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市正畸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保健行为现状,为该市今后开展儿童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随机选择54例7~16岁错颌正畸儿童,于矫治过程中进行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和龋病检查,并对他们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接受固定正畸的儿童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比接受固定正畸前差异有显著性;正畸过程中患者的龋齿患病率变化不明显。结论固定正畸患儿在矫治期间牙周健康状况较差,引导和督促患儿保持良好的口腔习惯,固定装置对牙龈的刺激是控制患者牙龈炎的关键,应加强儿童及其家长口腔卫生知识的普及,防治龋齿的发生。

  • 标签: 固定正畸 儿童 口腔健康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乐山城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为临床有效的干预提高参考。方法以分层抽样的方法选取1804例乐山城区老年人群作为观察对症,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观察对象的进行问卷调查。以乐山城区老年人群的问卷结果作为乐山组,以全国抽检结果作为全国组,对比两组间问卷结果差异。并将乐山组分为男性组、女性组,无身体疾病的健康组、存在身体疾病的疾病组。对比男性组与女性组,健康组与疾病组间问卷结果差异。结果乐山组人际关系、焦虑、偏执因子、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及SCL-90总分均明显低于全国组(P<0.05),而两组间强迫评分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同时男性组SCL-90总分明显低于女性组(P<0.05)。此外,健康组强迫、人际关系、焦虑、偏执因子、焦虑、敌对性、偏执及SCL-90总分均明显低于疾病组(P<0.05),而两组间恐怖评分比较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乐山城区老年人心理健康状况较好,且女性差于男性,患病人群差于健康人群。

  • 标签: 乐山城区 心理健康 老年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强迫症患者一级家属的心理状况,探讨家庭健康教育实施的途径。方法采用在我院住院的80例强迫症患者,住院后以自编问卷对家属最关心的问题进行统计,然后针对这些问题对他们进行强迫症相关知识的家庭健康教育,同时,在患者入院时及治疗8周后对家属进行SDS、SAS、Yale-Bocs进行测评。结果在健康教育实施前,占75.00%患者家属伴有抑郁情绪,SDS评分显著高于常模(P<0.05);占56.25%的家属同时伴有紧张焦虑情绪,SDS评分高于常模(P<0.05);占58.75%的家属同时伴有强迫症状,Yale-Bocs评分高于常模(P<0.05)。在接受健康教育后,对疾病的认识水平提高,SDS、SAS、Yale-Bocs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对强迫症患者家属给予恰当的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他们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配合医生对患者的治疗,促进远期康复。

  • 标签: 强迫症 一级家属 心理状况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测评解放军某部队基层军官心理健康状况,评价干预效果。方法随机筛选出年龄在28~35岁,平均年龄30岁,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军官200名,分别与2013年和2015年进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评。结果第一次测评初步筛选出心理状态不稳定军官4人,通过干预在第二次测试中有3名军官测评数值均为阴性。结论对于个体样本阳性人员通过干预,在有利因素的影响下,可以改变其Tp心理变态倾向(精神质),Tn量表情绪的稳定性(神经质)的数值,提高心理稳定性。

  • 标签: 军官 艾森克个性问卷(EPQ) 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与一般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予以探究。方法随机选取300名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和300名一般儿童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所有被调查对象均采用问卷调查的的形式,了解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结果从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的调查结果中了解到不同监护类型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显著对于一般儿童,实验数据之间具有统计学研究意义,P<0.05。不同监护类型的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之间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要改善不同监护类型儿童的家庭教育方式,主动关心和接纳留守儿童,为儿童提供健康的成长环境,促使心理健康

  • 标签: 不同监护类型 留守儿童 一般儿童 心理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博州地区肥胖儿童的心理状况,探讨健康干预的对策。方法随机选择博州地区4所学校的肥胖儿童127例,利用相应的心理测试工具了解肥胖儿童的心理状况,同时,给予肥胖儿童一年的健康干预,观察健康干预的效果。结果经EPQ检测结果可知,肥胖儿童组E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P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经CBCL检测结果可知,肥胖儿童组各项行为问题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干预后,肥胖儿童生理指标及生化指标均优于干预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N维度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肥胖会改变儿童的人格、行为等,不利于儿童的健康成长,通过健康干预的实施,可改善肥胖儿童的心理状况,促使患者健康成长。

  • 标签: 博州地区 肥胖儿童 心理状况 健康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家庭经济状况对卫校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情况。方法对抽取的江苏省某职业院校437名学生,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调查。结果不同经济收入家庭的学生在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精神病性等因子以及总均分上有差异,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校低年级学生心理健康在不同家庭经济状况方面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卫校应加强对低年级学生的关注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高学生整体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家庭经济状况 卫校低年级 心理健康 SCL-90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2型糖尿病前期即葡萄糖耐量受损者的焦虑、抑郁及述情障碍等精神状况,进而为葡萄糖耐量受损人群的心理评估提供可靠临床数据,同时对2型糖尿病早期筛查诊断提供有效测评工具。方法筛选葡萄糖耐量受损者(impairedglucosetolerance,IGT)62例,采用标准SDS、SAS、TAS-20及TCSQ量表进行测评并与国内健康人群(常模)作对照。结果62例葡萄糖耐量受损者SDS、SAS、NC、TAS-20、TCSQ量表平均得分依次为(45.10±7.54)分、(44.45±4.36)分、(57.13±7.37)分、(31.74±4.52)分,分别显著高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62例葡萄糖耐量受损者焦虑、抑郁及述情障碍发生率分别为70.97%、72.58%和79.01%。结论葡萄糖耐量受损人群普遍存在焦虑、抑郁、述情障碍及消极应对方式,这些常见心理问题相互影响,需要早期评估和干预;采用SAS、SDS、TAS-20及TCSQ量表实施心理测评能获得可靠结果。

  • 标签: 2型糖尿病 葡萄糖耐量受损 焦虑 抑郁 述情障碍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综合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心理状况。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155例进行测评分析。结果通过SCL-90评测各项因子得分均高于中国常模,患者心理状况不佳;心理因素与患者病症因子关系密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的心理状况存在问题,应获得医护工作者的广泛关注。

  • 标签: 综合医院 神经内科 住院患者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健康体检中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1月70例进行健康体检者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对照组不进行任何护理措施,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体检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健康认知评分和患病人员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两组健康体检者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健康认知度评分比较,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健康体检者SAS、SDS评分均为正常,两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健康体检过程中对体检者进行健康教育,能够提高体检者的健康认知程度,有利于提高护理满意度评分,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医院健康体检 健康教育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性创伤住院患者心理状况的相关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创伤住院患者8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患者40例,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护理后SAS评分有明显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急性创伤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SAS评分,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护理干预 急性创伤 住院患者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抑郁状况,并进行心理干预效果评估。方法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初次测量,对初次施测存在心理异常的68例晚期食管癌患者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心理干预后再进行SDS重复测量并与心理干预前比较。结果晚期食管癌患者存在一定程度的抑郁症状,经过一个月的心理干预后,其SDS评分由34.7±7.4降为26.9±6.7;其抑郁的发生率由60.29%下降为25%。结论晚期食管癌患者普遍存在抑郁症状,心理干预可以有效地缓解这种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食管癌 抑郁状况 心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力健康教育对健康体检人员知识态度行为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健康体检中心接受健康体检人员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0例,采用自制KAP调查问卷及PRECRDE-PROCED模式统计两组人员视力健康知识、态度得分与行为得分,其中对照组调查人员不接受任何健康教育,观察组调查人员接受视力健康教育,比较两组调查人员干预前后视力健康知识态度与行为评分。结果对照组调查人员干预前后视力知识、态度评分、行为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观察组调查人员三项得分均明显升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视力健康教育可显著改善健康体检人员对视力保健知识的认知程度,并可提高体检人员对视力保护的态度、行为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保护视力、纠正不健康视力习惯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视力健康教育 健康体检 知识态度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精神分裂症人群的同型半胱氨酸状况,为开展合理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389名精神分裂症患者询问病史,检查同型半胱氨酸,及了解高血压等疾病情况,并进行分析,并对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89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78例(20.05%),其中男性50例(23.70%),女性28例(15.73%),统计学处理P<0.05,有统计学意义,389名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高血压59例,高血压患者中高HCY为41名,占高血压的69.49%,其中男性28例(73.68%),女性13例(61.90%)。随着年龄增高HCY逐渐升高,统计学处理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Hcy作为高血压的一种新的危险因素,也是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精神分裂症人群自控能力差,长期服用抗精神病药物,肥胖、活动减少、药物副作用等问题加重了病员内环境改变,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疾病明显高于正常人群,尽早给予干预,补充叶酸,维生素B6、B12等,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人群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满足手外科住院患者对工伤知识的需求,探讨个案管理技术对工伤康复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从而帮助患者减轻精神压力,更好地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现对工伤致骨折后患者在伤后所出现的共有的典型心理,实施个案管理小组护理,对个案管理的对象分类和问题症状进行评估和分析,执行、效果评价。结果护士开展个案管理是降低了手外科工伤患者焦虑恐惧情况,说明个案管理技术是可以应用于工伤患者这一个案护理过程中的。

  • 标签: 个案管理 工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心理状况,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运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之上实施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保胎成功率以及焦虑情绪。结果实验组患者保胎成功率及焦虑情绪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心理护理使最佳的护理干预,对早期先找流产患者心理进行分析,并且运用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者保胎成功率,改善患者心态。

  • 标签: 先兆流产 心理护理 保胎成功率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不同训练形式下脑瘫(CP)儿童家长的心理状况。方法应用自测健康评定量表(SRHMS)进行问卷调查,比较引导式教育组CP儿童家长治疗前和治疗三个月后的心理状况,以及相同时期引导式教育组和传统康复组CP儿童家长的心理状况。结果自测心理健康子量表分中,引导式教育组在治疗后3个月比治疗前的得分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相同时期,引导式教育组CP儿童家长比传统康复组的得分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引导式教育有效地帮助家长了解儿童的能力和需求,使家长从照顾者转换为辅助者,对家长的心理状态有一定的正面影响。

  • 标签: 引导式教育 脑瘫儿童 家长 心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重大灾难救援人员的心理应激状况及对策。方法对在近三个月以来参与重大灾难救援的180名救援人员进行调查,分析其不同阶段的心理应激特点以及影响心理应激的因素,并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结果由调查结果可得,重大灾难救援人员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应激障碍,影响因素有很多,如救援环境和心理训练;在进行有效的干预后,救援人员的心理应激障碍明显减轻。结论心理应激障碍是危害救援人员身心健康的一项危险因素,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有效的干预措施能够改善救援人员的心理状况,减轻心理应激障碍。

  • 标签: 灾难救援 心理应激 心理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现代健康管理理念在健康体检工作中的实践应用价值。方法对我体检中心在应用现代健康管理理念前后的体检工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在服务质量以及慢性病的发病率方面,采用现代健康管理理念后的效果明显优于没有采用现代健康管理理念所产生的效果(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健康体检中国采用现代健康管理理念可明显提高服务质量,降低慢性病的发生率。

  • 标签: 现代健康管理理念 健康体检 实践价值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