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血管病特点及预后。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对60患者进行头颅MRI、MRA、血压、血脂、血糖等多项检查,分析后循环缺血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血管病特点以及预后等情况。结果60例后循环缺血患者中,49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血管狭窄,41例患者有后循环范围内大小不同的梗死病灶,19例患者仅表现为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其中6例有后循环系统阵发性发作TIA表现,未发现影像学异常病灶;在这些患者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眩晕、肢体轻瘫、麻木、行走不稳、轻度构音障碍及吞咽困难等情况,危险因素多表现为年龄较大、高脂血症、颈动脉不同程度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结论后循环缺血患者要及时通过头颅MRI、MRA、颈动脉B超等方法进行检测确诊,并采取有效措施及早治疗,争取最佳治疗时机。

  • 标签: 后循环缺血 危险因素 临床表现
  • 简介:摘要本文从PDCA循环基本概述对病案质量控制流程入手,对传统病案控制流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PDCA在病案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策略展开了探讨。利用PDCA循环理论优化病案质量控制的流程,从而有效的提高病案质量管理的工作效率,更好的满足医院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 标签: PDCA循环理论 病案质量控制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在手卫生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本院工作的护理人员中,随机8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样本,将80例护理人员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对比护理前后手卫生质量。结果应用前,80例护理人员手卫生管理知识知晓率仅为70.00%,明显低于管理后知晓率97.50%,组间差异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80例护理人员手卫生依从率为96.25%,明显高于干预前66.25%,组间数据对比结果具有鲜明性P<0.05。结论PDCA循环法在护理人员手卫生管理中应用效果十分理想,护理人员的手卫生管理质量得到显著的提升,明显降低了医院感染率。

  • 标签: PDCA循环 手卫生管理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模式在消毒供应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消毒供应室2017年3月—2018年8月期间实施PDCA循环模式80份管理资料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同时选择2015年3月—2016年8月期间实施常规管理模式的80份资料设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清洗器械不合格率、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患者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组间数据差异较大,表现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模式在消毒供应室中应用效果显著,器械清洗不洁检查问题减少,有助于提高器械消毒合格率及临床满意率,降低管理过程中安全风险事件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PDCA循环模式 消毒供应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以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6年12月在我院治疗后循环脑梗死的患者60例,对所有患者在入院后采用头颅CT或者是MRI、心脏超声、颈部血管超声、经颅多普勒、头颅CTA或者是DSA等检查,并且在入院时、4周后、8周后采用Barthel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对患者的预后情况进行了解,并且对其病变部位、危险因素、以及DSA表现以及预后的关系进行评价。结果本次研究的60例患者中,8周后患者的Barthel评分大于85分的有65%(39/60),小于85分的患者有30%(18/60),发生死亡的有3例,死亡率为5%。结论后循环脑梗死的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对其实施检查的比较有效的手段就是采用CT或者是MRI,而且及时的对患者进行cta检查或者是DSA检查,可以尽快的了解患者的病变范围和具体位置,以便于及时采取有效的手段的进行治疗,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后循环脑梗死 临床特点 预后
  • 简介:摘要全面质量管理思想的基础与具体实施措施,便是根据PDCA循环来展开应用。其主要可被分为计划安排、具体执行、过程检查与最终处理等四个阶段过程。在质量管理过程中需对各项工作内容制定出相应的计划,并通过实践执行与检查后留下成功部分,将不成功的遗留问题留到下一循环解决,此为质量管理的基础理念。本文将对PDCA循环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具体应用进行分析并提出应用中的体会供同道参考。

  • 标签: PDCA循环法 医疗 质量管理 运用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自主呼吸循环技术在COPD肺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6年3月—2018年3月获取的60例具有完整治疗信息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患者作为本文研究的基础资料;按照患者入院时间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与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施加ACBT干预,对比两种治疗干预方法的效果。结果观察者的FVC、FEV1以及FEV1/FVC值、动脉血氧饱和度、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7d内的平均排痰量为34.25±4.78(g),高于对照组的21.51±3.20(g)(P<0.05)。结论在COPD急性加重患者肺康复中,应用自主呼吸循环技术能够促进患者痰液的排出、增加患者的排痰量,改善患者的氧合及肺功能状况。

  • 标签: COPD 自主呼吸循环技术 肺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行腹膜透析的慢性肾脏病终末期肾脏病患者48例,PDCA循环管理之前与PDCA循环管理之后各24例,对照组实施腹膜透析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PDCA循环持续护理质量改进。观察两组患者入组3个月期间腹膜炎的发生率、腹膜透析导管移位率、堵管的发生率、心血管等恶性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3个月内腹膜炎、导管移位以及堵管发生率分别明显为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模式,可有效减少了腹膜透析患者的腹膜炎、导管移位、堵管等恶性事件的发生。

  • 标签: PDCA循环 护理 腹膜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在医院临床药学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收治患者44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法,将44例患者分为两组PDCA循环组与对照组,每组包含22例患者,PDCA循环组采用PDCA循环对医院临床药学进行管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对医院临床药学进行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满意度以及药品采购、药物储备、药学服务评分。结果PDCA循环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27.27%,并且药品采购、药物储备、药学服务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比较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PDCA循环对医院临床药学进行管理,不仅可以提升医院临床药学管理质量,还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

  • 标签: PDCA循环 临床药学管理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DCA循环模式用于药剂科药品管理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药剂科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5年9月—2016年9月实施常规管理模式,于2016年10月—2017年9月实施PDCA循环模式,实施前后工作人员均为70例,对比实施前后药学服务质量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实施后组药学服务质量明显优于实施前,实施后和实施前西药药方不良事件发生率依次为3.33%和11.33%,实施后明显低于实施前,P<0.05。结论通过对药剂科药品管理实施PDCA循环模式,药学服务质量有效提升,且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值得应用。

  • 标签: PDCA 药剂科 药品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耳鼻喉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在医院耳鼻喉科进行实习的40名实习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实习生实习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20名给予传统的教学模式,命名为对照组,另外的20名给予PDCA循环教学模式,命名为研究组,对比两组实习生的学习效果。结果研究组的抽查成绩和出科室时考试成绩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耳鼻喉科临床带教中应用PDCA循环,取得较好的带教效果,提升了实习生的考试成绩,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 标签: PDCA循环 耳鼻喉科 临床带教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采用PDCA循环法进行科学的管理,有效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PDCA循环是广泛应用于质量管理的标准化、科学化的循环体系。本文将其用于提高住院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管理,改善了住院患者的就医体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更加科学有效的规范了护理服务,提高了护理服务的质量。

  • 标签: PDCA循环 优质护理服务 患者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在儿童呼吸内科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以促进儿童呼吸内科护理质量。方法随机择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我院儿童呼吸内科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常规组以及PDCA循环组,分组n=43例,其中常规组采用常规基础护理干预,PDCA循环组则是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PDCA循环管理,比对两组的护理满意度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质量评分(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消毒隔离、穿刺置管)。结果常规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几率18.60%显著高于PDCA循环组6.97%,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常规组护理满意度86.04%、平均评分(86.02±3.23)显著低于PDCA循环组95.34%、(98.10±5.05)。结论PDCA循环管理在儿童呼吸内科中的价值显著高常规护理,可有效提高家长及患儿的护理满意度以及综合质量评分,降低护理质量问题的发生几率,在保证护理质量的同时,特别在是穿刺置管中可有效缓解家长及患儿的心理障碍,提高病房消毒水平以及提高病房管理效果,比一般的护理干预更加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

  • 标签: PDCA循环 儿童护理内科 护理质量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PDCA循环在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70名医护人员为实验研究对象,实验时间为2016年7月—2017年7月,比较PDCA循环运用前后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结果PDCA循环实施前,选取1300例案例,感染例数为26例占比2%;实施PDCA循环后,选取1500例案例,感染例数为4例占比0.2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PDCA循环前,手卫生合格率为77.09%;实施PDCA循环后,手卫生合格率为93.44%,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适用医院感染管理,能够有效提升管理质量,。

  • 标签: PDCA循环 医院感染管理 管理质量 运用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PBL教学模式联合PDCA循环在护理教学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级护理学专业两个班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一个班级为观察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另外一个班级为对照组,使用PBL教学联合PDCA循环教学模式。比较两组学生《内科护理学》第三章的理论考试成绩和实操技能考试成绩,以及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结果观察组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80.82±8.09)和实操技能成绩(95.23±4.74)均高于对照组理论考试成绩(70.49±11.24)和实操技能成绩(87.31±6.57)。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BL教学模式联合PDCA循环进行内科护理学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果,值得推广引用。

  • 标签: PBL教学法 PDCA循环 内科护理学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整体护理在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行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的65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案,护理组应用整体护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心理状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后SAS、SDS评分均有所下降,且护理组SAS、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中实施整体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推荐临床应用。

  • 标签: 整体护理 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小儿洗胃中使用可循环电动低负压吸引术进行治疗的疗效实行探讨。方法在2016年10月—2017年10月这个时间段中我院进行小儿洗胃的病例有16例,将其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中有8例患者洗胃运用传统手持注射器抽吸法的为常规组,余下8例患者洗胃运用可循环电动低负压吸引器的组为改进组。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检查,并分析检查指标。结果改进组的包含有洗胃时间、洗胃液反流等检查指标显著比常规组的优异。结论改进组患者使用可循环电动低负压吸引器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小儿洗胃 可循环 电动低负压 安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PDCA循环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实验对象均选自2016年1月至2018年4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54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根据入院治疗先后顺序均分成实验组(n=24)和常规组n=24),常规组行一般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行PDCA循环护理,将两种护理效果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生活质量、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躯体功能评分上,实验组均高于常规组,呈较大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DCA循环护理模式应用于慢性乙型肝炎护理,有助于促进患者生存质量提升。

  • 标签: 慢性 乙型肝炎 PDCA循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管理模式在脑梗塞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收集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脑梗死患者9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观察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及干预后2周,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instituteofhealthstrokescale,NIHSS)、巴氏指数(Barthelindex,BI)评分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elf-reportingInventory,SCL-90)进行评估,比较两种护理模式对脑梗死患者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的NIHSS、BI和SCL-90评分无明显差异,经过护理干预后2周,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和SCL-90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P<0.05),BI指数明显升高((P<0.05);干预组的NIHSS评分和SCL-9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BI指数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护理可以促进脑梗死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改善脑梗死患者独立生活和心理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PDCA护理 脑梗死 NIHSS评分 BI评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本院门诊输液室的30例医务人员为研究对象,在临床中通过学习PDCA质量管理相关理论知识,让医务人员明白手卫生在医院感染控制的作用,提高依从性。结果实施后医务人员的手卫生依从率为94.17%,对比实施前65%有明显的提高(P<0.05)。结论在急诊科医务人员的手卫生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管理法,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应用于临床。

  • 标签: 手卫生管理 门诊输液室医务人员 PDCA循环管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