4%(16/36),73.7%(14/19).失败后切除组的解冻周期妊娠率、平均周期妊娠率及累积活胎率均高于未处理组(χ2=10.374,P=0.001;χ2=8.903,P=0.003;χ2=11.305,P=0.001),直接切除组平均周期妊娠率及累积活胎率呈高于未处理组的趋势(χ2=3.377,P=0.066;χ2=3.360,P=0.067).结论输卵管积水降低IVF-ET的妊娠率,妊娠结局不良,腹腔镜下处理输卵管积水后再行IVF-ET提高妊娠率,获得良好的妊娠结局.

  • 标签: 腹腔镜 输卵管积水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妊娠率
  • 简介:在异体肢体移植的组织成分中有特定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基因(majorhistocompatibilitycomplex,MHC)抗原性层次,这种在抗原性上的不同可能影响每种复合异体组织移植,例如肢体移植在不远的将来将在临床得到应用。通过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虽然已经取得成功,但在供体与受体间的组织相容性屏障方面仍然存在问题,它通过激活免疫反应而导致移植排斥。虽然FK-506和环孢霉素等免疫抑制剂可以延长异体移植肢体的存活时间,但对于MHC引起的免疫问题的更好理解是必要的。

  • 标签: 组织相容性 复合组织移植 肢体 抗原性 MHC 移植排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