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生活饮用水的大肠埃希和耐热大肠群检测中予以改进多管发酵法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样本选自本市居民生活饮用水为样本,总共抽取100份,所有样本均采用多管发酵常规方法(原法)和多管发酵改进方法(改进法),对比其检测效果。结果:从检测结果上看,其中原法检测中,其耐热大肠群检出38例,大肠埃希群检出28例;改进法检测中,耐热大肠群检出38例,大肠埃希群检出28例,不存在特异性差异(P>0.05)。从检测时间上看,其中原法检测时间为(48.12±1.32)h,改进法检测时间为(23.51±2.11)h,存在差异(P

  • 标签: 生活饮用水 大肠埃希菌 耐热大肠菌群 改进多管发酵法
  • 简介:目的对某市某综合性医院排出污水中粪大肠群、肠道致病菌进行监测,以减轻环境污染,保障人群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肠道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方法按《医疗机构污水排放标准GB18466-2001》规定的方法进行采样和检测,检测指标有粪大肠群、沙门氏、志贺氏。结果124份医院污水样品中粪大肠群数超标率23.39%;检出沙门8株,检出率6,45%;志贺氏3株,检出率2.42%。结论该医院污水被粪便污染程度较高,存在引发肠道传染疾病流行的可能性,对医院污水的消毒措施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加强。

  • 标签: 医院污水 粪大肠菌群 沙门氏菌 志贺氏菌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纸片法与多管发酵法在水质总大肠群检验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市25份自来水样和25份城市周边农村的生活饮用水,分别采用纸片法与多管发酵法进行检测,分析并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结果纸片法阳性检出率为14.0%,多管发酵法阳性检出率为18.0%,统计学方法处理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纸片法与多管发酵法在水质总大肠群的检测中具有一致性,适应于检测水质总大肠群。

  • 标签: 纸片法 多管发酵法 水质 总大肠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生活饮用水中总大肠群 MPN法定量检测结果的不确定度及评定方法。方法 依据《 CNAS-CL07:2011 测量不确定度评估和报告通用要求》和《 GB/T 5750.12-2006 生活饮用水标准检测方法 微生物指标》中总大肠群定量检测 MPN 法,以实例来评定 MPN 法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结果 合成标准不确定度为 0.342。扩张不确定度为 0.772;总大肠群含量为 4.6×102~ 1.6×104 MPN/100mL。结论 重复性测量对不确定度影响最大,在检测过程中应注意控制。

  • 标签: MPN 总大肠菌群 合成不确定度 扩展不确定度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纸片法与多管发酵法在水质总大肠群检验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本市25份自来水样和25份城市周边农村的生活饮用水,分别采用纸片法与多管发酵法进行检测,分析并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结果。结果纸片法阳性检出率为14.0%,多管发酵法阳性检出率为18.0%,统计学方法处理两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纸片法与多管发酵法在水质总大肠群的检测中具有一致性,适应于检测水质总大肠群。

  • 标签: 纸片法 多管发酵法 水质 总大肠菌群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营养与食品卫生检测中应用大肠群快速检测技术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的 400份饼干、糖果、果冻、面包、饮料及饮用水六种食品为研究对象,大肠群快速检测技术采用乳糖胆盐发酵法、最可能数法,两种方式检测结果比较。结果:大肠群检测结果符合率 94.00%;检测结果不符合率 6.00%,乳糖胆盐发酵法检测合格率是 87.00%;最可能数法检测合格率 87.00%,两种检测方式合格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大肠群快速检测技术应用于营养与食品卫生检测能为食品安全提供可靠性保障、值得推崇。

  • 标签: 营养与食品卫生检测 大肠菌群 快速检测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在对饮用水源中粪大肠群测定过程中,检测时间和保存方式对测定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一年中不同时间段内饮用水源样品,分别采用常温和冷藏的方式进行保存,同时采取不同的检测时间间隔对饮用水源水中粪大肠群测定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冬季环境温度较低的情况下,检测时间和保存方式对饮用水源水中粪大肠群测定结果影响不明显,(P﹥0.05);在夏季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检测时间和保存方式对饮用水源水中粪大肠群测定结果影响明显,(P<0.05)。结论:在环境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对饮用水源样本采用不同的检测时间和保存方式,会对样本中粪大肠群测定结果产生影响。

  • 标签: 饮用水源 检测时间 保存方式 粪大肠菌群 测定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大肠群快速检测技术及其应用在营养与食品卫生检测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大肠群快速检测技术检测,包括乳糖胆盐发酵法、最可能数方式测定7种食品中的大肠群,例如饮用水、果冻、饼干、蜂蜜、饮料、糖果、食糖等,分析两种方式在营养与食品卫生检测中的价值。结果:采用两种不同方式对饼干、蜂蜜、糖果、食糖、饮用水、果冻、饮料等7种食品100份实施大肠群监测,结果显示,两种方式对样品检验的合格率大致相同,均为86.00%,不合格的样品中有几份结果不同,P<0.05。结论:通过对大肠杆菌进行检测,利于食品卫生管理,对消费者健康安全进行维护。

  • 标签: 大肠菌群 快速检测技术 食品卫生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照观察生活饮用水总大肠群两种不同检验策略的应用有效性。方法:生活饮用水共取样125份作为本次实验检测样品,分别使用多管发酵法、快速纸片法进行检测,对比总大肠群检出率。结果:在125份水样中,快速纸片法总大肠群检出率18.40%,比多管发酵法14.40%高,但差异并不明显,P>0.05,检测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生活饮用水总大肠群检测中,管发酵法、快速纸片检验结果具有等效性,均可检出样品中总大肠群,其中,纸片法更适用于突发事件中的总大肠群检测。

  • 标签: 有效性比照 不同检验策略 生活饮用水
  • 简介: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临床上产生一些多重耐药菌株。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使常规抗生素在临床细菌性感染治疗中失效。细菌主动外排是耐药菌株产生多重耐药的主要机制之一。目前所知的外排泵共约250多种转运体家族,可归人数个超家族中^[1]:主要易化子超家族(majorfacilitatorsuperfamily,MFS)、耐药结节分化超家族(resistance-nodulation-divisionsuperfamily,RND)、药物代谢物转运体家族(drug/metabolitetransportors,DMT)[包括小多耐药蛋白(smallmuhidrugresistantprotein,SMR)家族]、多药及毒物外排家族(multidrugandtoxiccompoundextrusionfamily,MATE)和ATP耦联盒超家族(ATP-bindingcassere,ABC)等。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外排泵 抗生素
  • 简介:大肠埃希(E.coli)作为医院感染的重要致病菌,随着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往往同时携带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氯霉素、磺胺类等抗菌药物耐药基因,可同时存在多种耐药机制,常呈现多重耐药的特点[1],给临床抗感染治疗带来困难。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发展和成熟,检测技术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对于大肠埃希耐药机制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现将近年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耐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大肠埃希临床微生物检验法及其意义。方法:将80例送检标本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大肠埃希临床微生物检验法开展研究工作。结果:利用微生物检验法,在80例样本中,检出39例包含大肠埃希菌落,与实际检验结果相符;从Mac A 平板上看到大肠埃希的表现形态:在鲜红色的菌落中,少部分表现为微红色,中心以深桃红色居多;圆形,扁平;边缘整齐,外表面湿润且光滑。结论:大肠埃希微生物检验法的检验准确性特别高,可以将准确的依据提供给医师,对其科学用药十分有利。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临床微生物 检验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肺炎克雷伯大肠埃希的分离率及其耐药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临床送检患者标本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大肠埃希,采用常规生化方法和梅里埃API20E系统鉴定、纸片扩散确证试验检测ESBLs,药敏试验采用纸片扩散法。结果281株大肠埃希和174株肺炎克雷伯确证试验产ESBLs阳性率分别为36.2%和40.9%,产ESBLs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高度耐药,对阿米卡星、头孢西丁、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替卡西林/克拉维酸耐药性在5.4%~25.6%,对环丙沙星、复方新诺明和庆大霉素耐药率较高,为65.1%~88.9%,未发现耐亚胺培南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大肠埃希。结论产ESBLs的问题日益严重,临床及时了解它们的耐药特点和变化趋势,对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延缓细菌耐药性的产生,控制播散菌株的流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产超广谱内β酰胺酶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抗药性 细菌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医院2017-2019年度4152株大肠埃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情况。方法 对2017-2019年度从医院患者的非痰标本中分离鉴定的4152株大肠埃希的药敏结果做回顾性分析。结果 2017-2019年度分离到4152株大肠埃希,其中30.5%来自尿标本,72.2%来自外科,43.8%来自60岁及以上人群,60.6%来自女性。在4152株大肠埃希中,敏感性最高的是阿米卡星,耐药率最高的是头孢曲松。 结论 规范抗菌药物的使用,加强院感防控,科学应对耐碳青霉烯类药物的大肠埃希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耐药性 临床分布 耐药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临床分离大肠埃希中产ESBLS株的检出情况及其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了某院2021年1月-12月间临床分离到的大肠埃希,并用贝克曼MicroScan WalkAway 4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并使用配套试剂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于结果为ESBLS阳性株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推荐方法进行ESBLS确认。结果 该院在12个月内从患者送检非粪便标本中共分离出大肠埃希剔除重复菌株后剩余233株,其中产ESBLS菌株111株,检出率为(47.6%)。产ESBLS菌株主要分布科室为泌尿外科28株占25.2%和老年医学科25株占22.5%等,主要标本类型为尿液61株占54.9%、痰液19株占17.1%、血液11株占10.0%等。从药敏结果看产ESBLS菌株对除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株,尤其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的抗生素耐药率较高,而对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往往呈现出多重耐药现象,造成医院内的感染传播。结论 在治疗ESBLS菌种感染时,应根据药敏报告选择敏感药物治疗,同时要做好院感监测,防止院内耐药菌株传播。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耐药菌   医院感染
  • 简介:目的调查一起食物中毒事件,分离并鉴定其致病微生物是否为大肠埃希O157。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和标本种类,按照临床微生物检验法规,利用小型全自动荧光酶免疫分析仪(mini-VIDAS)、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系统、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ITEK32),分别进行初筛和系统生化与药敏鉴定,并结合血清学试验作出最终鉴定。结果该起食物中毒的病原微生物被mini-VIDAS初筛为大肠埃希O157阳性菌株,后经系统鉴定为产毒型大肠埃希O8:K40,K47血清型。9份标本中有6份检出产毒型大肠埃希O8:K40,K47血清型,检出率为66.7%(6/9),其中食品1份,呕吐物3份,肛拭2份,所有标本均未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蜡样芽胞杆菌、霍乱弧菌、副溶血性弧菌、志贺、沙门及其他致泻性大肠埃希。结论该起食物中毒由产毒型大肠埃希O8:K40,K47血清型引起。产毒型大肠埃希(O8:K40,K47血清型)标本经mini-VIDAS初筛可以产生假阳性结果,需进一步确证。

  • 标签: 产毒型大肠埃希菌 血清学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保定地区儿童大肠埃希( Escherichia coli, E. coli)感染0-18岁住院患儿的临床分布特征,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方法:选择保定市儿童医院0-18岁住院儿童,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例 E. coli感染患儿的临床病历资料和细菌培养药敏资料。结果:E.coli感染住院患儿一共2073例,其中男1395例,女678例,男女比2.1:1,年龄从出生6小时~18岁不等,~1岁组E.coli检出率最高。细菌分布最终共检出例大肠埃希标本,根据检出方式分布,前六位是:痰、脓、尿、咽拭子、全血、脑脊液。ESBLs菌株一共检出例(926/2073,44.7%),均为多重耐药(multiple resistant bacteria,MDR)。检出率有下降趋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大肠埃希菌,ESBLs菌株,临床分布特征,耐药性,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大肠埃希的微生物检验方法,并分析其临床价值。方法 本次总计纳入18例大肠埃希微生物检验样本,接受送检时间在2020年7月—2021年7月。检验样本规范接受大肠埃希微生物检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研究,评价临床价值。结果 送检的18份样本中,检出大肠埃希为10例,检验结果和实际检查结果一致。 Mac A平板上大肠埃希具体形态特点为:菌落多为鲜艳桃红色,仅有少数为微红,且菌落中心颜色较深。细菌形态为扁平圆形。表面光滑湿润,且边缘整体度较高。结论 严格依据2015版本《中国药典》中大肠埃希微生物检查方法开展微生物检验,可获得准确结果,进而为临床提供准确依据,指导临床治疗,提升治疗有效性,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微生物检验 中国药典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我院大肠埃希感染病例临床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选择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209例大肠埃希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大肠埃希感染感染情况,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大肠埃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209例患者中感染部位以呼吸道(17.22%)、泌尿道(57.89%),血液(15.79%)为主。我院检出大肠埃希菌株对碳青霉烯药物敏感性较高为100%,对头孢呋辛敏感性较低,耐药率为47.85%,对氨苄西林耐药率高达89.23%,APACHEⅡ>10分、抗菌药物使用时长是患者发生E.coli感染的危险因素(P

  • 标签: 多药耐药 大肠埃希菌 感染 Logistic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