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腹部脏器损伤的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2001年1月至2010年6月小儿腹部脏器损伤72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结果非手术治疗33例,手术治疗39例。治愈67例,死亡5例。结论在小儿腹部脏器损伤治疗中,实质脏器和空腔脏器的破裂、出血、感染是死亡的主要原因;及时准确判断腹内脏器损伤的性质及程度,适时把握非手术与手术治疗的时机及完善的治疗监护措施是救治的关键。

  • 标签: 小儿 腹部 脏器损伤
  • 简介:摘要探讨妇科腹部术后腹胀的原因及预防护理,通过给予正确的指导是避免和减少腹胀及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 标签: 腹胀 术后并发症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腹部外科老年病例围手术期护理的经验。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我收治老年病例72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37例;年龄60-87岁,平均73岁。结果72例均接受腹部外科手术,其中急诊手术29例,择斯手术43例。结论围手术期予液体治疗,预防性或治疗性应用抗生素,全麻术后选择性短期应用呼吸机支持。经过术后经心护理全部痊愈。

  • 标签: 高龄 腹部手术 护理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比较影像学的一般概念,探讨在腹部外科中比较影像学的应用。结论临床外科医师一定要学会运用比较影像学的方法,熟练掌握影像学检查之间的关系及其优缺点,在综合分析已有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的基础上,做出准确的临床诊断,制定完备的手术方案,使病人获得最佳的手术治疗。

  • 标签: 影像学 比较影像学 腹部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对老年患者腹部急诊手术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1年10月—2011年10月收治的老年患者腹部急诊手术患者104例,对其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老年患者术后生存77例患者,死亡27例患者,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生理状态评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年龄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同时患有疾病的个数,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中的出血量及手术时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腹部急诊患者应进行及时手术治疗,患者年龄越大、同时患有疾病个数越多、术前生理状态评分较低的患者发生死亡率越高,也成为老年腹部急诊手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

  • 标签: 老年患者 腹部急诊手术患者 诊断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临床救治,减少漏诊,提高抢救率。方法总结我院2001-2011年共收治69例腹部闭合损伤患者,对所有患者进行及时救治,其中采用手术55例,非手术治疗11例,急诊手术包括脾脏切除、肝修补、肠道修补、肠造瘘等。结果本组69例腹部外伤患者,平均住院时间20.25天,经积极抢救65例治愈,死亡4例。死亡率达6%。患者死亡原因为ARDS,病情较为严重。结论早期伤情准确判断,动态血流动力学监测,院前及院内伤情的动态评估等均对腹部外伤患者的临床救治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腹部 闭合性损伤 急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的护理体会。方法对我院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妇产科腹部切口患者实施的护理进行分析。结果对患者在术前术中术后进行进行的严密护理和康复指导,可以促进了伤口愈合。结论通过对本院妇产科患者腹部切口的护理,能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降低手术的风险,避免医疗纠纷,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妇产科 腹部切口 护理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中出现脂肪液化后的治疗方法、出现原因以及预防措施。方法观察对象是从自2010年7月到2011年5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患者中选出的29例,患者均出现因为腹部切口手术导致的脂肪液化现象,根据患者液化现象和伤口愈合的情况将患者分为三组,甲组为渗液较少的患者8例,乙组为渗液较多的患者15例,丙组为伤口完全不愈合的患者6例。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采用不同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29例患者在接受了术后的治疗后伤口均良好愈合,没有发生感染情况。结论在对患者进行腹部切口手术时一定要注意操作规范,合理选用高频电刀;在手术后一旦发现患者的伤口出现渗液或者无法愈合的现象一定要及时治疗,对于患者伤口出现的渗液或愈合情况的不同应采取不同的治疗方式。

  • 标签: 妇产科腹部切口手术 脂肪液化 治疗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口引流预防肥胖患者腹壁切口脂肪液化的作用。方法2002年1月至2011年12月施行肥胖患者腹部手术107例,按手术顺序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治疗组(切口引流),其中对照组54例、治疗组53例。对照组按传统方法,切口内不置引流;治疗组于前鞘和皮下脂肪间置引流管,术后持续负压吸引。结果对照组发生切口脂肪液化19例,平均住院时间17.5天;治疗组发生切口脂肪液化6例,平均住院时间11.5天。两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切口内置引流对肥胖患者腹壁切口脂肪液化有较好的治疗和预防作用。

  • 标签: 肥胖 腹壁切口脂肪液化 切口引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处理方法。方法我院普外科进行腹部手术并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6例。观察组患者均给予激光照射治疗,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处理方法。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并且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激光照射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具有临床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的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腹部 切口脂肪液化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术后愈合不良进行探讨。方法对我科103例发生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肥胖、糖尿病等合并症、电刀的使用、妊娠水肿、滞产、难产等增加了切口愈合不良的比率,经积极治疗后,103例患者痊愈出院。结论妇产科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与肥胖、术者手术技巧、高频电刀的使用及合并症密切相关。提高手术操作水平,纠正患者全身异常情况,早期发现并运用积极的防治措施处理腹部切口,对促进切口愈合有重大意义。

  • 标签: 妇产科 腹部手术切口 脂肪液化 感染
  • 简介:摘要本文报导经剖腹证实的70例腹部闭合性损伤诊治情况,结合文献提出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时相性”,强调对不典型病例的临床观察和重复使用特殊检查的必要性,提出不宜把腹腔穿刺阳性作为剖腹探查的绝对指征,总结了各种闭合损伤的手术原则。

  • 标签: 闭性合损伤 时相性 腹腔穿刺 部腹探查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为了更多的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并发症,通过与传统的护理观念相比较,在西藏高原上更应缩短术前禁食时间,防治术后低温及高血压,尽早给予半卧位,有效控制术后疼痛。

  • 标签: 全麻 腹部手术 康复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产科手术后患者腹部切口护理技巧的体会。首先回顾并分析了我院去年对产科腹部切口患者所进行的护理工作。通过采用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指导,手术当中进行严格的无菌操作,手术之后对患者切口执行严密的护理,以及提供必要的康复指导,最终促进了手术患者的早日康复。通过对本院产科的一百例手术患者进行护理,患者手术切口恢复良好,并痊愈出院,表明该护理技巧可以有效地提高腹部切口手术的成功率,从而降低了手术的风险,最终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出现,比较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产科手术 腹部切口 护理技巧 心理护理 康复指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相关因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的992例剖宫产术病例,其中13例发生切口愈合不良,发生比例1.3%。结果孕妇体型肥胖、妊娠合并贫血、术后进食不佳、产程延长、阴道检查及肛门检查次数多、破膜时间长、手术时间长、手术人员缝合技术等多种因素影响了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的愈合,造成切口脂肪液化、切口裂开及感染。结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愈合不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应在孕期注意预防肥胖,术前积极纠正贫血,产程观察过程中阴检查及肛查不要过于频繁,胎膜早破要及时处理,手术操作轻巧、准确,尽量减少组织挫伤,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围术期静滴抗生素,术后加强营养,加强剖宫产术后腹部切口护理。

  • 标签: 剖宫产 横切口 感染 相关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妇产科手术病人腹部切口的有效护理策略。方法选择2011年3月~2012年9月期间接受住院治疗的120例妇产科腹部切口患者作为本次观察对象,任意将120例患者划分为观察及实验两个小组,观察组6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全面的人性化护理,包括心理、饮食、疼痛等内容。结果观察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为28.08±7.66,伤口甲级愈合为42(70.00%),住院时间为13.933.35;实验组患者肛门排气时间为39.73±9.12,伤口甲级愈合为58(96.67),住院时间为11.63±2.89。两个小组都出现切口脂肪液化、咳嗽、发热、腹胀、便秘、切口感染等不良反应情况,其中观察组不良反应人数为18例,实验组仅为9例,实验组数据优于观察组。结论医护人员针对妇产科手术患者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腹部切口人性化护理方案,能够及时排除患者负面情绪,在保持良好心态、健康饮食、科学锻炼状态下积极配合治疗,促进获得理想效果,由此也可以看出人性化护理方案在妇产科中占据的重要作用。

  • 标签: 妇产科 手术病人 腹部切口 人性化护理 探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腹部手术术后腹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33例腹部手术后腹胀患者均接受全程中医护理,分析腹部手术后腹胀的可能原因,给予早期中医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经中医护理后,33例患者均痊愈,腹部膨隆消失,叩诊无鼓音,脐周无压痛无粘连性肠梗阻发生;住院5~12d后痊愈出院,随访6~12个月无严重并发症。结论中医护理能够做到因人、因时、因证、因地辩证施护,腹部手术后中医护理应早期预防、以防为主、全程护理、饮食调护,可提高手术疗效并降低患者的痛苦。

  • 标签: 腹部手术 腹胀 中医护理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87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均选择手术治疗,其中1例给予胰腺修补引流治疗,有5例给予肝缝合修补术治疗,2例给予胰体尾切除术治疗,4例给予肝左叶不规则切除术治疗,5例给予肠系膜破裂修补术治疗,4例给予膀肤破裂修补术,9例给予肠缝合修补术治疗,3例给予隔肌缝合术治疗,8例给予损伤段小肠切除肠端端吻合术治疗,46例给予脾切除术治疗。结果87例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中,痊愈84例,死亡3例,其中1例为胸腹联合伤患者,2例为3处以上严重损伤患者,死亡率为3.45%。结论对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给予及时的诊断与治疗,对患者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可减少死亡率。

  • 标签: 腹部闭合性损伤 临床 诊断 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