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系统的评价方法,以保证同一采供血机构实验室内多套检测系统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准确性和一致性。方法稳定性评价,采用A、B两套ELISA检测系统同时检测同一个弱阳性标本,连续20次,比较两套系统变异系数(CV值)大小。准确性和一致性评价,A、B两套系统同时检测室间质评阳性样本,根据本试剂组反馈结果的吸光度/临界值比值(S/CO值)均值(x)、标准差(SD),以x作为参考结果分别计算每个样本A、B系统结果的S/CO值标准差指数SDI1、SDI2;分析两套系统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A、B检测系统CV值分别为6.5%和5.3%;A系统结果中有3个标本︱SDI1︱大于2,其他结果均小于2,且无趋势性偏移;B系统结果︱SDI2︱均小于2,且无趋势性偏移;两套系统检测结果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套检测系统稳定性较好,检测结果均处于可受控状态,且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检测系统 评价方法 稳定性 准确性 一致性
  • 简介:摘要:确保老年患者行13C尿素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的准确性。13C尿素呼气试验是一种非侵入性检查,通过对受检者检测前的准确准备工作、检测过程中的规范操作,可使检测结果规范、可靠。

  • 标签: 老年患者13C尿素呼气试验 幽门螺杆菌 操作流程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进行山药乌梅知母提取物混合粉毒理学安全性评价。方法 采用限量法的雌、雄性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遗传毒性试验(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90天经口毒性试验,致畸试验。结果 在本试验条件下,山药乌梅知母提取物混合粉雌、雄性大鼠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的LD50大于20.0g/kg.bw,根据急性毒性剂量分级标准,该样品属实际无毒级;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哺乳动物红细胞微核试验、体外哺乳类细胞染色体畸变试验结果均为阴性;山药乌梅知母提取物混合粉以3.33g/kg.bw、6.67g/kg.bw、10.00g/kg.bw的剂量经口给予大鼠90天,受试动物一般情况良好,体重、食物利用率、脏器重量、脏器系数均无异常改变;眼部检查未发现异常变化;尿液指标、血液学指标及生化指标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各脏器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未见与受试样品有关的病理改变。山药乌梅知母提取物混合粉对大鼠未见母体毒性、胚胎毒性和致畸性。结论 山药乌梅知母提取物混合粉长期食用是安全的。

  • 标签: 山药 乌梅 知母 毒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膀胱混合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膀胱混合癌患者23例作为临床观察对象,23例膀胱混合癌患者的收治时间为1997年5月~2017年11月,针对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效果、预后等进行回顾性分析,针对23例膀胱混合癌患者实施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全膀胱切除术及部分膀胱切除术治疗,探究膀胱混合癌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效果。结果23例膀胱混合癌患者经诊断治疗后患者的生存率为82.61%,手术显效率为86.96%。结论针对膀胱混合癌患者实施根治性全膀胱切除术的治疗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膀胱混合癌 临床特点 诊治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中医护理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混合痔术后患者200例;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全部患者分成两组,100例对照组患者和100例实验组患者分别给予常规护理和中医护理。结果术后3天实验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在混合痔术后患者中,应用中医护理方法能对患者的疼痛程度进行有效缓解,具有比较显著的临床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混合痔 术后疼痛 中医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碳14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HP)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5-09至2016-09月我院收治的上消化道症状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进行Giemsa染色检测,观察组患者进行14呼气试验检测,比较两组患者的HP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阳性检出率为82.86%,对照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阳性检出率为80.0%,两组患者的幽门螺杆菌(HP)阳性检出率差异不明显,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碳14呼气试验检测幽门螺杆菌(HP)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快捷、无痛苦等特点,相比较而言具有非常好的临床意义。

  • 标签: 碳14呼气试验 HP检出率 上消化道症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在人布病抗体中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以及试管凝集试验检测效果比较。方法:选择我疾控中心于2021年7~12月收到的60例人布病患者血清样品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样品按照检测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0例,进行试管凝集试验检测)和观察组(30例,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对两组的阳性率、阴性率以及布鲁菌检出率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对照组进行试管凝集试验检测后阳性27(90.00%)例,阴性3(10.00%)例,观察组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后阳性30(100.00%)例,阴性0例,观察组进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检测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进行试管凝集试验检测检测效果(P<0.05)。在布鲁菌结果方面上,观察组布鲁菌检出率为93.33%;对照组布鲁菌检出率为76.67%;观察组数据相比较对照组较(P<0.05)。结论:在人布病抗体中采用虎红平板凝集试验检测能够提高敏感性和准确性,具有明显检测效果,在实际工作中为保证精确度,往往采用虎红平板凝集和试管凝集试验相结合检测

  • 标签: []虎红平板凝集试验 试管凝集试验 人布病抗体 布鲁菌
  • 简介:粪便隐血试验临床上主要用于消化道出血、肠道肿瘤等疾患的筛查。目前较常用的方法大致有两种,即免疫胶体金法和化学法(联苯胺)。化学法灵敏度较好,测定范围广,但易受药物、动物血等影响造成假阳性。免疫胶体金法虽然具有高灵敏度,高特异性的特点,但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Hb易变性及由于抗原抗体比例不相合产生假阴性结果。我们对免疫胶体金法、化学法及免疫胶体金稀释法进行了临床结果比较,报告如下。

  • 标签: 粪便隐血试验 化学法 免疫胶体金法 免疫胶体金稀释法
  • 简介:摘要:混合学习是将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方法与真实的在线方法相结合的不同学习方法,新技术和新活动的整合。尽管教育技术的进步帮助扩大了对不同教学方法的选择,但解剖学的教学却受到实施困难和其他局限性的挑战。据报告,这些挑战包括时间、成本和合格教师的缺乏。轻松访问在线信息和技术进步使得可以通过采用混合学习方法来解决这些限制。混合学习策略已被证明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动力,态度和满意度,并提供便捷灵活的学习方式。混合学习策略的实施也已证明具有成本效益。这篇综述为混合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并为解剖学教学中混合学习活动的设计提出了经过验证的框架。

  • 标签: 混合学习 临床解剖学 教学创新
  • 简介:摘 要:通过了解混合痔及混合痔的手术方法,来阐述预防和处理术后肛缘水肿的方法,如选择适合病人的手术方式、术中操作仔细、术后应用多模式的镇痛方法、术后保持大便通畅、常规应用润肠通便药及给予银芷熏洗剂熏洗坐浴等。

  • 标签: 混合痔 肛缘水肿 预防和处理方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药品稳定性试验的主要目标是对药品的品质、稳定性进行检验,以便为产品的保质期和使用质量提供理论基础,是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药品稳定性试验是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研究课题,它直接关系到药品生产、研发、销售等各个环节的安全问题。因此对其进行讨论非常有必要,本文主要对相关药品稳定性试验管理方法进行简述,希望能够为行业内相关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药品稳定性 理论基础 质量管理 管理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方法矫治儿童近视混合散光性弱势的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 36 例( 72 眼)儿童近视混合散光性弱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不同矫治方式。 结果: 两组矫治方法均能够有效提升患儿视力,观察组治疗效果更加明显,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P < 0.05 。 结论: 近视混合散光性弱视儿童在较长周期进行弱视训练的过程中存在视疲劳,为减轻球镜的回退程度,应采取有效的干预方法如眼周穴位电针刺激等,以延缓近视性散光的发生。

  • 标签: 矫治 儿童近视 散光性弱势
  • 简介:摘要: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是近年来教育教学领域中所一直热议和重点研究以及时间发展的焦点之一,在这一教学模式中,需要进行学习设计的改进和优化,运用信息技术进行线上与线下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的有机结合,尤其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丰富学习情境,营造出良好的教学互动氛围,教师也要懂得灵活运用这一教学方法,强化学习反馈,明确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作用,如此方能够获得高价值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深度和教学质量,发挥出SPOC混合式教学模式的价值。

  • 标签: SPOC 混合式教学模式 应用方法 应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