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联合同期放疗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的疗效。方法将67例骨转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试验组静脉滴注4mg联合同期放疗,对照组单纯行同期放疗。结果试验组与对照组止痛有效率、活动能力提高率分别为94.1%,72.7%和85.3%,60.6%,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同期放疗对骨转移瘤患者在止痛、生活质量改善方面疗效明显。

  • 标签: 骨转移癌 唑来膦酸 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肺癌骨转移患者采用磷酸联合化疗治疗效果。方法28例肺癌骨转移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4例;对照组给患者采用磷酸进行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的骨转移疼痛有效率85.70%(12/14)明显高于对照组64.30%(9/14),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肺癌骨转移患者采用磷酸联合化疗进行治疗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 标签: 联合化疗唑来磷酸 肺癌 骨转移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和分析89SrCl2合用亚甲基二辅以外放射治疗骨转移癌的疗效。方法为120名骨转移癌患者分成3组进行治疗,甲组应用89SrCl2合用亚甲基二辅以外放射治疗,乙组单纯应用内照射放疗,丙组单纯应用外照射放疗,评价三组的综合疗效。结果甲组其远期止痛疗效显著高于乙组和丙组,其肿瘤杀灭效果显著,平均使癌灶瘤体体积缩小50%以上。结论骨转移癌以89SrCl2合用亚甲基二辅以外放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 标签: 89SrCl2 直线加速器 高锝-亚甲基二膦酸盐 骨转移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2009年11月到2012年11月收治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患者62例,按照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标准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磷酸联合治疗,1次/20d,治疗后观察两组患者的骨转移灶控制效果及血钙和碱性磷酸酶值。结果观察组有11例患者完全缓解,对照组有8例患者部分缓解,观察组的完全缓解率、部分缓解明显高于对照组,无效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血钙、碱性磷酸酶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酸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的临床疗效确切,并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唑来磷酸 化疗 非小细胞肺癌骨转移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扎普隆片、右佐匹克隆片和阿普仑片治疗失眠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6例诊断为失眠的患者随机分为扎普隆组(n=40)、右佐匹克隆组(n=43)和阿普仑组(n=43),三组分别应用上述药物进行治疗,疗程2周,应用睡眠障碍量表(SDRS)和药物副反应量表(TESS)评价三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结束时三组SDR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扎普隆组、右左匹克隆组、阿普仑组有效率分别为95.00%、93.02%和95.35%;扎普隆组和右佐匹克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阿普仑组(p<0.05),扎普隆组和右佐匹克隆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扎普隆片与右佐匹克隆、阿普仑治疗失眠症安全有效,三药临床疗效相当,扎普隆片与右佐匹克隆不良反应明显低于阿普仑。

  • 标签: 扎来普隆 右佐匹克隆 阿普唑仑 失眠 效果 安全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方法对旋覆花当中的绿原以及咖啡含量进行同时测定。方法采用正交分析对旋覆花的提取进行工艺优化,并针对旋覆花当中绿原及咖啡的含量选用高效液相法进行检测,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比例为7030);色谱柱为Interil-ODS(250mm×4.6mm,5μm);检测波长为325nm;流速则控制为0.5mL?min-1。结果经过检测后发现,绿原和咖啡在0.83-4.54ug/ml、0.45-2.10ug/ml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SD为1.21%、1.43%。结论采用HPLC法对旋覆花当中的绿原及咖啡含量同时检测,方法简便快捷。

  • 标签: HPLC法 旋覆花 绿原酸 咖啡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埃索美拉与奥美拉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HP阳性的胃溃疡的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奥美拉三联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埃索美拉三联疗法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2.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4.0%(P<0.05)。且观察组的HP根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埃索美拉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显著好于奥美拉,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埃索美拉唑 奥美拉唑 胃溃疡 HP清除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埃索美拉与奥美拉在治疗胃溃疡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就诊胃溃疡患者104例,分为A组和对照B组,每组各52例。其中A组给予埃索美拉;B组给予奥美拉。两组均加用阿莫西林、甲硝唑。以2周天为1疗程,3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总有效率。结果研究发现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2%,低于B组的23.08%;此外,A组的总有效率为98.08%,明显高于B组的71.15%。每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埃索美拉较奥美拉在胃溃疡治疗中,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 标签: 埃索美拉唑 奥美拉唑 胃溃疡
  • 简介:摘要本文对不同类型的肝硬化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胆汁(TBA)和谷丙转氨酶(ALT)检测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其TBA浓度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因此,血清TBA检测为不同类型的肝硬化早期诊断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指征。

  • 标签: 胆汁酸 肝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奥美拉对于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0月-2012年12月期间收治的144例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另外,根据患者入院的先后顺序,随机将其分为治理组和对照组,每组72例。对对照组采用甲氰咪胍进行治疗,而治疗组则采用奥美拉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经临床治疗后,对照组显效36例,有效24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为83.3%,观察组显效48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7.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此外,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清除56例,清除率为77.8%,观察组幽门螺杆菌清除68例,清除率为94.4%,对照组Hp清除率明显低于观察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奥美拉能够有效的治疗胃溃疡,而且安全性较好,适合在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胃溃疡 奥美拉唑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链氨基治疗肝昏迷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1例肝昏迷患者,使用支链氨基进行治疗,同时可给予维生素、白蛋白等以及相应的对症处理,但不用其他抗肝昏迷药和脱氨药物,记录治疗结果和影响因素。结果21例肝昏迷患者经支链氮基治疗后,15例神志完全转清,3例改善,2例无变化,1例昏迷加深。苏醒率为71.4%,有效率为85.7%,平均存活20天。讨论支链氨基在治疗肝昏迷方面,比传统的抗肝昏迷药疗效好,能改善肝脏的营养和提供能源,帮助恢复衰竭肝脏的代谢功能,利于肝细胞的修复和再生,在预防肝昏迷的发生和改善重肝的预后方面也有一定作用。

  • 标签: 肝昏迷 肝炎 支链氨基酸 临床
  • 简介:摘要总结1例戊二血症--Ⅱ型并发热性惊厥、低血糖的护理,根据患儿的护理要点,主要包括在高热期要预防抽搐,特殊用药护理;加强饮食管理,防止复发;做好健康教育。经精心护理,患儿转危为安出院。

  • 标签: 戊二酸血症--Ⅱ型 热性惊厥 低血糖 护理
  • 简介:摘要为探讨冸托拉对Barrett食管的疗效,对24例已确诊为Barrett食管的患者应用冸托拉进行治疗,并与用法莫替丁治疗的18例作对照。结果发现冸托拉治疗组治疗后患者胃食管反流(GER)的症状迅速缓解,症状缓解率达到75%;食管内压力(IESP)增加,各项PH值均恢复正常;有74%的患者在病变部位出现局灶的鳞状上皮细胞岛,但Barrett上皮的长度无明显缩短;其疗效明显优于法莫替丁。本研究结果显示冸托拉对改善Barrett食管患者的GER症状、治疗并发症及维持正常的PH值有显著作用。是目前治疗Barrett食管较为理想的药物。

  • 标签: 冸托拉唑 Barrett食管 胃食管反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奥美拉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2012年收治的经病理证实的胃溃疡患者80例,对80例患者均行奥美拉口服治疗,观察其疗效。结果80例患者中,显效34例(42.5%),有效39例(48.8%),无效4例(5.0%),复发3例(3.75%),总有效率为91.3%,Hp根除74例,根除率为92.5%,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5%(2/80)。结论应用奥美拉治疗胃溃疡具有较高的疗效,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奥美拉唑 胃溃疡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复方α酮对糖尿病肾病的治疗效果作用。方法随机选择确诊为2型糖尿病肾病的病人,分组后给以标准治疗和加用不同剂量的复方α酮治疗,经过不同治疗周期,观察不同组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结果,判断复方α酮对糖尿病肾病是否具有治疗作用,且随是否随时间延长有持续的治疗作用。结果与常规治疗组相比,应用复方α酮患者,2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随时间延长,减少尿蛋白作用持续存在。结论复方α酮对糖尿病肾病具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且随剂量增大,时间延长显示有更佳的治疗作用。

  • 标签: 复方&alpha 酮酸 糖尿病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血清总胆汁(TBA)在妊娠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及在预防妊娠性肝内胆汁痰积症的应用。方法将400例妊娠晚期孕妇按总胆汁酸值的高低分为观察组(总胆汁酸值>20umol/L,n=125)和对照组(总胆汁酸值≤20umol/L,n=275),用酶循环发测定TBA,连续监测法测定ALT、AST,化学氧化法测TBIL、DBIL。同时对29例ICP患者的血清TBA和肝功能进行检测,比较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胎儿窘迫及早产儿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宫内发育迟缓、新生儿中度窒息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9例ICP患者的血清TBA显著升高,肝功能各项指标轻度升高。结论血清总胆汁增高是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早期诊断的敏感指标,加强对血清总胆汁的检测,有助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早期诊断,从而为早期选择合适的分娩方式以及预防胎儿窘迫和早产的发生提供依据。

  • 标签: 妊娠晚期 总胆汁酸 妊娠结局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小儿复方氨基对小儿腹泻的治疗效果。方法把150例小儿腹泻患者分成两组。两组患者都采取补液、脱水纠正、电解质平衡紊乱纠正、酸碱平衡紊乱纠正等方法加以治疗。治疗组另外加用小儿复方氨基静脉滴注。结果治疗组的康复率为94.7%,对比组的康复率为76.0%,二者的统计学差异明显。结论小儿复方氨基能够帮助小儿腹泻患者顺利实现康复治疗。

  • 标签: 复方氨基酸 小儿腹泻 药物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总胆汁(TBA)结果出现负值的原因以及解决的方法。方法通过排查试剂、仪器的因素,我们发现为交叉污染引起结果异常。结果通过改进项目通道设置,对测试顺序进行重新排列从而解决这一问题,使得检验结果符合临床要求。结论为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除了按照仪器说明书要求定期维护和保养外,还需要合理安排项目顺序,从而解决由于仪器问题导致结果异常。

  • 标签: 总胆汁酸 结果异常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枸橼莫沙必利片剂含量测定的HPLC。方法色谱柱PhenomenexC18(4.60mm×250mm,5μm);流动相乙腈-(595,V/V),流速1mL•min–1,检测波长274nm。结果枸橼莫沙必利片剂中辅料和有关物质对主药无干扰,在50~200μ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加样平均回收率(n=9)为100.4%。结论本方法准确可靠,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枸橼莫沙必利的质量控制。同时为今后开展液相色谱-质谱技术联用奠定基础。

  • 标签: HPLC 枸橼酸莫沙必利 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