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常发的血液系统疾病,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病情相对危重,会严重危害患者的身体健康。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特征就是起病速度快、病情进展迅速,主要临床表现形式包括感染、发热、出血。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骨髓衰竭疾病,临床中一般会采用免疫抑制剂治疗,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文,作者通过分析抗胸腺细胞球蛋白/抗淋巴细胞制剂的疗效,讨论免疫抑制治疗方案以及促进造血治疗方法。

  • 标签: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诊治 应用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anemia,AA,简称再障)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造血干细胞数量下降和功能异常,导致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种综合病症。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感染和出血。按临床表现、血象和骨髓象,国内将再障分为慢性再障(CAA)和急性再障(AAA),后者亦称为重型再障(SAA)-Ⅰ型。慢性再障如果病情恶化加重,则称为SAA-Ⅱ型。AA病情重,危害大,疗效差,死亡率高,是一种难治性疾病。引起AA发生的确切原因尚不明了,目前越来越多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表明,免疫系统紊乱在AA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1]。本文对近年来AA的发病机制、实验研究和临床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实验研究 病因 机制
  • 简介:摘要: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一种严重威胁着人们生活和身体健康的血液系统疾病,其病因不明、疗效不佳、易复发。再障按其临床症状可划分为急、慢两大类。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对人们的身体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以贫血、出血和感染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根据不完全的数据,全世界有600多万的再生障碍病人,而每年由于再生障碍而导致的死亡率高达10万。随着环境污染、药物滥用和病毒感染等原因,再障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目前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健康问题。本文主要蒙医药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进展。

  • 标签: 蒙医药 贫血 治疗 再生障碍性
  • 简介:背景:再生障碍性贫血目前的一线治疗方案为免疫抑制治疗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其中同胞全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疗效最好。近年来,随着各移植中心技术的进步,单倍体移植也越来越多应用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目的:探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8年2月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的1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行同胞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7例,行单倍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3例。结果与结论:①所有患者移植后均获得造血重建,粒系植入中位时间为移植后10(9-18)d,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为移植后15.5(8-39)d,红系植入中位时间为移植后16(11-35)d;移植后1个月骨穿检查均获得疾病缓解;②Ⅱ-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40%,Ⅲ-Ⅳ度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20%。巨细胞病毒血症发生率90%,EB病毒血症发生率60%;③中位随访时间7.3(2.5-49.7)个月,总生存率达80%,同胞相合移植者总生存率为100%;④结果表明,同胞相合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治愈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首选方法;缺乏同胞相合供者时,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也可以作为治疗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一种重要移植方式。

  • 标签: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造血干细胞移植 同胞相合 单倍体移植 造血重建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
  • 简介:背景:在中国,儿童患者获得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同胞供者较困难,而以父母供者较多。目的:回顾性分析父母供者外周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复发难治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纳入17例无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同胞及相合血缘供者,且免疫抑制疗效不佳的复发难治性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行父母供者外周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采用"氟达拉滨+环磷酰胺+兔抗人胸腺细胞球蛋白抗体"预处理方案,应用环孢素+吗替麦考酚酯+甲氨蝶呤三联短程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结果与结论:①患者17例中16例(94%)获得造血重建,中性粒细胞≥0.5×10^9L^-1和血小板≥20×10^9L^-1的中位时间分别为13(11-15)d和17(12-28)d。②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47%(8/17),其中Ⅰ-Ⅱ度29%(5/17),Ⅲ-Ⅳ度18%(3/17)。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发生率41%(7/17)。③中位随访268(43-753)d,12例存活,总生存率为71%(12/17),死亡5例(29%),均为移植相关死亡,其中1例植入失败死于皮肤真菌感染,1例死于移植物抗宿主病,3例死于肺部重症感染。无患儿移植后复发。④结果显示,无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合同胞及相合血缘供者,且免疫抑制疗效不佳的复发难治性儿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父母供者外周血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挽救治疗方法。

  • 标签: 组织工程 干细胞 贫血 再生障碍性 移植 单倍体 外周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健康教育路径对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总共选取出32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纳入实验研究范围,均等划分为A组(观察组)与B组(对照组),每组均16例。将常规护理运用于B组,同时再将健康教育路径运用于A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及SCL-90评分。结果:A组患者产生并发症的情况较少,并且干预后SCL-90评分也有大幅降低,与B组间存在较大的差距(P<0.05)。结论:健康教育路径的实行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值得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路径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并发症的效果。方法:本文纳入58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实验研究,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其中实验组患者增加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组间数据。结果:比较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并发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将预见性护理运用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并发症预防过程中,效果显著。

  • 标签: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并发症 预见性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并发症的效果。方法:本文纳入58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实验研究,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其中实验组患者增加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组间数据。结果:比较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并发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将预见性护理运用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并发症预防过程中,效果显著。

  • 标签: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并发症 预见性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患者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09月-2022年09月本院64例SAA患者开展研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32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2例,行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护理满意度和并发症发生率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 给予SAA患者预见性护理效果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并发症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预见性护理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并发症的效果。方法:本文纳入58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进行实验研究,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护理,其中实验组患者增加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组间数据。结果:比较对照组患者,实验组患者并发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改善,P<0.05。结论:将预见性护理运用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并发症预防过程中,效果显著。

  • 标签: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并发症 预见性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健康教育路径在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1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选取80例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40例)使用常规护理方式,观察组(40例)采用健康教育路径,比较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疾病知晓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健康教育路径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多种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儿童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疗效,探索治疗儿童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有效方法。方法对我院于2014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儿童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共35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儿童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诊断仪器检查、治疗方法和疗效。结果35例患者中,基本痊愈29例,缓解4例,病情加重1例,死亡1例。结论多种免疫抑制剂联合是治疗儿童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儿童 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多种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
  • 简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是一组由化学、物理、生物或不明因素引起,以骨髓干细胞损伤,造血微环境缺陷,免疫机能异常及造血调控因子紊乱而导致外周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综合征,具有出血和容易感染等症状.过去数十年以来,CAA的治疗以使用雄激素类药物为主,近年来使用免疫抑制剂治疗,也收到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毒副反应使病人不能耐受.造血灵有别于此类药物,具有无毒副反应的优点,是治疗CAA的一种新的尝试.作者于1998年10月~2004年1月使用造血灵治疗CAA33例报道如下.

  • 标签: 造血灵 治疗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心理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收集2018年9月至2019年6月52例来我院接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负性情绪、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率为96.15%,对照组为80.76%,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SAS、SDS和SF-36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治疗过程中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护理 慢性 再生障碍性贫血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4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临床护理和观察,采取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预防护理和用药护理等护理措施,分析效果,从而探讨该病的临床护理。结果大大缓解了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的病痛,取得了良好的治疗预后效果。结论综合应用各种护理方法对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 标签: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骨髓检验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价值探讨。方法本文选取我院于2013年08月~2014年08月收治的33例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和33例血液性疾病患者分别作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都开展骨髓检验过程,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小板、白细胞等指标结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骨髓增生情况按照I级到V级的发生情况和对照组患者的骨髓增生情况按照I级到V级的发生情况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采用骨髓检验后,可以更好的了解骨髓组织结构情况,对于提高此类疾病的诊断效果发挥着重要作用,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骨髓检验 诊断 再生障碍性贫血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