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8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对衰弱患者行早期识别及个体化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 我科 2019 年 6 月 -10 月 65 岁及以上的住院患者采用 Fried 衰弱 表型 进行衰弱评估, 共选取衰弱前期和衰弱期患者 60 人, 根据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对照组 30 例和观察组 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个体化干预措施: 运动锻炼指导、营养干预、多学科团队合作、家庭访视和药物治疗管理。分别在干预后的 1 、 3 、 6 月末对两组患者的跌倒、死亡的发生率及衰弱程度减缓进行评估。结果 观察组在干预后的 3 月末和 6 月末 跌倒、死亡率明显减少,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而衰弱减缓增加,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对衰弱患者进行评估,能有效识别衰弱老年人以及尽早进行个体化干预,从而减缓衰弱程度,降低老年人跌倒、死亡率,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预期寿命。

  • 标签: 老年衰弱 Fried 衰弱 表型 跌倒 死亡 衰弱程度减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迷你临床评估锻炼(Mini-CEX)是一种同时评估受训者临床技能并向他们提供绩效反馈的方法。这是对传统床旁检查的简单修改,因此,它依赖于实际患者的使用以及熟练的临床医生的判断。本文介绍了Mini-CEX,叙述了它的开发方式,然后说明了它在现代化医疗职业(MMC)基础计划评估中的使用。

  • 标签: 临床 评估 Mini-CEX
  • 简介:摘要:术后疼痛是外科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其本质是人体组织从受到损伤开始到完成修复所经历的生理变化,其中包含着一系列复杂变化,也需要医护工作者和患者积极面对并加以解决和克服。现阶段,疼痛作为人的第五大生命体征,和呼吸、血压、脉搏、体温等观测指标变得同样重要,临床也愈发重视术后疼痛管理。本研究就外科术后疼痛的评估、治疗及护理进展作一综述,希望有所指导和帮助。

  • 标签: 外科手术 术后疼痛 评估 治疗 护理
  • 简介:【摘要 】: 目的 比较分析肝硬化的超声、 CT及 MRI诊断。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10月 ~2019年 8月收治的 70例肝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超声、 CT及 MRI进行诊断,对三种诊断方法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超声检出肝硬化 59例,检出率为 8 4. 3% , CT 和 MRI 检出率均为 9 2. 6% ( 65/ 70),不同影像学检测方法的检出率的比较无显著差异 (P<0.05 )。结论 超声 、 CT 和 MRI 在肝硬化的诊断过程中 。 其诊断准确性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 。 但他们各自的预测指标不同 。 诊断优势也不同 。 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要根据需要选择其中的一项或几项检测方法共同进行判断 。

  • 标签: 超声 CT MRI 肝硬化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风险评估单在骨科护理管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展开研究。方法针对不同风险因素进行等级的划分,并使用风险评估单来开展具体护理工作。结果应用风险评估单后,能够有效降低骨科护理工作中医疗事故的发生,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能够有效保护患者的生命健康。结论风险评估单的应用对于骨科护理工作的开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护理风险评估单 骨科护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精神疾病经过短暂的急性期治疗后,通常进入无明显临床症状的慢病期。对于慢病期及其精神残疾程度和康复治疗效果均有相对的评判标准。只有把握标准,才能更好地评估疗效,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 标签: 标准 慢病期 精神残疾 疗效计算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空勤疗养员的心理状态,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法。方法 选取10名空勤疗养员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空勤疗养员的心理状态进行准确评估。在获得评估结果的基础上,对空勤疗养员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对比护理前与护理后空勤疗养员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 经评估空勤疗养员的心理状态,发现10名空勤疗养员均伴有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通过对比护理前后空勤疗养员的不良心理情绪改善情况,发现护理后所有空勤疗养员的焦虑情绪评分和抑郁情绪评分较护理前相比均有显著降低,且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空勤疗养员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不良情绪对空勤疗养员的身心健康造成了较大影响,而通过对其开展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最大程度上缓解空勤疗养员的不良情绪,使其以积极的、健康的状态面对工作。

  • 标签: 空勤疗养员 心理状态 评估现状 护理方法 护理效果
  • 简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830000 摘要:目的: 探究护理风险评估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 2019 年下半年( 6 月 -12 月)骨科收治的 80 例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回顾性分析 80 例患者的一般资料,采取设计风险评估单的手段进行护理,结合患者入院、自理能力、压疮危险因素、跌倒因素评估以及护士长对危重病人的评估等 5 个方面实施护理计划,对比应用护理风险评估单前后骨科的护理效果。 结果: 护理风险评估能够有效降低护理安全事件的发生概率,并且切实提高骨科医护人员的风险评估能力,大幅度增强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以及风险防范意识,基于此,为病患的医疗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结论: 通过实验证明,风险评估单在骨科的护理中能够起到实际性的应用价值,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骨科 护理风险评估单 护理风险
  • 简介: 摘要:生态环境是近些年来人类发展的共同话题,也是人类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重要基础。随着水产养殖产业化建设的不断加强,环境问题矛盾在我国也日益凸显,为推动水产养殖环境治理,促进可持续化发展,针对水产养殖用药与水产品质量保障的工作措施也需要加大力度。本文针对水产养殖的治理现状和问题进行剖析,为今后的工作指明方向,注重思维创新、合理引入社会资源、健全预防体系,为水产养殖可持续性发展提供相应策略。

  • 标签: 水产品质量 检测 科学用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比较不同措施对瘢痕子宫妊娠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并分析母婴不良预后情况。方法 收集 2017年 5月至 2017年 11月我院收治的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行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 96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 48例于胎儿娩出后给予缩宫素 20 IU子宫肌内注射,研究组 48例于胎儿娩出后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卡贝缩宫素 100μg的 0.9%氯化钠注射液快速持续静脉滴注。比较两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产后 2h、 24h的出血量以及是否使用其他止血干预,并观察产妇不良反应及新生儿状况,对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 研究组产妇的术中出血量、产后 2h、 24h出血量以及血红蛋白下降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此外,研究组患者需要其他止血干预的例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产妇的头痛、呕吐和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05),而腹痛、恶心的发生率两组间无明显差异( P> 0.05)。而两组间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无明显差异( P< 0.05)。结论 瘢痕子宫妊娠剖宫产术中联合使用卡贝缩宫素和缩宫素可以更好的控制术中及产后出血量,并且可相应减少产妇不良反应发生及新生儿窒息率,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 标签: [ ] 瘢痕子宫 剖宫产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痛风患者应用藏医治疗和中医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我院就诊的90例痛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30例/组)。接受常规西药治疗的小组为对照组,接受中医治疗的小组为观察组1组,接受藏医治疗的小组为观察组2组,对比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1组和2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组和2组)的症状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组和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痛风患者应用藏医治疗和中医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痛风 藏医 中医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比较分析 CR和 DR诊断肋骨骨折的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收治的 84例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 CR、 DR诊断,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对两种诊断方法的准确率进行分析。结果 完成检查后对 84例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术后 3周到 1个月患者进行复查,发现 84例患者共出现了 126处不同的骨折状况。将 CR检查 84例患者的骨折诊断结果,与手术确诊的结果进行对比,最终诊断的准确率为 80.2%,漏诊率为 19.8%。将 DR检查 84例患者的骨折诊断结果,与手术确诊的结果进行对比,最终诊断的准确率为 93.6%,漏诊率为 6.4%。证实 DR检查的准确率要明显高于 CR检查,检查的漏诊率要明显低于 CR检查,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使用 DR检查的方法诊断肋骨骨折不仅准确率较高,同时也降低了漏诊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CR DR 肋骨骨折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实施不同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0例作为A组,采用人工髋关节置换及重建股骨近端治疗;收集本院2020年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50例作为B组,采用PFNA治疗。对比不同手术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情况对比,除手术时间对比无显著差异外(P>0.05),其余对比,均有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A组患者总发生率更少(P<0.05);两组患者术后Harris评分对比,术后3个月、6个月均有B组显著更低(P<0.05),但在1年后,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相较于PFNA治疗,在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时,应用人工髋关节置换及重建股骨近端治疗方案临床效果更好,同时不良反应少,值得医院推广使用。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手术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在乳腺肿瘤诊断中使用不同影像学方法的价值。 方法 : 2018 年 6 月至 2019 年 6 月为纳入时间,在来我院就诊的乳腺肿瘤患者中选取 40 例,对所有患者均行 X 线和 CT 诊断。对比两种影像学方法的诊断准确率、钙化病灶检出率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 结果: 行 X 线诊断的准确率相比于行 CT 诊断的准确率较高,组间差异性显著( p < 0.05 );行 X 线诊断的钙化病灶检出率 和腋窝淋巴结转移情况相比于参照组较优, 2 组数据对比有明显差异( p < 0.05 )。 结 论 : 在乳腺肿瘤诊断中使用 X 线和 CT 影像学方法,其 X 线诊断的准确率较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详细的数据,将临床应用价值提升。

  • 标签: 乳腺肿瘤 X 线 CT 影像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