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绿色通道急救流程应用在手术室批量伤患者救治过程中的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抢救16批次95人次批量伤手术患者的抢救措施以及医护配合流程。结果95例严重创伤绿色通道患者经手术抢救,其中2例死于复合伤多器官衰竭,1例因休克未纠正而死亡,其余92例均得到及时救治,手术成功率为96.8%。结论制定科学有效的抢救组织和管理制度是保证高质量、高效率地抢救患者的重要措施,提高手术抢救成功率。

  • 标签: 绿色通道 手术室 批量伤 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患的抢救工作中使用院前急救及绿色通道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8月急诊科收治的156例AMI病患作为本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先入院的接受常规急诊护理的对照组(78例)及后入院接受院前急救及绿色通道的实验组(78例),分析比较两组病患的抢救有效率、住院时间以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实验组病患的急救有效率为78.21%(61/7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患的心肌再灌注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61.03±8.15)min、(11.42±3.83)d,和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少(P<0.05)。结论在急诊科为急性心肌梗死病患提供有效的院前急救并入院后给予绿色通道可有效提高病患的抢救有效率,减少心肌再灌注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获得病患对急救工作的满意,应用效果较好,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 标签: 急诊科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绿色通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PCI绿色通道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B组(传统急救处理)和A组(急诊PCI绿色通道),各34例,观察临床干预效果。结果A组抢救成功率97.06%高于B组的76.47%,A组死亡率2.94%低于B组的23.53%,A组急诊滞留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后期存活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6.06%低于B组的3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绿色通道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并降低心血管疾病及死亡发生风险,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急诊PCI绿色通道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高血压患者应用尼地尔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内科收治确诊高血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2018年1月—2019年1月,共280例,根据对患者治疗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140例,分别采用单纯氨氯地平治疗、氨氯地平联合尼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干预后血压指标均有所改善,联合组患者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应用尼地尔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改善血清学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尼可地尔 氨氯地平 高血压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对高血压患者应用尼地尔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内科收治确诊高血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时间2018年1月—2019年1月,共280例,根据对患者治疗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140例,分别采用单纯氨氯地平治疗、氨氯地平联合尼地尔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接受干预后血压指标均有所改善,联合组患者改善幅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联合组各项临床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应用尼地尔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能够有效控制血压,改善血清学指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应用。

  • 标签: 尼可地尔 氨氯地平 高血压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在采血护理中的效果。方法在血站各采血车(采血屋)发放480份《献血者满意程度调查情况表》,收回有效表单472份,总收回率是98.3%.观察护理效果。结果采血技术护理满意度(99%)较高,护理效果显著。结论实施持续质量改进护理利于提高采血护理工作质量,献血者满意度较高,值得应用。

  • 标签: 采血 常规护理 持续质量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持续质量改进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2月我院进行常规管理的消毒供应室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1月—12月我院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消毒供应室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灭菌包检测通过率、工作人员对知识与技能掌握率均提高,而院内感染发生率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从而提高工作质量,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消毒供应室 医院感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持续质量改进预防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12月我院进行常规管理的消毒供应室作为对照组,将2018年1月—12月我院实施持续质量改进的消毒供应室作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管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灭菌包检测通过率、工作人员对知识与技能掌握率均提高,而院内感染发生率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室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可有效提高工作人员的能力,从而提高工作质量,降低院内感染发生率。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消毒供应室 医院感染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探讨血液透析中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具体方法,评价其效果。方法将根据我院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的时间,将改进前后的各8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的高钾血症、低血压及感染发生例数较对照组比较更低,Barthel评分则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执行持续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不仅降低了高钾血症发生率,还提高了患者的ADL。

  • 标签: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尼地尔与丁苯酞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将心内科52例微血管性心绞痛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25)为尼地尔加心血管危险因素控制,治疗组(n=27)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每次0.2g一日三次,持续1周。观察患者症状及复查动态心电图及平板运动试验。结果两组均无并发症,治疗组胸痛缓解率74.07%,对照组仅52.00%,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心电图改善率77.77%,对照组为48.00%(P<0.05)。结论丁苯酞治疗微血管性心绞痛患者,疗效较好,患者耐受良好。

  • 标签: 丁苯酞 微血管性心绞痛 尼可地尔 动态心电图 平板运动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1月本院收治的106例子宫肌瘤患者为调查对象,将其按照数字随机表法纳入改进组与常规组(n=53)。为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改进组在分析护理现状的基础上,实施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比较护理质量评分,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及焦虑抑郁评分。结果改进组的基础护理、护理安全性、消毒隔离及护理文书书写等护理质量评分,均高于常规组,数据比较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组患者相比,改进组患者的离床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相对较短,组间差值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比较无显著区别,干预后改进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评分明显下降,数据比较具备统计差异(P<0.05)。结论护理质量持续改进在子宫肌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护理服务质量,为患者提供专业化指导,缓解患者的负性心理,缩短其术后康复时间。

  • 标签: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子宫肌瘤护理 临床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卡维地洛与尼地尔联合治疗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8年1-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卡维地洛联合尼地尔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肌缺血各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肌缺血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给予卡维地洛联合尼地尔治疗,改善了患者心肌缺血状况,提高了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卡维地洛 尼可地尔 冠心病 心肌缺血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视尼可视喉镜引导清醒气管插管在困难气道处理中的临床分析。方法选择自2016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4例困难气道患者为观察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n=42)和观察组(n=42),常规组行普通喉镜引导清醒气管插管,观察组则以视尼可视喉镜引导清醒气管插管,观察两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气管插管时间与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常规组,且一次插管成功率较常规组高,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困难气道患者处理中,可通过视尼可视喉镜引导清醒气管插管,能有效缩短气管插管时间,提高其一次插管成功率,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 标签: 视可尼可视喉镜 气管插管 困难气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ICU护理中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ICU收治的患者70例,时间在2018年1-12月期间,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35)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n=35)采用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比较两组精神状态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以及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ICU护理的过程中实施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效果较好,患者满意度较高。

  • 标签: ICU护理 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小儿重症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小儿重症肺炎患儿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面罩吸氧治疗,干预组则采取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比较两组小儿重症肺炎疗效;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治疗前后患儿血气分析相关指标;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干预组小儿重症肺炎疗效、呼吸功能恢复正常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肺部体征消失时间、血气分析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干预组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小儿重症肺炎效果显著。

  • 标签: 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 小儿重症肺炎 有效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持续性肾脏替代联合血必净对脓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0例于2015年11月—2018年11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20例。其中,对A组患者给予单一血必净治疗,对B组患者给予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血必净结合治疗,观察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性因子水平以及各项免疫指标水平变化。结果B组各项指标水平显著优于A组(P<0.05)。结论在临床中,使用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与血必净结合治疗脓毒症患者,能够有效改善其炎性因子水平与各项免疫指标水平,对保障患者身体安全与促进其身体康复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建议推广应用。

  • 标签: 持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血必净 脓毒症患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儿临时右侧颈内静脉置管管路的护理体会。方法对20例儿童床旁持续血液净化临时深静脉置管的护理进行总结。在置管前、中、后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上给予精心的护理,对患儿家属置管护理进行健康教育,有效保证透析过程中管路的通畅及血流量。结果8例右侧颈内静脉置管,12例股静脉置管。20例置管患儿中有1例颈内静脉出现导管堵塞,4例股静脉发生导管堵塞,经及时处理后,导管能正常使用。结论临时深静脉置管通路安全可靠,并发症少,尤其是儿童静脉置管护理非常重要。只要重视导管的护理及对家属进行导管护理健康教育,避免感染和栓塞及导管滑脱等并发症。为了减轻患儿痛苦和降低医疗费用,对年龄小、血管条件差、没有条件做动静脉内瘘或动静脉内瘘不成熟血液透析患儿,不失为一种理想的血管通路。

  • 标签: 床旁持续血液净化 临时静脉置管 家属健康教育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喘治注射液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104例支气管哮喘患者按随机数字分为两组,对照组52例采用一般常规治疗,观察组52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喘治注射液治疗,比较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8.4%(46/52),高于对照组的69.2%(36/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最大呼气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甘草酸苷注射液联合喘治注射液对支气管哮喘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复方甘草酸苷 支气管哮喘 喘可治注射液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肾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患者行持续血液净化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7月—2018年7月肾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患者6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血液透析)与观察组(持续血液净化)各32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心静脉压、持续性血液净化水平、心率、尿素氮、血钾以及肌酐等均优于对照,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率(96.88%)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显著(P<0.05)。结论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改善患者各项生理指标从而改善预后,有助于提升肾功能障碍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值得推广。

  • 标签: 感染性休克 肾功能障碍 持续血液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