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3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戊酸在预防治疗躁狂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躁狂症患者是我院在2015.06到2017.05月时间段内收治的患者,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40例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碳酸锂口服,观察组给予丙戊酸口服。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分别为92.5%和75.0%,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BRMS评分相当,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治疗1周、3周、5周和出院时的BRMS评分,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5%和45.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丙戊酸治疗躁狂症疗效确切,对患者的BRMS评分改善作用十分显著,且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安全性。

  • 标签: 丙戊酸镁 躁狂症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双相情感障碍应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双相情感障碍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患者应用丙戊酸,观察组患者应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丙戊酸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双相情感障碍 喹硫平 丙戊酸镁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联合运用丙戊酸与氯硝西泮治疗狂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狂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3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丙戊酸与氯硝西泮联合治疗,以治疗后两组患者BRMS(狂躁量表)评分结果,及总有效率作为观察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经6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RMS评分(3.17±2.11),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BRMS评分(12.13±3.62)。另外,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明显高于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66.7%。且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戊酸与氯硝西泮联合治疗狂躁症能够有效改变患者情感异常高涨、语言动作增多、思维奔逸等情况,且有效率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丙戊酸镁 氯硝西泮 狂躁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双相情感障碍患者采取喹硫平联合丙戊酸缓释片治疗的效果进行评析。方法以2016年2月—2017年2月我院精神内科诊治的86例双相情感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数字表法随机分成探究组和对比组,各43例;均进行对症治疗,对比组单一应用丙戊酸缓释片治疗,探究组同时联用喹硫平,用药6周,应用狂躁量表(BRM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测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并掌握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RMS、HAMD评分均有改善,但探究组改善效果更优于对比组,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治疗中两组均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双相情感障碍应用喹硫平、丙戊酸缓释片联合治疗,效果更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且安全性高。

  • 标签: 喹硫平 丙戊酸镁缓释片 双相情感障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缓释片对双向抑郁发作的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4例,观察组44例,对照组行帕罗西汀联合丙戊酸缓释片治疗,观察组行喹硫平联合丙戊酸缓释片治疗,对两组患者使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17)判断抑郁缓解情况,并观察疗效与副作用判断。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为70.4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1周末患者的HAMD-17评分无明显差异,治疗后4周末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喹硫平联合丙戊酸缓释片治疗双向抑郁发生效果显著,安全性高,可快速起效,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对患者远期预后有重要价值。

  • 标签: 喹硫平 丙戊酸镁缓释片 双向抑郁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喹硫平联合丙戊酸缓释片治疗癔症性精神病的效果。方法研究时间2016年1月至2017年5月,研究对象84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癔症性精神病患者,采用随机信封法分为参照组(n=42)和研究组(n=42),参照组给予单纯喹硫平进行治疗,研究组则应用喹硫平+丙戊酸缓释片进行联合治疗,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总效率与参照组相比较高,且治疗前后的BPRS评分比较存在差异,研究组的下降程度更明显(P<0.05)。结论针对癔症性精神病患者,应用喹硫平+丙戊酸缓释片进行联合治疗效果更佳,可改善精神症状,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推广应用价值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丙戊酸缓释片联合喹硫平治疗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全部应用丙戊酸缓释片联合喹硫平进行治疗,另一组作为对照组单纯用丙戊酸缓释片治疗,治疗疗程中正常治疗,对比两组的有效率比较。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优异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 标签: 丙戊酸镁缓释片 喹硫平 双相情感障碍躁狂发作 临床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碳酸锂、丙戊酸缓释片联合治疗对双向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期间诊治的双向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58例,按照随机的原则将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碳酸锂缓释片,观察组患者联合采用碳酸锂缓释片和丙戊酸缓释片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治疗的有效率为75.86%,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BRMS评分和TESS评分相比无显著差异,治疗后3周和6周两组BRMS评分和TES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采用碳酸锂、丙戊酸缓释片治疗双向情感障碍躁狂发作患者,可以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是临床优良选择。

  • 标签: 双向情感障碍 躁狂发作 碳酸锂缓释片 丙戊酸镁缓释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戊酸缓释片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强直性阵挛发作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48例癫痫强直性阵挛发作患者,将2015年6月之前收治的24例作为对照组,给予拉莫三嗪进行治疗,将2015年6月之后收治的24例作为研究组,采用丙戊酸缓释片联合拉莫三嗪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8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83.33%,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9.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丙戊酸缓释片联合拉莫三嗪治疗癫痫强直性阵挛发作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丙戊酸镁缓释片 拉莫三嗪 癫痫 强直性阵挛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富马酸喹硫平联合丙戊酸缓释片治疗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到2016年3月来我院治疗的分离(转换)性障碍患者60例作为该研究对象,遵循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施以单一富马酸喹硫平治疗,观察组在富马酸喹硫平的基础上联合丙戊酸缓释片治疗,比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整体优于对照组,且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存在显著差异,无相关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富马酸喹硫平联合丙戊酸缓释片治疗分离(转换)性障碍,能够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提升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富马酸喹硫平 丙戊酸镁缓释片 分离性障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中应用丙戊酸联合抗精神病药物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0例存在攻击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抽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抗精神病药物(喹硫平)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丙戊酸联合抗精神病药物(喹硫平)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MOAS评分和PANSS评分进行观察评估。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MOAS评分和PANSS评分发现无显著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MOAS评分和PANSS评分发现,研究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戊酸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标签: 丙戊酸镁 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分裂症患者 攻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丙戊酸缓释片以及氯氮平联合使用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60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纯口服氯氮平缓释片治疗,观察组联合口服丙戊酸缓释片以及氯氮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90d的PANSS评分(包括阴性症状、一般症状以及阳性症状)。结果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PANSS阴性症状、一般症状以及阳性症状评分值均明显降低(P<0.05),且与同期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降低幅度更为明显(P<0.05)。结论丙戊酸缓释片以及氯氮平联合使用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纯口服氯氮平缓释片治疗。

  • 标签: 丙戊酸镁缓释片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氯氮平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氯氮平联合丙戊酸缓释片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对患者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62例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常规组与研究组,各31例。常规组予以氯氮平治疗,研究组予以氯氮平联合丙戊酸缓释片治疗。结果研究组治疗后M-WSCT各项评分均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临床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时,予以氯氮平联合丙戊酸缓释片治疗的效果更佳,可显著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氯氮平 丙戊酸镁缓释片 难治性精神分裂症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查阅文献、儿童抗癫痫指南、丙戊酸钠药品说明书,对丙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的适应症,用法用量,联合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进行总结分析。结果丙戊酸钠为儿童抗癫痫的首选药物之一,因为其特殊的药理作用,与其药物相互作用较多,肝药酶抑制剂引起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提高西咪替丁;肝药酶诱导剂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降低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利福平;碳青霉烯类抗生素致丙戊酸钠血药浓度降低。结论丙戊酸钠治疗儿童癫痫疗效安全是全面强直-阵挛发作、强直发作、肌阵挛发作、和失张力发作这5种发作类型唯一的初始单药首选药物。治疗儿童癫痫时,当两个单药先后使用治疗均未奏效,原则上应考虑联合用药。丙戊酸钠不良反应较多,临床应监测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 标签: 丙戊酸钠 儿童 癫痫 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妊高症患者治疗中单用硫酸与联合硝苯地平、硫酸治疗的效果比较。方法选在我院治疗的82例妊高症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分成单治组与联合组,每一组患者41例,单治组单纯采取硫酸治疗,联合组则在单治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硝苯地平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中单治组24h尿蛋白的定量、血粘度、血细胞压积均有显著的改善,联合组改善的幅度比较大,组间比较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结论在妊高症患者治疗中联合硝苯地平、硫酸治疗可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值得应用。

  • 标签: 硫酸镁 硝苯地平 妊高症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硫酸及硫酸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不同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11月-2016年1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妊高症患者58例参与研究,随机平均分成2组,对照组利用硫酸治疗,观察组选择硫酸联合硝苯地平治疗,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5.86%;观察组治疗后24h尿蛋白定量结果为(1.06±0.13)g/24h,对照组为(1.99±0.26)g/24h。结论妊高症硫酸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的效果优于单用硫酸治疗,值得推广。

  • 标签: 妊高症 硫酸镁 硝苯地平
  • 简介:摘要目的对硫酸及硫酸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分析。方法以我院在2015年2月—2016年9月收治的58例妊高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硫酸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使用硝苯地平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5.9%,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3%,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4.5%,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硫酸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硫酸镁 硝苯地平 妊高症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讨论硫酸与硫酸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收治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50例,按照其入院号随机分为常规组和治疗组,每组25例患者,常规组使用硫酸进行治疗,治疗组使用硫酸联合硝苯地平治疗,经过治疗后,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血压变化、24小时尿蛋白、不良反应发生率、生活质量以及新生儿评分。结果在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都有所缓解,但是治疗组优于常规组,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血压变化情况以及24小时尿蛋白量均优于常规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生活质量高于常规组,新生儿评分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硫酸与硫酸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治疗效率较好,能够降低患者血压,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新生儿情况,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硫酸镁 硝苯地平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治疗 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