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重症患者血液净化中体温管理的具体操作方法及其意义。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7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96例重症患者,在遵循患者意见的情况下,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54例患者均给予充气式加热毯或者其他升温护理,对照组组患者不给以体温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血液净化治疗前、净化治疗后体温、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治疗前、治疗后体温、心率、血压平稳,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体温在34.6±2.1。结论重症患者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往往出现体温降低症状,及时给以体温护理,能有效控制控制患者病情发展,对降低低体温等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

  • 标签: 连续性血液净化 低体温 危重患者
  • 简介:摘要探讨手术中发生低体温的原因。通过术中控制手术室温度,加强患者的覆盖保温,对患者输入液体进行加热保温,术中动态监测体温等措施,患者发生寒颤、术后感染、术后发热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

  • 标签: 低体温 外科手术 原因 护理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低体温发生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收集近几年我院的手术患者,手术类型有骨科手术、腹腔手术、胸外科手术、盆腔手术等,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手术前认真分析可能影响低体温的各项因素,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对照组不接受干预。对两组患者检测体温,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手术不同时间体温情况。结果(1)研究组和对照组手术时间比较无差异(P>0.05)。(2)两组患者手术前体温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15分钟、手术30分钟体温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手术室低体温发生因素主要有手术间温度、覆盖物、手术消毒、静脉输液及手术野冲洗,做好上述危险因素的防范措施可以减少术中低体温的发生。

  • 标签: 手术室 低体温 因素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综合保暖护理对术中低体温和术后寒战的影响。方法我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期间共收治手术患者226例,随机分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保暖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低体温发生率和术后寒战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和术后收缩压与心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为26.55%,术后寒战发生率为4.43%,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保暖护理有助于改善稳定患者生命体征,对降低术中低体温发生率和术后寒战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推广。

  • 标签: 综合保暖护理 术中低体温 术后寒战 生命体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病人术中低体温的危害及预防。方法通过加强患者心理护理、术中控制室温、控制皮肤散热、输入加温的库血和液体、覆盖肢体保温及加强术中低温的检测来预防低体温的发生。结论积极有效的预防是有效防止术中低体温发生的有力保障。

  • 标签: 术中 低体温 原因 危害 预防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RRT治疗过程中患者低体温的预防与干预护理措施。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行持续血液滤过治疗的胰腺炎后入住重症监护室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组实施本研究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行CRRT治疗过程中体温变化情况及干预后发生体温过低及寒颤的比例。结果观察组治疗中、治疗后体温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低体温及治疗后寒颤比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CRRT治疗患者,行有效低温预防及处理措施,可显著调整患者体温,减少低温及寒颤发生率。

  • 标签: 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 低体温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全身麻醉手术患者体温降低的原因及有效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2月-2016年12月收治的8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对症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疗效。结果对照组患者术中、术后体温、心率、血压与术前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术后体温、心率、血压与术前对比,P>0.05,组间对比,P<0.05;观察组患者寒战次数与对照组对比,P<0.05。结论全身麻醉患者可因心理紧张、输注较低温度的液体、使用麻醉药物等因素造成体温低下的现象,给予有效防护措施,可缓解此现象。

  • 标签: 全身麻醉 体温降低 原因 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对接受手术后出现低体温症状的患者实施术中冲洗液体加温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采取随机实验法,以我院收治的100例接受全身麻醉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加温方法,对实验组患者实施术中冲洗液体加温方法,观察两组患者在接受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恢复情况。结果经过一定时间的护理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苏醒时间、术后低温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和术后切口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果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在临床上对接受手术后出现低温症状的患者实施术后冲洗液体加温方法,可以降低患者的苏醒时间、术后低温发生率、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切口感染率,在临床上具有广泛的推广意义。

  • 标签: 术中冲洗液体加温 术中低温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非接触式红外线体温计(以下简称额温计)与传统水银玻璃体温计(以下简称水银体温计)所测得体温值有无差异,探讨在母婴同室使用额温计能否取代水银体温计进行住院患者体温测量。方法用两种体温计分别于晨起、下午同时测量住院15日内病区所有孕产妇(以下简称成人)和婴儿体温共计1888例次,将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比较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在盲测的情况下,两种测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体温正常成人组测量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498);在发热成人组和婴儿组测量结果有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同时得出两种测量方法在不同时段差异早上成人组P=0.004;下午成人组P=0.156;早上婴儿组和下午婴儿组均P=0。结论额温计不能代替水银体温计用于母婴同室病房体温测量。

  • 标签: 额温计 水银体温计 差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胎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畸形的超声表现。方法运用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孕妇进行常规产科检查,对疑有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畸形者进行仔细观察并作出判断,引产或产后跟踪随访,将超声检查结果与引产后结果进行对照。方法对我院35例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畸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35例筛查出的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畸形的胎儿中,无脑儿6例,脊柱裂4例,脑积水10例,脑膨出5例,脉络丛囊肿6例,蛛网膜囊肿2例,Dandy-Walker综合征2例。讨论超声检查对胎儿中枢神经系统的检查和畸形的发现有较大价值,对产前检查较为重要。

  • 标签: 胎儿 畸形 神经系统 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术中低体温对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8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40例全麻开腹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参照组,各20例。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手术和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参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保暖措施和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比较,实验组患者的生命体征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数据呈现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术中低体温对患者麻醉恢复期具有较大影响,使耗氧量增加,提高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在术中应注意手术室的温度,检测患者体温,对输液液体以及冲洗液进行加温,可减少上述反应情况。

  • 标签: 术中低体温 麻醉恢复期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盐酸莫西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及护理体会。方法将80例在心血管内科因感染使用盐酸莫西沙星的患者,按年龄分布情况观察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有2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其中10例患者出现了严重的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结论根据中枢神经系统出现的不良反应,针对性的进行个性化护理可以减轻患者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

  • 标签: 盐酸莫西沙星 不良反应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康复、度洛西汀联合治疗SCI后中枢性疼痛的疗效;方法将56例纳入患者分为28例对照组(综合康复治疗)、28例治疗组(综合康复+度洛西汀治疗);结果治疗前两组PRI无显著差异,但是治疗后治疗组PRI各项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康复治疗结合度洛西汀缓解SCI后中枢性疼痛效果显著。

  • 标签: 度洛西汀 综合康复治疗 脊髓损伤后中枢性疼痛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全身麻醉患者的体温变化对其麻醉后的苏醒效果以及拔管时间的影响。方法将2016年1月—2016年12月入住本院麻醉科室的82名全身麻醉患者随机划分成对照小组和观察小组,每组41人。对照小组施以常规的处理模式,观察小组中应用保温的处理方式,包含输37℃的液体等保温办法,记录两组麻醉患者的临床资料,据此比较2组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苏醒拔管时间、鼻咽部温度、以及患者血压、心率等指标。结果观察小组全身麻醉患者的术后鼻咽部温度明显比对照小组的高,其苏醒以及拔管的时间也比对照小组患者的短(P<0.01)。观察小组全身麻醉患者手术之后的舒张压、心率等参数的水平均也比对照小组患者的低(P<0.01)。结论全身麻醉患者体温是否正常对术后麻醉患者苏醒以及拔管时间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有利于维持麻醉患者血流的稳定,强化麻醉的效果。

  • 标签: 体温 苏醒效果 拔管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分析子宫肌瘤手术病患通过实施术中保温护理术后低温体温反应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收取的80例子宫肌瘤病患,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病患,常规组在术中给予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在术中给予保温护理,对两组病患采用不同护理方式后的低体温情况、术中出血情况、应激反应等进行对比阐述。结果观察组低温、寒战情况远远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中出血量、输液量、手术用时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BP、DBP、HR及血糖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术中对子宫肌瘤病患实施保温护理不仅能降低术中发生低温反应,亦减轻病患术中应激反应,对保障术中病患的生命体征的稳定性,提升治疗的意义重大。

  • 标签: 术中保温 子宫肌瘤 术后 低体温反应 应激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选取近期就诊患者探讨并分析低温预防护理预防外科开腹手术患者术中低体温及其并发症的效果。方法通过随机数字表方法选取出本院2014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内进行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合计100例,手术常规护理和介入体温护理患者比例为11,分别被选为本次分析的对照组、观察组,比较并讨论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术中、术后体温高于对照组术中、术后患者体温,而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PT、尿量、手术时间、拔管时间和清醒时间以及手术后引流量则明显低于对照组,上述组间差异在统计学上差异是有意义的,即(P<0.05)。结论介入体温护理干预后患者对于手术的整体耐受性明显增加,非常利于手术后的康复,因此体温护理的临床价值显著。

  • 标签: 并发症 开腹手术 低体温
  • 简介:摘要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Tcells,Tregs)由多种独特的T细胞亚型组成,具有主动调控或抑制其他免疫活性细胞的功能。Tregs通过对宿主免疫系统产生抑制作用,使荷瘤宿主内一定数量的效应性细胞功能被抑制,因此给肿瘤提供逃避免疫识别和杀伤的机会,进而促进肿瘤生长。本文就调节性T细胞在肿瘤学领域的新近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调节性T细胞 肿瘤免疫 肿瘤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