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康复治疗专业教学作为现阶段康复医学教育的主要内容与任务,其中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已难以满足当前康复医疗事业快速发展需求,因此专业人才的培养十分重要。针对医学院校中的康复治疗技术教学,必须改进传统教学方式与教学理念,从而培养专业性强和素质高的康复治疗师,推动康复治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 标签: 小组教学 康复治疗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皮耐克(又称皮能快愈敷料、人工真皮)修复愈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44例于2010年1月到2013年4月在我院进行愈性创面治疗的患者,并将其随机且平均分组,组别分别为I组和Ⅱ组。对所有患者都给予抗感染治疗,改善其微循环;另外对I组患者用聚维酮进行外敷,在进行换药治疗后,若患者的创面未愈则对其进行植皮或是皮瓣修复术,对Ⅱ组患者早期实行清创,在感染得到控制之后再实施I期外敷皮耐克,Ⅱ期植皮手术治疗。结果本案例中,I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8.2±1.3)天,其中进行植皮或是皮瓣修复术的患者有12例,有6例进行换药治疗而愈合,但在愈合之后其出现疤痕增生的现象严重;Ⅱ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31.4±1.1)天,其中创面较大的患者有7例,经进行外敷人工真皮手术后,其肉芽生长符合标准,随后对其进行了植皮手术,另11例患者则对其进行了换药治疗,手术后,所有患者创面的愈合结果都令人满意,而且疤痕增生程度也不明显。结论应用皮耐克修复愈性创面其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不仅恢复能力强,而且也能减少术后的疤痕增生,同时也降低了手术的风险,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

  • 标签: 皮耐克 难愈创面 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组合作教学在《基础护理技术》实践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并与传统实践教学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2013年9月-2014年5月,随机抽取我院在校2012级三年制高职护理专业4个班的护生,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两个班。分别采取不同的实践教学模式。结果实验组护生对教学模式的理论及操作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基础护理技术》实践教学中采用小组教学,有利于提高护生合作能力与合作意识,提高护生专业表达能力等核心能力提高了教学效果。

  • 标签: 小组合作教学 基础护理 实践教学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11-2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11期
  • 机构:美国杜克大学科学家的最新研究表明,习惯会在特殊脑线路中留下持久的标志,让我们不断满足它的渴望。这一发现有助科学家理解习惯在大脑中是如何表现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临床上经常见到肛门区术后创面难以愈合的情况,2006~2012年我们共观察了肛门区术后创面965例,有21例创面难以愈合,占2.2%,原因有患者全身因素,也有手术和围手术期的原因,恰当的治疗效果良好,我们的处理体会如下。

  • 标签: 肛门区术后 创面难以愈合 围手术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我科近年来愈性创面的综合治疗经验。方法2013年5月—2017年5月,我科采用外科常规换药、简易负压治疗技术、多种皮瓣及皮片移植等整形外科综合治疗方法修复76例愈性创面,对其治疗效果及随访情况进行分析。结果除1例坏疽患者截肢,其余患者经治疗后创面均得到修复。结论综合应用常规外科手段配合整形外科各项技术的综合治疗对愈性创面修复取得满意效果。

  • 标签: 难愈性创面 综合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位直肠肿块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至2013年我院收治的33例诊断性低位直肠肿块的临床资料。结果33例中有18例经第二次活检确诊为恶性肿瘤,有5例经第三次活检确诊为恶性肿瘤,有4例经第二或第三次活检后再行肿块切除后病理确诊为恶性肿瘤,有6例经第二或第三次活检后再行肿块切除后病理确诊为良性肿瘤,确诊的27例恶性肿瘤均行直肠癌根治术(Miles术)或腹腔镜手术。结论低位直肠肿块活检操作简便,可进行2~3次,确诊有时较难,需行肿块切除,方能确诊。

  • 标签: 低位直肠肿块 活检 诊治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贝复济联合VSD在愈性创面治疗中的作用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愈性创面患者68例,按照交替法分为两组,每组34例。创面均行负压引流进行治疗,观察组冲洗液中加入2支贝复济合并负压吸引进行持续冲洗治疗;而对照组冲洗液只加生理盐水,余操作同试验组。分别记录治疗前后创面面积及深部组织外露的面积,并计算创面愈合率及有效率。结果试验组可见创面肉芽生长、骨及肌腱外露面积,治疗有效率等均好于对照组;试验组创面经过短期换药后愈合或经植皮修复满意。对照组创面需要经过再次安装VSD或皮瓣转移修复或长时间换药才能使创面完全愈合。结论本研究通过外源性持续补充bFGF,达到有效治疗的目的。

  • 标签: 外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贝复济) 封闭式负压引流(VSD) 难愈性创面
  • 简介:摘要常见的愈创面都有其发生原因和发病机制。几种常见的愈创面有糖尿病足溃疡、失神经性溃疡、静脉性溃疡、压迫性溃疡、大面积深度烧伤、电击伤创面以及高原、海域等环境中发生的创面等。这些常因致伤因素、发生部位解剖学特点、自身或受外界因素影响而引起全身病变,一旦局部受创,其炎细胞、组织修复细胞、细胞外基质和细胞因子等的网络调控失调,细胞迁移、增殖、上皮再生或者血管生成等系列创面修复机制发生障碍,致使创面难以愈合。

  • 标签: 难愈创面 发生原因 发病机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集体群居生活人群传染性疾病反复感染的原因指导今后工作中如何防治传染性疾病。方法所有病例均洗澡后用0.5%洗必泰醇溶液清洗创面后外搽复方炉甘石洗剂或2%莫匹罗星软膏,每日三次,5天为一疗程。结果用药治疗后,效果满意,但反复愈,在彻底采取消毒隔离措施,并同时用药后才完全治愈。结论传染性疾病反复感染往往与消毒隔离不彻底有非常大的关系。

  • 标签: 脓疱疮 难愈 集体生活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慢性愈合创面细菌生物膜的形成及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100例皮肤慢性愈创面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进行中医治疗生物膜形成,对照组使用常规抗感染药物。对患者愈时间和有效性进行相关的分析,对比分析其疗效。结果研究组愈合时间、显效率和有效性相对于对照组都有显著的优越性。结论在慢性愈合创面中了解细菌生物膜形成,并进行相关治疗,有效性更高,临床推广价值更为广泛。

  • 标签: 慢性难愈合创面 细菌生物膜 中医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学基础实验课中应用角色扮演与小组教学教学效果。方法选择我校2014级护理系本科生90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方法,观察组应用角色扮演与小组教学方法,对比两组学生的教学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的沟通技巧、健康教育和仪表态度的考核合格率均远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学生的操作技能和应变能力的考评合格率比较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角色扮演与小组教学应用于护理学基础实验课的教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大大增强了学生的沟通技巧、健康教育和仪表态度,显著提升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角色扮演 小组教学 护理学 基础实验课 教学效果
  • 简介:摘要脑出血、脑梗死是神经内科常见危重症,发病急,进展快,病情危重,伴有多种并发症,临床致残、致死率高。其临床护理工作量大,工作任务相当繁重,因此高效、突出重点的护理措施对于此类脑血管疾病的转归、预后都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对我院84例脑卒中患者的护理工作的总结复习及复习相关资料,着重总结若干护理重点,以促进提高对脑卒中患者的护理水平和护理效率。

  • 标签: 脑卒中 护理重点
  • 简介:摘要目的综合护理对老年骨折患者临床恢复的重要性。方法抽取2012.1-2015.1我院3年来治疗的70例病人应用随机数字双盲法进行分组,对照组采用传统临床护理,实验组采用综合护理。结果实验组恢复期平均值为121天,并发症发生率为15%(5\35),对照组恢复期平均值为165天,并发症发生率为44%(15\3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对患者的临床恢复有着明显的积极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高龄病例 骨科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置胃管经改良置管方法、固定方法后置管成功率和留置胃管后固定的成功率。方法对70例需要置入胃管和留置胃管鼻饲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观察组使用压舌板辅助置入胃管,用棉纱绳固定胃管,对照组使用传统的方法置入及固定胃管,对比分析两组胃管置管的成功率及留置胃管后固定成功率等,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对照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65.7﹪,胃管固定成功率为60﹪,观察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4.3﹪,胃管固定成功率为96﹪,统计学分析P<0.05,有明显的差异性。结论压舌板辅助置入置管一次成功率优于传统的置管方法,棉纱绳固定留置胃管固定的成功率优于传统的固定方法。

  • 标签: 难置胃管 压舌板 棉纱绳 置管与固定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5-03-13
  • 出处:《医药前沿》 2015年第3期
  • 机构: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王国强在2015年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会议上指出,一年来,全国疾控工作服务大局、开拓创新,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在现实中以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还没有很好落实,相关政策保障、资金投入等与实际需求还不相适应。今年,要突出重点、上下联动,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社会关注的突出问题,统筹推进疾病预防控制各项工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与B超在胆道检结石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在我院进行胆道检结石诊断的30例患者,在手术进行前分别对其进行CT以及B超检查,随后对30例患者进行病理手术,将CT以及B超的检查结果与病理手术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在肝内外胆管的结石诊断中,CT与B超检查出来的人数差异不大,无统计学意义,在胆囊的结石诊断中,B超检查出来的人数比CT检查出来的人数明显多,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CT与B超在胆道的结石检查结果与病理手术结果存在差异。结论在胆囊检结石诊断中B超的准确性要高于CT,但CT与B超在诊断中都存在漏诊,所以合理的联合应用CT和B超能有效提高诊断的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胆道难检结石 CT与B超 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