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阐述丧偶老年人群的失落处境及对外界帮助的需求,呼吁社区工作者对这一弱势群体加以关注并付诸行动。方法通过社区服务对少数丧偶老年人存在的身体、心理问题进行干预。结果丧偶老年人群的基本情况与社区干预后的基本情况相对比,效果较理想。结论在对丧偶老人进行健康指导、心理调适,帮助其走出心理泥沼的过程中,社区服务的干预将会发挥好的作用。

  • 标签: 丧偶老人 健康状况 社区干预
  • 简介:摘要在家庭结构转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双重背景下,空巢老人已成为一个值得全社会给予更多关注的社会对象。本文综述了我国城市空巢老人健康状况的主要主要问题,并从社会、社区及个人层面总结了提高空巢老人健康状况的策略。

  • 标签: 空巢老人 健康状况 城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某市正畸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保健行为现状,为该市今后开展儿童口腔预防保健工作提供借鉴意义。方法随机选择54例7~16岁错颌正畸儿童,于矫治过程中进行菌斑指数、牙龈指数和龋病检查,并对他们的口腔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结果接受固定正畸的儿童菌斑指数、牙龈指数比接受固定正畸前差异有显著性;正畸过程中患者的龋齿患病率变化不明显。结论固定正畸患儿在矫治期间牙周健康状况较差,引导和督促患儿保持良好的口腔习惯,固定装置对牙龈的刺激是控制患者牙龈炎的关键,应加强儿童及其家长口腔卫生知识的普及,防治龋齿的发生。

  • 标签: 固定正畸 儿童 口腔健康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当今社会下,对于儿科的护理越来越苛刻,尤其是对于护理人员来说,他们的工作通常情况下危险系数比较高且事物相对繁琐,这样的话便导致了儿科护理人员的心理受到比较大的心理冲击,他们的心理压力相对比较大,久而久之,儿科护理人员的身体便会受到影响,健康问题一旦出现,儿科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便会大打折扣。针对这一现象,分析儿科护理相关工作的压力的各种问题,并且针对这一系列问题,总结出相关缓解儿科护理人员缓解工作压力的有效方法,以此达到提升儿科护理工作人员的整体健康水平,从而焕发儿科护理人员的精神状态,以此达到提升护理效果的目的。

  • 标签: 儿科护理 工作人员 心理健康状况 状况分析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203-01
  • 简介:摘要了解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研究现状,为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实习护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进行综述。国内外学者对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对策研究,研究的对象目前大多立足于在校期间的护理学学生的焦虑、抑郁与应对方式,而实习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生活情况等研究,国内外鲜少见报道。可对实习护生的焦虑、抑郁与应对方式进行研究,并可对提出有针对性的辅导与教育做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实习护生 心理健康状况 综述文献
  • 简介:摘要针对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不断严重,文章调查了徐州市500多名退休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发现33.3%的老人中存在轻度以上心理问题,年龄、地域、职业、有无子女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而对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视和投入,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则能弥补物质上的不足,使老年人在居住环境一般,经济收入中等,心理健康资源和信息较少的情况下,仍能够保持较高的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老年人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亚健康是指介于健康(第一状态)与疾病(第二状态)之间的过度状态,世界卫生组织称其为“第三状态”,国内常常称之为“亚健康”状态,也称为灰色状态。又称潜病状态、次健康状态、灰色状态或慢性疲劳综合征。因其主诉症状多种多样,又不固定,也被称为“不定陈述综合征。

  • 标签: 男女大学生 亚健康 状况调查 分析
  • 简介:目的了解北京市城乡老年人健康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老年人健康保健、医疗、康复以及护理医疗服务政策和规划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北京市城区、郊区平原及山区各1个点。对2411名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采用2010年11月第六次人口普查北京市的老年人年龄构成比对数据进行调整和加权计算。问卷包括人口学资料、家庭与经济状况、卫生行为、躯体健康及生活活动能力等多个维度的内容。结果数据加权分析结果表明分别有6.38%和40.22%的人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为"很好"或"好",17.26%和2.01%的老年人认为自己的健康状况为"差"或"很差"。山区老年人认为自己健康状况差者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两个地区的老年人。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为80.31%。65岁以上(含65岁)各年龄组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均明显高于60~64岁年龄组,女性老年人的慢性病患病率高于男性老年人。老年人的慢性病疾病谱调查结果显示,患病率最高的为高血压(64.58%),其次为骨关节病(34.70%)和脑血管病(26.08%)。除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外,女性老年人多种慢性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男性。郊区的山区和平原的老年人躯体功能障碍、残疾和认知障碍的检出率高于城区。目前患病老年人以家庭照料为主,他们的照料人主要是儿女和配偶。结论需要根据老年人慢性疾病构成的变化对卫生服务模式做出相应调整,同时需要发展更多的社会化服务以弥补家庭结构变迁带来的照料资源缺失。

  • 标签: 老年人 健康状况 照料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梗塞病人的身心健康状况,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100例,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日常护理,观察组采取护理干预。调查脑梗塞患者与健康者的CMI评分,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疗效与护理满意率。结果脑梗塞患者CMI评分为(42.68±16.86)分,健康者CMI评分为(29.54±14.54)分。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00%,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2.00%。结论脑梗塞病人心身健康状况较差,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临床治疗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脑梗塞 心身健康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为探讨孕期保健教育对于新生儿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采取对照的方法,将入我院检查的的100名孕妇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均未受到任何孕期保健教育,采用常规孕妇检查护理方法。而研究组孕妇的每次体检,复查等结果都在医务人员的认真备案之中,并在妊娠阶段为孕妇进行早、中、晚期的系统性保健教育。孕妇生下新生儿之后,分别对两组新生儿的各个方面进行认真观察再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新生儿健康状况以及各个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新生儿之间的数据比较具有明显差异,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孕期对孕妇进行保健教育,对新生儿的出生十分有利,同时对新生儿健康状况有很大的保证。

  • 标签: 孕期保健教育 新生儿 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基层医院产科病房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原因分析。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对黎平县医疗保健机构产科病房护士进行问卷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组织环境对助产士亚健康状况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方法对我院28名助产士以进行调查,内容主要有一般情况、亚健康状况及组织环境管理状况,总结助产士的亚健康状态及影响因素。结果28名助产士的亚健康状况多表现为睡眠差,头晕眼花,刺激性症状等。工作年限、工作环境、组织关怀、人力资源是助产士亚健康状态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助产士为亚健康高发人群,科学的人力资源配置,加强组织关怀可有效改善助产士亚健康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组织环境 助产士 亚健康
  • 简介:摘要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仅与学生自身健康状况和学习效率密切相关,还与全民族素质的提升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主要在某高校发放八百份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展开了调查,发现了许多问题,需要亟待解决。

  • 标签: 大学生 心理健康 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期心理健康护理运用于初产妇心理健康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5年6月于东阳市白云街道办事处咨询的初产妇68例作为研究对象,34例给予常规心理健康指导,设为对照组;34例采取心理健康教育,设为观察组,对比分析两组产妇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得分以及心理健康指导工作满意度。结果对照组产妇焦虑、抑郁自评量表得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心理健康指导工作满意度明显低于观察组,对比差异均为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初产妇进行孕期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改善其抑郁、焦虑等负面情绪,保障其心理健康,使分娩顺利进行,并改善手术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心理健康护理 心理健康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PD试验强阳性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对患者进行言谈、行为变化等观察,从而对PPD试验强阳性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试验结果次日心理状况和一个月后的心理状况。心理护理可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振作精神,积极配合治疗。结论心理护理可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患者振作精神,积极配合治疗;心理护理可有效缓解PPD试验强阳性患者焦虑、恐惧、紧张等负面情绪,有利患者病情恢复。

  • 标签: PPD试验阳性 心理状况 分析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