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2月,72例有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宫腔镜下刮宫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复发情况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77.78%,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的治疗效果较理想,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子宫内膜息肉的复发率,保障患者的健康。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宫腔镜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辅助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5年5月间于我院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患者13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各68人。实验组行宫腔镜手术辅助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治疗;对照组行宫腔镜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65%,远高于对照组治疗有效率73.53%,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子宫内膜厚度远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左炔诺孕酮缓释系统辅助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治疗效果显著,预后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左炔诺孕酮 宫腔镜 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下切除术后预防复发使用曼月乐的效果。方法于2017年1月—2019年1月抽取我院60例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下切除术后患者,随机法均分为两组,每组30例。实验组预防过程中运用曼月乐,对照组预防过程中运用避孕药。结果实验组术后6个月子宫内膜厚度、术后12个月子宫内膜厚度、术后12个月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子宫内膜厚度,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下切除术后复发预防过程中使用曼月乐,效果理想。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 宫腔镜下切除术 复发 曼月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AUB)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62例异常子宫出血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均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各81例。其中给予传统常规治疗的为参照组,给予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参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6.28%,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1.25%,参照组显著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月经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治疗异常子宫出血(AUB)具有良好的效果,促进患者月经的恢复,具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内膜切除术 异常子宫出血(AUB) 临床效果 恢复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在宫腔镜切除术中运用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后所存在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80例在2015年1月-2017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人,均根据自愿原则划分。两组均进行宫腔镜切除术治疗,同时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和常规护理分别为对观察组和对照组采取的护理方法。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P<0.05)。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患者在宫腔镜切除术中运用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后,可以使得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UB)患者行宫腔镜子宫内膜切除术(TCRE)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4年12月因DUB行TCRE术,且术后完整随访6个月的患者58例,分析手术方法、手术效果及并发症的预防。结果57例手术顺利完成,1例发生子宫穿孔,并发症发生率1.7%,术后15例闭经(25.9%),点滴状月经34例(58.6%),月经量减少8例(15.5%),无效1例,对月经改善率为98.3%,术前贫血者39例,术后均得以纠正。结论TCRE是治疗DUB安全有效的方法;合理选择病人可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手术技巧可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内膜切除术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在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自愿参与此次研究的65例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给予对照组手术治疗患者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手术护理配合路径,对比两组行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患者的手术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宫腔镜治疗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中,应用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治疗时间,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还能够改善护患关系,降低护理差错事件发生率,值得推荐。

  • 标签: 手术室护理配合路径 宫腔镜 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子宫内膜癌的治疗主要以手术为主。辅助治疗以放疗最为重要,可适用于大部分患者。化疗适用于晚期和复发患者。激素治疗作为一种保守治疗手段,对要求保留生育功能的患者安全有效,但仍有复发的风险。分子靶向治疗还需要作进一步的实验及临床研究。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临床 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总结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抗生素及中药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并辅以卧床休息、加强营养和理疗等。结果在接诊35例患者中,31例治愈,4例明显好转。结论通过卧床休息、加强营养和理疗、采用抗生素及中药等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明显的效果,治愈率高达85%以上。

  • 标签: 子宫内膜炎 病因分析 诊疗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宫腔镜检查基础上联合子宫内膜病理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价值。方法以2018年1月—10月为研究时限,纳入45例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先以宫腔镜检查,然后予以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并以手术证实结果为准,将宫腔镜检查结果与宫腔镜检查联合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分析,探究在宫腔镜检查基础上联合子宫内膜病理检查的价值。结果经手术证实45例患者均有子宫内膜病变,其中26例为子宫内膜增生,11例为子宫内膜息肉,8例为子宫内膜癌。以手术证实结果为依据,宫腔镜联合病理检查的诊断符合率、灵敏度(100.00%、100.00%)高于宫腔镜检查(86.67%、86.67%),约登指数(2.22%)低于宫腔镜检查(13.33%),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宫腔镜联合子宫内膜病理检查诊断子宫内膜病变有助于提升诊断符合率、灵敏度,价值可靠。

  • 标签: 宫腔镜 子宫内膜 病理检查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活检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增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600例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妇女,根据患者阴道是否出血将其分为出血组(383例)与未出血组(217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子宫内膜活检和病理分析。结果出血组患者中,252例(65.80%)子宫内膜正常,与未出血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0.05),而98例(25.59%)患者为良性病变,与无出血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3例(8.62%)患者存在潜在恶性病变,与无出血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妇女,若无阴道出血症状,可不进行诊断性刮宫,但必须进行定期进行超声检查,对超声检查异常时,应立即进行内膜活组织检查明确诊断。

  • 标签: 子宫内膜活检 绝经妇女 子宫内膜增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因子宫出血而送检的子宫内膜标本的病理诊断的方法。方法整理我院近2年临床因子宫出血送检的子宫内膜标本871例,并且全部回顾阅读病理切片,并做统计分析。结果子宫内膜内膜标本871例,均为女性,年龄最大70岁,最小14岁,中位年龄46岁。单纯增生385例,复杂性增生95例,复杂增生中伴上皮内瘤变21例,增生紊乱65例,增殖期子宫内膜120例,分泌性增生98例,分泌性增生伴增生分泌均欠佳3例,慢性子宫内膜炎18例,子宫内膜息肉28例,子宫内膜癌19例,子宫内膜萎缩伴有化生9例,子宫内膜分泌欠佳16例,子宫内膜不规则脱卸18例。结论只有详细的诊断分类这些子宫内膜标本才能准确把握患者的病情,正确指导临床治疗,其意义重大。

  • 标签: 子宫出血 子宫内膜 病理诊断
  • 简介:摘要本文总结国内子宫内膜炎诊断及治疗的常用方法。通过对临床常用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的分析,以期为子宫内膜炎的治疗和预防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 标签: 子宫内膜炎 诊断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气管内膜结核的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32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MDCT表现,总结其病变特点。结果本组病例中,共有21处病灶累及双肺上叶、右肺中叶,CT表现多为支气管壁增厚、管腔狭窄,并伴有肺不张或干酪性肺炎。结论高分辨率CT扫描对支气管内病变的评价有重要价值。

  • 标签: 支气管内膜结核 CT 高分辨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彩超判断子宫内膜厚度在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中的诊断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3月至2014年2月诊治绝经后阴道出血患者124例,均展开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超声图像下子宫内膜厚度进行测量。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大于正常子宫内膜、子宫内膜炎与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各类型患者子宫内膜不均匀率无显著差异。结论彩超判断子宫内膜厚度有助于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癌的临床诊断,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绝经后阴道出血 子宫内膜癌 彩超 子宫内膜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子宫内膜息肉及Ⅰ期子宫内膜癌的MR平扫、DWI及动态增强扫描特征。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2月收治的在我院行MR检查的经手术病理诊断为内膜息肉和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3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8例为Ⅰ期子宫内膜癌,16例为子宫内膜息肉,对其进行MR平扫、DWI及动态增强扫描特征等分析。结果在T2WI,16例子宫内膜息肉表现为等信号或稍低信号,且在DWI呈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呈持续渐进性强化;在T2WI,18例为Ⅰ期子宫内膜癌表现稍高信号或等信号,在DWI呈高信号,强化方式为快进慢出型。结论经研究得出,对于Ⅰ期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息肉的诊断及鉴别方面,MRI具备较大的诊断价值,应当推广使用。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子宫内膜病变 诊断 鉴别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联合阑尾切除围术期的护理方式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21例LC+LA的围术期护理过程。结果21例患者经治疗及护理后均痊愈出院,无并发症的发生,平均住院日6.4d。结论对LC与LA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可以使患者安全度过围术期。

  • 标签: 胆囊切除术 阑尾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年轻子宫内膜炎患者的综合个体化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7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84例子宫内膜炎年轻患者,根据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两组都给予抗生素药物治疗,共治疗观察14d;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综合个体化护理方法,包括认知干预、心理干预、行为干预、饮食干预等。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5.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3.3%,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盆腔区隐痛、经期下腹坠胀与分泌物异常的消失时间等都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个体化护理在子宫内膜炎患者的应用能促进患者的康复与临床症状的消失,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综合个体化护理 子宫内膜炎 抗生素 饮食 行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支气管内膜结核的诊断方法和支气管内膜结核误诊的主要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3例支气管内膜结核中误诊为肺癌11例(25.5%),肺炎6例(13.9%),支气管扩张症4例(9.3%),其他疾病22例(51.16%)。所有患者经正规抗结核治疗均获得满意疗效。结论支气管内膜结核患者因临床表现和症状体征不特异,对诊断肺癌或肺炎抗炎2周效果不好患者,均应行纤支镜检查,以明确是否存在支气管内膜结核,对诊断支气管扩张征患者常规治疗效果不好者,也应尽早行纤支镜检查,联合应用组织活检、刷检或抗酸杆菌检查,可显著提高其阳性诊断率,减少误诊漏诊的发生。

  • 标签: 结核 支气管/诊断 误诊(tuberculosis brochial/diagnosis diagnostic error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增殖症临床病理特点。方法本次选取子宫内膜增殖症患者100例,均为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分析病理诊断特点。结果单纯性增生,占91%,腺体增增生显示,大小不等,大于中晚期正常增殖期腺体密度,存在囊状扩张情况,腺上皮类似于中晚期正常增殖期腺上皮,核分裂像呈增多表现,呈假复层柱状,间质有增生征象。单纯性增生有不典型增生伴发本组1例,在单纯性增生所具备的组织学基础上,有腺上皮的异型合并。复杂性增生共3例,对腺体观察,呈密集且增多显示,腺体形状表现为不规则状,分支较为复杂。复杂性增生有不典型增生伴发本组共5例,在复杂性增生组织所具有的组织学基础上,有腺上皮异型合并,细胞排列呈复层表现,核深染,增大,呈圆形、卵圆形。结论子宫内膜增殖症在临床以围绝经期妇女多见,通常依据病理检查进行确诊,年轻未生育按不典型增生诊断的女性,需慎重采用手术治疗,可应用保守方案,定时复查,根据情况再选择合理处理手段,以保留生育能力,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子宫内膜增殖症 病理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