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1 个结果
  • 简介:现代心肺复苏术(cardiopulmonaryresuscitation,CPR)分为3个阶段,即基础生命支持(basiclifesupport,BLS)、高级生命支持(advancedlifesupport,ALS)和延续生命支持(prolongedlifesupport,PLS)。在现场或紧急救护中使用最多的技术还是BLS,包括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BLS也是ALS和PLS的基础。

  • 标签: 基础生命支持 高级生命支持 延续生命支持 胸外心脏按压 心肺复苏术 紧急救护
  • 简介:患有严重疾病的患儿,由于不能自主进食,疾病和治疗干预等因素,往往存在分解代谢亢进、糖原分解、脂肪动员和负氮平衡等情况。为了满足机体的需要,人体不得不消耗体内的能量储备,如果这个过程过长或过于激烈,则可能损伤器官功能。因此适度的营养支持将有利于疾病的恢复,为原发病的治疗赢得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

  • 标签: 营养支持 治疗干预 抢救成功率 分解代谢 糖原分解 负氮平衡
  • 简介: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手术、放疗、化疗极大地提高了儿童恶性肿瘤的治愈率。目前在发达国家总体治愈率超过70%,预计2010年可到85%。但与此同时,因肿瘤本身或肿瘤治疗副作用的影响所导致的营养不良,特别是蛋白质/热量营养不良(PEM),削弱了患儿对各种治疗的耐受性,增加并发症,影响存活率。因此,准确评价患儿的营养状况,适时采取合理有效的营养支持手段,积极预防或纠正营养不良,以期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和延长其生存期。

  • 标签: 营养支持 肿瘤患者 儿童 营养不良 肿瘤治疗 医疗水平
  • 简介:丁宗一教授:今天我们讨论的话题是关于早产儿、低体重儿和危重新生儿(简称为早产低出生体重儿)营养-喂养问题。这是国际儿科学界当前的一个前沿课题,既是基础儿科学在生长发育研究的最新动向,也是儿科临床在ICU抢救过程中应当掌握的营养支持的技术。

  • 标签: 早产低出生体重儿 营养支持 危重新生儿 喂养问题 低体重儿 生长发育
  • 简介:第一部分指南制定背景我国新生儿营养支持已开展20余年。但至今尚无统一的新生儿肠内和肠外营养支持临床应用指南。1996年发表的“新生儿胃肠外营养支持的常规建议”,无论目标人群、涉及临床问题、证据来源与证据强度均不足以涵盖当前新生儿营养支持临床应用的需要。

  • 标签: 胃肠外营养支持 临床应用 新生儿 指南 中国 目标人群
  • 简介:小儿因其生长阶段的特殊性,对营养支持的需要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处于疾病或创伤应激状态时,可迅速发展为蛋白一热量营养不良。当接受手术患儿处于营养不良或危重状态时,免疫系统和重要脏器功能遭受影响,极易发生感染和营养相关并发症,延长住院时间和增加死亡率。大量实践证明,围手术期营养支持对于保证细胞的正常代谢、保持组织和器官的结构与功能完整、维持机体免疫功能具有重要价值;直接或间接促进了伤口愈合,降低术后并发症,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

  • 标签: 营养支持 重症儿童 外科 机体免疫功能 营养不良 相关并发症
  • 简介:问题营养状态对临床结局的影响推荐意见推荐以体重/身高z值和BMIz值评估营养状况;营养异常与病死率增加相关(1C-1D)。来自洛杉矶儿童医院的RossPA等2016年在Pediatrics上发表了1项基于虚拟化PICU系统网站数据库(VPS,LLC)的回顾性横断面调查,旨在研究人体测量学显示的营养状况与病死率的关系。

  • 标签: 营养评估 治疗指南 重症儿童 PEDIATRICS 解读 中国
  • 简介:生活实例沙沙今年2岁了,个子很高,非常聪明,就是体质有点虚弱。和小朋友一起玩耍时,别人的脸刚刚发红,他已经是气喘吁吁、满头大汗了。尤其在刚刚八睡时,满头的汗把枕头都浸湿了。

  • 标签: 中医调理 妙法 体虚
  • 简介:为促进我国新生儿危重病医学的发展以及新生儿生命支持技术的应用与推广,《中国当代儿科杂志》编辑部、广州市医学会新生儿科分会、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广州市儿童医院)拟于2018年7月26~29日(26日报到,29日上午撤离)在广州市联合举办"第二届新生儿生命支持技术高峰论坛"。本次会议系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项目编号:2018-06-03-048;Ⅰ类学分8分).

  • 标签: 生命支持技术 新生儿科 高峰论坛 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儿童医疗中心 危重病医学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应用经鼻间歇正压通气(NIPPV)与加温湿化经鼻导管高流量通气(HHHFNC)治疗极低出生体重呼吸窘迫综合征(RDS)早产儿的临床疗效。方法89例极低出生体重RDS早产儿依据初始呼吸支持治疗方式随机分为NIPPV组(46例)和HHHFNC组(43例)。分析两组患儿初始治疗失败率、肺表面活性物质(PS)使用率、呼吸支持治疗相关数据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NIPPV组治疗72h内气管插管率、PS使用率、有创辅助通气时间、无创辅助通气时间及总用氧时间、严重呼吸暂停发生率、肺炎发生率与HHHFNC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颅内出血、早产儿视网膜病、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动脉导管未闭、气漏的发生率与HHHFNC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NIPPV组鼻损伤的发生率高于HHHFNC组(P〈0.05)。结论对于极低出生体重RDS早产儿的初始呼吸支持治疗,HHHFNC与NIPPV疗效相当,是可供临床选择的另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无创辅助通气治疗方式。

  • 标签: 呼吸窘迫综合征 经鼻间歇正压通气 经鼻导管高流量通气 极低出生体重儿
  • 简介:急性扁桃炎的症状急性扁桃炎的发病比较急,患病的宝宝会突然畏寒、高热、全身不适、头痛、四肢酸痛、食欲不振等。尤其是咽痛,起先疼痛在一侧,继而波及对侧,吞咽、咳嗽时加重。可有同侧耳痛或耳鸣、听力减退以及下颌淋巴结肿大。

  • 标签: 急性扁桃体炎 饮食调养 常见疾病 淋巴结肿大 全身不适 食欲不振
  • 简介:目的观察中药配合艾灸治疗小儿腺样肥大的临床疗效。方法用中药配合艾灸对86例腺样肥大患儿进行治疗,疗程1个月。结果86例中显效62例,有效10例,无效14例,显效率为72.1%,总有效率为83.7%。结论中药配合艾灸治疗小儿腺样肥大具有较好疗效。

  • 标签: 腺样体肥大 中医药疗法 咽扁桃体 中草药 艾灸 外治法
  • 简介: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液对谷氨酸(Glu)神经毒性脑水肿时突触体内游离钙(「Ca^2+」i)的影响。方法30只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3组,右侧脑室注射Glu制作大鼠神经毒性脑水肿模型,4h后处死大鼠测定其脑皮质含水量、钠、钾、钙和突触「Ca^2+」i含量。结果模型组脑含水量(82.04±0.8)%,钠含量(244.4±29.3)mmol/kg,「Ca^2+」i(327.9±33.2

  • 标签: 清开灵 神经毒性 脑水肿 游离钙 谷氨酸 大鼠
  • 简介:近四倍在儿童髓系恶性肿瘤中是一种少见的遗传学异常,其意义还不清楚。该文就1例近四倍的儿童急性髓系白血病(AML—M4)分析其特点。采用骨髓涂片方法分析骨髓细胞形态,收集骨髓标本做流式细胞术分析,24h培养R显带做常规核型分析。该病例骨髓细胞形态学分析显示大而突出的胞核,染色分析显示近四倍核型,结合骨髓形态和免疫分型结果诊断为AML—M4。患儿经过4个疗程的化疗治疗,最终获得了临床缓解,但该患儿达到缓解的时间比正常核型患儿要长。我们认为近四倍核型是影响儿童AML治疗与预后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近四倍体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 预后 儿童
  • 简介:腺样肥大是儿童鼻咽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引起儿童睡眠呼吸障碍、鼻窦炎、中耳炎及听力障碍的常见原因。通过影像学检查,测量腺样厚度与鼻咽腔宽度的比值(A/N)是临床评价腺样肥大的常用方法之一。该方面研究资料很多^[1-7],但有的学者主张以X线或数字化X线摄影(DR)片测量,有的学者认为螺旋CT(SCT)或MRI评价更为清晰而准确,且存在不同的测量方法和评价标准,

  • 标签: 数字化X线摄影 腺样体肥大 螺旋CT扫描 睡眠呼吸障碍 影像学检查 MRI评价
  • 简介:目的采用基因芯片技术筛查精神发育迟滞伴小阴茎男童的基因组微失衡,探讨Y染色无精子症因子C区(AZFc)部分缺失对其的致病性。方法提取1例精神发育迟滞伴小阴茎男童(先证者)及其父亲外周血DNA,利用CytoOneArray染色芯片行全基因组微失衡初筛,之后采用定制4×180KSNP+CNV精神发育相关芯片行全基因组微失衡筛查。选择特异性STS标签sY1191,sY1291作为引物,利用PCR特异性扩增11例正常男童,9/20例4×180KSNP+CNV芯片检测异常的精神发育迟滞未伴小阴茎男童,先证者及其父亲的Y染色AZFc区域。进一步对170例精神发育迟滞未伴小阴茎男童行PCR扩增,分析AZFc区域缺失频率。结果1CytoOneArray染色芯片检测发现先证者存在AZFc区域全缺失(chrY:24646690-28103711),定制4×180KSNP+CNV精神发育相关芯片排除其他精神发育相关基因组微失衡,发现AZFc区域部分缺失(chrY:24873066-25203027;chrY:25850255-26245019),结果不同于CytoOneArray染色芯片。220例精神发育迟滞伴小阴茎男童行4×180KCNV+SNP芯片检测,5例存在Y染色AZFc区域部分缺失,但缺失起止点不同;4例为已知的致精神发育异常的基因组微失衡。3PCR验证表明先证者及其父亲为AZFc区域b2/b3缺失,此片段缺失同时存在于1/11例正常男童、4/9例精神发育迟滞未伴小阴茎男童。4精神发育迟滞未伴小阴茎男童AZFc区域b2/b3缺失频率为15.1%(27/179)。结论AZFc区域b2/b3缺失可能不是精神发育迟滞伴小阴茎男童的致病病因,此AZFc区域部分缺失在中国人群中为多态性位点。

  • 标签: 精神发育迟滞 AZFc区域部分缺失 多态性位点 基因芯片技术
  • 简介:目的观察蛋白酶抑制剂MG-132对人红白血病细胞株K562的致凋亡作用及其对凋亡相关基因NF-kB与caspase-3表达的影响。方法将蛋白酶通路特异性阻断剂MG-132加入K562细胞,用AO/EB细胞形态和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细胞凋亡,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逆转录-PCR检测NF-kB的转录水平,免疫组化法检测NF—kB与caspase-3的表达,比色法检测caspase-3活性。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15μmol/LMG-132作用24h后,凋亡率为(26.5±0.6)%,与对照组(1.2±0.1)%相比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P〈0.01),MG-132诱导K562细胞凋亡具有量-效关系;RT—PCR检测发现NF—kBmRNA表达下调;免疫组化法检测发现MG-132可降低NF—KB的表达,增加caspase-3蛋白的表达,且表达量与MG-152的作用呈剂量相关。结论MG-152能诱导K56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MG-132抑制NF—kB信号转导通路,下调NF—kB表达继而上调caspase-3表达有关。

  • 标签: 蛋白酶体抑制剂MG-132 凋亡 CASPASE-3 K562细胞株
  • 简介:目的观察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BD)后松果体内小RNA(miRNA)的差异表达,研究其在HIBD导致的昼夜节律紊乱中的作用。方法将7日龄的新生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HIBD模型组和假手术组,根据Rice-Vannucci法制作HIBD模型,24h后分别取两组松果组织,通过miRNA芯片检测及实时荧光定量PCR法(RT-PCR)筛选出HIBD后高表达的miRNA,测定其在各组织(肺、肠、胃、肾、大脑皮层、松果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利用RT-PCR技术分别测定两组在缺氧缺血后0、24、48、72h松果中高表达miRNA及靶基因Clock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miRNA芯片结果结合RT-PCR技术筛选出多个和HIBD相关的miRNA,其中miRNA-182表达差异明显。miRNA-182在松果组织中高丰度表达。HIBD后24h、48hmiRNA-182的表达水平高于对应时间点的假手术组(P〈0.05);与对应时间点的假手术组相比,HIBD后0hClockmRNA表达水平升高,48h时降低,72h后明显升高(P〈0.05)。结论miRNA-182可能参与了HIBD后昼夜节律紊乱的病理生理过程。

  • 标签: MIRNA miRNA-182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新生大鼠
  • 简介:目的探讨急性B前淋巴细胞白血病(BCP-ALL)患儿iTR35调节性T细胞改变及其在BCP-ALL免疫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以2012年7月至2013年12月深圳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诊断并住院治疗的BCP-ALL初诊患儿为BCP-ALL组,并分为高危、中危和标危;同期体检的健康儿童为对照组。分离外周血CD4+T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FOXP3-IL-10-TGF-β-IL-12p35+IL-27EBI3+(iTR35)、CD4+CD25highFOXP3+(Treg)细胞比例及IL-12p35、IL-27EBI3、pSTAT1、pSTAT4蛋白表达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D4+T细胞IL-12Rβ2、gp130mRNA表达;ELISA检测血浆IL-35、IL-10水平。比较BCP-ALL组和对照组上述指标的差异。结果1BCP-ALL组48例(男29例),年龄2.3~11.0岁,平均5.2岁;高危11例,中危21例,标危16例。对照组32例(男21例),年龄2.6~10.8岁,平均5.1岁。两组年龄和性别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2BCP-ALL组外周血iTR35细胞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其胞内IL-12p35、IL-27EBI3表达水平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3BCP-ALL组Treg细胞比例及其胞内IL-12p35、IL-27EBI3表达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1),血浆IL-35水平及CD4+T细胞IL-12Rβ2、gp130、pSTAT1、pSTAT4表达均上调(P〈0.001),且血浆IL-35水平与iTR35细胞比例及其IL-12p35、IL-27EBI3表达呈正相关(r〉0.63,P〈0.05)。4BCP-ALL组高、中危患儿血浆IL-35水平和iTR35细胞比例显著高于标危患儿(P分别为〈0.001和0.002),高危和中危患儿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TR35细胞数量及功能异常可能是导致BCP-ALL患儿免疫功能低下的重要因素之一。

  • 标签: 急性B前体淋巴细胞白血病 iTR35 IL-35 IL-12p35 IL-27EBI3
  • 简介:目的分析1个常染色显性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AD-FSGS)家系的临床特征及可能的致病基因。方法调查1个中国AD-FSGS家系,收集临床资料,绘制家系图谱,并对家系中所有成员进行尿液筛查,并留取其外周血,对其中尿液筛查异常的2个家庭7名成员进行ACTN4、TRPC6和INF2基因所有外显子,以及WT1基因外显子8和9直接测序。生物信息学初步分析突变位点对蛋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结果该家系共有4代,27名成员,现有成员23名。发病者5例,女性3例,男性2例,平均发病年龄26.9岁。临床资料分析显示,该家系临床特点符合AD-FSGS诊断。7名成员中未发现ACTN4、TRPC6基因所有外显子和WT1基因外显子8、9有致病性突变,其中5例发病者INF2基因外显子8均有纯合缺失突变,缺失的碱基为CCCCACCCCCAC(c.1249delCCCCACCCCCAC,P.T420_P423del),缺失在外显子8第274-285位点,该位点突变既往未见报道。c.1249delCCCCACCCCCAC位于1NF2表达分子invertedformin重要的Diaphanous抑制结构域(DID)编码区。结论INF2基因外显子8上的杂合缺失突变可能是该家系AD-FSGS患者的致病原因,c.1249delCCCCACCCCCAC是引起AD-FSGS的一种新型突变。

  • 标签: 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缺失 测序 INF2基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