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对强迫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90例强迫症患者,所有患者均进行强迫症量表(Y-BOCS)测试评分,随机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45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认知行为治疗,随访比较治疗1个月后、2个月后两组患者强迫症量表(Y-BOCS)测试评分改变情况以及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强迫症量表(Y-BOCS)强迫思维、行为与治疗前均有改善,随着治疗时间的推移,患者的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其中实验组患者疗效更为显著。结论对强迫症患者给予认知行为治疗联合药物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利于患者与医护人员建立起良好的医患关系,有利于医护人员准确把握患者病情,调整治疗该方案,促进患者病情的康复。

  • 标签: 认知行为治疗 药物治疗 强迫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精神疾病患者危险行为的早期评估与干预措施。方法对我院2017年10月—2018年10月收治的精神疾病患者57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患者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危险行为分为对照组39例(未发生)与发生组18例(发生),对比两组患者SDSS评分、PANSS评分及量子共振检测评分。结果发生组SDSS评分、PANSS评分及量子共振检测评分均明显比对照组严重,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精神疾病患者危险行为早期识别意义重大,根据早期评估结果采取针对性措施能有效降低危险行为发生率。

  • 标签: 精神疾病 危险行为 评估 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早产儿脑损伤中实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的效果以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自2013年3月-2016年10月期间收治的80例早产儿,依据是否发生脑损伤分为无损伤组与脑损伤组,每组早产儿例数为40例,对所有早产儿实施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分析两组早产儿的智力发展水平。结果无损伤组治疗总有效率97.5%显著高于脑损伤组总有效率80%,P<0.05。早产儿脑损伤组早产儿NBNA评分(32.14±3.21)低于参照组NBNA评分(38.68±3.01),BSID评分(44.25±6.35)低于BSID评分(72.56±5.64),差异显著且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新生儿NBNA评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展现早产儿脑损伤情况,是对早产儿脑损伤情况进行评估的有效指标。

  • 标签: 新生儿神经行为 测定评估 早产儿脑损伤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行为干预对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的临床影响效果。方法我院于2013年对我院416名医护人员进行手卫生的行为干预,观察干预前后手卫生依从性变化。结果干预前,手卫生依从率仅为29.81%,而干预后手卫生依从率显着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2.821,P<0.001)。干预前,医师对于手卫生指征知晓率仅为54.49%,护士为66.92%。而干预后手卫生指征知晓率分别显着升高至92.95%和9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555,P<0.001和χ2=66.486,P<0.001)。干预前,总体六步洗手法正确率仅为70.67%,而干预后则显着升高至96.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5.053,P<0.001)。结论行为干预可提高医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目的通过对有关犯罪性研究的回顾与评价,提出了对犯罪性进行评估的新构想,方法釆用文献研究法。结果国内对犯罪性抨估的研究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从人格特征(包含社会评价维度的人格特征)出发,提出从自我控制、社会人际关系,价值观、责任心四个堆度对犯罪性进行评估,结论需要加强对犯罪性抨估的本土化研究。

  • 标签: 犯罪性 人格 评估 构想
  • 简介:为提醒人们关注存在于我们身上或身边,容易被我们误解或忽视的变态行为,本文通过与社会学研究的偏离行为、精神医学中的异常行为相区分,从心理卫生的角度界定了变态行为,分析了其基本特征,划分了常见的变态行为的类型,剖析了变态行为的各种危害.

  • 标签: 异常行为 常见 忽视 心理卫生 精神医学 危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产妇的分娩风险,提高对经产妇风险认识,确保产妇的妊娠及分娩安全。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6年1月间收治的经产妇,孕期体重增加在15kg以上、人流次数在2次以上、距离分娩时间间隔10年以上50例为观察组;孕期体重增加在15kg以下、人流次数在2次以下、距离分娩时间间隔10年以内50例为对照组;对于两组产妇体重、新生儿大小(实际新生儿体重与前次新生儿体重增加至少500g),对于两组产妇在临床上的基本特征、分娩方式以及难产因素等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产妇相比,各观察指标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加强经产妇围产期保健工作以及高危妊娠管理工作,对于产妇有重要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男男性行为者(Menwhohavesexwithmen,MSM)艾滋病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感染率和行为学特征,为在该人群中开展更有效的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对目标人群进行匿名问卷调查,并采血进行艾滋病的血清学检测。结果628例MSM调查对象,HIV阳性率为7.17%,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92.83%。最近6个月,82.80%的调查对象发生过肛交性行为,最近1次肛交性行安全套使用率为88.85%,安全套坚持使用率为65.76%;近1年中,93.95%的MSM接受过安全套宣传和发放/艾滋病咨询与检测或同伴教育服务。结论MSM的HIV感染率达到了较高水平,危险因素广泛存在,建议深入开展艾滋病宣传、安全套推广以及规范性病诊疗等综合干预工作,控制HIV的传播。

  • 标签: 男男性行为者 HIV感染 防控措施
  • 简介:文章讨论了欺负的概念、研究意义、影响因素等同题。欺负是指力量相对较强的一方对另一方施加的攻击行为。它有三种类型:直接身体欺负、直接言语欺负和间接欺负。儿童对欺负的态度随性别和年龄的不同而不同,女孩比男孩、低年级比高年级儿童更为同情和支持受欺负者,但同情多而实际帮助少。人格倾向、人际冲突解决策略都与欺负行为的发生有关。提出了欺负行为的心理干预,阐述了欺负行为的发展趋势,欺负研究的生态化和跨文化研究将成为欺负研究的趋向。

  • 标签: 儿童 欺负行为 身心健康 个性特征 社交能力 自我效能感
  • 简介:摘要条件反射学说是有一位美国心理学家提出的,而我国的行为主义理论实在条件反射学说的基础上建立的。在该理论的影响下,要求我国的心理学必须抛弃各种主观意识上的东西,包括意识、理念等1。它所研究的是能够看到的而且能够进行客观评价与测量的刺激和反应。由于该理论研究的是人的行为,所以具有非常强大的操作性。在我国的矫正实践中,对行为主义理论的运用非常普遍。文章主要介绍行为主义理论在行为矫正实践中的具体运用。

  • 标签: 行为主义理论 矫正实践 具体运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主观全面评估法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营养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采用主观全面营养评估法(SGA)和血清白蛋白测量法(ALB)对46例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进行营养评估。结果使用SGA评估46例患者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营养状况较移植前显著下降(P<0.01);SGA法与ALB法进行营养评估的结果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主观全面评估法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营养评估中的应用具有简便、准确性高且无创等优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标签: 主观全面评估法 营养评估 造血干细胞移植
  • 简介:摘要内疚作为一种社会情绪,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行为。其效能可分为消极的道德情绪和积极的道德情绪。当人们产生内疚心理的时候会产生相应的行为倾向,其作为对内心愧疚的补救。

  • 标签: 内疚 情绪 行为倾向
  • 简介:摘要人类在试图理解各种异常行为的历史进程中不幸产生过诸多误解,这些误解有的让人觉得荒诞不羁,有的让人啼笑皆非,有的更是酿成不可挽回的惨剧,但不容置否,我们每一次探索都为我们能更好的认识异常行为做了铺垫,尽管对异常行为的探索经历了很长时间的盲目迷信,终归回到科学严谨的道路,已然从聚焦于超自然转向聚焦于自然规律,并取得了一些显著的成就。现代科学的发展,各学科之间的相互支撑,更是为我们理解和矫治异常行为提供了帮助。

  • 标签: 异常行为 探索过程 历史观点 现代观点
  • 简介:摘要儿童发育评估属于一种测量技术,借助该种测量技术可以获取儿童发育行为心理变化数据。儿童发育评估作为一种重要的监测工具,主要用于儿童保健与儿科临床诊疗中。本文对儿童常用的发育评估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 标签: 儿童 常用 发育评估 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手术病人术前焦虑程度,进一步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方法采用最新的焦虑量表,对56位不同病种的病人进行了三次连续性自评,时间为入院、术前、出院前。结果被测病人均显示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术前一天焦虑值最高。结论解除或减轻术前手术病人的焦虑情绪,做好术前心理护理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手术病人 焦虑
  • 简介:摘要这次审查的目的是申请用于食品和营养委员会(FNB)的风险评估方法,获得维生素D的新数据经修订的安全耐受最高摄入量(UL)的不断涌现,对健康有益的维生素D超出其在骨中的作用。与这些利益相关的摄入量建议为需要补充的水平,食品强化,或两者兼而有之,都高于目前的水平。一种流行的问题存在,但是,过量的维生素D摄入的毒性潜力。维生素D(50克,或2000IU)FNB成立了UL是不是基于现有的证据,被认为过于严格许多,因而减少研究,商业发展,优化和营养政策。FNB维生素D的UL成立于1997年出版后,发表的人体临床试验数据支持一个显著较高的UL认证。我们提出了一个风险评估,根据相关的,精心设计的人体临床试验的维生素D总的来说,在使用维生素D的剂量为250G/D(10000IU维生素D3的毒性)健康成年人进行试验的情况下支持的信心选择这个作为UL的价值。

  • 标签: 维生素 风险评估 耐受最高摄入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镇江新区MSM人群HIV感染状况以及性行为特征。方法2015年在镇江新区通过“滚雪球”方法共招募145名MSM人群。结果MSM人群HIV阳性检测率为10.3%;知识知晓率为95.9%;93.1%的调查对象最近六个月发生过同性肛交性行为,坚持用安全套的比例为44.4%;31.7%的调查对象最近六个月发生异性性行为,23.9%从未使用安全套。结论镇江新区MSM人群中HIV感染率较高,无保护性的同性和异性行为同时存在,HIV存在向普通人群传播的可能性。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急性胃肠损伤分级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估对严重脓毒症预后评估的价值进行分析并记录。方法将2013年9月至2015年2月我院52例严重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住院以后四周内的死亡或生存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患者入住ICU的第一周进行急性胃肠损伤评估并记录相应的分值。同时进行分级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估、APACHEII评分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评分和改良的分级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估。结果生存组患者在第2、5、7天的急性胃肠损伤评估、分级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估、APACHEII评分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症评分都低于死亡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手术围手术期护理的临床应用效果较好,具有临床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急性胃肠损伤 严重脓毒症 分级联合序贯器官衰竭评估
  • 简介:摘要自杀是指个体在复杂心理活动作用下,蓄意或自愿采取各种手段结束自己生命的行为。自杀的地方很多,公共场合相对更多,而综合医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自杀现象时有发生。患者的自杀行为对当事人、亲友及医护人员均造成巨大的心理冲击,甚至有可能引起严重的医疗纠纷,是非常值得引起重视的社会医疗问题。本文就对综合医院患者自杀的相关临床特征、原因进行研究,并找出合理的对策,为医务人员在预防和减少患者自杀行为的过程中起到一定的帮助。

  • 标签: 自杀行为 综合医院 研究 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