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7
14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丙戊酸与氯硝西泮联合治疗躁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期间我院接治的躁狂症患者中,随机抽选90例作为本课题研讨样本,平均分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名。前一组使用碳酸锂治疗,后一组使用丙戊酸联合氯硝西泮治疗,比对两种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BRMS评分值差距不明显(P

  • 标签: 丙戊酸镁 氯硝西泮 碳酸锂 躁狂症 治疗
  • 简介:患者女45岁,病历号234731。既往体健,主因“头痛伴视物不清20余天,突发肢体抽搐7天”收入院。入院查体:神清语利,双瞳孔左:右=3:3mm。光反应(++),面纹对称。四肢肌力、肌张力可。腱反射(++)。MRI示:右枕叶占位。于2004年9月16日,上午8点,在全麻下行右顶枕开颅,肿物切除术,肿物大小4.3.2cm。术后处理:1注意神态、瞳孔及生命体征变化。2给予脱水、

  • 标签: 入院 丙戊酸钠 脑病 瞳孔 查体 腱反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喹硫平联合丙戊酸治疗双相情感障碍的效果和对认知功能、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收治双相情感障碍患者80例,均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随机划分为实验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0例。常规组接受丙戊酸治疗,实验组同时应用喹硫平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有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

  • 标签: 喹硫平 丙戊酸镁 双向情感障碍 认知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抗精神药物联合小剂量丙戊酸治疗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具有攻击行为精神分裂症患者 100, 对其进行随机抽选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喹硫平,实验组:喹硫平联合 小剂量丙戊酸。 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其 PANS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前 1周其 PANSS评分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治疗后 2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其 MOA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且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前 1周其 MOSA评分无显著差异,实验组治疗后 2周、 4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 P< 0.05。 结论:对 精神分裂症攻击行为患者采用抗精神药物联合小剂量丙戊酸有利于改善其临床症状,该方法效果确切。

  • 标签: 抗精神病药物 小剂量丙戊酸镁 精神神分裂症 攻击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攻击行为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奥氮平进行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治疗,分别采用攻击风险评估量表及精神分裂症状阴性和阳性症状量表(PANSS)进行疗效评估。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攻击性风险评分和PANS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攻击性风险评分和PANSS评分分别为(1.09±0.57)分、(28.14±3.19)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6±0.18)分、(35.26±4.4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丙戊酸联合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具有显著疗效,能够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其攻击行为,从而有助于该病的尽早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丙戊酸镁 抗精神病药物 精神分裂症 攻击行为 临床疗效
  • 简介:1病例资料患者,女,19岁.2000年9月因病毒性脑炎引起癫痫而服用丙戊酸钠(江苏恒瑞集团药厂).开始剂量为每日0.2g,分两次口服.之后逐渐加量,至2001年2月初时,用法为:每早0.1g,中午0.2g,服药半年以来,月经周期与量均正常.2月中旬加量至每次0.2g,每日3次,自三月份始,连续停经3个月.

  • 标签: 丙戊酸 引起闭经 戊酸钠
  • 简介:目的丙戊酸与碳酸锂在躁狂症患者中的疗效对比观察及对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研究。方法将108例躁狂症患者采用随机方式分为两组,碳酸锂组和丙戊酸组,每组54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8周后使用Rech-Rafeelsen狂躁量表(即BRMS)、副反应量表(即TESS)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患者在接受丙戊酸在治疗8周后BRMS其总分相对于碳酸锂组明显小于。结论丙戊酸用于治疗躁狂症方面起效快,疗效更好,且不良反应小。

  • 标签: 丙戊酸镁 碳酸锂 躁狂症 不良反应发生率
  • 简介:摘要:以L-丝氨酸和氧化镁为原料,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探究丝氨酸的最佳合成工艺为:温度为80℃、pH值为8、L-丝氨酸与氧化镁摩尔比为2:1、反应时间为120min,所得到的丝氨酸产品的螯合率为96.8%,并通过测定红外光谱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

  • 标签: L-丝氨酸 螯合镁 丝氨酸镁
  • 简介:与高血压病的发生有一定关系。在饮用水含镁量低的地区,高血压病、脑卒中、冠心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均高于含镁量高的地区。对心脑血管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所以,作为抗高血压病药物治疗的辅助疗法,补很有价值。

  • 标签: 补镁 抗高血压病 人群 保护作用 心脑血管 辅助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评析对于妊高症患者时应用硫酸联合硝苯地平共同用药的临床价值。方法:参选患者均为在我院治疗的68例妊高症患者在2020年11月到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药物,采用随机数字表法的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应用硫酸的对照组(n=34)和应用硝苯地平的实验组(n=34),评价用药对患者血压(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的影响。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妊娠结局优于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患者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情况较对比组患者更优,数据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肾功能指标均高于实验组,数据有意义(P<0.05)。结论:对妊高症患者治疗采用硫酸联合硝苯地平进行配合降压治疗对帮助患者调节血压的效果更佳,推广价值显著。

  • 标签: 硝苯地平 硫酸镁 妊高症 应用效果
  • 简介:患儿女,6岁,体重20kg。于2005年10月22日来我院神经科门诊就诊,诊断为“癫痫”,回乡后开始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德巴金),每次400mg1次/d。患儿于11月2日出现发热,T38.6℃,无咳嗽及流涕等其他症状,自行服用阿司匹林苯巴比妥片(阿苯片)退热。次日患儿再次出现发热,面部出现暗红色斑点,家长自行给予对乙酰氨基酚片(扑热息痛)退热。第3天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咽炎”,静脉滴注头孢拉啶,并予布洛芬混悬液(恬倩)退热,(以上用量均不详)。

  • 标签: 丙戊酸钠缓释片 重症多形红斑 对乙酰氨基酚片 苯巴比妥片 布洛芬混悬液 医院诊断
  • 简介:病例:患者,男,86岁。因“反复咳嗽咳痰10年余,加重五天”于2015年4月30日入院。患者有高血压病史20余年,服用美托洛尔缓释片47.5mg,每天1次、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片,每天1次,血压控制在130/80mmHg左右。2015年4月25日患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门诊给予左氧氟沙星、甲泼尼龙等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4月28日患者无明显诱因下突然跌倒在地,四肢抽搐,小便失禁,持续5min后缓解,考虑癫痫发作。急诊查血常规:白细胞(WBC)22.17×109·L-1,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65.5%。头颅CT示:脑萎缩。胸部CT示:双肺感染。予注射用丙戊酸钠0.4g,每天1次静脉滴注,癫痫控制,之后予丙戊酸钠片0.2g,每天3次。4月30日因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入院治疗。入院后予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批号:K006635)0.5g,每天3次静脉滴注抗感染,异丙托溴铵(勃林格殷格翰,批号:4982023)0.5mg联合布地奈德(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批号:317476)1mg,每天2次雾化吸入抗炎平喘,丙戊酸钠片(湖南省湘中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50128)0.2g,每天3次口服控制癫痫发作,降血压方案同入院前。5月11日查血常规WBC8.49×109·L-1,N%54.3%。5月18日临床药师提出亚胺培南可能导致丙戊酸血药浓度下降,建议行丙戊酸血药浓度监测,结合患者感染控制,抗菌药物可以降级,医生接受药师建议。5月19日起停用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改用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钾(苏州二叶制药有限公司,批号:141131)3.2g,每天3次静脉滴注,当日监测丙戊酸血药浓度结果为20.67μg·mL-1。5月22日和26日复测丙戊酸血药浓度分别为34.23μg·mL-1和38.84μg·mL-1。

  • 标签: 血药浓度监测 丙戊酸钠片 亚胺培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 美托洛尔缓释片
  • 简介:【摘要】丙戊酸钠缓释片临床应用广泛,在神经内科可以起到抗癫痫的作用,在精神科可作为心境稳定剂,缓解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近年来,对此药引起的血液系统、胃肠道系统药物不良反应报道较多,但对其引起的尿频遗尿现象罕见报道。本文结合我院收治的1例因服用丙戊酸钠缓释片后引起尿频遗尿的药物副反应案例,来进行报道并复习文献。

  • 标签: 丙戊酸钠 尿频遗尿 报道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小儿癫痫病患者应用丙戊酸钠后的血药浓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患儿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108名患儿癫痫病患者的基本信息、用药指导和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测定进行了统计。患儿癫痫复发的影响因素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多因子 Cox风险回归分析。结果 患儿血清中丙戊酸钠的平均浓度为69.98±28.73 ug/ml-1,3~6岁患儿的血浆药量较3~6岁患儿低(P

  • 标签: 癫痫患儿 丙戊酸钠 血药浓度 风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小儿癫痫病患者应用丙戊酸钠后的血药浓度特征及影响因素,为患儿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108名患儿癫痫病患者的基本信息、用药指导和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测定进行了统计。患儿癫痫复发的影响因素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多因子 Cox风险回归分析。结果 患儿血清中丙戊酸钠的平均浓度为69.98±28.73 ug/ml-1,3~6岁患儿的血浆药量较3~6岁患儿低(P

  • 标签: 癫痫患儿 丙戊酸钠 血药浓度 风险因素
  • 简介:本文是氯化乙烯制备的改进。新方法可防止氯乙烯的逃逸,简化操作。其重要的进步是革除-45℃的深度冷冻。将该格氏试剂用于合成乙烯基β紫罗兰醇和6甲氧基1乙烯基萘满醇,证实它的用途。它们分别是异维甲酸及米非司酮的中间体。

  • 标签: 氯化乙烯镁 深度冷冻 异维甲酸 米非司酮
  • 简介:目的分析戊酸雌二醇治疗绝经后期妇女慢性盆腔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8年8月我院收治的绝经后慢性盆腔痛患者79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39例,主要为抗生素治疗,观察组40例,主要为戊酸雌二醇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式下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患者阴道表层、中层以及底层细胞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7.50%显著高于对照组82.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绝经后慢性盆腔痛患者予以戊酸雌二醇治疗时可显著提升临床疗效,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戊酸雌二醇 绝经后期妇 慢性盆腔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丙戊酸钠(VPA)、卡马西平(CBZ)血药浓度监测(TDM)结果及价值。方法:回顾性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医院收治的常规服用丙戊酸钠患者120例和卡马西平患者120例进行研究,均接受血药浓度监测,评估不同药物的血药浓度达标率及在不同血药浓度时的治疗效果。结果:丙戊酸钠血药浓度达标率68.33%,卡马西平血药浓度达标率70.00%。丙戊酸钠达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34%显著高于不足患者45.45%,不良反应率3.66%显著低于过量患者93.75%(P<0.05);卡马西平达标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6.43%显著高于不足患者42.31%,不良反应率2.38%显著低于过量患者100.0%(P<0.05)。结论:丙戊酸钠、卡马西平用药中需重视血液浓度的监测,维持适宜的血药浓度,以保证最佳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丙戊酸钠 卡马西平 血药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