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8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生化检验时血清胆固醇异常原因。方法选取我院血生化检验时血清胆固醇异常的4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异常表现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在40例血清胆固醇异常患者中,胆固醇偏低4例,占比10.0%;胆固醇偏高36例,占比90.0%;对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造成患者血清胆固醇偏低的原发性原因为α脂蛋白血症,继发性原因为肝硬化和甲亢,二者均占比5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成患者血清胆固醇偏高的原发性原因共7例,占比19.4%,继发性原因共29例,占比80.6%,二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生化检验时血清胆固醇异常的主要表现为胆固醇偏高,分析其原因可起到预防与控制的作用。

  • 标签: 血生化检验 血清胆固醇 异常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生化检验时发生血清胆固醇异常的主要原因及处理要点。方法将2017年1月-2019年1月本院接收的60例进行血液生化检验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生化检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并统计血清胆固醇异常的原因。结果血液生化检验中,患者胆固醇偏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偏低的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在胆固醇偏高与偏低患者中,原发性胆固醇异常发生率显著高于继发性发生率,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胆固醇在血液生化检验中的检出率高于低胆固醇患者,胆固醇异常通常与原发性疾病相关,临床上应高度重视胆固醇异常,保证检验的准确性与诊治的安全性。

  • 标签: 血液生化检验 血清胆固醇异常 原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病人血生化检测中的胆固醇水平,探讨导致血清胆固醇检验异常的可能影响因素。方法随机选取2014.11~2015.11来我院进行血生化检测的1200例患者,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血清胆固醇检验异常的影响因素。结果在1200例血生化检验结果中,血清胆固醇异常293例,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比例为781419,血清胆固醇异常者分别是202例和91例,占各自性别比例的25.86%和21.71%。25~55岁的男性检测患者的异常率为27.76%,明显高于同年龄段女性患者的19.37%。在≧56岁的患者中,女性胆固醇异常率为26.92%,明显高于同年龄段男性的24.30%。在293例血清胆固醇检测异常患者中,原发性增高31例,继发性增高190例,原发性降低23例,继发性降低49例。胆固醇增高患者明显多于降低患者。继发性疾病导致的血清胆固醇异常明显多于原发性疾病。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胆固醇水平受性别、年龄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其中中年人士与绝经期后的女性血清胆固醇异常发病率稍高。在血清胆固醇检验异常的患者中,绝大多数患者的胆固醇都是升高的,并且与原发性疾病疾病导致的血清胆固醇异常患者相比,继发性疾病导致的患者人数明显更多。

  • 标签: 血清胆固醇 血生化检验 临床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在胆囊壁胆固醇结晶沉着的诊断价值及其鉴别诊断的要点。方法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观察496例胆囊胆固醇结晶患者,观察其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壁内结石,或与胆囊炎的关系。结论超声对胆囊胆固醇结晶的诊断及病理定性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胆固醇结晶与胆囊结石、胆囊息肉等各类胆囊隆起样病变均可通过超声诊断明确鉴别,胆固醇结晶是慢性胆囊炎常见并发症之一。

  • 标签: 胆囊胆固醇结晶 胆囊隆起样病变 彩色多普勒超声 鉴别诊断
  • 简介:摘要小肠动力障碍及小肠移行性复合运动(migratingmotorcomplex,MMC)减弱对胆固醇结石形成的影响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小肠动力障碍及MMC减弱间接地使胆汁中DCA(deoxycholicacid)浓度增高。胆汁中DCA浓度增高,胆汁酸减少,胆囊运动减弱,从而促进胆固醇结石的形成。

  • 标签: 小肠移行性复合运动 胆固醇结石 脱氧胆酸
  • 简介:摘要分析降脂药物联合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药效,为临床治疗高胆固醇血症提供参考资料。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86例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43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药物治疗,实验组给予非诺贝特和辛伐他汀药物进行联合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术后TC、TG、HDL-C和LDL-C值,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患者TC、TG、LDL-C明显下降,HDL-C明显上升(P<0.05)。且实验组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与非诺贝特药物均能有效治疗高胆固醇血症,两者联合治疗较单独药物治疗疗效更好,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

  • 标签: 高胆固醇血症 降脂药物 药效分析 联合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自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检测系统(简称自建系统)进行初步性能评价。方法依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EP10-A2文件1,使用自建系统和配套系统测定HDL-C,进行准确度、总不精密度及线性范围、抗干扰能力实验评价,并用患者标本与配套系统进行比对分析实验。结果自建系统低、中、高样本回收率分别为98.6%、99.3%、98.2%,平均为98.7%;自建系统低、中、高样本总不精密度CV值分别为1.79%、1.22%、0.80%;线性范围可达5mmol/L(相关系数r2=0.9995);与配套系统相比,Y=1.0319X-0.0003相关系数r=0.9854,测定结果显著相关(P<0.05)。当甘油三酯(TG)浓度≤10mmol/L,血红蛋白(Hb)浓度≤3g/L,维生素C(Vc)浓度≤1704μmol/L,胆红素(BIL)浓度≤342μmol/L时对本法无显著性干扰。结论自建系统各项分析性能满足临床使用要求,且检测成本较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检测系统 应用评价
  • 简介:摘要观察脂必妥胶囊调节血脂的效果。将高胆固醇血症乱患者30例符合条件的30例病人服用脂必妥3粒,每日3次,服用4周。TC治疗前7.54±0.72%,治疗后5.81±0.40%,P值<0.01.前后对比差异非常显著。本组研究显示,脂必妥片降胆固醇效果良好。故疗效确切,又无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脂异常 脂必妥胶囊 TC TG LDL-C HDL-C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临床肝病诊断中对总胆汁酸与血清总胆固醇检测的价值进行观测与分析。方法从2015年12月到2016年6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肝病患者中选取200例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年龄在22-75岁之间,其中男患者100例,女患者100例,对患者体内的总胆汁酸和总胆固醇含量及性监测与分析。结果通过对患有不同肝脏疾病的患者总胆汁酸和血清总胆固醇的含量进行比较发现,急性肝病患者血液中的总胆汁酸以及总胆固醇含量明显高于患有慢性肝病的患者,每组数据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通过检测不同肝病患者体内总胆汁酸与血清总胆固醇含量进行检测,可以简洁的反应患者肝脏损伤的情况充分显现,联合检测总胆汁酸和血清总胆固醇这两项指标,可以促进肝硬化等疾病的准确诊断,并且提高检测的灵敏性,在临床不同种类肝病诊断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总胆汁酸 血清总胆固醇 肝病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血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为血脂异常防治提供客观依据。方法以中小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并抽取静脉血检测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计算出non-HDL-C,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超重、肥胖是高non-HDL-C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肥胖与超重者应常规筛查non-HDL-C,合理膳食,加强运动以预防血脂异常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 标签: 青少年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实验的方式分析辛伐他汀的降糖效果及其治疗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的疗效。方法对我院自2014年2月至2015年5月所收治的70例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的患者编号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5例。对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降糖治疗,对研究组患者采用常规降糖治疗及辛伐他汀治疗。治疗2个月后,对比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BS),餐后2小时血糖(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上述指标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FBS,HbAlc与治疗前相比,下降明显(P<0.05),与对照组差异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PBG、TG、TC、LDL-C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DL-C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辛伐他汀对患者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具有较好的控制作用,同时可以调节体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是一种疗效确切的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的治疗药物,值得广泛推广使用。

  • 标签: 辛伐他汀 降糖 糖尿病 高胆固醇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生化分析过程中HDL-C试剂对总胆汁酸测定的干扰。方法用罗氏P800生化分析系统分别进行各组测定不同程序清洗试剂针后同时测定HDL-C和TBA(实验组)与单独测定TBA(对照组),各实验组分别与对照组比较TBA结果差异。结果同时测定HDL-C和TBA,TBA结果(44.02±1.510mmol/L)明显高于单独测定TBA结果(4.05±0.688mmol/L),两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加强清洗试剂针1后同时测定HDL-C和TBA,TBA结果(12.71±1.7888mmol/L)有明显下降,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依然存在。结论HDL-C试剂1对TBA测定有严重干扰,加强试剂针清洗未能完全消除干扰。

  • 标签: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总胆汁酸 试剂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血生化检验的过程中血清胆固醇异常原因与处理措施。方法择取我院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血清胆固醇检查人群100例为研究对象,基于空腹状态下对其血清中的胆固醇情况进行总结分析,探究胆固醇异常诱因与处理措施。结果100例血生化检验人群中20例血脂异常,发生率为20%。血脂升高例数明显高于血脂降低例数(P<0.05),且血脂升高者继发性疾病发生率显著高于原发性疾病(P<0.05)。结论血清胆固醇异常主要与血脂水平密切相关,必须要强化临床早期检查,有助于降低继发性疾病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 标签: 血生化检验 血清胆固醇异常 原因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除高甘油三酯血症(THG)外,高胆固醇血症(THC)是否参与了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yperlipidemicacutepancreatitis,HLAP)的发病过程。方法67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及门诊健康体检者21例,分组为高脂血症组、胆源性组及对照组,其中高脂血症组经治疗7~10天后复查胆固醇。检测所有观察对象血胆固醇(TC)的水平,并做归纳分析。结果高脂血症组TC水平显著高于胆源性组及对照组(P<0.001),而胆源性组及对照组TC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经治疗后,高脂血症组TC水平显著低于入院时的TC水平(P<0.001)。结论除高甘油三酯血症外,高胆固醇血症亦可能为高脂血症急性胰腺炎的发病原因之一。

  • 标签: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 高胆固醇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膳食纤维(dietaryfiber,DF)对脂代谢紊乱小鼠的作用。方法48只雄性C57BL/6J小鼠按体重随机分为阴性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燕麦DF组和全小麦DF组,以相应饲料连续喂养24周,测定各组小鼠体重、摄食量、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血糖以及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等指标,同时进行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燕麦DF和全小麦DF降低了脂代谢紊乱小鼠的体重、血清TC、FFAs和TNFα水平以及肝匀浆TG水平,燕麦DF降低了血糖水平。两组干预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程度明显减轻。结论DF对高脂高胆固醇饲料诱导的脂代谢紊乱小鼠的血脂水平及炎性因子水平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燕麦DF对总胆固醇和血糖的作用优与全小麦DF,全小麦DF对甘油三酯的作用优于燕麦DF。

  • 标签: 膳食纤维 脂代谢紊乱 血脂 炎性因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不同他汀类药物在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患者90例,患者均于2014年5月份到2016年7月份入院治疗。随机性分组,1组患者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共30例;2组患者予以辛伐他汀治疗,共30例;3组患者予以瑞舒伐他汀治疗,共30例。观察和比较三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并予以比较。结果在血脂水平方面,三组患者治疗后TC、TG以及LDL-C均显著下降,HDL-C显著上升,且3组患者的改善幅度比其余两组大,组间数据差异性明显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其余两组患者的改善幅度差异性不明显,P>0.05。三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性不明显,P>0.05。结论应用瑞舒伐他汀对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进行治疗,在血脂改善方面比阿托伐他汀、辛伐他汀更为有效,安全性高,值得推荐。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老年 冠心病 高胆固醇血脂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长期使用利培酮及喹硫平对精神疾病患者体重指数、血脂、血糖以及胆固醇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06年1月—2011年1月收治的精神疾病患者120例,分为利培酮组与喹硫平组,各有患者60例,对比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个疗程后患者的体重指数、血脂、血糖与胆固醇水平,以及随访2年后,两组患者发生肥胖、高血脂症、糖尿病以及高胆固醇血症等不良症状的几率。结果治疗3个疗程后,喹硫平组患者甘油三酯水平升高更明显,利培酮组患者在BMI(体重指数)、空腹血糖以及总胆固醇升高均相对更显著;利培酮组各种不良症状的总发生率为10.2%,喹硫平组为6.8%;喹硫平整体用药效果相对更佳(P<0.05)。结论长期使用利培酮以及喹硫平拮抗精神疾病,容易造成患者体重指数以及血脂、血糖和胆固醇水平的升高,相对而言,喹硫平应用效果更明显,临床可积极应用。

  • 标签: 喹硫平 利培酮 体重 血脂 血糖 胆固醇
  • 简介:摘要通过对用东欧开放试剂与罗氏原装试剂检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简称HDL-CH)进行结果比对,探讨东欧开放试剂与原装试剂检测HDL-CH结果是否具有可比性,是否可以替代原装试剂。选择临床上40份不同浓度水平的样本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NCCLS)颁布的EP9-A的文件对结果进行分析,判断其结果的临床可接受性。结论东欧开放试剂与罗氏原装试剂检测HDL-CH结果具有较好的可比性,东欧开放试剂可以替代罗氏原装试剂检测HDL-CH。

  • 标签: 开放试剂(东欧) 原装试剂(罗氏) 比对试验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我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8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采用辛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变化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TC和LDL-C下降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TG和HDL-C下降水平上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2例,对照组发生3例,均经治疗后好转,肝肾功能未出现异常。结论瑞舒伐他汀在TC和LDL-C降低水平上比辛伐他汀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作为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的首选药物。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辛伐他汀 冠心病 高胆固醇血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比较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治疗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7年1-12月本院接收的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辛伐他汀治疗)和观察组(瑞舒伐他汀治疗),30例每组。将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对。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老年冠心病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的效果比辛伐他汀高,且具有较高的用药安全性。

  • 标签: 老年冠心病 高胆固醇血症 瑞舒伐他汀 辛伐他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