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完善院内绿色通道对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从入院到静脉溶栓治时间(DNT)及静脉溶栓率的影响。方法统计2014年7月建立及完善绿色通道以来到我院就诊的AIS患者,对总体溶栓率、时间窗内患者溶栓率及DNT进行分析,比较绿色通道完善前后溶栓率及DNT变化情况。结果绿色通道完善改进后,于我院就诊的AIS患者溶栓率(10.70%)较绿色通道完善改进前(2.62%)明显提高,DNT时间明显缩短(106minvs53min)。结论通过改进绿色通路流程,可使溶栓率大幅度增加;证明在院前延误严重地区,溶栓率较低的地区,建立院内完善通畅的绿色通道,是提高AIS患者静脉溶栓率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急性缺血性卒中 绿色通道 静脉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视尼可视喉镜应用于困难气道插管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2015年8月—2017年8月39例困难气道插管插管病人,使用视尼可视喉镜进行气管插管的病人选取为A组。采用普通喉镜进行选取为B组。记录两组气管插管成功耗时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插管次数、成功率情况。记录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并发症情况。结果插管耗时比较A组较B组耗时少(P<0.05)。A组插管的一次成功率和总成功率均高于B组的一次成功率和总成功率(P<0.05)。两组患者气管插管并发症情况比较,A组损伤的并发症发生率较B组低(P<0.05)。结论视尼可视喉镜应用于困难气道较普通喉镜插管需要的时间短、创伤小,简单有效

  • 标签: 视可尼可视喉镜 困难气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对提高急性脑梗塞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于脑卒中中心于2016年12月—2017年8年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护理、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康复率、死亡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用于急性脑梗塞患者,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脑卒中中心 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 急性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治疗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8例我院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诊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随机分为对照组(n=34,予以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34,予以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观察两组急诊停留时间以及转运时间,并观察急诊期间死亡率、救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转运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短(P<0.05);观察组患者急诊救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要高、死亡率较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结论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的实施能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 胸痛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养老院与医养结合机构中老年人对整体服务的评价,对医养结合可持续发展因素进行探究,为提高养老机构的医疗服务素质提供参考。方法将所有参与调查的老年人分为养老院与医养结合机构两组,采用自制的调查表(内容包括养老机构的规模、人员配备、整体环境、生活服务、医疗服务、费用),由调查人员进行现场调查并填表,应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二项Logistic分析对机构服务评价及影响因素进行对比,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两组被调查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两组被调查者在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医保情况、经济状况等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有可比性(P>0.05)。对两组被调查者所在机构的服务质量进行评分比较,结果表明,养老院中,年龄越小、已婚、且健康和经济状况越好的老年人对机构服务评价越好;医养结合医院中,年龄大、独居、健康状况差的老年人对医疗服务评价较好。机构规模、整体环境对机构服务评分影响不大,人员配备、医疗服务水平使医养结合机构评分显著升高,而随着费用的增加,老年人对机构服务的评价趋于下降。结论医养结合模式更适合高龄、独居、健康状况差的老年人,人员配备更为合理以及费用的降低能够促进老年人入住医养结合医院,人员配备不足、费用偏高成为医养结合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因素。因此,为了促进医养结合更好的可持续发展,应针对现阶段的不足及制约因素使之不断完善,最终能在更大范围借鉴和推广,真正解决国家的健康养老难题。

  • 标签: 养老院 医养结合医院 服务质量 可持续发展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泵入给药对小儿癫痫持续状态的缓解作用及其治疗对策进行分析。方法我院2014年2月到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癫痫患儿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泵入治疗。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治疗总有效率。结果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数据对比P>0.05。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P<0.05。结论咪达唑仑持续静脉泵入给药治疗小儿癫痫的效果较好,能有效促使患儿治疗效果的提升,临床价值较高。

  • 标签: 咪达唑仑 持续静脉泵入 小儿癫痫 缓解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应用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的临床价值,并分析其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所有主动脉夹层患者中,随机选取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予以常规组患者常规急救护理措施,予以研究组患者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方法。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确诊时间为(36.74±5.67)min,急诊停留时间为(51.22±1.34)min,转院时间为(5.43±0.78)min,常规组患者的确诊时间为(64.88±6.74)min,急诊停留时间为(96.09±3.85)min,转院时间为(10.45±1.02)min,且研究组患者急救成功率更高。结论针对主动脉夹层患者,应采用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进行干预,提升患者的急救效率。

  • 标签: 胸痛 绿色通道 提高主动脉夹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质量持续改进在肾穿刺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进行肾穿刺的患者,共61例,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在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进行肾穿刺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在2016年7月至2017年12月期间进行肾穿刺的31例患者作为观察组,采取持续质量改进护理方法进行,比较两组效果。结果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100%,对照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29/30)96.67%,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3.3±1.1)分,住院时间(4.0±1.2)d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1/31)3.23%、出血(2/31)6.45%、腰痛(5/31)16.13%、肾周血肿0%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质量持续改进在肾穿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 标签: 质量持续改进 肾穿刺 并发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处方点评对持续改进处方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抽取本院在2017年2月-12月期间,门诊共开具的用药处方300份,实施处方点评制度与措施,并抽取本院2016年2月-12月期间未实施处方评价的门诊处方300份,将两组进行划分,前者为观察组,后者为对照组,观察在处方点评实施后,两组用药处方不合理用药的处方数量,以及观察用药处方实施处方点评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通过对用药处方进行整理,可以发现在进行处方点评前,用药处方不合理率为8.3%,进行处方点评后,用药处方不合理率为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处方点评后,各个用药指标数据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医院中,实施处方点评措施,可以有效的减少不合理处方的数量,提高用药处方的质量提高,并且对于持续改进处方质量优质积极的作用,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 标签: 处方点评 处方质量 持续改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6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患者480例,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40例。实验组患者给予感染管理持续性质量改进模式,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患者满意度和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质量改进成效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取得显著临床效果,治疗质量提高,患者治疗后满意度高,临床上值得推广与应用。

  • 标签: 医院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持续改进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对于复用器械集中消毒供应的管理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8年4月我院消毒供应室人员6名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5月—2017年4月期间,消毒供应室人员根据《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操作规范/监测标准》落实复用器械集中消毒供应工作;2017年5月—2018年4月期间,消毒供应室人员则在此基础上应用PDCA循环管理。对比PCDA循环干预前后复用器械集中消毒供应质量与科室满意度。结果干预后消毒供应室人员设备管理、包装管理、消毒质量与科室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PDCA循环在复用器械集中消毒供应中具有显著的管理效果。

  • 标签: PDCA循环 可复用器械 集中消毒供应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动式胯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肘部创伤的效果。方法资料分析我院2016年8月—2017年8月治疗的96例肘部创伤患者,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44例行传统钢板内固定医治)与实验组(52例行动式胯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医治),比对2组手术前后肘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及并发症。结果术后比对照组,实验组肘关节功能评分(89.57±4.6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25±5.14)分,比较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且比对对照组25.00%,实验组并发症总发生概率5.77%显著更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肘部创伤行动式胯关节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医治可取得确切疗效,且安全性高,具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可动式胯关节外固定架 有限内固定 肘部创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质量持续改进在心肌梗死病患便秘中的运用与成效。方法2016年8—2017年10月心梗患者20例,以便秘为主题,全科室护理人员参加学习、讨论,对心梗便秘特征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法,在实践中不断改进,从而来评价效果。结果对心肌梗死患者便秘问题解决实用质量持续改进后,护理人员工作主动性增加,宣教内容具有针对性,有效率明显提高;便秘发生率有所下降。结论对心肌梗死患者便秘问题解决实用质量持续改进后,心肌梗死患者发生便秘时间有明显缩短,能有效降低便秘的发生,提高医患满意度。

  • 标签: 持续质量改进 心肌梗死 便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纸塑袋包装环节质量持续改进方法与效果。方法改进方法包括规范尖锐器械包前保护措施;制定所有需要纸塑袋包装器械的裁剪规格;明确器械包装重量要求;设置纸塑包装岗位培训与准入;明确质检班职责,每周总结反馈1次。以2016年7—12月改进前的质量监控指标数据作为本底值,与改进后2017年1—6月的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改进前后,包装袋破损、封口不合格、纸塑袋裁剪规格不规范等质量指标数据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纸塑包装环节采取以上改进方法,降低包装密闭不合格事件的发生,促进纸塑包装操作规范,提高纸塑包装质量。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纸塑包装袋 包装环节 改进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药库药品管理中持续质量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药库中使用的500种药品进行研究,在药品管理中,对比在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药库药品的近效期和混淆情况。结果实施改进后,药库药品的近效期的药有3例,药物混淆的有5例,与实施质量改进前相比,明显有减少。在实行持续改进前后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药库药品管理中持续质量的应用效果显著,可以改善药品管理中的不足,减少近效期药物和混淆药物出现的可能性,促进药品管理质量的提升,保证药物的安全性,建议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实行。

  • 标签: 药库 药品管理 持续质量改进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UPLC测定喘治注射液中有效成分淫羊藿苷的方法,考察该注射液高温高湿储存条件下淫羊藿苷的含量变化。方法采用反相超高效液相色谱法,以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系统为流动相,流速0.3mL/min,梯度洗脱,柱温35℃,检测波长270nm,进样量5μL。结果确定了喘治注射液UPLC分析条件,并检测了加速储存条件下该注射液中淫羊藿苷的含量变化。结论该UPLC分析方法准确度、精密度、重复性好,50℃和75%相对湿度储存条件下注射液中淫羊藿苷含量变化微小。

  • 标签: 喘可治注射液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UPLC) 淫羊藿苷 稳定性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普米克联合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情况。方法选取小儿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200例分两组,对照组100例患儿给予必特雾化吸入治疗,观察组100例患儿给予可比特加用普米克进行雾化吸入,将两组的临床疗效情况作比较分析。结果经由7d的治疗期,观察组临床症状消失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两组各项肺功能指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但对照组不如观察组改善明显(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普米克联合必特雾化吸入更迅速缓解小儿哮喘急性发作症状,使肺功能水平明显提高,提升临床疗效。

  • 标签: 普米克 可必特 小儿哮喘 雾化吸入 急性发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持续改进方法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别抽取我院消毒供应中心实施PDCA持续改进方法前后的各项工作质量评分数据、医疗器械抽检数据进行对比研究。以此来评价PDCA持续改进方法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结果PDCA持续改进方法实施后的环境状态、设备管理、包装质量、手术器械清洗质量评分,均明显优于PDCA持续改进方法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PDCA持续改进方法实施后的清洗合格率、消毒灭菌合格率、包装合格率、临床满意率,均明显高于PDCA持续改进方法实施前;湿包发生率明显低于PDCA持续改进方法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PDCA持续改进方法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从而显著提升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及包装质量。

  • 标签: PDCA持续改进方法 消毒供应中心 管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持续性人文关怀模式在重症监护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践与体会。方法通过做好入科前访视、入科时量表评估、出科后的指导,规范护理工作增强护理支持系统,让病人及重要家庭成员共同参与护理过程、提供个性化的人文关怀,以达到减少ICU谵妄的发生,提高患者舒适度,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比较持续性人文关怀开展前(2015年1月-2015年12月)和开展后(2016年1月-2016年12月)ICU患者谵妄的发生率和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实施持续性的人文关怀后患者的谵妄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家属满意度提高,各指标与实施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ICU的优质护理中实施持续性人文关怀的举措,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焦虑程度,提升患者的舒适度,从而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可在重症监护病房深入推广。

  • 标签: 持续性 人文关怀 重症监护病房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