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07 个结果
  • 简介:孕不育症是最常见的男女生殖性疾病,是全球各个国家和地区育龄夫妇的重要健康问题。导致不孕不育的原因很多,其中由于子宫内膜病变引起不孕不育是最为常见的病因。本文主要概括了引起子宫内膜病变的因素,并对不孕不育子宫内膜评估手段进行了简单分析总结,以帮助临床医师提高诊疗水平。

  • 标签: 不孕不育 子宫内膜 妇科病理
  • 简介:目的通过对213例子宫内膜息肉的回顾性分析,探讨子宫内膜息肉的病因、诊断及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2001年12月我院通过手术病理诊断的213例子宫内膜息肉病历.结果患者平均年龄49.1岁(26~82岁).3例(1.4%)有激素替代的历史;10例(4.7%)为乳腺癌术后服用三苯氧胺.56例绝经后患者中,24例(42.9%)绝经后出血;32例(57.1%)无症状,仅通过超声或手术后发现.157例未绝经患者中,57例(36.3%)有不规则出血症状;53例(33.8%)周期正常,但经量增多;47例(29.9%)月经正常.经超声诊断率为65.3%(130/199),刮宫诊断率为30.0%(18/60).病理报告165例(77.5%)合并正常内膜;24例(11.3%)合并存在子宫内膜单纯增生;6例(2.8%)合并存在子宫内膜复合增生;3例(1.4%)并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2例(0.9%)合并子宫内膜癌;1例(0.5%)合并低度恶性子宫内膜间质肉瘤.结论子宫内膜息肉是一种常见的宫腔内良性病变,常表现为异常出血,也可无症状,常与子宫内膜的增生或子宫内膜癌前病变合并存在.妇科阴道超声作为无创性检查,可提示内膜息肉的存在,宫腔镜是诊断内膜息肉的金标准.处理首选宫腔镜下内膜息肉摘除.

  • 标签: 子宫内膜息肉 诊断 宫腔镜
  • 简介:目的建立人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患者在位内膜间质细胞永生化细胞系。方法将原代培养的EMs患者在位内膜间质细胞转染质粒PCD2SV40T,G418筛选并进行单克隆细胞挑选,采用核型分析、免疫细胞化学、RT-PCR、裸鼠成瘤实验等方法对传代培养后的抗性单克隆细胞进行鉴定。结果首次建立了EMs患者在位内膜间质细胞永生化细胞系hEM15A,该细胞系具有子宫内膜间质细胞特征,可连续传代,表现为正常二倍体核型,未观察到致瘤性。结论hEM15A细胞系易获得、培养难度小、细胞均一性高、存活时间长,可成为EMs的研究工作中实用的体外模型。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永生化 细胞系 间质细胞 在位内膜
  • 简介:机体免疫系统针对肿瘤产生免疫应答以清除肿瘤细胞,但肿瘤细胞能够通过多种方式逃避宿主免疫系统的攻击。在子宫内膜癌中,其不仅通过自身修饰或代谢改变等使免疫系统对其监视、杀伤能力明显降低;且肿瘤微环境中多种组分的构成和功能发生改变,免疫系统无法有效地清除肿瘤细胞,甚至促进肿瘤的进展。免疫逃逸在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和转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子宫内膜癌免疫逃逸进行研究有助于发展新的抗癌疗法。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肿瘤 免疫逃逸
  • 简介:子宫内膜异位症虽然疗法很多,但为其解除其疼痛,求得复孕,目前尚缺乏完善之策。尤其对中、重度的患者,其病灶较大,范围较广,纤维化严重,并伴有子宫及附件粘连者,药物治疗往往难以奏效,故采用手术疗法仍是一种主要手段。为此,我院就近五年经手术治疗,病理证实的118例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及78例术后随访的病例回顾性分析。

  • 标签: 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 手术治疗 临床分析 手术疗法 药物治疗 病例回顾
  • 简介:一、病例摘要患者46岁,2014年6月14日因经期右腹股沟疼痛2年余入无锡市解放军第101医院治疗。患者于2年前月经来潮时出现右腹股沟疼痛,呈进行性加重,月经干净后症状缓解,2个月前患者于右侧腹股沟部及阴阜可触及一直径1.5cm结节,且痛性结节逐渐增大,入院时查体:血压120/70mmHg(1mmHg=0.133kPa),神清、颈软,心肺听诊无异常,右腹股沟部可触及一2cm×3cm的痛性结节,质地中等,边界不清,活动度差。妇科检查:外阴已婚经产式,阴道畅,宫颈光,子宫中位。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 腹股沟疼痛 痛性结节 腹股沟部 右侧腹股沟 阴阜
  • 简介: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困扰育龄妇女的常见妇科疾患,近年来在临床工作中时有发现青少年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由于其年龄等特殊性,尚未引起患者及家长以及医务工作者的足够重视,容易引起误诊误治.现将近10年我院收治的确诊的青少年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 标签: 子宫内膜异位症 青少年 医务工作者 妇科疾患 育龄妇女 临床工作
  • 简介:低级别子宫内膜间质肉瘤(ESS)是一类罕见的恶性间质性肿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常较困难。低级别ESS的发病机制不明,发病率低,有关治疗的最佳方案尚存在争议。本文就低级别ESS的分子遗传学、临床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分子遗传学 治疗 预后
  • 简介:姜小姐因左侧卵巢畸胎瘤,于近日在某医院做了手术,切除了左侧卵巢。出院后一直情绪低落,茶饭不思,还常常失眠。原来,手术前医生只告诉姜小姐及其父母,卵巢长了瘤只有手术切除,没有别的治疗方法。没有进行必要的术前心理护理,使她对卵巢切除后的人生顾虑重重。

  • 标签: 卵巢切除后 禁区 女人 术前心理护理 卵巢畸胎瘤 左侧卵巢
  • 简介:目的探讨雌激素受体(ER)亚型α和βmRNA及蛋白的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增生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半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1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47例子宫内膜增生组织中ERα和ERβmRNA及蛋白的表达.结果①正常子宫内膜组ERβmRNA的平均表达水平低于子宫内膜增生组(P<0.01);②ERαmRNA和蛋白在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表达低于单纯型和复合型增生组织(P<0.05),ERβmRNA和蛋白在这三种类型的子宫内膜增生组织间没有差异.结论ERβmRNA的异常表达在子宫内膜增生发病中起重要作用,ERαmRNA和蛋白表达的下降与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的发生有关.

  • 标签: 子宫内膜增生 RNA 蛋白 异常表达 ERΒ 雌激素受体亚型
  • 简介:子宫内膜癌是发达国家最常见的妇科肿瘤。自20世纪60年代将孕激素用于子宫内膜癌的治疗开始,人们在子宫内膜癌药物治疗的这条道路上不断尝试、探索、总结。近些年来,有关年轻患者早期子宫内膜癌保留生育功能的药物治疗有很大的发展。本文就年轻患者早期子宫内膜癌的药物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子宫内膜癌 早期 药物治疗
  • 简介:SOX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类与早期胚胎发育有关的基因家族,研究发现SOX基因的异常改变可作为促癌或抑癌基因参与诸多肿瘤的发生发展,子宫内膜癌中也存在SOX基因的异常改变。由于肿瘤发生机制的复杂性和SOX基因作用的多样性,SOX基因在子宫内膜癌(EC)进展中的作用可能不同,本文就SOX基因在EC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SOX基因 子宫内膜癌 促癌基因 抑癌基因
  • 简介:宫腔镜手术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一个新方法,是一种疗效可靠、安全、简便的治疗手段.我院采用宫腔镜直视下切除息肉术(TCRP)治疗子宫内膜息肉47例,现将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宫腔镜电切术 治疗 子宫内膜息肉 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