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种植牙是恢复牙列缺失和缺损的常用治疗方法。传统的延期种植手术一般在缺牙后3个月,待拔牙位点完全愈合后进行种植手术。即刻种植是指的是在拔牙后,即刻植入人工种植,由于采取在患者新鲜的拔牙创口立即植入种植,而不需等待3~6月创伤修复后才种植,所以即刻种植的方法能有效地防止牙槽嵴吸收;保持牙龈软组织的自然形态;减少手术次数,缩短义齿修复周期,即刻种植的美学效果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1。由于种植区域的病牙或牙根多暴露于口腔中,属于污染伤口,增加了即刻种植特别是植骨感染的机会,种植周围炎包括植周软组织炎症和种植周围炎,由于种植周围炎引发的骨丧失使其成为导致种植应用失败的主要并发症。本文对即刻种植种植周围炎病因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即刻种植 种植体周围炎 病因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探讨微螺钉种植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过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门诊接诊的28例口腔正畸治疗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两组,每组14例。观察组给予微螺钉种植支抗正畸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支抗正畸治疗,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正畸。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畸治疗过程中的稳定性良好且种植成功率较高。结论在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使用微螺钉种植支抗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支抗正畸治疗,并且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种植体 支抗 正畸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口腔正畸治疗应用于种植支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5年10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口腔牙齿畸形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然后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35)和实验组(n=35),借助传统口外弓加强支抗的办法给予对照组,实验组则采用微型种植支抗进行修复,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显著的高于对照组的8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实验组患者的中切牙唇倾角差减少量以及上中切牙凸距差的减少量都明显的比对照组多,差异显著,而磨牙位移的距离比对照组短,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对于口腔牙齿畸形的患者采用微型种植支抗实施治疗,患者的疗效比较确切,损伤也比较小,最大限度的改善了患者的口腔畸形,使得患者的牙齿恢复健康,在临床上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口腔正畸 种植体支抗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锥形种植用于修复上颌前牙区缺牙的临床效果。方法在42例缺失上颌前牙患者的56个牙位植入56颗锥形种植。术后6—8个月,纳米烤瓷冠完成修复。对所有病例进行定期的临床和放射检查。56颗种植修复时无一例失败,所有病例均从种植植入开始平均随访16个月,56颗种植均获得成功,种植义齿周围无明显炎症,放射检查,牙槽骨无明显吸收。结果上颌前牙区缺牙采用锥形种植修复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 标签: 锥形种植体 修复 上颌前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微螺钉种植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按照入院顺序抽取我院自2015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口腔正畸患者92例,分为研究组(n=46)和对照组(n=46)。对照组进行常规正畸,研究组进行微螺钉种植支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牙齿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76.1%)比较,研究组的(95.7%)较高;甲组的牙齿情况显著优于乙组的,差异显著(P<0.05)。结论微螺钉种植支抗可以有效的改善口腔正畸患者的磨牙关系,效果显著,值得借鉴和推广。

  • 标签: 微螺钉种植体支抗 口腔正畸
  • 简介:摘要目的探寻口腔正畸患者临床治疗的有效方法,提出微型种植支抗治疗为例。方法从我院2017年口腔科治疗的口腔正畸患者120例,采取双盲筛选法将其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正畸治疗,观察组接受微型种植支抗治疗,对比评价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突距差均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临床上,我们应学习采用微型种植支抗治疗方式,以此来促使口腔正畸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口腔正畸 微型种植体支抗 磨牙
  • 简介:摘要目的闭合式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植入OSSTEM种植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12例上颌后牙区牙槽骨垂直距离不足患者行闭合式上颌窦内提升术(不植骨)同期植入OSSTEM植18枚。术后6~8个月行种植义齿修复。结果所有种植植入后伤口一期愈合,无上颌窦炎发生,12~36个月18枚植上部义齿恢复咬颌功能良好,植稳定无松动。结论闭合式上颌窦内提升同期种植术,短期观察成功率高,手术创伤小,经济简便。

  • 标签: 上颌窦 内提升 种植体 闭合式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口腔正畸操作中对微型种植支抗技术充分应用的意义。方法对照研究89例须行口腔正畸、于2014年3月-2016年1月间进入我院正畸科的患者,43例A组应用非种植强支抗技术,46例B组则应用微型种植支抗技术,对两组正畸患者疗效比较。结果A组中有32例正畸成功,B组中有46例;A组中有12例(27.91%)出现并发症,同时46例B组中有1例(2.17%),(P<0.05)。结论对于接受口腔正畸的患者,选择微型种植支抗技术效果更佳,可改善机体各项指标,推荐选用。

  • 标签: 口腔正畸 成功率 微型种植体支抗技术 非种植体强支抗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型种植支抗在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正畸治疗方法,观察组则采用微型种植支抗治疗方法。结果两组口腔正畸患者的治疗疗效存在一定的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整体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口腔正畸治疗中微型种植支抗的应用能够改善上中切牙倾角、ANB角、上中切牙凸距差指标的治疗效果,同时,还能够降低治疗过程中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 标签: 微型种植体支抗 口腔正畸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植入术的观察与护理予以分析和探讨。方法对2014年8月至2016年5月期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植入术患者6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植入术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对其随访半年内的结果进行观察和记录,总结其护理方法。结果60例患者共植入72枚种植,经过半年的随访,发现所有患者均未出现红肿、上颌窦炎、上颌窦黏膜穿破等不良反应。72枚种植在骨折愈合期内有5枚出现松动,种植的成活率为93.1%。结论在上颌窦内提升术同期种植植入手术当中,进行合理的护理可以有效的减少手术的不良反应,减少手术创伤,缩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程度,对语言功能的影响程度较小,患者满意度十分高,值得我们在临床上进一步的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上颌窦内提升术 种植体植入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微型种植支抗用于口腔正畸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研究。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8例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选取时间段在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应用回顾性分析办法,按照患者采用正畸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分成对照组(n=34)和研究组(n=34)。对照组应用的是传统的强力支抗,而研究组应用的是微型种植支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平均上中切牙倾角差、平均上中切牙凸距差和平均磨牙位移均无明显差别,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平均上中切牙倾角差为(26.42±7.02)度,平均上中切牙凸距差(3.59±1.76)mm,相比对照组增大更加明显,P<0.05;且研究组平均磨牙位移为(3.54±0.27)mm,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口腔正畸患者采用微型种植支抗,操作简便,灵活性高,临床应用效果可靠,临床可行性较高,值得在临床中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微型种植体支抗 口腔正畸 可行性 传统强力支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传统正畸方法与微型种植支抗在口腔正畸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口腔正畸患者60例分成2组,A组行传统正畸方法,B组行微型种植支抗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B组的正畸成功,比A组显著(P<0.05);A组中有8例出现并发症,B组中有1例(P<0.05);B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A组;并对比各项差值。结论对口腔正畸患者使用传统正畸方法与微型种植支抗治疗,均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而后者的效果较为显著。

  • 标签: 传统正畸方法 微型种植体支抗 口腔正畸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并比较微型种植支抗与传统正畸方法应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以来在我院接受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正畸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型种植支抗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记录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磨牙移位、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倾角情况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出现水肿、口腔炎症等不良反应的数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不良情况发生率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的正畸方法相比较而言,微型种植支抗应用于口腔正畸治疗有更好的治疗效果,不良情况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进行进一步的推广。

  • 标签: 微型种植体支抗 横腭杆 口腔正畸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口外弓加强支抗和微型种植支抗用于口腔正畸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口腔正畸治疗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数量相等且具有可比性的对照组和研究组,分别采用传统口外弓加强支抗和微型种植支抗的方式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之间的差异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口腔正畸治疗效果和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型种植支抗用于口腔正畸治疗效果和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口外弓加强支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正畸治疗 微型种植支抗 口外弓加强支抗 疗效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正畸患者采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支抗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纳入100例2015年7月-2016年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正畸患者,以随机分组的方式进行研究,采用传统治疗方式对对照组(n=50)进行治疗,采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支抗对观察组(n=50)进行治疗,对比临床疗效。结果在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中,观察组、对照组分别为92.0%、74.0%,前者明显高于后者,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上,观察组的总满意度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0%,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牙齿正畸患者的治疗上采用自攻型微螺钉种植支抗治疗,临床疗效显著,在临床工作中,值得将该方案大力推广。

  • 标签: 正畸 自攻型微螺钉种植体支抗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围术期“三性”护理信息支持在胸腰椎骨折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我院8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入院治疗时间段在2012年2月—2014年2月。采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n=40。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结合围术期“三性”护理信息支持。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的疼痛情况,并在护理完成后比较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生活质量。结果疼痛情况的观察中,治疗前两组评分结果无明显差异(P>0.05),经过治疗均有改善,并且观察组明显更低(P<0.05);观察组中仅有1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97.5%(39/40),对照组中有8例患者对护理工作表示不满意,总满意度为80%(32/40),两组间比较的结果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同时,配合生活质量表的评价观察,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更高(P<0.05)。结论在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护理干预中结合围术期“三性”护理信息支持,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并且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帮助患者减轻病痛,有益于患者病情康复,临床可行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围术期&ldquo 三性&rdquo 护理信息支持 胸腰椎体骨折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上前牙区即刻种植与早期种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的单个上颌前牙损坏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即刻种植)和对照组(早期种植)各41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修复后半年和一年的骨吸收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4度牙龈乳头指数,观察组1度、2度和3度牙龈乳头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上前牙区即刻种植与早期种植均对牙槽骨有较好保留,且即刻种植的牙间乳头美学效果更为理想。

  • 标签: 即刻种植 早期种植 上前牙区
  • 简介:摘要中药材在医药学领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质量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中药治疗的效果,也关系到我国中医事业的发展和振兴。所以,必须要明确中药材种植的现状,提高中药药材的品质。本文根据广泛的社会实践调查研究,就中药种植现状和如何提高中药材种植质量展开了相关探讨,望能提供借鉴。

  • 标签: 中药药材 种植现状 药材质量 探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支持在胃镜检查时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5年1月于我院行胃镜检查的患者资料共56份,依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8例,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指导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支持干预,并采用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心理支持干预后,焦虑值评分同预约检查时相比明显降低,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对行胃镜检查的患者可采取心理支持干预,能够有效地减缓患者的焦虑情绪,提升应对能力,应当在临床上予以大力推广。

  • 标签: 胃镜检查 心理支持 临床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危重病人的营养支持效果。方法本次试验对象为2014年2月~2016年1月我院就诊的75例危重病人,按照编号单双数方法将患者分为肠外组和肠外+肠内组。肠外组给予完全肠外营养支持;肠外+肠内组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支持。评价(1)护理前后IgG、IgM、IgA、转铁蛋白、清蛋白、前白蛋白;(2)腹泻发生率。结果(1)两组患者护理前IgG、IgM、IgA、转铁蛋白、清蛋白、前白蛋白差异不显著,而肠外+肠内组患者护理后IgG、IgM、IgA、转铁蛋白、清蛋白、前白蛋白显著比肠外组好,P<0.05;(2)肠外+肠内组腹泻发生率显著比肠外组低,P<0.05。结论危重病人给予肠外营养支持+肠内营养支持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状况和营养水平,且可预防腹泻发生,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危重病人 营养支持 肠内营养 肠外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