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脊柱凸融合术中使用原位自体骨移植加Osteoset植骨材料与单纯取自体髂骨移植的融合效果比较.方法对57例11~18岁的特发性脊柱凸患者采用经后路Moss-miami内固定系统进行矫形融合手术.在融合术中分为两组,实验组:27例取自体骨移植加Osteoset植骨材料,对照组30例:采用单纯取自体髂骨移植.随访时间平均1.9年(1-3年).对治疗效果进行临床、影像学评估.结果实验组:术前单纯胸弯、腰弯平均Cobbs为58度术后矫正至21度.术前双弯术前胸弯平均Cobbs为53度术后矫正至19度,腰弯平均Cobbs为47度术后矫正至16度.对照组:术前单纯胸弯、腰弯平均Cobbs为56度术后矫正至22度.术前双弯术前胸弯平均Cobbs为55度术后矫正至18度,腰弯平均Cobbs为49度术后矫正至17度.两组随访过程中都没有明显矫形度丢失,临床及影像学没有假关节形成.结论在脊柱凸融合术中,Osteoset植骨材料加原位自体骨移植是一种可靠的植骨方法.

  • 标签: 原位自体骨移植 脊柱侧凸 Osteoset植骨材料 治疗
  • 简介:为获得颞下颌关节下颌骨的应力分布提供更为有效的有限元模型。用Mimics10.0导入正常人的颌面CT建立其下颌各部位的有限元模型,通过CAE软件ABAQUS6.10进行有限元分析。获得了完整的下颌骨、颞下颌关节有限元模型,及后牙咬合状态下模型各部位应力分布等数据。通过分析数据发现,关节盘高应力区主要集中在关节盘中带和后带,而关节盘各部分应力表现为关节盘颊应力高于舌,顶部应力高于底部,中带平均应力最大,后带次之,前带最小。

  • 标签: 颞下颌关节 下颌骨 髁突 缆索元 有限元 生物力学
  • 简介:骨修复材料可分为人工关节和骨移植材料两大类,本文重点讲述骨移植材料。骨移植材料在整形外科中主要用于骨断裂修复、骨植入物的镀膜、人工关节返修、可注射骨移植材料治疗骨质疏松等适应症,在脊柱治疗中主要用于后路脊柱融合等各类脊椎骨缺损适应症,在牙科中主要用于拔牙创和颌面外科等适应症。统计数据表明,2000年全年美国使用骨移植材料的总病例数达到853,480例,其中整形外科病例数达到308,980,占总数的36%,脊椎融合病例数达到391,500,占总数的46%,

  • 标签: 骨移植材料 骨修复材料 人工关节 整形外科 脊柱治疗 脊椎融合
  • 简介: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双置钉、单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9月-2013年9月,采用后路椎弓根钉复位内固定,结合经伤椎椎弓根单植骨、双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22例,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测量矢状位Cobb、伤椎前缘高度,以Charles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所有患者随访12-20个月,平均15个月,术后伤椎前缘高度、矢状位Cobb得到明显改善,神经功能ASIA分级明显提高,骨折椎体高度无明显丢失,内固定未见松脱断裂,临床疗效优良率为86.4%。结论经伤椎椎弓根单植骨双置钉治疗胸腰椎骨折可靠、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伤椎 经椎弓根植骨置钉
  • 简介:据2008年7月26日英国《每日邮报》报道,美国科学家采用一项冷冻新技术,成功完成器官冷冻再移植的动物实验。科学家认为,这种技术有望为需要及时移植器官的病人带来更多生存机会。

  • 标签: 美国科学家 器官冷冻 动物实验 再移植 移植器官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掌扩大桡腕屈肌(FCR)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C3型桡骨远端骨折患者52例,其中女41例,男11例,年龄19~68岁,平均(49.74±4.93)岁。应用掌扩大FCR入路切开复位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患者,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52例患者中50例得到有效随访,随访时间为3~6个月。所有骨折患者均获得骨性愈合,按照Gartland-Weriey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进行功能评价,优16例,良28例,可4例,差2例,优良率89.00%,并发症发生率为8.00%;手术后,患者桡骨茎突长度、尺偏角、掌倾角和掌均优于手术前[(11.13±2.27)mmvs(7.02±2.85)mm,(22.56±2.65)°vs(16.94±4.71)°,(10.33±6.68)°vs(-17.02±9.75)°,(1.68±2.33)°vs(20.42±6.94)°],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0.01)。结论掌扩大FCR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是治疗C3型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桡骨远端骨折 掌侧扩大FCR入路 C3型 疗效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青少年骨囊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自2008年5月~2012年7月我院19例青少年骨囊肿患者,其中男14例,女5例,年龄5~16岁,平均13岁。病变部位为股骨近端5例,股骨干2例,胫骨近端10例,胫骨远端2例,均采用病灶刮除加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结果19例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38个月,囊肿均消失,骨缺损腔逐渐被新生骨填充愈合,无患肢疼痛及功能障碍,无复发病例。结论彻底清除病灶、充分移植同种异体骨消灭囊腔是青少年骨囊肿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骨囊肿 青少年 骨移植 同种异体骨
  • 简介:小直径血管移植物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人工材料血管和组织工程血管两大方面.本文重点围绕提高人工血管抗血栓能力、减少内膜增生进行总结;对组织工程血管可降解支架材料中如何减少组织工程血管血栓形成、增强其力学强度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小直径血管移植物 组织工程 人工血管 内皮祖细胞 血栓形成 力学强度
  • 简介:目的探讨髌韧带近止点断裂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9例髌韧带近止点断裂患者,受伤至手术时间1~6周。患者均有明确外伤史,3例为闭合性损伤,6例为开放性损伤,均采用异体跟腱骨重建髌韧带。结果9例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年。术前膝关节Lysholm评分平均为67.3分﹙63.5~71.1分﹚,术后1年膝关节Lysholm评分平均为86.2分﹙83.1~89.3分﹚,行检验﹙〈0.05﹚。结论采用异体跟腱骨修复髌韧带近止点断裂,允许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良好的疗效,是理想的治疗方法。

  • 标签: 髌韧带 韧带损伤 跟腱
  • 简介: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骨缺损的修复是临床上一项具有挑战性的难题。体内试验表明,6×6×10mm^3的骨缺损即需要通过骨移植来修复,脊柱融合、内植物和假体表面涂层的处理也需要骨移植。骨移植手术是临床中仅次于输血最常见的组织移植术,每年在美国有500,000例,在全球有超过2,000,000例骨移植应用于骨科、神经外科和口腔颌面外科。

  • 标签: 骨移植替代物 人工 口腔颌面外科 组织移植术 体内试验 脊柱融合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双锁定钢板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自2009年3月~2012年6月应用双锁定钢板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32例,男26例,女6例;年龄18~62岁,平均43.5岁。结果术后随访9~1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4~7个月,平均5.2个月,内固定无松动、拔出及断裂,关节面无塌陷,下肢力线无偏移。根据Rasmussen胫骨平台骨折评分系统进行膝关节功能评价,本组优19例,良8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4.4%。结论应用双锁定钢板治疗SchatzkerⅤ、Ⅵ型胫骨平台骨折具有创伤小、复位满意、固定牢靠、能早期膝关节功能锻炼等优点,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 标签: 双锁定钢板 胫骨平台骨折 内固定
  • 简介:研究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是否能够有效辅助游离脂肪移植。应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与自体脂肪组织颗粒混合后,移植到裸鼠皮下,与单纯脂肪组织移植作对照,不同的时间观察其各组移植重量,取下后立即固定,包埋、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内细胞成活及血管生成情况,通过real-timePCR技术进行检测移植物中的VEGF、PPAR-γ基因表达水平。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提高移植物重量及VEGF基因表达水平,但在术后一周、一月、两月观测点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不能有效提高移植物重量、成脂以及血管生成的修复效应,不能有效减少术后移植脂肪的吸收,目前应用于游离脂肪移植尚不成熟。

  • 标签: 游离脂肪移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辅助的脂肪移植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 聚合酶链式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Quadrant通道下经Wiltse入路单MIS-TLIF(Minimallylnvasivetransforminallumbarinterbodyfosion)联合对Sextant经皮钉棒系统内固定术(percutaneouspediclescrewfixation,PPSF)治疗单节段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farlatemllumbardischemiation,FLLDH)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共治疗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30例,均采用Quadrant通道下经Wiltse入路单MIS-TLIF联合对Sextant经皮钉棒系统内固定术。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X线暴露次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椎JOA功能评分;按改良Macnab标准评价优良率;根据Bridwell法评估椎间植骨融合情况。结果30人获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手术时间110min;平均术中出血量155mL;平均X线暴露次数26.6次。末次随访时VAS及JOA评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根据改良Macnab标准优良率为96.7%。按Bridwell椎间融合标准本组融合率为100%,平均椎间融合时间为8.6个月。结论微创Quadrant通道下经Wiltse入路单MIS-TLIF联合对Sextant经皮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单节段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中期临床疗效满意,具有手术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能有效维持术后脊柱稳定性等优点,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研宄。

  • 标签: 极外侧型腰椎间盘突出 MAST QUADRANT系统 Wiltse入路 MI-TLIF 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
  • 简介:采用动脉夹夹闭大鼠双颈总动脉,胃内放置水囊记录胃运动的方法,观察了脑供血不足对胃运动的影响。结果表明:(1)夹闭30min过程中,最初2min内的胃运动指标(收缩频率、总收缩时程、总收缩幅度、胃运动指数)较夹闭前2min内抑制显著;夹闭第28-30min(即松开动脉夹前2min内)的胃运动各项指标较夹闭前2min均无显著差异。(2)松开动脉夹30min过程中,松开后最初2min内与松开前2min内相比,胃运动抑制显著;但松开后第28-30min的胃运动与松开前2min内的胃运动相比,无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说明:夹闭双颈总动脉造成脑局部供血不足初期,对胃运动有抑制作用,但随着结扎时间的延长,这种抑制作用逐渐消除,可能是椎-基底动脉环起了代偿作用。

  • 标签: 大鼠 颈内动脉 WILLIS环 脑供血不足 胃运动
  • 简介:用动脉夹夹闭麻醉大鼠双颈总动脉致脑供血不足,观察了脑供血不足后胃酸分泌量的变化。经食道插管向胃内输入生理盐水(37℃,pH=7.0),由幽门插管收集灌流液,每15min收集1个样品,用5mmol/LNaOH滴定灌流液中的H^+分泌量。比较夹闭双颈总动脉前45min、夹闭45min期间以及恢复脑供血45min胃酸分泌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夹闭双颈总动脉期间胃酸分泌量显著增多(由夹闭前的6.06μmol/15min,增加到夹闭期间的7.59μmol/15min,P〈0.01);恢复供血后与夹闭前相比胃酸分泌量无显著变化(夹闭前6.06μmol/15min,恢复供血后5.67μmol/15min,P〉0.05)。这些结果说明:夹闭双颈总动脉造成脑供血不足可增加胃酸的分泌。

  • 标签: 大鼠 颈总动脉 脑供血不足 胃酸分泌 生理盐水灌流
  • 简介:罗斯医学科学院心血管外科手术科学中心利用骨髓细胞移植技术,首次成功地治愈了心肌梗塞疾病,对发展细胞内科理论和实践有重要意义。通常情况下,急性心肌梗塞发作导致心肌细胞死亡,从而使心脏功能受到极大损害,极易引起患者死亡或残废。对于这种疾病,目前最好的治疗方法是细胞内科手术,即移植新的收缩性细胞,理论上可将成年人的骨髓干细胞移植到心脏的相应位置,使其转化成肌肉细胞。骨髓细胞移植中不会引起排异问题,也不需要预先对患者进行观察。在试验中,科研人员选择了10名年龄在50岁至60岁的患有心肌梗塞的男性患者。他们首先对患者做了几次冠状血管手术,然后在5天至7天的时间内,将骨髓细胞直接注入患者受损的心脏供血干流,骨髓细胞中含有大量能够分离血管增长因子的单核细胞。一个月后对患者重新检查发现,患者病情明显地获得改善,心脏的跳动正常了,供血状况也正常了。在试验中,科研人员首次使用了超声波心动记录仪来鉴定细胞移植的结果,该仪器可以同时鉴定心脏的供血和收缩功能。上述试验表明,利用移植骨髓细胞治疗心肌梗塞可靠、安全。有关专家指出,该科研成果对推动利用移植骨髓细胞治疗心肌梗塞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实践意义,只有通过临床试验,才能更好地确定如何选...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锁定钢板联合自体髂骨移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院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联合自体髂骨移植治疗24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患者,对术后肩关节功能及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术后随访时间为12~30个月(平均18.2个月),骨折固定后无再次移位、无内固定物失效、无肱骨头缺血性坏死等并发症。24例骨折全部获得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14~24周(平均18.6周)。肩关节功能采用Neer评分:优18例,良2例,中4例;优良率为83.3%。结论采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联合自体髂骨移植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肱骨近端骨折,固定可靠、术后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关节功能恢复好,疗效满意。

  • 标签: 老年骨质疏松 肱骨近端骨折 锁定钢板 自体髂骨移植