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相互交织的系统驱动所造成的一系列陆地、海洋与大气的生物物理变化导致严重的全球环境变化问题,使得新时代人群不得不寻求一种能适应新时代需求的生存及医疗保健模式。中医整体观念也早已明确了人体与自然界是密不可分的观念,自然界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人体,人类在能动地适应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维持着正常的生命活动。面对人类疾病谱的变化和对健康概念的更新,作为祖国传统医学中的儿科推拿这一非药物、无痛苦、无副作用、易接受且有神奇疗效的自然纯绿色疗法,也越来越受到新时代人们的关注。绿色消费理念促进了儿科推拿的发展,而儿科推拿的临床神奇疗效又提升了儿科推拿的学术地位。绿色消费是人们在对目前生存环境的担忧,对现阶段人们行为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而绿色医疗消费是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概念的更新和对抗生素等一些尚未研究透彻的化学药物的担忧,逐步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并顺应新时代的医疗消费。儿科推拿正以它独特的魅力倍受世人瞩目,并且已成为了当今国际医学交流热门学科之一。

  • 标签: 中医儿科推拿学发展趋势 儿科推拿医疗保健 绿色消费 绿色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将绩效考核应用于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提高科室的护理管理效率。方法设计护士工作绩效考核表,将绩效考核项目、具体内容及每项分值进行量化考核。结果在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中量化护士绩效考核,护理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率显著提高。结论通过建立绩效考核方案,有效的激励了护理工作,有助于提高护士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护理效率和质量,真正做到让患者满意、社会满意、护士满意。

  • 标签: 绩效考核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患儿急诊症状的相关情况,积极做好危重患儿的临床抢救工作。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本院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患儿321例的临床资料,对临床急诊症状等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患儿男女比例为1.551,其中普通急诊患儿由于出现潜在生命体征不稳定进入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治疗的243例(75.70%),危重患儿进入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治疗的78例(24.30%)。经回顾性分析发现,普通急诊患儿进入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治疗的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为惊厥表现、中毒表现、肺炎表现、严重呕吐表现和哮喘表现。而危重患儿进入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治疗的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为休克表现、持续惊厥表现、严重颅内感染、心肺骤停和心动过速。结论通过研究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患儿急诊症状的相关情况可以显著提高对危重患儿的临床救治,提高本院儿科急诊的救治水平。

  • 标签: 儿科急诊 绿色通道 急症症状
  • 简介:摘要继续教育立法是成人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各国政府干预、管理和控制成人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比较欧美主要国家的继续教育立法情况与我国继续教育立法现状,重点阐述了实行继续教育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对今后我国继续教育立法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 标签: 继续教育 立法 必要性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急诊绿色通道对患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救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60例患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0例。采用常规急诊救治途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救治;采用急诊绿色通道救治途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救治。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性消化道出血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救治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和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急诊绿色通道对患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救治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急诊绿色通道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救治
  • 简介:摘要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低脂饮食缓解妇女乳腺增生引起的周期性乳房胀痛。这是因为膳食和营养对乳腺疾病起着特殊的催化作用。本文就低脂饮食缓解女性乳腺增生进行分析研究。

  • 标签: 低脂饮食 乳腺增生 分析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中心再生医疗器械清洗流程及方法,以提高清洗质量,保证灭菌效果,为医疗物品最终达到灭菌要求提供了有力保障,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结果污染的医疗器械先用多酶浸泡、刷洗再放入全自动清洗机按清洗流程清洗,这种采用手工配合全自动清洗机清洗手术器械效果理想,明显提高清洗的质量。结论只有采用有效的清洗方法,才能达到最佳的清洗质量,确保器械的灭菌成功,并控制医院感染。

  • 标签: 清洗质量 影响因素 对策
  • 简介:摘要中药药引是中医遣方用药的特色,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巧妙应用,可使中成药更好地发挥其最佳疗效。

  • 标签: 中药药引 中成药疗效
  • 简介:摘要哮喘持续状态系指支气管哮喘的重度发作,由严重的支气管痉挛,粘液水肿,痰液梗阻等引起的急性呼吸困难。对止喘治疗反应不佳,经12-24小时后病情任然不能控制者。哮喘持续状态是危及生命的内科急症,必须采取紧急的治疗措施,及时控制。本文就哮喘持续状态的门诊处理进行分析和研究。

  • 标签: 哮喘持续状态 门诊药物治疗 处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癫痫持续状态患者采用综合措施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2年1月的30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对其采用地西泮、苯巴比妥钠以及利多卡因等药物静脉滴注进行综合治疗,总结临床治疗效果。结果30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中,有28例病情得以控制,且恢复清醒状态。而2例患者由于脑出血,形成脑疝而死亡,死亡概率为6.67%。结论采用地西泮、苯巴比妥钠以及利多卡因等药物静脉滴注对癫痫持续状态患者进行综合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癫痫 持续状态 临床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绿色通道构建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40例。对照组为单纯西药治疗组,观察组为建立脑卒中单元并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以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P<0.05。结论建立和完善脑卒中绿色通道,能有效缩短脑卒中救治时间,降低患者病死率、病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急性脑卒中 绿色通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保障护理安全,减少护理差错,提高护理质量。方法成立护理风险评估小组,建立护理安全日,实施风险预警。持续改进计算机医嘱处理流程。加强护理交接班管理。制作各类护理温馨提示小卡,加强与患者的沟通。结果护理差错发生率与前1年比较,有明显下降趋势。病人满意率提升。结论充分发挥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持续改进,是护理安全管理的保障。

  • 标签: 全员参与 持续改进 护理安全管理
  • 简介:摘要总结45例胸腔冲洗治疗脓胸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是正确实施胸腔冲洗护理,注意无菌操作,掌握冲洗液温度、冲洗速度及冲洗量,重视引流液颜色、性质、量的观察,加强切口护理、饮食护理和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45例脓胸患者经治疗及护理,43例痊愈出院,1例转化为慢性脓胸,1例继发烟曲霉菌感染死亡。

  • 标签: 脓胸 胸腔冲洗 护理
  • 简介:摘要通过完善医院应急医学救援的管理机制,明确医院需要应对的主要突发事件及应对策略,健全医院应急医学救援的运行机制,完善物资储备制度与管理,开展多部门联合救援演练,搭建信息交互共享平台,提高了医学救援快速组织、统一指挥及协同作战能力。

  • 标签: 应急医学救援 管理机制 救援能力
  • 简介:摘要目的加强护理书写质量分析与控制,提高书写质量,减少法律隐患。方法随机抽查2012下半年和2013年上半年的全院各科在架病历各280份的护理书写质量进行对比,2012年下半年为对照组,2013年上半年为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护理部2013年质量规划加强了护理书写的质量监管力度及改进了质控方法。结果将两组护理书写质量分别进行比较,观察组在医学术语的规范性、记录的连贯性、疾病的专科特色、健康教育的完善、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合格率提高了1.2%,护理书写质量明显提高。结论通过对护理记录进行检查、分析,持续改进其中缺陷,提高了书写质量,同时提升了护士职业素质

  • 标签: 护理记录 持续改进 分析与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尼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他汀、硝酸酯类等)。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尼地尔5mg每日3次,连用8周。结果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和心电图表现,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尼地尔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可取得好的疗效,无明显不良反应。

  • 标签: 尼可地尔 不稳定型心绞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观察谷氨酸对脊髓小胶质细胞TNF-α释放的改变,探讨谷氨酸能否激活脊髓小胶质细胞以及激活的最佳浓度和时间点。方法原代离体培养脊髓小胶质细胞,分别用细胞培养液作为阴性对照组、50μM的ATP刺激细胞1小时作为阳性对照组以及谷氨酸通过不同浓度(500μM,1000μM和2000μM)分别作用三个不同的时间点(30分钟、1小时和2小时)作为实验组,通过ELISA法测定上清液中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500μM的谷氨酸孵育1小时,小胶质细胞释放TNF-α并开始被激活,对于1000μM和2000μM组,TNF-α在三个时间点增加量都非常明显(P<0.05),在1000μM2小时组,TNF-α释放量最多(P<0.001)。结论谷氨酸能够激活脊髓小胶质细胞,且1000μM可能是其最佳浓度。

  • 标签: 谷氨酸 脊髓小胶质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