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谷氨(Glutamate,Glu)是中枢神经系统内主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之一,mGluRs属于G蛋白耦联的受体,被配体激活后,通过G蛋白与细胞内的第二信使发挥作用。mGluR5在早期脑发育,促神经发生和细胞增殖及分化中起着重要作用。mGluR5参与很多不同的信号通路,影响多路系统的功能,从而调节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 标签: 代谢型谷氨酸受体 mGluR5分布 脑发育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患者血清谷氨脱氢酶(GLDH)的变化情况,以及该酶在肝细胞损害性疾病中的活性,结合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等指标鉴别诊断肝病的基本类型和预后的判断。方法采用德意志临床化学协会(DGKC法)检测GLDH,同时检测AST、ALT、TB及GGT等常规生化项目,并作相关性分析,统计有关指标。结果对于肝细胞损伤性疾病患者,血清中GLDH的活性明显高于健康者和其他疾病患者(P<0.05)。其中急性肝病患者GLDH阳性率可达76.0%,慢性乙型肝炎为57.5%,原发性肝癌为46.2%,肝硬化为25.6%,急性脂肪肝为71.4%。结论谷氨脱氢酶作为肝细胞病变,特别是急性乙型肝炎和急性脂肪肝的诊断指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并对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定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谷氨酸脱氢酶 肝损伤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谷氨对脊髓小胶质细胞TNF-α释放的改变,探讨谷氨能否激活脊髓小胶质细胞以及激活的最佳浓度和时间点。方法原代离体培养脊髓小胶质细胞,分别用细胞培养液作为阴性对照组、50μM的ATP刺激细胞1小时作为阳性对照组以及谷氨通过不同浓度(500μM,1000μM和2000μM)分别作用三个不同的时间点(30分钟、1小时和2小时)作为实验组,通过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500μM的谷氨孵育1小时,小胶质细胞释放TNF-α并开始被激活,对于1000μM和2000μM组,TNF-α在三个时间点增加量都非常明显(P<0.05),在1000μM2小时组,TNF-α释放量最多(P<0.001)。结论谷氨能够激活脊髓小胶质细胞,且1000μM可能是其最佳浓度。

  • 标签: 谷氨酸 脊髓小胶质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谷氨转运体1(GLT-1)在瑞芬太尼诱发痛觉过敏中的作用。方法24只CD1小鼠随机分成4组(n=6),对照组(C组)皮下泵注生理盐水;切口痛组(I组)皮下泵注生理盐水+左后爪切口;瑞芬太尼组(R组)皮下泵注瑞芬太尼;瑞芬太尼+切口痛组(R+I组)皮下泵注瑞芬太尼+左后爪切口。在建模前1d、建模后6h、1d、2d、7d测量各组小鼠左后爪的热缩足反射潜伏期(PWTL)和50%机械缩足阈(50%MWT)。Westernblot检测建模后2d各组小鼠脊髓腰段GLT-1的表达情况。结果除C组外,其余各组小鼠左后爪PWTL和50%MWT从建模后1d起均下降(P<0.05);与C组比较,各组建模后1d、2d,小鼠的PWTL和50%MWT均明显降低(P<0.05);与C组比较,各组建模后2d小鼠腰段脊髓的GLT-1表达下调(P<0.05),R+I组与I组比较也明显下降(P<0.05)。结论持续泵注瑞芬太尼可诱发痛觉过敏,GLT-1下调可能与其有关。

  • 标签: 阿片类药物 瑞芬太尼致痛觉过敏 谷氨酸转运体1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接骨木(Sambucus)对癫痫大鼠脑内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acid,GABA)和谷氨(Glutamate,Glu)表达的影响。方法利用印防已毒素(PTX)腹腔注射制造大鼠癫痫模型。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模型组,苯妥英钠组,接骨木组,每组10只。连续给药8天后,氨基酸分析仪检测各组大鼠海马内GABA及Glu表达的变化,同时观察大鼠的行为学表现。结果接骨木可明显提高癫痫大鼠脑内GABA含量(P<0.05),并可降低癫痫大鼠脑内Glu含量(P<0.05)。结论接骨木可通过调节脑内兴奋性氨基酸和抑制性氨基酸的动态平衡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 标签: 接骨木 &gamma -氨基丁酸 谷氨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抗体和风湿因子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68例为观察组,另选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抗CCP抗体和RF,并对两组结果作对比分析。结论抗CCP抗体检测作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诊断具有特异性高、敏感度高的特点,联合检测抗CCP抗体与RF可提高检测的灵敏性和特异性,能够提高RA的诊断率,有利于疾病的早期治疗。

  • 标签: 类风湿因子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类风湿关节炎
  • 简介:摘要目的进一步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与冠心病(CHD)的关系。方法采用循环酶法测定绵阳市中心医院95名冠心病患者及85名健康人血清Hcy水平。结果健康对照组Hcy为10.13±3.38μmol/L,CHD组Hcy为20.23±7.29μmol/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cy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冠心病患者Hcy水平普遍高于一般健康人。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冠心病 循环酶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p53抗体对肺癌患者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60例正常健康人和120例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结果肺癌患者血清p53抗体水平和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结论检测血清p53抗体水平有助于肺部恶性疾病的诊断。

  • 标签: 肺肿瘤 血清p53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精子抗体(AsAb)与不孕不育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245例不孕不育患者进行血清抗精子抗体检测,同时与健康组作对比研究。结果不孕不育组血清AsAb阳性率为24.94%,正常对照组阳性率为3.85%,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6.04,P<0.05);女性不育组血清AsAb阳性率为27.78%,男性不育组阳性率为13.13%,两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χ2=40.09,P<0.05)。结论AsAb与不孕不育密切相关,对不育夫妇进行病因初筛时有必要检测血清AsAb。

  • 标签: 不孕不育 抗精子抗体 ELISA
  • 简介:摘要对863例住院患者的相关实验室指标进行了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血清同型关胱氨酸(HCY)水平男性显著高于女性,男性患者HCY随年龄变化无显著性意义,女性患者则随年龄增加HCY水平显著升高。对HCY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表明,高HCY血症并不导致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升高,与血清甘油三脂甚至呈负相关,但高HCY血症患者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则较对照显著降低。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高血压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检测及结果探究。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来我院进行检测的患者80例,其中40例为正常健康人,还有20例为1级高血压患者,10例为2级高血压患者,10例为3级高血压患者。对这些人给予循环酶法进行血清的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正常健康人40例血清半胱氨酸检测11.71±3.81μmol/L,20例1级高血压患者血清半胱氨酸检测13.26±4.16μmol/L,10例2级高血压患者半胱氨酸检测16.71±5.11μmol/L,10例3级高血压患者半胱氨酸检测26.71±13.81μmol/L。患有高血压的患者对比健康正常人的血清半胱氨酸浓度要高一些,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其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是主要的测量数据,机体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升高,在临床上诊断和监测高血压患者病情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高血压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AMI急诊PCI对血清肾上腺素受体抗体所产生的影响。方法纳入此次研究的35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4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采用PCI治疗的AMI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随后对其采用PCI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周与2周的血清β1受体、β2受体、α1受体的浓度进行检测以及比对。结果比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清β1受体、β2受体、α1受体浓度,差异显著性逐渐加强,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患有AMI患者其血清β1受体、β2受体以及α1受体的浓度呈现上升趋势,进行急诊PCI一周后,具有显著的下降趋势,同时行两周急诊PCI后虽呈现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肾上腺素 受体抗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定量检测新生牛血清中乙脑抗体的ELISA方法进行初步验证。方法对ELISA方法的灵敏度、精密性、特异性、线性和在新生牛血清中的适用性进行验证。结果该法的灵敏度为14096;板内和板间CV平均值分别为1.2%和2.0%;抑制率均>79%;线性较好,相关系数r均>0.993;在新生牛血清中的检测回收率均>90%。结论该法具有较高的灵敏度、精密性、特异性和线性,适用于检测新生牛血清中的乙脑抗体

  • 标签: 乙脑抗体 ELISA 新生牛血清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血清丙肝抗体(HCV-Ab)假阳性的原因,探讨有效的解决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0例用ELISA法检测的血清丙肝抗体阳性血清标本,然后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进行确证试验,以明确假阳性标本,分析影响ELISA法出现假阳性的因素。结果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丙肝抗体阳性的60份血清标本经PCR检测依然发现为阳性49例,ELISA法检测真阳性率为80.2%,假阳性率为19.8%。两种检测方法在血清丙肝抗体阳性检出率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ELISA法检测血清丙肝抗体结果假阳性的因素较多,检验人员应规范操作,避免不利因素,降低假阳性率,对于怀疑假阳性的血清标本应及时的进行HCV-RNA检测。

  • 标签: 酶联免疫法 血清丙肝抗体 假阳性
  • 简介:摘要目的为防止由于免疫性抗体引起溶血性输血反应,通过对IgG导致ABO血型定型时定型困难导致原因进行分析,探讨解决方法;方法对受检人员进行ABO血型、Rh血型及免疫血清学检测,包括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交叉配血试验、ABO血型、Rh血型、不规则抗体鉴定。结果血型为AB型Rh(D)阳性,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不规则抗体为IgG抗E抗体。结论IgG抗E抗体是引起的ABO血型定型困难的重要影响因素。

  • 标签: ABO血型定型 免疫学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观测抑郁症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水平,并探讨其与抑郁症状的关系。方法,采用病例一对一照研究设计。用循环酶法(HCY)检测100例抑郁症患者(患者组)和100例健康正常人(对照组)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比较各类患者。结果,患者组血清HCY水平(16.3±6.9)umol/l,高于对照组(10.2+3.6)umol/l。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16.3±6.9umol/l)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0.2+3.6)umol/l。结论,抑郁症患者血清HCY水平轻度升高,并与抑郁症病理症状有关。

  • 标签: 抑郁症 同型半胱氨酸 循环酶法检测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塞的发病以及脑梗塞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入选的我院收治的102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采用NIHSS评分分为轻度、重度二组,并与同期的50名健康体检者做对照(对照组),测定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水平。结果脑梗塞患者同型半管氨酸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梗塞病情越重,同型半管氨酸水平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脑梗塞的发病及其病情严重程度关系密切。

  • 标签: 同型半胱氨酸 脑梗塞 NIHSS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环瓜氨酸抗体(抗-CCP)在类风湿关节炎(RA)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264例RA患者和115例非RA患者血清中抗-CCP抗体。结果RA组264例血清抗-CCP抗体阳性167例,阳性率63.3%;非RA组125例血清阳性3例,阳性率为2.4%。结论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抗-CCP抗体敏感性较高,在RA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类风湿关节炎 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母婴ABO血型不合的新生儿中新生儿溶血病(HDN)的发病率,并为临床提供HDN的诊断和防治的依据。方法对358例夫妻血型不合的孕妇进行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查包括孕妇ABO正反定型和Rh(D)定型;IgG抗A(B)抗体效价试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特异性和效价测定。对其中分娩的105例新生儿进行HDN确定试验包括患儿ABO和Rh(D)定型;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抗体释放试验、游离抗体试验及血清胆红素测定。结果孕妇358例中ABO血型不合者352例(98.2%),Rh(D)不合者9例(2.4%),ABO和Rh(D)同时不合者2例(0.6%)。352例ABO血型不合孕妇中,IgG抗-A(B)效价≥64(定为阳性)者145例(41.3%),其中O型例49(33.7%);A型例8(5.3%);B型例3(2.3%);O型孕妇与A、B型孕妇抗体阳性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358例孕妇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者共10例(2.8%),经特异性鉴定均为Rh系统IgG抗体,效价8~256。2.新生儿105例共确认HDN29例(27.6%)。其中ABO-HDN26例(24.7%),Rh-HDN3例(2.8%);孕妇IgG抗-A(B)效价,低值组(≤64)与中值组(128~256)、高值组(≥512)ABO-HDN发病率分别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例Rh-HDN由抗-D(含抗-DC、抗-DE)引起1例(33.3%),抗-E(含抗-cE)引起1例(33.3%),抗-c引起1例(33.3%)。结论与A、B型孕妇比较,O型孕妇更易引起ABO-HDN,且ABO-HDN发病率随其母亲体内IgG抗体效价的升高而升高;Rh系统不规则抗体极易引起Rh-HDN,且与孕妇输血史和(或)不良妊娠史有关。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直接抗体试验 抗体释放试验 游离抗体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