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戊酸镁预防治疗躁狂症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4-14
/ 2

丙戊酸镁预防治疗躁狂症的疗效观察

张云蒋辉

(新疆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精神卫生科新疆阿勒泰836500)

【摘要】目的:探讨丙戊酸镁在预防治疗躁狂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躁狂症患者是我院在2015.06到2017.05月时间段内收治的患者,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40例研究对象。对照组给予碳酸锂口服,观察组给予丙戊酸镁口服。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分别为92.5%和75.0%,组间差异显著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BRMS评分相当,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在治疗1周、3周、5周和出院时的BRMS评分,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5%和45.0%,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丙戊酸镁治疗躁狂症疗效确切,对患者的BRMS评分改善作用十分显著,且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安全性。

【关键词】丙戊酸镁;躁狂症;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04-0194-02

躁狂症是一种临床常见的精神疾病,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情感高涨、高度兴奋、极易被激怒等,严重时患者会出现包括妄想、紧张、抑郁等双相障碍症状改变,给患者自身的身心健康,及家庭、社会均带来不利的影响[1]。因此,积极地对躁狂症患者实施治疗,良好的控制患者的情绪,具有重要的意义。我院使用丙戊酸镁治疗躁狂症,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以下进行报道。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80例躁狂症患者是我院在2015年06月到2017年05月时间段内收治的患者,以对照实验要求为依据,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均设置40例研究对象。观察组包含40例患者,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为23:17,患者年龄23~57岁,平均年龄(32.8±6.2)岁。对照组40例患者,男性和女性的比例为21:19,患者年龄22~58岁,平均年龄(33.5±5.5)岁。两个研究组患者的各项组间资料在研究前均实施了统计学分析,并进行了差异性对比,结果提示组间资料无差异P>0.05。患者入组前均知情且同意,且本次研究经伦理研究会批准。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碳酸锂口服,起始剂量为250mg/d,此后逐渐增加用药剂量,但最高剂量不可超过1500mg/d。观察组给予丙戊酸镁口服,起始剂量为250mg/d,此后逐渐增加用药剂量,但最高剂量不可超过1500mg/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8周时间。

1.3观察指标

(1)患者的临床疗效,包括治愈:患者在治疗后,其各项临床症状均消失,且其BRMS评分减少率≥75%;显效:患者在治疗后,其各项临床症状均得到了显著改善,且其BRMS评分减少率≥30%;无效:患者在治疗后,其各项临床症状均无改善,甚至出现加重,且BRMS评分减少率<30%[2]。(2)患者的BRMS评分变化情况,分别对患者治疗前、治疗1周、3周、5周和出院时的BRMS评分进行记录。(3)患者的临床治疗安全性,以嗜睡、呕心呕吐和口干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评估。

1.4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之间的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录入时数据时,分别以(%)和(x-±s)形式对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进行表示,组间比较分别运用卡方检验和t检验,检验结果以0.05为水准。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分别为92.5%和75.0%,组间差异显著P<0.05。数据所述如下。

3.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引起躁狂症发生的因素较为多样化,涉及到生物学因素、遗传学因素、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等等[3]。而患者一旦发生躁狂症则会表现出情绪变化较大,易激怒,易做出伤害性行为,会对自身健康和他人健康造成危害。因此,积极地对躁狂症患者进行治疗,是非常重要的[4]。

丙戊酸镁是目前临床上使用的一种新型的抗癫痫药物,近年来逐渐被临床用来治疗躁狂症,且表现出了一定的治疗优势[5]。但是目前临床对于丙戊酸镁治疗躁狂症的具体作用机制尚且不明确,有研究指出可能与丙戊酸镁能够抑制氨基丁酸转氨酶琥珀酸半醛脱氢酶水平,以及增加脑内氨基丁酸含量具有密切的关系[6]。

本次研究中,通过对比传统躁狂症治疗药物碳酸锂和丙戊酸镁在躁狂症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结果表明,采取丙戊酸镁治疗的患者,其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采取碳酸锂治疗的患者,且患者治疗后的BRMS评分改善程度显著优于采取碳酸锂治疗的患者。这一结果表明,丙戊酸镁在躁狂症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疗效。且采取丙戊酸镁治疗的躁狂症患者,其嗜睡、恶心呕吐、口干等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明显比采取碳酸锂治疗的患者,这一结果表明,丙戊酸镁在躁狂症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更高的临床安全性。

综上所述,丙戊酸镁治疗躁狂症疗效确切,对患者的BRMS评分改善作用十分显著,且具有较高的临床治疗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秀梅,李刚,穆小梅,等.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躁狂发作69例的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5):528-530.

[2]孟宪军.丙戊酸镁与碳酸锂治疗预防躁狂症的疗效比较[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4):142-143.

[3]金卫东,马永春,任志斌.丙戊酸镁与碳酸锂治疗躁狂发作对照研究的循证医学评价[J].神经医学杂志,2010,23(1):1-3.

[4]宋振华,粟幼嵩,王勇,等.碳酸锂单用与合并阿立哌唑治疗双相障碍Ⅰ型躁狂发作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4,24(4):247-249.

[5]金鑫.喹硫平与利培酮合并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躁狂症的对照研究[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5):43-45.

[6]夏志敏.碳酸锂联合丙戊酸镁缓释片治疗躁狂发作43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3(1):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